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公共綠地變成私人「小花園」!相關部門這樣回應...

2020-12-22 梅州網

  ●本報記者 洪國棟

  近日,家住蕉嶺縣長潭鎮逢甲大橋西側某小區的業主張先生向本報「民生一線」欄目反映,他所居住的小區存在公共綠地被私自圍蔽,並改造成私人花園、菜園等問題,侵犯了小區業主們的權益。近日,記者就張先生所反映的問題進行實地走訪。

  公共綠地被改成私人「小花園」

  12月11日下午,當記者來到張先生所居住的小區時,發現小區內多棟住宅樓的一樓門前綠地都被牆磚圍蔽了起來。其中,在小區10棟A、B單元的一樓,用矮牆圍蔽起來的門坪進行了硬底化,並鋪著整齊的地磚,門坪內還擺放有盆栽等物品,儼然成了一個私家小花園。而當記者來到該小區7棟A單元附近時看到,同樣用矮牆圍蔽起來的門坪內,不僅對部分綠地進行了硬底化,且利用部分綠地空間種上了草木和蔬菜。

小區一樓業主在圍蔽起來的綠地裡種起了蔬菜。(洪國棟 攝)

  在張先生提供的一份一樓業主與開發商籤訂的協議書上,記者看到,根據協議書內容,開發商同意將一樓商品房周邊相鄰的綠地(下稱「該花園」)提供給該商品房的買受人使用。但協議書中也提到,該花園僅限於綠化,買受人不得在該花園內建造建築物、構築物,不得打樁、鑽井等。

  據張先生反映,小區內的「小花園」都是一樓業主私自改建的,而當初一樓業主在對公共綠地進行改造時,小區物業卻沒有阻攔,還發放進場證,給施工材料進場。「根據物權法規定,一樓綠地歸屬全體業主,他們不能私自進行硬底化,這不僅對我們其他業主的生活造成了影響,而且也侵犯了其他業主的權益,希望拆除並恢復原貌。」張先生說道。

  將共有綠地硬底化屬破壞、侵佔綠地行為

  隨後,記者向蕉嶺縣相關職能部門反映了這一情況。蕉嶺縣相關職能部門高度重視。12月18日,記者從蕉嶺縣相關職能部門了解到,在該小區的規劃中,全部綠地均屬於小區的公共綠地,其中一樓「小花園」內硬底化是業主自行改造的。蕉嶺縣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物權法》的相關規定,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而該小區的綠地不屬於城鎮公共綠地,規劃中也未明示屬於個人,因此,業主將綠地硬底化的行為屬於破壞綠地、侵佔綠地的行為。

  該工作人員強調,根據《物權法》第八十三條規定,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對任意棄置垃圾、排放汙染物或者噪聲、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佔通道、拒付物業費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要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賠償損失。業主對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未成立業主委員會的,物業管理部門應出面予以制止。如處理未果,可推選業主代表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工作人員說道。

