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向社會公布62家企業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2020-12-18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北京向社會公布62家企業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nbsp&nbsp&nbsp&nbsp巧借「黑名單」扼制欠薪

&nbsp&nbsp&nbsp&nbsp●2018年9月以來,北京市人社局已經集中公布3批名單,總計62家企業涉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nbsp&nbsp&nbsp&nbsp●人社部門發現用人單位存在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依法調查之後向社會集中公布,可以強化社會輿論監督,督促用人單位履行責任,同時對違法的用人單位產生震懾

&nbsp&nbsp&nbsp&nbsp●應把勞動保障違法行為與信用體系建設結合起來,將責任落實至用人單位的負責人,使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到更完善的保障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記者 陳磊 王斌

&nbsp&nbsp&nbsp&nbsp近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依法公布一批涉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企業名單,數量達18家,均涉及拖欠勞動報酬。

&nbsp&nbsp&nbsp&nbsp《法制日報》記者梳理發現,2018年9月以來,北京市人社局已經集中公布3批名單,總計62家企業涉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nbsp&nbsp&nbsp&nbsp接受記者採訪的勞動法專家認為,人社部門發現用人單位存在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依法調查之後向社會集中公布,能夠督促用人單位履行責任,同時對違法的用人單位產生震懾。在此基礎上,應該穿透用人單位的「公司面紗」,直接將責任穿透至用人單位的負責人,使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到更完善的保障。

&nbsp&nbsp&nbsp&nbsp集中公布違法企業

&nbsp&nbsp&nbsp&nbsp強化社會輿論監督

&nbsp&nbsp&nbsp&nbsp曾經在北京布局上百家門店的北京全時聯盟便利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時公司),近日因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被北京市人社局依法公開曝光。

&nbsp&nbsp&nbsp&nbsp北京市人社局公布的信息包括全時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姓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住所等。信息顯示,去年12月17日,北京市朝陽區人社局接到勞動者投訴,反映全時公司拖欠勞動者工資。

&nbsp&nbsp&nbsp&nbsp人社部門經調查認定,全時公司拖欠趙某某、閆某某等215名勞動者2018年8月至11月工資及2018年Q2、Q3績效工資,共計788萬餘元。今年1月7日,朝陽區人社局向全時公司下達《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但其逾期未改正。因全時公司同時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朝陽區人社局已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nbsp&nbsp&nbsp&nbsp包括全時公司在內,北京市人社局近日依法公布18家企業涉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nbsp&nbsp&nbsp&nbsp記者注意到,在18家公司中,拖欠勞動者工資數量最多的是北京金裕通惠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裕通惠公司),拖欠金額為2118萬餘元。

&nbsp&nbsp&nbsp&nbsp北京市人社局公布的信息稱,去年11月8日,朝陽區人社局接到有關部門情況通報,反映金裕通惠公司拖欠勞動者工資。

&nbsp&nbsp&nbsp&nbsp經調查認定,金裕通惠公司拖欠陳某等219名勞動者2018年7月至10月工資及Q2、Q3績效工資,共計2118萬餘元。去年12月7日,朝陽區人社局向金裕通惠公司下達《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但其逾期未改正。這家公司同樣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朝陽區人社局已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進一步偵查。

&nbsp&nbsp&nbsp&nbsp北京市人社局稱,此舉是為了加大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強化社會輿論監督,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北京市還將把以上企業記入勞動保障守法誠信檔案,納入人力社保社會信用體系。同時,北京市人社局還將與其他部門和社會組織依法依規實施信息共享與聯合懲戒,加大用人單位的違法成本。

&nbsp&nbsp&nbsp&nbsp中央財經大學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中心主任沈建峰認為,人社部門集中通報勞動用工重大違法行為,至少傳遞兩方面信息。其一,人社部門處理工資拖欠的力度增大,這也是黨和國家著力治理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的具體體現。其二,人社部門在解決用工違法行為時的手段更加多元化,過去主要是處罰、事後改正,如今還將通過「黑名單」進行預防、限制和柔性處理。

&nbsp&nbsp&nbsp&nbsp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天玉看來,北京市人社部門發現用人單位存在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依法調查之後向社會集中公布,可以強化社會輿論監督,督促用人單位履行責任,同時對違法的用人單位產生震懾。

