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擴散,行動受限,開學延後,大人憂心忡忡刷手機,孩子無所事事玩平板……
數碼科技工具的普及豐富了孩子的學習,卻也讓許多家長陷入新的擔憂,到底該如何管理孩子的手機與網絡使用?如何避免3C對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現今的網路不比馬路安全!
與其因為擔心而一味禁止孩子使用數碼產品和網絡,不如通過陪伴,讓孩子認識潛藏的危機,進而培養聰明運用工具,並且能夠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從關懷溝通與同理心出發,三個愛的教養心法分享
曾參加一次孩子學校的父母課堂,有專職心理教育專家給出指導。她與家長交流彼此的3C教養經驗,發現3C工具讓親子間的相處時間變少,3C工具使用時間過長常常造成衝突,還有影響孩子的學習專注力、實體書閱讀量,也可能限制了想像力與創造力,甚至不良的網路內容帶給他們錯誤的兩性知識…種種問題;但許多父母又害怕孩子沒有用手機或網路會影響人際關係,往往在「給和不給」之間相當兩難。
「無論你決定幾歲開始讓孩子使用3C,父母的態度很重要:尤其是孩子在中低年級以下時,有原則的控管是必要的;如果是初中或高中以上階段,充分的溝通與彈性討論,這兩件事缺一不可。」她分享自身的教養實戰經驗,「最重要的是父母必須以身作則,願意放下手機,用實際的互動陪伴孩子。」
在3C教養議題上,許多父母最不擅長處理的就是親子間的衝突,大多以強制管理、沒收等高壓的做法來面對,有一家長涵爸也示範了當孩子使用手機超過約定時間時他的做法,「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聽進去你說的話,我會先連結情感、用詢問的語句去了解孩子的想法。」他大多會用以下的句子和孩子對話,「為什麼今天沒有按照約定時間關上手機?」、「好,我理解你不能馬上離線的為難,但我有點難過……,下次如果又遇到這樣的情形,你能不能先和爸爸討論?或是和同學改約時間?」
他也建議爸媽適時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再來糾正行為,和孩子討論好明確的規範,以及違反規範可能帶來的影響,以降低彼此的衝突。「當然,如果孩子不用、我也不用。若是我在處理工作,也會明確告知孩子多久後我會放下手機。」
涵爸還分享他和孩子拉近距離的小秘密,他時常主動關注孩子最喜歡的網路遊戲、直播主,讓他無論是在家或是到有青少年場合演講時,都能很快和年輕世代打成一片,他說:「記得做個有趣的大人,和孩子對話時請放棄教化功能。你和孩子的關係好、溝通好、連結好,自然能夠早一點發現孩子的問題,進而幫助他們解決。」
在當日課堂討論過程中,大家得出了一致得結論:「陪伴不能少」,並總結出3個教養心法,從愛出發,幫助家長培養孩子一生受用無窮的能力:
1.以身作則,陪孩子找到主動探索愛好的興趣點,鼓勵並保障孩子堅持下去;
2.培養能專注的靜態事務,比如親子益智桌遊、棋類對弈等;
3.找到他們喜歡並能持續的體能運動。
相信無論科技趨勢浪潮如何改變,有了家長陪伴,孩子都能自信擁抱科技,快樂探索學習。
新的一年,我們玩排除萬難,與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