相關焦點

  • 公共綠地變身「私家花園」,社區:將配合城管執法拆除
    三湘都市報8月4日訊(記者 葉竹 實習生 熊靜 張以緒)「我們小區內8棟一業主佔用公共綠地,用圍牆圍起來佔為己有,物業完全不管。」3日,三湘都市報接到長沙開福區濱江君悅香邸小區業主黃女士的投訴,稱其小區一樓有幾戶業主私自將戶外的公共綠地圍建成「私家花園」。
  • 合肥安居苑小區業主將公共區域變「私家花園」?
    合肥某小區業主將公共區域變「私家花園」?6月2日,有網友反映:「合肥安居苑小區一樓亂搭建現象十分嚴重,特別是48棟一樓業主霸佔公共區域面積接近上千平米,物業對此坐視不管......」1、「私人花園」的「圍擋」已被拆除今天上午,本站對安居苑小區進行了實探。
  • 圈佔公共綠地成風,森林湖小區該咋弄?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堯報社6月22日A1 06版報導了《私改燃氣管道洩漏,工人跑了》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該小區業主反映小區內公共綠地被圈佔情況嚴重,如果私改燃氣管道的業主沒有圈佔公共綠地弄成院子,那工人一旦私改管道很快就會被發現。
  • 安慶多家小區樓道變成「雜貨鋪」 相關部門:公共消防通道不得佔用
    安慶多家小區樓道變成「雜貨鋪」 相關部門:公共消防通道不得佔用 2020-12-18 1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島市民:澳門花園私圈公共綠地愈演愈烈,物業反幫私佔者澆水
    青島熱搜網獲悉,有市民通過政府信箱反映:澳門花園小區內大多數一樓住戶,瘋狂圈佔破壞公共綠化地作為私家花園或菜園,圈佔少的幾十平米,多的達幾百平米,嚴重侵犯了公共利益其他業主的利益,破壞了小區的綠化環境。
  • 滄州部分公共停車位竟被變成「自留地」城管部門回應:可撥打12319...
    部分公共停車位竟被變成「自留地」不少司機都有這樣的經歷: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公共停車位,卻無法停車。因為空車位被錐桶、板凳等各種物品花式「霸佔」了。這種行為不僅給市民停車造成不便,還影響了城市的公共秩序。市民質疑:公共停車位是為了方便市民停車,怎麼成了私人專用?
  • 滿足了你的院子情結,誰來保護他人的公共綠地?
    付先生反饋給物業,得到的答案是:這戶院子裡有個燃氣管道佔用了他的地方,所以用公共綠地補償他一下。付先生想不明白了:公共綠地是屬於誰的?難道物業可以隨意拿來作為補償使用?而針對草坪變黃土地的事兒,物業的工作人員則噤了聲,沒了任何說法和回應。
  • 福州:小區公共綠地1天搶建5個車位 業主痛心綠地被毀
    原標題:福州:小區公共綠地1天搶建5個車位 業主痛心綠地被毀   福州新聞網訊 一天時間,同一個區域的綠地上,冒出了5個停車位。30日,在臺江區工業路庭芳苑小區,一些業主跟風毀綠搶建停車位。庭芳苑變成「群挖苑」,不少居民感到痛心。
  • 青島一小區圈地種菜,引發居民不滿!你的小區有這種「亂象」嗎?
    但是,近些年澳門花園小區卻出現了不和諧的情況。樓前綠地成「田地」近日有網友反映,小區內大多數一樓住戶,瘋狂圈佔破壞公共綠化地作為私家花園或菜園,圈佔少的幾十平米,多的達幾百平米,他們圈佔了綠地開闢成菜園供自己享用,卻沒有想到他們的行為違反了《物權法》嚴重侵犯了公共利益其他業主的利益,破壞了小區的綠化環境。
  • 小區公共地下室被開發商收回 隔成小單間(圖)
    事發南京南方花園小區,業主維權被告知「無權幹涉」,相關部門將介入調查  「用了五六年的公共地下室,突然被開發商收回,樓上居民的電瓶車和自行車沒有地方停放。」昨天,南京江寧區南方花園楓彩園25幢的業主陳先生打進現代快報熱線96060反映,小區開發商將他們樓下的地下室隔成若干個小單間,打算對外出租,居民的自行車沒地方停了。  昨天下午,記者從江寧區規劃局了解到,25幢樓下的地下室原有規劃為公共配套設施,用於非機動車停放,不允許私自改變其結構和功能。目前,江寧區住建部門及城管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 濟南一小區買房送小院,別鬧,那是公共綠地!已被立案
    但是日前,濟南西客站片區一新建小區的居民卻發現,自己小區樓下劃出的小院佔用的居然是公共綠地。原本屬於所有業主的區域卻被圈起來送給了少數業主,這樣做可以嗎?近日,齊魯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從樓上看下去,樓間的公共綠地已有近一半成了私人小院。
  • 小區公共收益,你分紅了嗎?常州這100個住宅小區將首批嚴查!
