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6月30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夏日炎炎,冷飲、火鍋、燒烤成為很多人開胃的選擇。正因為冷熱的「交鋒」,入夏以來,長沙東大肛腸醫院醫院接診了很多腹痛、腹瀉的患者,這些患者中又有很多人不是第一時間來到醫院就診,而是選擇自行服用了止瀉藥,直到症狀仍未緩解甚至更嚴重時,才匆匆來醫院就診。那麼,腹瀉能不能自行服用止瀉藥?
長沙東大肛腸醫院醫生表示,對於感染性腹瀉,和咳嗽類似,此時的腹瀉其實是一種對身體的保護機制,它能把腸道內的有害細菌、病毒及其所產生的毒素排出,對人體有一定好處。如果剛拉肚子就吃止瀉藥,可能使毒素無法充分排出而引起中毒症狀。更容易掩蓋病情,影響醫生判斷。
那麼什麼是感染性腹瀉呢?腹瀉有哪些分類呢?
一、感染性腹瀉
引起感染性腹瀉的病因主要有:
細菌感染,服用被細菌汙染的食物或者飲料會引起細菌性腹瀉。
病毒感染,通過食物或其他途徑感染病毒後引起病毒性腹瀉。
二、非感染性腹瀉
引起非感染性腹瀉的病因主要有:
1、攝食未煮熟或變質食物引起的急性中毒性腹瀉;
2、進食生冷食物和飲料導致腸胃消化不良引發的腹瀉;
3、由於受涼導致腸蠕動加快導致的腹瀉;
4、由於胃腸道腫瘤或疾病導致的腹瀉。
所以,腹瀉了之後不要自行用藥,先弄清楚是什麼性質的腹瀉,再對症治療。
長沙東大肛腸醫院提醒,雖說腹瀉有點可怕,但大多數急性腹瀉還是不用吃藥就可以自愈的,尤其是像冬天胃腸受到寒冷刺激引起的腹瀉,一次或兩三次水樣糞便後就可自行好轉。
但如果是以下這些情況,要儘快就醫:腹瀉的同時伴有高熱;腹瀉持續兩天以上,或重複發生;腹瀉伴有頻繁嘔吐;排洩物是血便或黏液便;出現嚴重水樣便,頻次或每次便量都很大,同時伴有嚴重口渴、少尿等脫水症狀。因為這很可能是發生了急性感染性腹瀉、中毒性腹瀉,甚至是消化道腫瘤等嚴重情況,應及時去專業的肛腸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