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風琴家8年義務教盲人拉琴 俯身跪地教打拍子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7月22日,國家一級手風琴演奏家任士榮義務教盲人拉手風琴,隊列中站著盲人學員和志願者。新京報記者 周崗峰 攝

  任士榮 80歲

  社區:海澱區萬壽路街道採石路7號

  【榜樣說】

  我做的事情很平常,沒什麼特別。盲人是弱勢群體,對他們不光有耐心,更要有愛心。看他們拉琴之後很快樂,生活也更精彩,我真的特別高興。畢竟,社會需要你,就是一種幸福。——任士榮

  7月22日,在中國盲文圖書館5樓教室,陽光從窗口傾瀉而入。20多位盲人演奏者懷抱手風琴,左手流利地操縱著低音鍵按鈕,右手在黑白琴鍵上跳躍。

  這個特殊的手風琴教學班已辦了8年,陸續有80多位盲人從零基礎入門。如今,他們的水平已接近專業水準,能自信地登上舞臺。

  是音樂,讓他們從黑暗世界的陰影中走出來。

  而他們的引路人,就是80歲的任士榮,空政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奏員。8年來,他把快樂帶給了這些盲人弟子。

  兩次邂逅收下第一個盲人弟子

  先天全盲的陳國月來自農村。為了謀生,他常抱著手風琴,帶個小馬扎,坐在八大處公園的一角拉琴賣藝。

  1997年夏,那天溫度很高,陳國月額頭上汗津津的,正拉著《團結就是力量》,耳邊傳來一位老者的聲音:「你這樣拉不行,拉得不對。」陳國月有些尷尬,因為演奏水平不高,收入也微薄,他一著急,生氣回了句:「要不您來拉一個!」老先生接過琴,二話不說拉了段《西班牙鬥牛士》。

  一曲終了,陳國月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他才知道,老先生原來就是「廣播節目裡手風琴講座的主講人——任士榮」。陳國月一臉驚訝,任士榮則被他拉琴的執著打動,詢問他想不想學琴。「但我那時顧不上學,吃了上頓沒下頓,拉琴純粹為了混口飯吃。」陳國月擺手拒絕。

  但這次見面,為他們10年後的相遇埋下伏筆。2007年,陳國月背著琴去東城區圖書館參加手風琴比賽,有位評委神神秘秘地問他:「我看你挺面熟,你還認識我不?」陳國月想了想,脫口而出「您是不是姓任?」任士榮大笑,趕緊握住他的手。這次相遇,讓陳國月決定正式拜任士榮為師。他成了任士榮的第一個盲人學生。

  任士榮也由此開啟8年的扶盲助盲事業。通過陳國月,他對盲人群體加深了理解,他請陳國月幫忙,把想學手風琴的盲人集中到北京殘疾人活動中心,成立了盲人手風琴演奏班,免費教演奏與合唱。

  俯身跪地按腳教會盲人打拍子

  任士榮14歲學琴,演奏手風琴已有65年。作為新中國手風琴事業泰鬥級人物,教盲人演奏手風琴,他可是「破天荒頭一回」。

  手風琴演奏班成立不久,許多盲人慕名而來。任士榮的原則是「有教無類,不管會不會,只要喜歡學,誰來都可以」。於是,這個班集中了幾十個沒有音樂基礎、平均年齡45歲的盲人學生。他們有的先天全盲,有的因意外失明。為教會他們,任士榮想了不少辦法。除了召集一批熱心公益的志願者義務陪伴上課,還邀請老兵藝術團的聲樂輔導員榮躍玲教他們聲樂知識與合唱。

  在教學上,他想到觸摸教學法,讓盲人用手感受黑鍵位置後,再找白鍵,掌握黑白琴鍵的距離。盲人看不見樂譜,任士榮就讓他們聽自己的手風琴教學講座錄音,並反覆示範演奏。再請志願者將樂譜唱出來,讓他們錄下來回家練習。

  對盲人來說,打拍子是最困難的事。任士榮常常俯身,單腳跪地按著學生的腳,讓他們感受節拍的打法。失明6年的劉和平來學琴時,什麼都不懂。第一次學習打拍子,他正著急,就感覺有人扶住腳踝,耳邊傳來任士榮的聲音:「來,我教你」,令劉和平很感動。「普通人俯身教我們這些盲人都很難,何況這麼一個老藝術家。」

  任士榮在乎盲人的情緒,為讓他們高高興興學琴,他為自己定下兩條規矩:一是不能讓他們受一點委屈,二是不要讓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他用快樂教學法,讓學生開心地練,無論任何時候都有耐心,學生有一點進步就使勁鼓勵。在課堂上,經常能看到他誇學生,「真棒,請大家一起鼓掌」。

