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被分配具有中級和高級職稱的名額,老師們為何相互迴避?

2020-12-15 騰訊網

  導語:學校被分配具有中級和高級職稱的名額,老師們為何相互迴避?

  今天的中小學教師都夢想獲得高級職稱。因為教師的職稱直接與工資掛鈎,如果他們被評為高級職稱,他們的月薪可以增加幾百元到一千元。對於那些只能掙死工資的教師來說,收入的增加可以給他們的家庭帶來更多的快樂。此外,仍然有一個很好的政策,小學教師也可以以特殊的方式競爭高級職稱。

  因此,每年的職稱評審時間也是校園裡最活躍的時間。一些合格但達不到要求的教師需要絞盡腦汁來發表論文、贏得獎項和追求卓越。一些不合格的教師也在盡最大努力「競爭」更多的榮譽積分,以打破規則並提升他們的專業頭銜。

  然而,在今年的許多中級和高級職稱到達學校後,老師們一反常態,沒有爭論,沒有搶劫,而是面帶苦笑地推開了對方。這是為什麼?

  看著老師在上面所說的,事實證明,對中級和高級職稱、論文和高質量課程的評估是很難的。如果教師的論文沒有被評為三等獎以上,或者高質量的課程沒有被評為二等獎以上,那麼這些困難的條件就沒有了。即使老師的教學成績更高,他也無法獲得評估中級和高級職稱的配額。

  對此,一線教師真的充滿了苦水!

  因為,如果你在一所鄉村學校教書,每天參加幾堂課,忙於上課、歸檔、批改作業、各種會議和教學瑣事,你就沒有時間寫論文,那麼你會贏得什麼?以及如何評估標題?

  因此,當學校很難確定中級和高級職稱的數量時,老師們只能面帶苦笑地放棄彼此,因為只有論文和高質量的課程已經把許多符合職稱評估的老師關在了門外。

  因此,論文和高質量的課程確實成為一線教師心中的永久痛苦。

  和上面的老老師一樣,他的論文獲得了省級獎項,並且有一個研究項目,符合評估職稱的要求。然而,他也遭到拒絕。這是因為,儘管他有一個很好的班級,但是他沒有得到一個獎項,所以他被卡住了,無法宣布他的中級和高級職稱。雖然這位老老師無奈地說,他將在又工作三年後退休,但在這裡我們也看到了一種無助和悲傷的感覺。

  在同一所學校裡,一些老師對他們的教學工作很放心,並致力於這項工作。然而,也有一些老師依靠與校長的關係送禮物,平時做輕鬆的教學工作,比如代課或物流,但是可以評估中、高級職稱。這公平嗎?

  那麼,我們實際上是在根據教學結果來衡量老師嗎?或者你是根據教師的中、高級職稱來衡量他的?

