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已建成森林公園177個 森林旅遊引領綠色新風尚

2020-12-17 閩南網福建

森林公園已在中國走過了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國最綠省份」福建的森林公園建設更是其中的代表。自1988年成立第一個森林公園以來,福建已建成各級森林公園177個,森林生態已成為群眾共享的生態福祉

走,到森林公園深呼吸!

東南網12月3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12月31日,一場名為「鳥語花香六十載」的音樂會,將在福州國家森林公園水上舞臺上演。茂林修竹間,鳥語蟲鳴裡,幾代務林人將共同為森林公園慶生,追憶青山不改的綠色時光。

福州國家森林公園是福建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公園擁有植物257科8059種,被稱為福建的「植物王國」和「綠色寶庫」。

福建樹茂林豐,具有建設森林公園的天然優勢。以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為起點,福建已建成森林公園177個,每年接待遊客過億人次。作為生態文明共建共享的窗口,森林公園已成為森林旅遊、生物多樣性保護、林業科研、自然教育等領域的綠色擔當。

60年打造福建「綠色寶庫」

福州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福州北郊的上赤橋村。解放前,當地森林遭遇大面積破壞,留下成片荒山。1959年,原省林業廳經過多番考察,決定在這裡建立樹木園,以引種馴化、綠化城市,為公眾提供休憩遊覽的去處。當年12月,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的前身——福州樹木園動土開建,上赤橋村的村民成為第一批工人。

「搭工棚,住草房,風餐露宿,在荒山禿嶺上播下點點新綠。」83歲的退休幹部賴良秋還記得,為提高造林質量,樹木園提出了大苗上山的思路。移植大苗那年,他在閩侯縣白沙鎮一住就是58天,挖運了6萬多株大樹苗。1965年,福州樹木園完成了12000多畝山地的造林任務。

為培育我省木本植物、引種馴化國內外樹種,福州樹木園於1960年成立引種隊。「採種隊員像一群吉普賽人,跋山涉水,露宿山野,足跡遍及省內外主要林區。」賴良秋說。

多年不懈的造林綠化與引種馴化,使福州樹木園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寶庫」。園區森林覆蓋率93.37%,累計引種馴化植物257科8059種,其中國家Ⅰ級、Ⅱ級保護植物150種,是我省植物品種保存最多、植物景觀最為豐富的窗口示範基地。

1988年,經原林業部批准,福州樹木園增掛「福州森林公園」牌子,並於1993年升格為國家森林公園,成為福建首個國家森林公園,由此開始了發展森林旅遊的新一輪綠色徵程。

森林旅遊引領綠色新風尚

在今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群眾遊行隊伍中,福建彩車上一株彩繪千年古榕分外奪目,其原型便是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的鎮園之寶——栽植於南宋時期的「榕樹王」。隨著「榕樹王」知名度大增,福州國家森林公園也成了網紅打卡地。今年國慶期間,園區共接待遊客25.3萬人次。

在桃花、櫻花盛放的季節漫步於林蔭小道,用鏡頭記錄下太陽叉尾鳥懸停空中吸食花蜜的奇特瞬間,感受榕蔭照水、天鵝戲魚的和諧生態畫卷……每年,近500萬遊客在福州森林公園與自然親密接觸。今年下半年,園區啟動「百日攻堅」提升改造行動,通過基礎設施改造、拆舊擴綠、花境布設、生態文化小品增設等措施,提高旅遊體驗度。

依託資源優勢,森林公園已是森林旅遊的重要目的地,成為綠色經濟的引領者。

「經過30餘年的建設發展,森林公園建設和森林旅遊事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省林場發展中心主任林萍說,目前,全省已建成森林公園177個,年接待遊客超1億人次,森林旅遊總產值超過900億元。

森林旅遊產品層出不窮。

2006年,福建林業系統提出在山水俱佳處培育森林人家業態的設想,鼓勵藉助森林公園平臺,利用森林生態資源和鄉土特色產品,發展融森林文化與民俗風情為一體,為遊客提供吃、住、娛等服務的健康休閒旅遊產品。如今,森林人家已成為福建特色的鄉村旅遊知名品牌。全省共有森林人家601家,去年共接待遊客1200萬人次,年旅遊總收入6.6億元。眼下,森林人家的品牌影響力逐漸走出福建,在全國複製推廣。

