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類重大勞保違法行為將定期公布 違法行為將納入信用體系

2020-12-20 中國網財經

  

圖片來源:資料圖

  中國網財經9月12日訊 據人社部網站消息,日前,人社部印發《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自2017年1月1日起實施。人社部勞動監察局負責人就有關內容進行了解答。該負責人指出,無故拖欠勞動者勞動報酬、不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違反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等七類情節嚴重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應當進行社會公布,《辦法》規定,人社行政部門應當予以公布,而非選擇性公布。

  《辦法》規定,地市級、縣級人社行政部門對本轄區發生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每季度向社會公布一次。人社部和省級人社行政部門每半年向社會公布一次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同時,《辦法》還規定,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可隨時公布。

  《辦法》第六條明確了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進行社會公布的四項具體內容,即:違法主體全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或者註冊號)以及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姓名;主要違法事實及相關處理情況。同時,也明確不得公布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以及個人隱私等信息。

  對於用人單位存在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辦法》規定,對於此類用人單位,一是應當將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及其社會公布情況記入用人單位勞動保障守法誠信檔案,納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社會信用體系;二是與其他部門和社會組織依法依規實施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人社行政部門正在逐步完善相關制度規定,依法依規開展信息共享互認和聯合懲戒,加大用人單位的違法成本。

  問:請先介紹一下《辦法》制定的背景和意義?

  答:實行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制度是加強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懲戒,強化社會輿論監督,促進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重要措施。《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有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向社會公布。目前,全國共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並發布了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規範性文件,開展了社會公布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這項制度在實踐中也存在著標準不夠統一、公布不夠規範等問題。制定《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是落實《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國發〔2014〕21號)的一項重要任務。《國務院關於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33號)對加大違法失信懲戒提出了新要求,中央深化改革辦將此項工作列為2016年人社部重點改革任務之一。《辦法》的制定和實施,有利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國辦發〔2016〕1號)等要求;有利於切實加大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督促和引導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有利於加強對各地人社行政部門開展社會公布工作的指導,進一步規範社會公布行為,促進依法行政。

  問:哪些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要依法進行社會公布?

  答:確定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認定標準是依法規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工作的關鍵環節,也是各地人社行政部門在實踐中反映需要立法予以明確的重要內容。結合當前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重點和勞動保障管理熱點問題,《辦法》第五條明確七類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應當進行社會公布。包括:(一)剋扣、無故拖欠勞動者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的;拒不支付勞動報酬,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二)不依法參加社會保險或者不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情節嚴重的的;(三)違反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情節嚴重的;(四)違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情節嚴重的;(五)違反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的;(六)因勞動保障違法行為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七)其他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這幾類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既是當前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的重點問題,也是與勞動者合法權益、勞動關係和諧穩定密切相關的問題。同時,對於「情節嚴重」、「數額較大」等程度性標準,《辦法》沒有作具體細化標準,由各地結合實際情況,按照規定予以確定和把握。為了強調社會公布的嚴肅性、規範性和公平性,對此七類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辦法》規定,人社行政部門應當予以公布,而非選擇性公布。

  問: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具體由哪一級人社行政部門來實施?

  答:根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規定,對用人單位的勞動保障監察,由用人單位用工所在地的縣級或者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管轄。按照誰執法、誰負責的原則,《辦法》第四條規定地市級、縣級人社行政部門依據行政執法管轄權限,負責本轄區內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工作。人社部負責指導監督全國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工作,對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勞動保障違法行為進行社會公布。省級人社行政部門對在本行政區域有重大影響的勞動保障違法行為進行社會公布。近年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每年都對一些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勞動保障違法行為進行社會公布,取得了較好的警示和教育效果。

  問:對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進行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的頻次是如何規定的?主要基於何種考慮?

  答:《辦法》規定,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進行社會公布實行定期公布和隨時公布相結合。定期公布的頻次,是《辦法》予以明確的一個重要內容。為促進社會公布工作的有效開展,《辦法》第八條規定了各級人社行政部門進行社會公布的頻次,尤其對地市級、縣級人社行政部門公布的頻次作了明確。《辦法》規定,地市級、縣級人社行政部門對本轄區發生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每季度向社會公布一次。人社部和省級人社行政部門每半年向社會公布一次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作出這樣的規定,主要考慮,當前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重心下移,對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查處主要集中在縣級和地市級,基層人社行政部門執法任務重、案件量大,通過積極開展社會公布工作,能夠有效引導和促進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規定。明確社會公布的頻次要求,形成制度化公布機制,有利於減少地方保護主義等導致的不敢公布、不願公布問題。同時,《辦法》還規定,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可隨時公布,進一步保障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的及時性、有效性。

  問: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社會公布都包括哪些內容?