  有哪些學生跟不上進度,他就把學生接回家上小課。學生評價他:「這樣的老師,世上獨有這一位」。

  隨著大家演奏水平逐步提升,盲人手風琴演奏班參加了很多比賽,獲得不少獎項。任士榮將獎金都用在教學上。目前,班上有18臺公用手風琴,就是這些獎金購置的。

  「任老師在哪兒,哪兒就有快樂」

  課堂上常常充滿歡聲笑語,在悠揚的琴聲中,盲人的心情和生活慢慢發生變化。

  學琴5年,劉和平「心裡踏實了」。他原是電器公司的經理,因意外失明後遭受巨大打擊。「說實話,沒琴我活不了。」學習手風琴後,劉和平執著練習,每天練琴8小時,甚至10小時。手風琴成了他的精神支柱。如今,他是班上拉得最好的學生。

  張桂茹也經歷了失明之痛,以前她總在家裡悶悶不樂,也不想梳洗打扮。學習手風琴後,她心中的陰霾慢慢掃去。「任老師知道我們的狀態,總是絞盡腦汁用音樂教我們說話,他不說什麼大道理,就是用音樂教。」在努力練習下,張桂茹與劉和平組成二重奏組合,兩人能演奏難度較高的《鐵道遊擊隊隨想曲》,並有機會登臺表演。

  而任士榮的盲人「大弟子」陳國月,現在則成了「八大處手風琴藝人」。任士榮誇他是個「角兒」,他樂,「多不好意思啊」。琴技提高後,路人給他的「贊助費」高了不少。「如今光靠拉琴生活水平就有保障了,生活質量也提高不少。」

  面對這些特殊學生,任士榮很感慨。「他們特別了不起,很多普通人都拉不下來」。任士榮明白,盲人學生拉琴並不只是娛樂。在學琴過程中變得自信、快樂、有尊嚴,才是他們生活的意義。「我就想讓大家高高興興,豐富自己的生活。」

  「他們是我的學生,也是我的朋友和親人。」逢年過節,任士榮都想在前頭,端午節他給學生發粽子,中秋節發月餅,生日也跟學生們一起過。還經常請大傢伙吃飯,最多一次有40個人聚餐。他看學生心情好,自己也愉快,見面總是樂呵呵。有盲人學生形容,「任老師在哪兒,哪兒就有快樂」。他大手一揮,哈哈大笑:「我今年80歲,跟80後差不多嘛。」 新京報記者 凌晨

  【「北京榜樣」本周上榜人物】

  楊勇

  生前是北京941路公交車司機。今年5月18日上午,楊勇駕駛公交車時突發心臟病,他用最後的力氣踩下剎車,把車子穩穩停在路邊,保住了車上20多名乘客的安全,他自己卻暈倒在駕駛座上,後經醫院搶救無效去世。

  張梅

  北京順義區社區青年匯專職社工。她創辦「80後」義工社,帶動社區108名義工開展了500餘次公益活動。

  呂士旺

  國家電網順義供電公司綜合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2006年,呂士旺和妻子參加關懷愛滋病人的孤兒的活動,把正上初一的小仕帥請進家,給予資助和引導。現在仕帥已考上大學。

