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冷暖。每每你我回憶當年寒窗的歲月,湧上心頭的便是這些個美好的畫面。可是,時光荏苒,粉筆在無私的獻出自己的生命,而講臺,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
這裡要說的變化,並不只是說,那講臺變得寬敞了,講桌裡藏了個電腦了,黑板上的內容可以"動了"……其實,這些個變化,並不只是隨著科學的進步添置的高科技,更多的是伴隨著教學方式的探索演變而改革的產物。
這張圖中的講臺到現在為止,是大多數人回憶裡的那個講臺。粗糙的黑板,飛揚的粉筆末,一臺簡陋的教桌旁,站著一位拿教鞭的老師,每節課的黑板都被塗成白茫茫的一片。這種教育模式,我們稱之為"黑板教育"。所謂黑板教育,通俗講便是指老師的板書與口頭表達,是一堂課進行的動力與骨架,所有的學生聽著老師的每一句話,老師的每一個動作,老師課前會認真的備課,在備課本上寫下一堂課所講的知識框架,在課上,學生所有的知識來源,便是老師的所講、黑板的呈現以及課本的內容。
而這樣的講臺,是大部分90後00後趕上的新式講臺。上課鈴一響,講桌像變形金剛般捧出一臺電腦,黑板上垂下一張白色的銀幕,投影儀便會配合著老師,在螢屏上投射出教學的內容。我們稱這種教育模式為"白板教育"。教師課前不再把精力書寫在備課本上,而是在電腦前製作或拷貝一份PPT,在課堂上以生動、靈活、快捷的方式展示給學生要學的內容。
這兩種教學方式存在著各自的優越性,但也避免不了存在著不足。
比較分析可知以下幾點結論。
1.黑板教育所能帶給學生的知識面,較白板來說存在局限性。學生可以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幫助下,一節課中拓展到更多的知識面,而小小的黑板難以滿足學生對信息量的需求;
2.傳統黑板教育對老師的知識儲量和口才素養有較高的要求,而現如今許多年輕教師靠念PPT的方式給學生灌輸知識,是很嚴重的教學管制失誤,不利於培養高素質人民教師,提高教學質量;
3.黑板教育"不易丟"。現在的學生往往抱怨,老師用PPT過知識點太快了,他們更留戀原來黑板上的板書,至少那樣可以有足夠的時間摘抄筆記,便於複習。
……
說來說去,不能斷定哪一種教育方式更符合當前教育形式。有些教師便採用"黑白通用"的辦法,既能通過板書的形式梳理本堂課的內容框架,又能通過PPT講解讓學生對知識更加了解深化,不失為一種高效教學的方法。
教學是教育的直接產物,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學方式的不斷更新,誰能預測,那些年我們記憶中的講臺,又將發生什麼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