  答:《辦法》規定,進行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遵循依法依規、公平公正、客觀真實的原則。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等法規規定,《辦法》第六條明確了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進行社會公布的四項具體內容,即:違法主體全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或者註冊號)以及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姓名;主要違法事實及相關處理情況。同時,也明確不得公布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以及個人隱私等信息。

  問:社會公布的途徑有哪些?

  答:進行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的主要目的在於加大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通過社會監督,教育和警示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辦法》第七條規定,社會公布主要通過如下途徑:一是應當在本級人社行政部門門戶網站公布;二是在人社行政部門門戶網站公布的同時,在當地主要報刊、電視等媒體公布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問:社會公布如果發生內容錯誤如何處理?

  答:人社行政部門在公布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時,對於公布錯誤的,包括社會公布有關信息錯誤、社會公布所依據的具體行政行為變更或撤銷等情形,《辦法》規定了相應的救濟制度。《辦法》規定,用人單位對社會公布內容有異議的,由負責查處的人社行政部門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覆核和處理,並通知用人單位。經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等,具體行政行為變更或者撤銷的,負責查處的人社行政部門應當自變更或者撤銷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對社會公布內容予以更正。

  問:對被社會公布的用人單位還有哪些後續措施?

  答:用人單位存在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人社行政部門依法進行查處,並予以社會公布。除此之外,將用人單位社會公布情況作為人社行政部門信用體系建設和開展部門聯合懲戒的重要內容。《辦法》規定,對於此類用人單位,一是應當將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及其社會公布情況記入用人單位勞動保障守法誠信檔案,納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社會信用體系;二是與其他部門和社會組織依法依規實施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人社行政部門正在逐步完善相關制度規定,依法依規開展信息共享互認和聯合懲戒,加大用人單位的違法成本。

(責任編輯:王斌)