    不在此次專項執法檢查範圍內的小區,業委會或業主可以按照相關規定自行委託專業機構對公共收益收支情況進行審計。   檢查內容   檢查內容主要為住宅小區自2018年1月1日起業主公共收益管理使用情況,必要時,可根據情況適當向前延伸。
  • 小區綠地變成商場消防通道 百米長路面幾十個窨井蓋
    據市場星報報導  合肥市藍鼎濱湖假日金櫚園小區的業主最近很是煩惱,小區東面的綠地突然被一棟崛起的商業綜合體修建成了消防通道,道旁修了大門,僅百米長路面上有幾十個窨井蓋,業主們感到權益受到侵害。
  • 玫瑰園小區花園變菜地 「老王說和室」難說和
    8月2日,在銀川市西夏區玫瑰園小區,記者看到居民在小區綠地內「開荒。李奕辰攝在銀川市西夏區朔方路街道玫瑰園社區,由王忠嶺、易建軍等熱心人自發成立的「老王說和室」因為處理問題公平公正、調解鄰裡矛盾有一套,成立3年來成為社區居民的「貼心人」。
  • 稅所進駐「純居住」小區 金地國際花園業主抗議
    據業委會的孫先生介紹,欲進駐小區的地區稅務所是朝陽稅務所的分支機構,由稅所各部門抽派人手組建,專門為CBD地區的公司、企業、個人等服務。  半年前,「稅所進駐」的消息傳出後,業主李明(化名)和10多名業主每天都要聚集到業委會辦公室,商討解決方案。他們的家中貼著「抗議會所變稅所」的標語,以此作為回應。
  • 商鋪前是綠地還是車位 規劃綠化部門說法打架
    然而,去年12月份店鋪交付的時候,吳先生發現1-3號樓店鋪門口全部變成綠化帶,宣傳圖紙上顯示的最西邊3號樓店鋪門口通向東元路的景觀路,也被開發商用水泥和綠化帶圍住,變成「斷頭路」。    「3號樓門前一百多米的道路,原本可以正常進出車輛,現在只能倒車出去,相當麻煩。」吳先生說,因為沒有停車位及循環景觀路,導致大部分商鋪交付數月至今無人問津。
  • 開放式公共綠地_2020年開放式公共綠地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開放式公共綠地專題為您提供開放式公共綠地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開放式公共綠地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郭公莊車輛段一期公共租賃住房項目郭公莊項目位於豐臺區地鐵9號線郭公莊車輛段北側,建設用地面積約5.88公頃,由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投資建設,中國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設計方案堅持『開放街區、組團圍合、混合功能』的設計理念,小區將不設置圍牆,為未來生活在這裡的3000戶居民提供更有活力的生活模式。」豐臺規劃分局負責人介紹。
  • 上海一別墅區30戶業主「填河建花園」 違建後小區竊案頻發
    圖為業主自製簡易小橋,河對岸為被佔用的公共綠地。本文圖片均來自中青在線  使用面積有好幾百平方米的獨棟別墅,再配上四五百平方米的「私家」花園,花園還臨河,閒暇時坐在河岸邊看看書、釣釣魚。這樣的生活,想想都無比愜意。  可如果這樣的愜意,是侵佔公共空間而來,那麼業主是不是就有些不厚道了?  在上海松江區佘山銀湖別墅小區內,一些已經擁有近1000平方米居住使用面積的業主們,就對公共空間起了「歪腦筋」。他們請來施工隊,將花園後方的河道填平,擴建花園。有的人家在擴建區域內搭起了兒童樂園,有的人家搭起了一座小涼亭,還有的人家乾脆又建了一座平房納涼、儲物。
  • 泉州瑞士花園一業主私建小木屋 執法局:將儘快調查
    但他的解釋能否講得通,這處木屋違不違法,到底該怎麼處理,這還得看執法部門。執法部門也只有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違建才不會變成「雨後春筍」。  「本來應該是公共的地方,怎麼能圈起來自己建房子?」昨日,一名不願具名的先生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反映,位於泉州市區雲鹿路附近的瑞士花園小區,有業主在兩棟樓之間的公共露臺,搭蓋了一「私人花園」,違建的木屋佔地約10平方米。  木屋主人回應:雖然自己沒有產權,但所建造的房子也不影響他人。
  • 西安一別墅小區業主私佔公共道路 物業不敢管
    一名家住北三環外東風路碧雲天花園小區的讀者向本報反映,稱他們小區一戶業主在一條公共道路的兩端裝了兩扇鐵門,將路佔為己有。他無奈又氣憤地說:「如果小區裡的其他業主也像他們這樣,把小區裡的公共區域全部瓜分圈佔起來,那還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