森林旅遊先行者福建國家森林公園,則進軍森林康養領域。

「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是森林旅遊的一個發展方向,是發展森林旅遊的有益探索。」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副主任徐錦心說,園區正在推進的森林體驗與森林養生示範區項目,將建設森林氧吧、森林浴場、養生谷、健康步道、森呼吸平臺、芳香療養園等設施,以豐富森林旅遊產品體系。

在挖掘自身潛力的同時,福建的森林公園探索引入社會資本打造精品森林旅遊項目,重點開發森林休閒、探險、體驗等森林旅遊產品。安溪龍門省級森林公園自2000年引入社會資本後,已建成集森林休閒、探險、體驗和生態文化教育於一體的多功能公園,年產值超1000萬元。長泰天柱山飛龍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則在天柱山國家森林公園投建旅遊度假區。景區內的歡樂海洋大世界,將海洋元素延伸進國家森林公園,演繹著一部現實版的《山海經》傳奇。

構建森林生態教育課堂

近日,一場「探索榕樹的秘密」科普展在福州國家森林公園舉行。

榕樹與口香糖的關係,榕樹不開花就結果的秘密,榕樹與榕小蜂間不得不說的故事,「攻堅克難、拼搏進取、生生不息」的榕樹精神對福州人的影響……半個月的時間裡,近萬名福州市民在這裡接受了一場生態再教育。

「森林公園是天然的生態教育課堂。」園區遊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唐華芬說,依託自然條件和生態優勢,福州國家森林公園深化自然教育基地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化自然教育活動,展示森林文化內涵,培育公眾的森林意識。

這個過程,離不開社會參與。「我們充分調動和整合社會各方的資源和力量,廣泛吸納機關、高校、社會團體等熱心生態公益的有志之士,與各高校、社會團體建立志願者服務聯盟,定期開展生態文明志願服務活動。」徐錦心說。

福州國家森林公園自然宣教中心剛剛度過了自己三周歲的生日。自然宣教中心由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省觀鳥協會共同發起成立,通過籌措社會資金,以「參觀+自然導賞+自然筆記+自然手工」的模式,為青少年群體提供與大自然深度互動的機會。

為更好打造生態文明共建共享平臺,福州國家森林公園計劃打造智慧植物園。

「我們將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網際網路、信息智能終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生態、服務、管理等過程進行數位化表達、智能化控制和智慧化管理。」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副主任李慶晞說,智慧植物園將圍繞「植物保護」和「服務遊客」兩大核心需要,構建馴化、生態保護、科研科普、森林旅遊、公園管理等相關應用,全面提升園區智慧化水平。

相關連結>>>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

——摘自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

記者手記>>>

生態共建 綠色共享

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森林公園已在中國走過了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國最綠省份」福建的森林公園建設更是其中的代表。

作為生態文明制度創新的重要成果,森林公園在森林資源保護與開發方面,貢獻良多。一方面,森林公園的建立與運轉,實現了對森林資源與生物多樣性成建制的保護;另一方面,作為開發森林旅遊的重要載體,森林公園探索出了一條生態資源永續利用、綠水青山轉換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

森林公園主張共建共享的生態文明建設思維。通過自然教育、公眾參與、社會協同,森林文化得到弘揚,公民生態理念得以覺醒。

當然,森林旅遊仍屬新興業態,存在產品形態單一、品牌影響力不足、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森林公園與森林旅遊的進一步發展,需要更多智慧。