&nbsp&nbsp&nbsp&nbsp建立欠薪保障制度

&nbsp&nbsp&nbsp&nbsp懲戒勞動違法行為

&nbsp&nbsp&nbsp&nbsp記者注意到,在18家公司中,餐飲公司數量最多,共有8家,佔比接近一半。其中,北京愛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爐公司)拖欠勞動者工資金額最高,達492萬餘元。

&nbsp&nbsp&nbsp&nbsp去年10月23日,有勞動者向朝陽區人社局投訴,愛爐公司拖欠勞動者工資。經調查認定,這家公司拖欠左某某等265名勞動者2018年8月至10月工資,共計492萬餘元。

&nbsp&nbsp&nbsp&nbsp20多天後,朝陽區人社局向愛爐公司下達書面文件要求改正,但其逾期仍未改正。因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朝陽區人社局已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nbsp&nbsp&nbsp&nbsp另一家名叫布魯諾餐飲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的用人單位,則拖欠勞動者工資278萬餘元。其他幾家餐飲公司拖欠勞動者工資幾萬元至幾十萬元不等。

&nbsp&nbsp&nbsp&nbsp除了8家餐飲公司之外,科技或信息技術公司數量達到5家,居第二位。

&nbsp&nbsp&nbsp&nbsp其中,北京建勳輝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勳輝煌公司)重大違法行為由北京市人社局查處。去年12月12日,北京市人社局接到勞動者投訴,反映建勳輝煌公司拖欠勞動者工資。北京市人社局經調查後認定,這家公司拖欠李某某等84名勞動者工資69萬餘元。

&nbsp&nbsp&nbsp&nbsp今年1月23日,北京市人社局向建勳輝煌公司送達了整改通知,但其逾期未完全改正。今年2月20日,北京市人社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理決定,責令公司支付李某某等84名勞動者的工資。這家公司逾期未履行行政處理決定。隨後,北京市人社局將這家公司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

&nbsp&nbsp&nbsp&nbsp值得注意的是,在18家涉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公司中,有兩家公司被人社部門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nbsp&nbsp&nbsp&nbsp去年8月27日,海澱區人社局接到勞動者舉報,反映北京醫聯藍卡在線科技有限公司拖欠勞動者工資。經查,北京醫聯藍卡在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醫聯公司)拖欠牛某等122名勞動者工資293萬餘元。

&nbsp&nbsp&nbsp&nbsp去年12月25日,海澱區人社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理決定,責令醫聯公司支付勞動者工資並加付賠償金112萬元,但其仍不履行。隨後,海澱區人社局依法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nbsp&nbsp&nbsp&nbsp北京市人社局公布的信息顯示,這18家企業均涉及拖欠勞動報酬,其中因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移送公安機關的有16家,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有兩家。

&nbsp&nbsp&nbsp&nbsp在沈建峰看來,經過近幾年的治理,拖欠勞動報酬的現象已經大大減少,不再大面積發生,但在各地因為種種原因仍時有發生。

&nbsp&nbsp&nbsp&nbsp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才能解決拖欠勞動報酬問題呢?

&nbsp&nbsp&nbsp&nbsp沈建峰認為,勞動監察保障部門在事後解決工資拖欠問題上要積極發揮作用,通過行政救濟手段儘快、有效地解決工資拖欠。從長遠來看,還應完善《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制定工資支付保障條例。目前,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條例已經列入國務院的立法規劃。

&nbsp&nbsp&nbsp&nbsp「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也應積極利用仲裁制度優勢,對納入勞動爭議受案範圍的工資拖欠爭議依法優先處理。據悉,近期相關部門也會發布這方面的政策性文件。」沈建峰說。

&nbsp&nbsp&nbsp&nbsp在王天玉看來,這62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中,拖欠勞動報酬現象非常集中,對此,亟須建立欠薪治理的風險分擔機制,比如欠薪保障制度。

&nbsp&nbsp&nbsp&nbsp我國最早建立欠薪保障制度的地方是廣東省深圳市。1996年,深圳市根據《深圳經濟特區欠薪保障條例》設立欠薪保障基金,當時規定基金主要來源為向每家用人單位每年徵收的欠薪保障費。

&nbsp&nbsp&nbsp&nbsp截至2017年12月31日,深圳市運用基金處理欠薪墊付案件1199宗,涉及10.55萬名員工,共墊付欠薪3.44億元,維護了員工獲得工資的合法權益,保障了社會和諧穩定。

