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流感遇上新冠疫情 多家學術機構提醒:老年人防流感做到這五條

2020-12-24 新京報

冬季是傳染性疾病的高發期。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提醒,今冬、明春可能會出現新冠肺炎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風險。而老年人罹患流感住院率高且預後差,平均每10個因流感住院成年患者中,就有5-6個是60歲及以上老年人;每10個老年流感患者會有1人喪失3種以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流感也是老年人的重要死因,除了會導致老年人顯著的超額死亡外,還會加重老年人的住院負擔。因此,老年人尤其是慢病患者,應該做好防護。

面對可能的新冠疫情及流感疊加感染風險,12月22日,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傳播分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病學分會、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老年醫療機構管理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聯合發布「老年人防流感」行動建議,提出五條「老年人防流感」建議,呼籲全社會共同關注老年人的流感防控,建議家庭成員積極協助老年人接種流感疫苗;醫務人員幫助老年人科學認識和預防流感、提高疫苗接種意識。同時呼籲有條件的地區結合實際出臺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種的優惠政策,加強流感疫苗的研發、審批、生產和供應等,為老年人防控流感提供更好的保護。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老年人防流感」建議

建議一:積極應對,重視流感預防

面對可能的新冠肺炎疫情及流感疊加感染風險,老年人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重視流感防控,主動學習關於流感預防的相關知識,注意獲取由權威機構發布的防病信息,增強對虛假和錯誤信息的辨識能力。

建議二:識別流感症狀,早診早治

流感不同於普通感冒,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伴畏寒、寒戰、頭痛、肌肉和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輕症流感常與普通感冒表現相似,但其發熱和全身症狀更明顯。重症病例可出現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以及休克、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肺外表現及多種併發症。老年人一旦發現流感症狀,應及時就醫,及早診斷和抗病毒治療,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建議三:做好防護,發揮「社會疫苗」作用

採取良好的日常防護措施可以有效減少流感的感染和傳播,包括: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和個人衛生習慣;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或上臂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儘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保證充足和規律的睡眠;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等。採取必要的防護和隔離措施。

流感流行季節,避免近距離接觸流感樣症狀患者,儘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出現流感樣症狀後,患者應注意休息,並採取必要的自我隔離措施;提倡「口罩文明」,流感樣症狀患者接觸家庭成員時需戴口罩,去公共場所或去醫院就診時,患者及陪護人員都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建議四:預防為先,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免疫力低、抵抗力弱,是流感的高危人群,建議養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福利院、60歲以上居家老人等重點和高風險人群優先接種流感疫苗。疫苗接種是目前保護老年人免於罹患流感的最經濟有效手段。