相關焦點

  • 「城市綠心」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 丹景臺核心區已基本建成
    城市森林公園區位優勢明顯,臨近成都兩大國際機場和兩大高鐵綜合樞紐;天府國際機場高速、成渝高速等6高(速)4快(速)穿越而過。生態本底良好,林木蔥鬱、野生動植物繁多,古樹、花海、果園如繁星般點綴其間。自然人文資源豐富,森林公園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有國家歷史文化名鎮2個、國家4A級以上旅遊景區3處,有三岔湖、龍泉湖等水利設施,沱江穿山而過。
  • 惠州大亞灣森林公園建設鋪開 擬10年內建成國家級森林公園
    大亞灣森林公園規劃提出,將依託惠東縣和大亞灣區跨區豐富的森林景觀資源,規劃建設國家級森林公園,推進新區綠地生態系統體系構建。擬投資6.3億元,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創建成為省級森林公園,10年內創建成為國家級森林公園。與此同時,啟動林相改造、生態修復的綠色生態建設,大亞灣森林公園建設將成為新區跨界合作、協同發展又一亮點。
  • 福建莆田旅遊景點,瑞雲山森林公園風景很獨特,九龍谷值得一去!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把它與武夷山、玉華洞並稱福建「三絕」。相傳漢武帝時,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煉丹濟世,丹成跨鯉升天成仙,九鯉湖因之得名。九鯉湖風景區位於福建仙遊縣鐘山鎮,距縣城31公裡,海拔590米。這裡以湖、洞、潭、石四奇著稱,尤以飛潭為最,自古有「鯉湖飛潭天下奇」之譽。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把它與武夷山、玉華洞並稱福建「三絕」。相傳漢武帝時,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煉丹濟世,丹成跨鯉升天成仙,九鯉湖因之得名。
  • 密雲白河森林公園明年建成
    密雲白河森林公園明年建成密雲白河城市森林公園錦繡花谷生態修復及多樣性展示示範區效果圖。  密雲白河城市森林公園項目規劃設計方/供圖北京晨報記者從密雲區園林綠化局獲悉,今年11月1日,密雲白河城市森林公園正式開工建設,計劃於明年8月底完成所有建設任務。公園建成後,不僅會成為密雲市民休閒健身的理想去處,也將成為首都市民的休閒旅遊驛站和首都東北部地區森林生態科普基地。
  • 把生態「淪陷」區高質量建成了國家級森林公園
    狼山國家森林公園一隅去年8月,南通狼山國家森林公園成功獲批,這是南通市首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打造集「森林公園、時尚休閒、濱江旅遊」為一體、動靜相宜的高品質城市公共活動空間。集中展現了南通「山水文化、濱江風貌」的城市個性和特點,使其成為了「面向長江、鳥語花香」的「城市客廳」。
  • 太原: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建成開放
    中國園林網9月13日消息:近日,華北最大的生態主題公園對外開放,總投資9.9億元的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二期工程竣工,意味著華北最大遊樂中心建成,「此舉說明企業家從煤炭領域成功轉型旅遊產業」。據介紹,2007年,榆次區政府和北山煤化有限責任公司籤訂協議,共同出資近10億元開發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其中,烏金山歡樂谷遊樂園以華北最大遊樂中心的身份備受關注。烏金山森林公園立志打造華北地區最大的綜合主題公園,和上海迪士尼、北京歡樂谷等眾多城市主題公園不同,烏金山歡樂谷是建在森林公園內的生態主題公園。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5.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
  • 焦作市打造環城森林公園體系
    焦作市打造環城森林公園體系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henan.gov.cn 時間:
  • 梗陽城郊森林公園:築就龍城綠色屏障
    梗陽森林公園周邊旅遊資源豐富,晉陽八景中的「西山疊翠」「崛山圍紅葉」有其二,新開通的西山旅遊公路可直達周邊五大城郊森林公園和汾河二庫以及西禪寺、竇大夫祠、北龍泉寺等處。建在蓄水池上的觀景臺。十年樹木從梗陽城郊森林公園開始籌建起,公園就將生態建設作為第一原則,注重對生態資源的再造和恢復,對遭到破壞的地塊重新恢復植被。在不影響生態的前提下,適度利用,提高價值。在生態建設的基礎上,多方面展示旅遊資源,拓展森林公園綜合旅遊開發功能。公園確立的主題是「突出旅遊特色,文化延伸適度」。
  • 全域增綠 成都2022年建成5個森林公園群(圖)
    到2022年  全市新增1000平方米以上公園綠地400個  創建國家重點公園5個,四川省重點公園12個  建成區綠地率達40%,綠化覆蓋率達45%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5平方米  新增立體綠化面積100萬平方米以上  立體綠化面積達330萬平方米
  • 南澳將建成深圳首個森林小鎮