&nbsp&nbsp&nbsp&nbsp王天玉建議,通過欠薪保障制度,勞動者可以彌補部分損失,有效避免報酬拖欠引發的風險被轉嫁到勞動者身上。

&nbsp&nbsp&nbsp&nbsp定期公布違法行為

&nbsp&nbsp&nbsp&nbsp切實保障合法權益

&nbsp&nbsp&nbsp&nbsp記者注意到,這並非北京市首次公布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nbsp&nbsp&nbsp&nbsp去年8月,北京市向社會公布4家用人單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北京順來福餐飲文化有限公司、駿馬國際科技有限公司、智慧雙創公共服務平臺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聖達鑫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達鑫公司)被公開點名。

&nbsp&nbsp&nbsp&nbsp在被點名的4家公司中,聖達鑫公司拖欠勞動者工資金額最多,有27萬餘元。

&nbsp&nbsp&nbsp&nbsp去年2月,經勞動者投訴,海澱區人社局對聖達鑫公司拖欠勞動者工資一事進行調查,隨後確認這家公司拖欠17名勞動者工資27萬餘元。由於其逾期仍未履行,海澱區人社局依法將這起案件移送公安機關立案查處。

&nbsp&nbsp&nbsp&nbsp4個月後,北京市第二次公布涉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企業名單,共有40家公司上榜,其中拖欠勞動報酬的31家、經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卻拒不改正的4家、逾期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等違法行為的3家、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兩家。

&nbsp&nbsp&nbsp&nbsp當時,北京市勞動保障監察總隊總隊長黃彬介紹,截至2018年11月底,北京共檢查用人單位9.72萬戶,查處各類勞動保障違法案件1.62萬件,為勞動者追發工資2.36億元。

&nbsp&nbsp&nbsp&nbsp截至目前,北京市人社局已經集中公布3批名單,總計62家企業涉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nbsp&nbsp&nbsp&nbsp值得注意的是,已於2017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北京市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實施辦法》要求,每半年向社會公布一次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nbsp&nbsp&nbsp&nbsp《北京市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實施辦法》還明確,要加強對北京市範圍內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懲戒,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督促和引導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包括《勞動保障監察條例》《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等。

&nbsp&nbsp&nbsp&nbsp對此,王天玉坦言,通過常態化公布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在全社會形成震懾的基礎上,應該把違法行為與信用體系建設結合起來,同時穿透用人單位的「公司面紗」,直接將責任穿透至用人單位的負責人,使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到更完善的保障。

&nbsp&nbsp&nbsp&nbsp沈建峰同樣認為,近幾年,各級人社部門都在向社會公布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人社部今年也已經公布兩批拖欠農民工工資典型案件,這些都對解決工資拖欠具有積極意義。接下來應該考慮的是,如何讓公布行為更加法治化、規範化,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角度進行制度完善。此外,如何讓公布行為更具有威懾力,也是一個值得期待的發展方向。

