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出自晚清重臣曾國藩的一副贈聯。這句話既是他人生哲學的深刻寫照,也是他人生實踐的高度凝練。
著眼大事,胸懷格局;也不可忘從小處著手,腳踏實地。曾國藩一生立志高遠,卻一直堅持做小事,他給自己制定課程表,「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戀」「讀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每月作詩文數首」……
每日堅持自我反省,甄別錯誤,做好記錄,確保不再犯。正因如此,使他培塑本領,練就堅韌不拔之志,能夠在波浪詭譎風雲激蕩的時局中施展胸中韜略,成為晚清危局的棟梁之臣。
從大處著眼,使人站得高看得遠,胸懷格局,懂得立足深遠看問題,不為一時之得而喜、一時之失而悲;從小處著手,腳踏實地,不輕視「繫鞋帶」「扎腰帶」「扣扣子」等細枝末節,才不會被「絆倒」「摔跟頭」。
拿破崙在徵服義大利的戰爭中,有一次他在夜間巡崗查哨時發現一名哨兵把步槍放在樹下,倚著樹根睡著了。他沒有立即喚醒哨兵,卻拿著槍替哨兵站崗。半個小時後,哨兵從沉睡中醒來,認出放哨的是司令官而惶恐萬分。不料拿破崙卻淡淡說道:就替你站了一會兒,下次可要小心。眼睛看得最遠,也要注意腳下的石頭,善於做小事才能成就大事業。如果忽視眼前的小事,也會趾疾喪身軀,蟻穴毀長堤,「英雄未必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