建議五:積極治療慢性基礎病,降低慢病急性加重風險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患流感後發生嚴重疾病和死亡的風險更高。需遵醫囑,積極治療和控制慢性基礎性疾病。要學會評估自己的病情,發生變化時及時就醫,準確描述病情,不亂投醫,不諱疾忌醫。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四學術機構聯合提示:老年人防流感請做到這五條
    原標題:四學術機構聯合提示:老年人防流感請做到這五條12月22日,全國老齡健康傳播與促進行動(老年人防流感)項目「積極應對,預防流感」主題宣傳活動在京舉行。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傳播分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病學分會、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老年醫療機構管理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聯合發布《積極應對,預防流感——老年人防流感行動建議》。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54億。預計到2035年將超過4億。
  • 四學術機構發布聯合提示:新冠疊加流感 老年人防流感做好這五條
    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大流行態勢仍在持續,今冬明春可能會出現新冠肺炎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風險。為此,四家學術機構聯合發布《老年人防流感行動建議》,防流感要做好五件事。12月22日,全國老齡健康傳播與促進行動(老年人防流感)項目「積極應對,預防流感」主題宣傳活動在京舉行。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對人類健康危害較重的常見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抗原性易變,傳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節性流行。據介紹,流感是老年人的重要死因,與其他年齡組相比,流感相關死亡風險在老年人中最高。
  • 老年人如何防流感?四學術機構發布聯合提示
    責任編輯:劉歡     四學術機構聯合發布《老年人防流感行動建議》。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對人類健康危害較重的常見呼吸道傳染病。與其他年齡組相比,老年人罹患流感住院率高且預後差。為提示老年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及流感雙重風險下降低感染風險,四學術機構近日發布聯合提示。  據介紹,2019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54億。
  • 四學術機構發布聯合提示:老年人應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並重視「社會...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車麗)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進行時》報導,2020年12月22日,全國老齡健康傳播與促進行動(老年人防流感)項目「積極應對,預防流感」主題宣傳活動在京舉行。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傳播分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病學分會、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老年醫療機構管理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聯合發布《積極應對,預防流感——老年人防流感行動建議》。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54億。預計到2035年將超過4億。
  • 新聞1+1丨當「流感」遇上「新冠」,「疫苗」準備好了嗎?
    央視新聞客戶端9月15日消息,新冠肺炎疫情下,今年的流感高發季備受關注。世界衛生組織9月14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2887萬例。中國新冠疫苗研發、生產、接種情況如何?國際合作又會如何開展?《新聞1+1》連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武桂珍,共同關注:秋冬到來,我們的「疫苗」準備好了嗎?
  • 警惕新冠與流感疊加,今年更有必要接種流感疫苗
    世界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持續。秋冬季本來就是流行病高發的時期,特別是流感,讓人惶惶。 流感疊加新冠,也是專家們擔心的。 要對新冠疊加流感保持警惕 「現在不是後疫情時代,現在正處疫情中,是疫情時代。」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在第22屆中國科協年會上表示不同意「後疫情時代」的說法。
  • 接種了流感疫苗就不會得流感嗎 流感和新冠感染如何區別
    目前,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氣溫降低有利於新冠、流感等病毒的存活和傳播,存在今年秋冬季新冠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風險,為此,季節性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雖然我國控制住了新冠疫情,但全球疫情形勢依舊嚴峻,加上秋冬季的低溫可能使新冠病毒更易生存和傳播,存在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共同傳播的風險。
  • 良醫|警惕新冠與流感疊加,今年更有必要接種流感疫苗
    流感疊加新冠,也是專家們擔心的。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佳方法之一,過去中國民眾流感疫苗接種率不算高。王辰院士等專家提醒,今年有必要接種流感疫苗,進入秋冬後更要保持對新冠肺炎流行的警惕。王辰院士認為,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走向仍然很難預測,因為我們對新冠肺炎的了解還是太少。「這個病毒作為新出現、新感染人體的一種以前未知的病毒,人體對於它是一個新的宿主。在面對人體這樣一個新的宿主環境下,病毒必然會加快它自身的進化和變異,以適應人體這個新的宿主的環境,這是生物界一種通常的規律和現象,叫做新宿主的適應現象。
  • 美國流感症狀與新冠病毒病狀相似?美媒:此次疫情變得複雜