相關焦點

  • 七類重大勞保違法行為將定期公布 違法納入社保信用體系
    該負責人自出,無故拖欠勞動者勞動報酬、不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違反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等七類情節嚴重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應當進行社會公布,《辦法》規定,人社行政部門應當予以公布,而非選擇性公布。《辦法》規定,地市級、縣級人社行政部門對本轄區發生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每季度向社會公布一次。人社部和省級人社行政部門每半年向社會公布一次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 威海出臺新規:這七類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將向社會公布
    記者從山東省威海市服務業發展局官方微博@威海市服務業發展了解到,日前,威海市印發《威海市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實施辦法》,自2018年1月1日起,用人單位所涉及的7類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要向社會公布。
  • 人社部: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可隨時公布
    目前,全國共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並發布了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規範性文件,開展了社會公布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這項制度在實踐中也存在著標準不夠統一、公布不夠規範等問題。制定《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是落實《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國發〔2014〕21號)的一項重要任務。
  • 北京向社會公布62家企業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3批名單,總計62家企業涉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nbsp&nbsp&nbsp&nbsp●人社部門發現用人單位存在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依法調查之後向社會集中公布,可以強化社會輿論監督,督促用人單位履行責任,同時對違法的用人單位產生震懾&nbsp&nbsp&nbsp&nbsp●應把勞動保障違法行為與信用體系建設結合起來
  • 四例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被曝光
    南國早報南寧訊 (記者劉冬蓮)12月23日,南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4例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4家公司因拖欠勞動者工資被曝光,其中兩家企業因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根據規定,用人單位無故拖欠工資數額較大,不依法參加社會保險、違反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違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等情節嚴重的,均列為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向社會公布。南寧市人社部門還將把此類單位納入信用體系監管,與相關部門依法依規實施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
  • 人社部:八類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必須公布
    中新網6月22日電 據人社部網站消息,人社部今日發布《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辦法》要求對八類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必須公布,辦法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辦法》確定了社會公布的事項標準,列舉了八類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要求對此類重大違法事項必須公布。
  • 黑龍江2019年第二批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公布
    龍頭新聞訊(記者 劉暢言)近日,記者從省人社廳了解到,為加大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懲戒,強化社會監督,促進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黑龍江省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實施辦法》等有關規定,人社部門發布《關於2019年第二批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的公告
  • 嚴重拖欠工資 省人社廳公布6家企業及自然人重大勞保違法行為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鄧童童)10月20日,四川省人社廳公布了一批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涉及瀘州天源包裝製品有限公司、瀘州源川塑業有限公司、南充市同舟置業有限公司、四川富林鋼結構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金希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等企業和自然人羅海英,均屬嚴重拖欠勞動者工資行為。
  • 嚴重拖欠工資省人社廳公布6家企業及自然人重大勞保違法行為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鄧童童)10月20日,四川省人社廳公布了一批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涉及瀘州天源包裝製品有限公司、瀘州源川塑業有限公司、南充市同舟置業有限公司、四川富林鋼結構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金希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等企業和自然人羅海英,均屬嚴重拖欠勞動者工資行為。
  • 完善商標代理違法行為處理措施:這些行為擬納入監管
    辦法共七章五十七條,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並將信用信息集中向社會公示等措施加強信用監管。同時,智慧財產權管理部門也將充分運用約談、警示談話等手段,進一步提升增強監管工作效能。任何人發現商標代理違法行為可以依法向負責商標執法的部門投訴或舉報。
  • 北京市40家企業存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 為加大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本市依法公布40家企業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其中,涉及拖欠勞動報酬的企業有31家、經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卻拒不改正的有4家、具有逾期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等違法行為的有3家、 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企業2家。
  • 河北省出臺新規定:重大勞保違法行為要向社會公布
    依據國務院《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有關規定,日前,省勞動保障部門制定出臺了《河北省用人單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暫行規定》。依據此規定,從5月1日起,省勞動保障部門對用人單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開始實施社會公布制度。
  • 河南公布6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記者從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為警示和震懾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人社部令29號)《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人社部規〔2017〕16號)《關於對嚴重拖欠農民工工資用人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發改財金〔2017〕2058號),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向社會公布一批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 市人社局公布2018年度全市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新聞發布會 - 揚州...
    林生俊(支隊長),記者朋友們:為依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加大對拖欠工資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懲戒力度,切實做好歲末年初治欠保支工作,根據《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現將全市2018年度13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向社會公布如下
  • 2019年下半年本市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
    2019年下半年本市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 來源: 市人社局 發布時間:2019-12-31 字體:[ 大 中 小 ] 根據《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的規定,以及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貫徹落實<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
  • 河南公布7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央廣網鄭州12月23日消息(記者 汪寧 楊波)2020年12月21日,記者從河南省人社廳獲悉,河南為警示和震懾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公布一批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並將有關用人單位和個人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
  • 醫鬧將被納入社會信用體系 以後買保險費率上浮
    為了維護醫療機構正常醫療秩序,目前各地按照公安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統一部署,嚴懲傷醫、醫鬧行為出臺「組合拳」,要將涉醫違法犯罪行為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同時,各地也逐步明確,不能花錢買平安,妥協換和諧。
  • 寧夏曝光5件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12月22日,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關於公布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公告,對2020年下半年查處的5件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予以曝光。  據了解,對公布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企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依法從嚴從重作出行政處理、處罰,其違法信息將推送國家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並向全區各級發展改革、法院、工信、財政、自然資源、住建、交通運輸、水利、市場監管、工會和金融機構等部門(單位)通報,對其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採購、招投標、生產許可、資質審核、融資貸款、稅收優惠等方面予以限制。
  • 重大消息!2020年起事故前嚴重安全違法行為將入刑!企業安全員地位...
    現在將事故前的嚴重違法行為入刑的目的就是要通過修改刑法,將安全生產犯罪行為定罪標準從以前的結果犯,改變為結果犯、行為犯和危險犯並存。3哪些行為可能屬於事故前安全生產重大違法行為呢?那麼問題來了,哪些行為可能屬於事故前安全生產重大違法行為呢?
  • 福建公布11起建築市場違法行為典型案例
    公布11起建築市場違法行為典型案例!這些公司,罰!為進一步規範建築市場秩序,現將11起建築市場違法行為的典型案例公布如下:案例1(投標弄虛作假):投標人宏鋒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511900551021553Y)在2020年3月30日壽寧縣瑞順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2.5萬噸輕合金配件項目場地平整工程施工項目投標時,提供了「巴中市大眾創業園項目場平土石方工程」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