接下來我們繼續分解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的第12式——掩手肱捶。
現在分解的是第三個動作,就是左手引化 右手蓄勁法。
它是左手引,是個引掤動作;右手蓄勁。
一、動作解析
1、眼法
它首先是接上一式動作,眼法不變。
2、身法
注意身體我們是稍稍右轉,再變左轉,蓄勁。左轉是稍稍,也是一點點,非常小。它正好是掤化的一個動作。
左轉呢它是蓄勁了,因為我們下一式是加大左轉,它有這麼一個過渡。要體會清楚,練的時候要多加體會,體會它裡頭的這種身法的微妙變化。
3、步法
凡是身體涉及到左轉右轉,它腿部纏法是很微妙的,一定也是左順右逆變為右順左逆,或者是右順左逆變為左順右逆。
但在這個動作當中呢,它是稍稍右轉,那就是右順左逆;然後左轉時,那就左順右逆,但是步型不變。仍然是偏馬步的步型。
4、手法
右手:
隨身體的變化,我稍稍右轉的時候,我們的右肘首先是貼肋的,小臂是走外側的上弧線,是掌形端起。
轉到什麼位置呢?轉到我們的右腮旁。右腮旁握拳。握拳是從小指開始,順纏握拳。保持拳心對右後上斜角,拳眼對右前上斜角。
左手:
同時我們的左手走左側的一個上弧線,從腰的位置旋轉,轉到與胸的高度一致。保持手心對右後上斜角,中指揚起對左前上斜角。
連起來打的時候,架子可大可小,隨著整套拳式的節奏進行。
二、動作作用
它的作用呢?
是上一式動作被我右手引左手擠掤化了,對方就加大了右轉,並用左手擠按我的左手。
這個時候我稍稍右轉掤化,變左轉蓄勁,準備發拳。
這個時候我左轉他右轉,掤化之後,其實前手的掤化也是,裡面也有發力。
但是在這個設計當中呢,我們是一個蓄勁的動作,準備下一式。
好的,今天先說到這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