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說北京人說話
貧、損、罵人都不帶髒字兒。
也說北京人說話那麼多,麻利的油嘴滑舌,
有時特爺們兒又特慫,貧還能傲,
裡格楞的東西胡天海地的往外冒。。。。
說正經的啊,
就說這天氣,甭管什麼天兒,
北京人都能給您說出句諺語來,
從奶奶的奶奶那裡傳過來,
一代又一代。。。
冬
先從這冬天開始,
最近是入了四九了吧。
打小兒就記得住的北京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燕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最冷的大三九天兒,絕對是冷的邪乎,
風跟小刀兒似打臉上生疼,
嗖嗖地,瑟瑟發抖~
這時您能做的就是貓冬了。
三九貓冬也不能寂寞著,您瞅著:
三九天送皮襖——暖人心
三九天扇扇子——心裡有火三九天吃梅子——寒酸三九天不穿棉——縮手縮腳三九天掉冰窟——抖起來了三九天的叫花子——又冷又餓三九天桃花開——罕見三九天喝涼水——從裡涼到外三九天穿單褂——抖起來了;威風不起來三九天種小麥——不是時候三九天送扇子——不領情
到了臘月了,就開始「沒完沒了」的念叨了:
「臘七兒,臘八兒,凍死寒鴉兒;
臘八兒,臘九兒,凍死小狗兒;
臘九兒,臘十兒,凍死小人兒。」
這臘月裡,您都不用看天氣預報,
有這諺語「鎮著」保準沒錯~
就一個字兒「凍」!
連地都能給凍裂了,
「冬前冬後,凍裂石頭。」
那有麼有預測冬天的雪的嗎?
當然~可說呢~ 還能雨和雪一起呢
「正月十五雪打燈」
和它對應的是:
「八月十五雲遮月。」
一定要兩者結合,才有科學論證,
這八月十五到正月十五
按農曆計算正好是150天韻律。
所以,雪打燈是有科學根據的~
春
立春了,講究也停不了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
如果立春這天是六九第一天,
農民會這麼展望:
「春打六九頭,必定是好年頭。」
北京春天多風沙 ,所以:
「春雨貴如油」。
北京春天旱的時間很長的時候,
老人有的就敢斷言:「大旱不過五月十三。」
(姜開選老師作品)
說五月十三是關老爺磨刀的日子,
磨刀就得用水,所以這一天老天爺就得下雨,
是不是真的能下~ 可就沒有什麼人考證了。
北京清明以後經常掛大風,呼呼地。
小時候出門兒,
家長都給用紗巾把整個頭蒙住才出門,
就這,回家還是滿臉土呢。
別怕,等著日子,念著諺語:
「清明颳了墳上土,一刮就刮四十五!」
這風啊,也就停了。。。。。
夏
三九天是凍的邪性,三伏天熱成「苦夏」,
尤其是大中午,什麼都不想幹。
人說:
「數伏前會出現熱浪,數九前也會寒氣入侵」
所以就有了諺語:
「未曾數伏先數伏,未曾數九先數九。」
那時候,天氣對於老百姓來說,
不光是為了,增減衣服,
防澇防雪的,大多是為了有個好天兒,
能在來年有個好收成,
所以諺語都和農業掛鈎了。
「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
只可惜,北京的6月
是一場又一場的雷雨拉開序幕,
入了伏:「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然後真成了7月的大雨
歇歇停停能下兩天兩宿。
最後8月的連陰天兒~
這八月的連陰天兒,怎麼能看出下不下雨呢?
方法就是:看雲彩~ (觀天象)
「雲彩往南劃大船;雲彩往北發大水;
雲彩往西王母娘娘穿蓑衣;雲彩往東颳大風。」
要是下了毛毛雨,
「先下牛毛沒大雨,後下牛毛不睛天。」
但要到了7月的大雨,
最擔心是院兒裡積水下不去,
再給淹了,誰家的房子又漏了?
慢慢到了8月,就立秋了,
(姜開選老師作品)
秋
「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所以說,
「立了秋,把扇丟,再拿扇子不害羞。」
您也要分時候,遇到「秋老虎」也夠您受的!
不過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
這天兒就開始涼了
您數著「十場秋雨就穿棉。」
不過北京旱的時候多,真要是等了三場秋雨,
估摸著,您厚外套就要上身兒了。
等到一場冷空氣的入侵,
或是開始有點霧霾了。
就又要立冬了,
開始數九啦~
這一年,就又要過了~
在北京人「談天」中,美好的一年又要來~
招聘啟事
注意啦!老北京城開始招收全職小編了!
如果您想加入我們,請把簡歷發到下面的郵箱,期待您的到來!
招聘條件:
1、全職坐班!(兼職勿擾)
2、北京土著,了解北京文化,熟悉北京文化。
3、原創寫作能力強,有較強的文字駕馭能力和創新思維。
4、有新媒體運營經驗,攝影經驗,採編及美食編輯工作經驗者優先。
非誠勿擾!郵件標題請加上「應聘編輯」幾個字
投遞郵箱:laobeijingche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