  楊海華

  懷柔區琉璃廟鎮二臺子村村民。她帶領村裡婦女自籌資金建起養豬場。她還和村民結對幫扶,毫無保留地教授技術。在豬肉價格下跌時,她自掏腰包補足村民賣豬差價。

  趙世良

  原北京礦務局地質勘探隊高級技師。37年來,他義務為人修理家電50餘種3000多件,沒收過一分錢,足跡遍布北京市19個區縣。

相關焦點

  • 任士榮 義務教盲人學習手風琴的音樂泰鬥
    原標題:任士榮 義務教盲人學習手風琴的音樂泰鬥 他是中國手風琴泰鬥,他更是義務為盲人教授手風琴的良師,在他的帶領下,盲人朋友在音樂中找到了歡樂和自信,而他也在和盲人朋友們的交流中越來越年輕。他就是空政文工團手風琴演奏家任士榮。 任士榮教盲人學琴,這因緣還要從18年前說起。
  • 手風琴泰鬥的十年一課
    從2007年起,每周三義務教盲人拉手風琴,是他的「標準動作」,風雨無阻,從不遲到。和過去不同的是,這一天,正式上課前,任士榮告訴學生們:「以後,星期三我就不過來了,大家好好練。」「為什麼啊,老師」「任老師您別嚇我們」「任老師來吧」……教室裡開始喧譁,有人站起來挽留,有人背著琴費力地向講臺方向探身,但很快,「大家不要為難老師」「老師身體最重要」的聲音佔了主流。
  • 是誰讓喜歡拉手風琴的張明珍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和憧憬?
    幸運之神貌似忘記了她,2015年她丈夫去世了,生活轟然坍塌,失去經濟來源,日子日漸窘迫,悲傷的她一度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整日以淚洗面,茶飯不思。手風琴裡飄出來的幸福今年,新一屆「訪惠聚」工作隊來了以後,就到張明珍家走訪入戶。工作隊隊員說,第一次去時,敲了半天門沒人開,以為家裡沒有人,正要離開,門開了,看到一張笑意盈盈的臉,緊接著看到了兩個大拐杖支撐著她瘦弱的身體,雖然心中有很多疑問(「她是一個人生活嗎?」「她的家人呢?」)
  • 湖南盲人教授來煙臺教英語
    湖南盲人教授來煙臺教英語而來自湖南湘潭的盲人教授王家勇已經提前來濱州醫學院報到,未來5年,王家勇將教授盲人本科班的外語課。主動請纓來濱醫教書  「這是我的微博。」藉助讀屏軟體,濱州醫學院特教學院的英語教授王家勇嫻熟地操作電腦。眼前這位56歲、頭髮花白的教授已經雙目失明多年。雖然剛到煙臺不久,但王教授和妻子趙秋容都覺得這裡不錯。
  • 手風琴之歌 我心愛的北京少年宮
    少年宮,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間,為祖國培養了多少少年英才!從踏進少年宮朱紅大門的那一刻起,我的生命進程就與之結下了不解之緣,一直伴隨我度過最美好的少年、金色的青少年時代,這是真正夢開始的地方。陳輔導員我第一次走進手風琴組的演奏室,接待我的是一位忙碌指揮學生練琴的老師,我的到來,使她暫停了手中的動作,告訴我,她姓陳,讓我以後就叫她陳輔導員。
  • 談兒童手風琴教學
    他們不耐煩做簡單的、重複的基本訓練,希望很快就能夠演奏各種樂曲,最好能拉幾個大作品,以為這樣所有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試想,如果學生連基本的彈奏方法都沒有掌握,又怎能進一步提高演奏技巧呢?循序漸進是手風琴教學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學原則,手風琴的教學要從基礎訓練開始。  1.要有正確的姿勢  演奏時的姿勢對演奏水平的提高很有影響。
  • 授人以漁-琴家徐元白是這樣教姚丙炎學琴的
    姚丙炎是近幾十年來一位特殊的琴人。尤其是他在打譜上的成就,是大家都公認的。——榮鴻曾《姚丙炎的音樂生活》 1946年從元白先生學琴到1951年遷居上海的五年間,元白先生教他的琴曲雖不多,但教琴的方法非常特殊,對他後來的打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影響十分深遠。 學習古琴,一般是先聽老師彈,再與老師對彈,起初姚丙炎向汪建侯先生學琴即如此。
  • 盲人調琴師七年服務上千家:媽媽是我的眼(組圖)(3/8)
    但只要站在琴前,佳明就好像恢復了視力,手腳麻利地搬動鋼琴外殼,拆卸每一顆螺絲釘,準確找到每一根弦軸;摸摸鋼琴,就能準確說出這琴什麼牌子、哪個型號、大概生產於什麼年代;手指在琴鍵上敲一遍,就聽出哪些鍵的音準有偏差,哪些鍵不靈活。    擁有如此超強能力,只有劉佳明清楚自己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 「我是您的眼,教您學盲文」 沭陽幫助盲人朋友增強學習能力
    8月18日下午,在沭陽縣沭城街道東園社區盲文圖書館舉行的「我是您的眼,教您學盲文」盲文培訓結業典禮上,盲人朋友李先生激動地說。 」「聽影」等方式改善盲人的閱讀條件,給盲人朋友提供分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文化服務,以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豐富盲人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