  作為一線教師,最大的希望是得到公平的待遇!職稱評定可以基於老師的努力工作。老師,你覺得呢?我的朋友,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終於在臨退休前評上了中級職稱,可喜可賀?老師們的心酸和無奈
    昨天看到有位網友發布消息說,學校有位老師終於在臨退休前評上了中級職稱但細細想想,這四個字還真是包含了中小學教師們幾多的心酸和無奈!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雖然受到廣大教師的吐槽和抱怨,但它自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只要它存在,它就是老師們必須要追求的目標,因為這不僅僅是專業技術等級之分,更是身份和待遇之別。
  • 河北高級職稱評審的限制名額讓鄉村教師們再次失去晉級加薪機會
    近期,河北省2020年鄉村教師高級職稱評審即將開始,河北各地將會陸續公布滿年限的鄉村教師高級職稱評審細則,有的市縣已經發布了細則,從中可以看出滿年限的鄉村教師參評高級職稱評審又有了新規定。之前河北省與其他有些省份一樣也是實施鄉村教師高級職稱評審傾斜政策,規定滿25年的鄉村教師只要滿足高級職稱評審相關的硬體條件就不受名額指標限制直接評聘為高級教師,這對那些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來說是晉級加薪的好機會。
  • 高級職稱評審增加答辯環節是必要的,中級職稱答辯是否也有必要?
    自2013年起,河南省按照「試點、推廣」的方式,對中小學高級教師職稱評審工作進行了系列改革,其中,講課答辯是必不可少的,這需要參評教師具有紮實高超的教育教學藝術以及臨場綜合發揮能力!高級職稱評審增加講課答辯環節可以說是教育教學本質的回歸,是評聘高級教師職稱必須具備的硬性條件。但據報導,今年河南省有很多地方在中小學教師參評中級職稱時也將講課答辯作為了其中必備的條件之一,雖然不設過關淘汰率,成功率也比較高,但問題是中小學教師中級職稱答辯是否也有必要?
  • 原來教師的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有這麼大的差別
    職稱是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級稱號,象徵著一定的身份。在教師這個職業上,可能比較經常聽到,很多老師希望自己能夠被評為一個更高的職稱,因為職稱越高,相應的待遇也會更好,而且高職稱本身也是對教師的一個肯定和榮譽。
  • 職稱——老師們的心病
    我至今也不懂什麼叫做職稱,只知道職稱越高,工資越高,高級教師的工資甚至是初級教師的二倍。聽老教師說,以前也有職稱,只不過當時職稱與職稱間的工資差距不大,老師們晉職稱的熱情也不是太高。有時候名額來得太多,好多名額都空缺掉了。現在名額太少,就像後宮年長色衰的妃子,一年也得不到皇帝的寵幸一次。後來工資差距越拉越大,老師們的心態也開始變了。現在教書好像不是為了作為一個人民教師的責任,而是為了混證件,晉職稱。晉完中級晉高級,晉完高級混後勤。混後勤就是在學校養老,好像自己功德圓滿,理所當然一樣。
  • 中級職稱評審也像高級職稱評審那樣增加講課答辯環節,你贊同嗎?
    自2013年起,河南省按照「試點、推廣」的方式,對中小學高級教師職稱評審工作進行了系列改革,其中,講課答辯是必不可少的,這需要參評教師具有紮實高超的教育教學藝術以及臨場綜合發揮能力!高級職稱評審增加講課答辯環節可以說是教育教學本質的回歸,是評聘高級教師職稱必須具備的硬性條件。但據報導,今年河南省有很多地方在中小學教師參評中級職稱時也將講課答辯作為了其中必備的條件之一,雖然不設過關淘汰率,成功率也比較高,但問題是中小學教師中級職稱答辯是否也有必要?
  • 中小學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的區別對待
    中小學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的最大區別是:一、職稱決定待遇;二、職稱決定薪資薪資高級職稱對應5-7級薪資,跨度在2210–2670元;很明顯的我們可以看到,初級職稱和高級職稱之間的差距在700–1280元;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之間差距在260–1070元;加上其他工資條目,各職稱之間的差距在700–2000元之間!
  • 高級職稱的教師和中級職稱的教師有什麼差別?
    教師們都知道職稱,因為職稱是和教師的待遇掛鈎的,職稱越高,教師的工資越高,待遇越好,很多人為了職稱想盡各種辦法,兩個職稱一字之差就差很多,比如「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這二者究竟有什麼差別呢?有人覺得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的教師肯定是能力不同,高級職稱肯定更好一點,真的是這樣嗎?教師是做什麼的?教師是教書育人的,當然了很多高級職稱的教師本身教書的水平也很棒,這種教師成為高級職稱是實至名歸的。
  • 40人述職爭奪5個高級名額?中學高級職稱評審需要什麼條件
    而且這所學校同時有100多人夠資格評高級教師,這所學校的規模該有多大啊!按現在教師的年齡結構,同時有100多人夠資格評高級教師的,學校的辦學規模真不是一般的大。一般來說,除非是學歷超群,大學本科畢業入職教育線,高級的評審資格怎麼說也要十年才具備,按職稱評審的基本條件要求,還必須在取得中級職稱滿5年後,才有資格評中學高級(副高)。