相關焦點

  • 北京市40家企業存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 為加大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本市依法公布40家企業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其中,涉及拖欠勞動報酬的企業有31家、經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卻拒不改正的有4家、具有逾期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等違法行為的有3家、 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企業2家。
  • 銅陵市向社會公布七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中安在線訊 據銅陵新聞網報導,根據銅陵市《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日前,市人社局向社會公布7家存在惡意欠薪行為及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企業(或個人)。提醒全市範圍內的用人單位,要嚴格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按時足額向勞動者支付工資;也提醒廣大勞動者,如果遇到欠薪問題,要及時進行舉報投訴,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安徽建海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拖欠勞動報酬案(法定代表人:周宏)。經查,該公司承建的聯盟二期家興隆項目因工程款被拖欠、項目管理混亂、實名制管理不到位等諸多原因,造成拖欠約600名農民工工資1400萬元左右。
  • 北京公布18家單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為加大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強化社會輿論監督,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近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依法公布18家企業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據悉,這18家企業均涉及拖欠勞動報酬。其中,經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卻拒不改正、且因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移送公安機關的有16家,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有2家。
  • 2019年下半年本市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
    2019年下半年本市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 來源: 市人社局 發布時間:2019-12-31 字體:[ 大 中 小 ] 根據《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的規定,以及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貫徹落實<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
  • 河南公布6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記者從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為警示和震懾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人社部令29號)《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人社部規〔2017〕16號)《關於對嚴重拖欠農民工工資用人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發改財金〔2017〕2058號),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向社會公布一批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 人社部: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可隨時公布
    答:實行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制度是加強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懲戒,強化社會輿論監督,促進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重要措施。《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有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向社會公布。
  • 四例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被曝光
    南國早報南寧訊 (記者劉冬蓮)12月23日,南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4例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4家公司因拖欠勞動者工資被曝光,其中兩家企業因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根據規定,用人單位無故拖欠工資數額較大,不依法參加社會保險、違反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違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等情節嚴重的,均列為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向社會公布。南寧市人社部門還將把此類單位納入信用體系監管,與相關部門依法依規實施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
  • 河南公布7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央廣網鄭州12月23日消息(記者 汪寧 楊波)2020年12月21日,記者從河南省人社廳獲悉,河南為警示和震懾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公布一批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並將有關用人單位和個人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
  • 黑龍江2019年第二批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公布
    龍頭新聞訊(記者 劉暢言)近日,記者從省人社廳了解到,為加大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懲戒,強化社會監督,促進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黑龍江省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實施辦法》等有關規定,人社部門發布《關於2019年第二批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的公告
  • 威海出臺新規:這七類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將向社會公布
    記者從山東省威海市服務業發展局官方微博@威海市服務業發展了解到,日前,威海市印發《威海市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實施辦法》,自2018年1月1日起,用人單位所涉及的7類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要向社會公布。
  • 人社部:八類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必須公布
    中新網6月22日電 據人社部網站消息,人社部今日發布《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辦法》要求對八類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必須公布,辦法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辦法》確定了社會公布的事項標準,列舉了八類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要求對此類重大違法事項必須公布。
  • 河南公布7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案件 涉事企業被列入「黑名單」
    12月22日,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公告,為警示和震懾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公布7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並將有關用人單位和個人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附:7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案件1.河南潤衡建築勞務分包有限公司拖欠勞動報酬案違法主體:河南潤衡建築勞務分包有限公司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11300MA3X8UP153法定代表人:張碩住所:南陽市新華西路686號違法事實:2020年5月8日,周口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接到投訴
  • 河北省出臺新規定:重大勞保違法行為要向社會公布
    依據國務院《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有關規定,日前,省勞動保障部門制定出臺了《河北省用人單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暫行規定》。依據此規定,從5月1日起,省勞動保障部門對用人單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開始實施社會公布制度。
  • 寧夏曝光5件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12月22日,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關於公布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公告,對2020年下半年查處的5件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予以曝光。  據了解,對公布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企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依法從嚴從重作出行政處理、處罰,其違法信息將推送國家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並向全區各級發展改革、法院、工信、財政、自然資源、住建、交通運輸、水利、市場監管、工會和金融機構等部門(單位)通報,對其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採購、招投標、生產許可、資質審核、融資貸款、稅收優惠等方面予以限制。
  • 河南公布6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案件 涉及河南超級犀牛健身...
    為警示和震懾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4月3日,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布了一批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按照「誰執法,誰認定,誰負責」的規定,有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將有關用人單位和個人列入拖欠工資「黑名單」。
  • 上海公布一批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網紅餐廳突然停業 老闆「失蹤」
    東方網記者付楊12月18日報導:上海市人社局今天向社會公布本市2019年第四批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共涉及5家企業。記者獲悉,5家企業中不乏網紅餐廳,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實際控制人均處於隱匿失聯狀態,所有員工工資均被拖欠。
  • 市人社局公布2018年度全市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新聞發布會 - 揚州...
    林生俊(支隊長),記者朋友們:為依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加大對拖欠工資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懲戒力度,切實做好歲末年初治欠保支工作,根據《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現將全市2018年度13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向社會公布如下
  • 河南公布7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相關單位和個人被列入「黑名單」
    大河網訊(記者 劉曉明)12月23日,大河網記者從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根據《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關於對嚴重拖欠農民工工資用人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省人社廳公布了7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 蘭州市公布十三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案件|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勞動...
    【本報訊】7月27日,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了13起今年上半年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案件。這些案件主要涉及不按時足額發放農民工工資,拒不執行勞動保障監察限期整改指令書,因管理不善引起欠薪上訪等方面。其中,不僅有自然人,還有蘭州碧桂園等企業。
  • 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布2020年第四批重大勞動保障違法案例
    為加大對拖欠勞動報酬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進一步警示和震懾有拖欠勞動報酬傾向的用人單位,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等合法權益,依據《遼寧省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實施辦法》(遼人社﹝2018﹞20號),現將2020年第四批6起拖欠勞動報酬典型案件予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