  • 媽媽成就自閉症兒子:10歲鋼琴10級 手風琴8級
    記者 沈悅實習生崔小靜攝影報導  3歲半被確診為自閉症;  10歲鋼琴過十級,手風琴僅學習兩年,就過八級;  12歲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四川音樂學院附屬中學;  15歲以全年級前三的成績升入高中。  這是一個自閉症患者的成績單,他的名字叫包涵。從2006年到2016年,龐芝華做了10年的「同桌媽媽」。
  • 這家老上海手風琴製造廠,是工人時代最後的浪漫
    師傅是山東聊城人,童年在「謝雨戲」的廟會上,見過賣梨膏糖的小販拉簡易的手風琴。後隨家人來上海,看到羅宋人(白俄)在租界馬路上拉琴賣藝,也目睹了抗日救亡時,手風琴為《放下你的鞭子》、《我的家在松花江上》等街頭劇伴奏。師傅說,戰爭年代,手風琴就像槍一樣,是背著行軍打仗的。1951年,上海百樂音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集資成立,師傅是第一批工人。
  • 摺疊的音符——陳軍手風琴的多面性
    手風琴常見種類——鍵盤式、鍵鈕式、班多鈕琴等亞洲最常見、也最容易上手的鍵盤式手風琴,右手是鋼琴鍵盤,左手是和弦組合,一個鈕就是一個和弦組合,用來配上簡單的和弦伴奏非常方便。但事實上,到了歐洲就會發現手風琴種類更是繁多,且各有眾多的擁護者。
  • 盲人小夥辦「空中課堂」教盲人按摩師學英語
    重慶按摩學會會長、重慶盲人協會副主席李堅告訴記者,這些年,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不少知名景點都會迎來世界各地的遊客,在景點附近的盲人按摩店也時常會有外國遊客光顧,但是不懂中文的外國人遇上不懂英文的盲人按摩師,有時候連基本的「翻身」「收費」等交流都有很大的障礙。「宅家停工不停課。於是我們開展空中課堂,除了英語培訓,還有專業的按摩業務培訓以及疫情防控心理疏解等內容。」李堅介紹。
  • 從學琴屢遭拒,到5年考過鋼琴十級!杭州盲童的「鋼琴之路」,背後全...
    彈鋼琴的男孩堅堅,現在是浙江省盲人學校初二學生,平時住校,兩周回家一次,這個周末他在學校。快報記者採訪了教他鋼琴的黎老師和堅堅媽媽盛女士,了解到這個孩子成長和學琴的經歷。視頻 陳雪豔堅堅生下來雙目失明,媽媽發現後一度抑鬱,三個月沒有出門。
  • 「洋雷鋒」感動中國人日本盲人辦15年免費學校
    在廣西的大山裡,德國人盧安克默默支教13年,與村民一起過著簡陋的生活。  在天津,日本盲人青木陽子辦了15年免費日語學校。  在河北、在北京,法國夫婦吉勇和李香梅為中國的盲童孤兒創建「濟慈之家」,收養他們,教他們獨立生活和工作能力。
  • 74歲失明老人會10多種樂器 給鄰居義務按摩9年
    會玩十多種樂器  給鄰居義務按摩9年  您信嗎?這位有才有愛的老爺子其實雙目失明  現在,他有兩個小願望,誰來幫一下?  一位古稀老人,一位失明的古稀老人,一位失明的孤寡古稀老人——也許生命並沒有眷戀他太多,但是,他用樂觀改變了人生,用愛心璀璨了老年生活。
  • 琴聲悠遠傳八方 伊寧手風琴樂隊南京演繹多彩新疆
    亞歷山大收藏手風琴已有40多年,16歲時,擁有了人生的第一臺手風琴,此後的40年間,他先後收藏了1200多臺手風琴,在其收藏的手風琴中,有1827年產的最古老的琴,也有巴掌般大小最袖珍的琴,還有15個變音器、重達16公斤的琴……「對每一架手風琴的故事,我都銘記於心。」5月28日,亞歷山大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
  • 廚房也能律動起來,手風琴土豆,既美味又好學
    在我心中有這樣一幕美好的畫面,就是在遙遠歐洲的一個有花的浪漫小鎮裡,一位有著白鬍子的音樂家手裡拉著手風琴,邊唱邊跳,伴隨著音樂的律動連周圍的空氣都歡愉了起來,其實在我們的廚房裡,在每個平凡人的家裡也可以這樣浪漫,我們不一定也要手裡抱著手風琴拉一首義大利有名風琴曲《La valse
  • 西南首位雅思盲人考生自學成才 線上教盲人按摩師「英語那些事」
    ▲觸摸盲文當盲人按摩遇上外國人,哪個部位不舒服,請翻個身,要付多少錢?……如果不會點簡單的英語,雙方交流起來簡直「抓不到姜」。15日下午,英語達人鄭建偉結束了為期6天的英語「空中課堂」。這段時間裡,他在隔空教盲人按摩師們「英語那些事兒」。
  • 送的是情 教的是愛——石門縣皂市鎮中心學校「義務送教小分隊」的...
    1名罹患頑疾的女孩,10位教職員工,11公裡山路,20次送教上門,這4個數字勾勒出一個充滿溫情的故事。2017年的歲末,石門縣皂市鎮中心學校「義務送教小分隊」的故事經由媒體的發掘和呈現,散發出動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