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長達40周左右,在這段激動而又忐忑的日子裡,準媽媽要做好孕期的保健工作,除了一些必要的身體檢查之外,衣食住行都是要妥善安排好,特別要預防孕期先兆性流產的發生。
引起先兆性流產的原因
1、母親罹患全身性疾病。如急性嚴重傳染病,慢性疾病(如嚴重貧血、嚴重高血壓、心臟病,慢性腎炎等),維生素缺乏,以及汞、鉛、酒精等慢性中毒,均可造成流產。
2、血型不合。由於以往妊娠或輸血RH因子、不合的ABO血型因子在母體內產生抗體,由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與紅細胞凝集而產生溶血,以致流產。
3、 內分泌失調。雌激素過多與孕酮不足,也是早期流產的原因。因為在妊娠12~14周時正處於胎盤形成代替妊娠黃體功能時期,此時容易內分泌失調。
4、 染色體異常。自然流產胎兒經染色體研究發現,60%有核型異常。核型異常者,每每伴有胎兒或胎盤等一種結構上的異常。
5、情緒異常。過度緊張、恐懼,嚴重精神刺激,均可引起流產。
先兆性流產怎麼治療
先兆性流產發病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所以很多孕期的準媽媽都沒有察覺出來,這樣往往就錯失了治療的最佳時期,一旦察覺有先兆性流產的症狀,我們又該怎麼做呢?
1,藥物治療
黃體酮有保證胚胎發育、維持妊娠、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降低子宮緊張度的作用。在孕早期,可用黃體酮保胎,也可肌肉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在孕中晚期可用鎮靜藥和β-阻滯劑,以減少精神刺激和抑制宮縮。另外,口服維生素E也有益於維持胚胎的發育。
2,其他治療方法
如果發生了先兆性流產,孕媽媽應該注意休息,減少活動,避免不必要的檢查,減少對子宮的刺激,同時避免過分的精神緊張,否則會引起流產。在流血停止後,最好休息兩星期後再恢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