    新型冠狀病毒在美國日益引發擔憂的同時,當地衛生人員正在迎接冬季第二波流感的到來。美國媒體稱,因為流感症狀與新冠病毒病症相似,今年的流感疫情應對將變得複雜。美國流行病專家表示,變長的流感季來的不是時候,因為民眾對新冠病毒表示擔憂,這兩種病毒導致的症狀在沒有檢測的情況下,很難區分。美國範德堡大學傳染病學專家沙夫納表示,如果新冠病毒開始在美國傳播,在確認民眾感染這種病毒還是流感病毒問題上,可能出現混亂。「為了緩解民眾擔憂,美國衛生官員宣布,將全國5個用於檢測流感的公共實驗室也用於檢測新冠病毒。
  • 中疾控:預防新冠和流感疊加風險,流感疫苗優先接種幾類人群
    為更好地指導我國流感預防控制和疫苗應用工作,中國疾控中心組織有關專家及時編制和印發了《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0-2021)》,其中建議各地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種。結合今年新冠疫情形勢,指南推薦接種疫苗的四大類有限接種人群,分別為:醫務人員,養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託幼機構、中小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等重點場所人群以及其他流感高風險人群。
  • 迎戰新冠與流感疊加風險,青島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儘早接種流感疫苗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日訊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疫苗的研發,但目前新冠肺炎疫苗還未上市。春夏去秋冬來,新冠肺炎與流感會疊加爆發嗎?今天,青島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姜法春接受專訪時提醒市民,為了迎戰新冠肺炎與流感疊加的風險,今年接種流感疫苗提前一個月,已開始接種。
  • 新冠與流感"接踵而來",接種流感疫苗對防疫有用嗎
    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都屬於呼吸道病毒,可通過接觸、飛沫等傳播,且感染後症狀相似,如咳嗽、發熱等,嚴重時均可致死亡。研究顯示,冬季乾冷的環境、人們常在通風條件差的室內聚集等因素都有利於這兩種病毒的傳播。不過,這兩種病毒引發的疫情也有不同之處。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根據已有數據判斷,新冠病毒感染後重症比例、病亡率相對更高。
  • 【關注】老人咋防流感?重要提示來了
    冬季老年人如何防流感 冬季是流感的高發季。在2020年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況下,老年人如何防流感?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傳播分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病學分會、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老年醫療機構管理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近日聯合發布《老年人防流感行動建議》,提示老年人如何降低感染風險、保護自身健康。
  • 流感遇上新冠肺炎,會大規模暴發?10月前,建議人人打這種疫苗!
    但是,疫情畢竟還沒完全結束,而且進入秋季流感又來了。雖然年年見,危害卻不容小覷。每年流感在全球可導致300-500萬重症病例。最近王辰院士提出,最好在9月底前接種流感疫苗,不晚於10月份。那麼今年流感遇上新冠肺炎,會造成大規模暴發嗎?
  • 全球多地出現新冠合併流感病例,患者狀況如何?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公開場合表示,目前已出現4例同時患有流感和新冠的病例。北京市疾控中心也發布提示,今年秋冬季存在新冠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風險。記者了解到,我國今年1月已出現合併感染新冠與甲流的患者,日本、西班牙、伊朗等國也出現了合併感染病例。
  • 鍾南山最新提醒:新冠和流感出現合併感染,已發現4例!
    11月27日,在深圳舉行的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發表《中國臨床科技進展與新冠疫情防控》主旨演講,對當前疫情、新冠病毒與冬季流感共同感染等問題作出最新研判。
  • 今年冬季存在新冠流感合併感染風險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公開場合表示,目前已出現4例同時患有流感和新冠的病例。北京市疾控中心也發布提示,今年秋冬季存在新冠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風險。記者了解到,我國今年1月已出現合併感染新冠與甲流的患者,日本、西班牙、伊朗等國也出現了合併感染病例。
  • 新冠疊加流感,什麼才是安然過冬的「正確姿勢」
    同時,境外新冠疫情持續蔓延,疫情輸入風險依舊存在。為確保全國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流感醫療救治工作平穩有序,進一步提高流感規範化治療水平,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近日聯合印發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  面臨流感和新冠的雙重防控壓力,這份新國家診療方案帶來哪些提示?當下防控重點是什麼?各大醫院尤其是發熱門診運行如何,個人又該如何應對?
  • 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系列:感冒、流感與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則不同於普通的感冒和流感,它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以發熱、乾咳、乏力為主要表現,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症,嚴重者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礙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極少數患者還可有中樞神經系統受累及肢短缺血性壞死等表現。
  • 流感疫苗預約接種已啟動!今年上海流感疫情低位運行,這4類高危人群...
    今年上海流感疫情低位運行,這4類高危人群應優先接種→ 2020-09-20 1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