  • 職稱事關待遇,想評高級職稱的老師還是要趁早準備這兩個必備條件
    高級職稱崗位工資待遇明顯比中級職稱崗位工資待遇要高,比初級職稱崗位工資待遇那就要高出更多了,評聘高級職稱是所有老師都夢寐以求的,但由於名額限制和條件苛刻,競爭非常激烈,雖然很多老師說要遠離職稱,但實際上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放棄呢?
  • 建議取消中小學教師評職的名額限制?職稱工資才是罪魁禍首!
    @卻道天涼好個秋如果把名額讓給那些兢兢業業的老教師,個人還是能理解的,也甘願棄權。問題是老教師都評不上,名額都給學校不上課的主任們了!@ROSA評上了也無語,從評上高級到聘上高級,經歷了八年。我校還有老師2006年評上至今還沒有聘,工資還在10級。每年評和聘,就是引導老師們互鬥,作假的比比皆是。傷心,可憐的老師們。
  • 20教師晉職怪現象:中級職稱競爭激烈,高級職稱供大於求
    昨天晚上我參加了全鄉教師的晉職評審工作,審核評定了中,高級教師的推薦人選,並且已經公示。今年我鄉教師的中級職稱名額3人,高級5人。申報中級職稱12人,高級5人。從評審過程來看,申報中級職稱的教師競爭激烈,而申報高級職稱的教師一身輕鬆。在公布結果前,申報中級職稱的教師輾轉反側難以平靜,而申報高級職稱的教師高枕無憂提前相慶了。據很多老師說,很多鄉鎮的高級職稱的指標多餘申報人數,出現了意想不到的供大於求的現象。
  • 老師兩年後退休,學校給了高級職稱名額,是選擇評審,還是放棄?
    當老師的人,對職稱的追求,最高也就是高級職稱了。(雖然目前有了正高級職稱,但是評審條件比鋼鐵還硬,幾萬分之一的機率吧)許多人等到退休,也沒有參加評審的機會,成為一輩子的一個結;老師現在有機會參加評審,應該毫不猶豫地參加,即使評不上,也等於了卻一個心願。2、老教師參加評審,評上的可能性大。
  • 教師評職稱「僧多肉少」:千萬教師爭三千名額,年輕教師輸在「資歷」
    這是成都某中學歷史教師何玉在第一次參加高級教師職稱述職報告會上聽一位老師講到的。四年後,那句話以及那位老師的服裝和講話的語氣仍令她印象深刻。「她能讓我感受到一名教師的堅持和篤定,還有肚子裡憋著的那股氣。」   職稱是教師工作能力和榮譽的象徵,許多教師為了完成高級職稱終其一生都在努力。
  • 評先進晉職稱分名額,對鄉鎮教師意味著什麼
    過去教育系統評選縣級先進,包括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模範班主任等,名額分配基本上掌握在總人數的15%左右。也就是說,教職工人數在75人的學校,才分一個名額,100人的最多分兩個。因此,一個鄉鎮一年分3~5個名額,多數學校常常幾年分不到一個名額。高級教師的評選同樣,不管叫崗位結構比例也好,名額分配也罷,仍然是15%。近幾年逐步擴大到20%左右,沒有超過25%。
  • 2020職稱評審,沒有中級職稱也可以直接晉升高級職稱
    大家好,我是豆腐網王老師,專注於南京工程師職稱評審政策解讀,關注我,讓您輕鬆面對職稱評審,少走彎路!!!職稱晉升最常見的方式就是一級一級滿足年限晉升,從初級職稱晉升到高級職稱最普遍的晉升方式。但隨著官方政策不斷的調整,晉升方式也變得「多元化」。
  • 工程師職稱評審,沒有中級職稱也能直接晉升高級職稱?
    職稱晉升一共有三種途徑,豆腐網王老師今天主要帶工程師們了解二種不太常見的職稱晉升方式,分別是高學歷的「跳級」晉升和如何用職業資格證書對應職稱直接晉升高一級別職稱。取得中級職稱滿五整年可申報高級職稱。碩士學歷:畢業滿三年可以初定中級職稱博士學歷:畢業當年可以初定中級職稱初定中級和中級職稱評審職稱證書是同等效用的~三、職業資格證書等同職稱證書晉升高級職稱
  • 申報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只需滿五年嗎?
    大家好,我是豆腐網王老師,專注於南京工程師職稱評審政策解讀,關注我,讓您輕鬆面對職稱評審,少走彎路。南京職稱評審,眾所周知是一年一度,錯過一年只能等下一年再申報。年限滿足了,豆腐網王老師還是建議能早點申報就早點申報。目前南京職稱線上網報是和「我的南京」合併,學歷、社保、單位都是自動匹配的。
  • 正處於評職稱的老師們,同感不: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教師之切膚之痛
    一、不公平的制度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各行各業的職稱制度有的採取考試制度,有的採取評聘分開,只有中小學教師的職稱評定仍採用分配指標制。所謂分配指標制,就是先規定好中小學中.高級教師佔的名額比例。如果運氣好在一個老教師多的學校,即使能力水平差點也是有機會的;如果運氣差在一個老教師少的學校,即使教育教學水平再高,即使是市優省優也得等5年10年20年……  據我了解,2000年之後,全國中小學校都以年輕教師為主,所以中高級職稱的名額很少,一般一個縣城只有十幾個;僅有限額且大都向中學,重點小學傾斜。
  • 教師中級職稱十五年,仍然在十級崗位合理嗎?為什麼不能晉級?
    中小學老師的職稱分為初級職稱(二、三級教師)、中級職稱(一級教師)、副高職稱(高級教師)和正高職稱(正高級教師)。初級職稱對應的工資級別是十一、十二、十三三檔,中級職稱對應八、九、十三檔,副高職稱對應五、六、七三檔,正高職稱對應一、二、三、四等四檔。而且各級學校的高級、中級和初級職稱有一定比例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