    同年9月12日,國家林業局與廣東省政府籤署《率先建設全國綠色生態省合作框架協議》指出,大力推進珠三角城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著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森林小鎮和森林村莊,廣東省批准首批12個森林小鎮示範鎮,其中南澳成為深圳唯一入選的單位。
  • 廣東有森林公園1351個,全國最多!
    廣東給森林公園定質量等級,這將為人們的旅遊休閒提供新指引。昨日,廣東省森林公園建設情況通報會上,廣州市石門國家森林公園、東莞市大嶺山森林公園等4個廣東省首批「四星級」森林公園出爐。廣東省林業廳表示,此舉是廣東為森林公園「提質」、推動生態普惠於民的舉措之一。 新快報記者在會上了解到,近年來,廣東加大財政投入發展各級森林公園。「十二五」期間,全省新增森林公園641處。
  •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開工,2019年底前將建成50公裡
    這正在加緊推進的工程,正是備受矚目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12月19日,在成都市「東進」區域2018年重大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集中開工儀式上,52個項目集中開工。其中之一就是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在那次儀式上,該項目新開工建設10餘公裡。加上此前已開工建設道路30公裡,該項目目前已有40公裡道路正在加緊施工。
  • 山東:森林綠地溼地舞動膠州綠色
    一心是以膠州市政府所在地為中心,全面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一環是指沿膠州規劃城區外圍形成一個生態保護環,規劃寬度100米~500米的。利用規劃城區外圍大面積的生態農田、林地、水源地、防護林以及外環路等有利的生態因素,建成以生態防護為主兼有生產、休閒、健身、旅遊觀光等多功能的生態保護環。兩片是指北部沽河林場和南部明山、九龍山、艾山、山洲林場,其中南部的四個較為集中連片。
  • 首屆綠色中國森林城市音樂會舉行
    目前,森林城市建設已在全國形成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有近400個城市開展了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其中166個城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有11個省份開展了森林城市群建設,19個省份開展了省級森林城市建設,建成了一大批森林縣城、森林小鎮和森林村莊示範。
  • 森林公園與國家公園如何融合發展?
    7月14日,中國林學會森林公園分會2016年年會暨森林公園主體功能和國家公園建設研討會在甘肅天水召開,各方專家就上述話題展開研討。與會專家認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是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論、新實踐。森林公園作為我國自然保護地的重要類型,生態主體功能與國家公園完全一致。
  • 深圳成立綠色生態公益聯盟,珠三角將建成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群
    深圳成立綠色生態公益聯盟,珠三角將建成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群 2018-04-23 0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十大最美森林新鮮出爐 東莞銀瓶山森林公園入圍
    記者昨日從廣東十大最美森林評選情況通報會上了解到,歷時近半年尋找廣東最美森林的系列評選活動圓滿結束,經過單位自薦、公開推選、網絡評選、記者尋找推薦和專家評審等環節,十個森林公園從上千個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溼地公園和風景名勝區中脫穎而出,獲評「廣東最美森林」,分別是:石門國家森林公園、南嶺國家森林公園、臺山上川島獼猴省級自然保護區、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雲開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到2020年東莞將建成20個森林公園
    新快報訊 記者田曉霞報導 日前,記者從東莞市林業局了解到,到2020年,全市將建成
  • 唐家嶺舊址建成中關村森林公園
    日前,記者來到海澱區西北旺鎮唐家嶺村,這個曾經以外地來京人員聚居地聞名的村莊,如今已是新建成的中關村森林公園。而且,公園裡還保留了老村的影壁、古廟、古井、樹木和道路肌理,新景裡有了熟悉的老味道。  出了唐家嶺新城,步行10分鐘,就是新建成的「中關村森林公園」,面積有4300多畝。
  • 福州森林旅遊激活以綠富民新動力
    2019年,福州實現森林旅遊總收入159億元,同比增長17.6%,位居全省前列。如今,「有福之州,森林之旅」已成為新時代、新福州最具影響力的一張城市新名片。鼓嶺公路是「天然氧吧」。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國家級溼地公園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3個,省級森林公園10個,省級自然保護區2個。森林環繞的七疊溫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