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日的落幕,2020年也步入尾聲,11月是總結盤點的月份,實習、就業、考研、考證,人生的「目標」看似清晰實則充滿迷茫,努力打卡挑燈夜戰卻無法擊退焦慮困擾。為了幫助大家「規劃職業選擇、明確未來發展」,我院特邀請實踐經驗豐富、在各自領域已走上領導崗位的社會實踐導師來分享他們的職業發展之路。
■ 11月6日
11月6日晚19:30,本學年第一期如約而至,本期嘉賓是現任中國社會保險學會副會長的唐霽松老師。
唐霽松老師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曾任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四川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中央國家機關養老保險中心主任,人社部社會保險基金監管局局長,於2012年11月被聘為我院MPA社會實踐導師。
多年人社部的工作經驗,加上個人豐富的履歷,讓唐霽松老師對職業發展與規劃有著更深刻的理解,他將本次講座的主題確定為《職業選擇與個人發展》。
為了有針對性地回答大家的職業發展困惑,講座前學生幹部面向在校的碩士生、本科生徵集了問題,梳理總結如下:
1.如果就業機會很多,但都有吸引自己的部分也有讓自己不喜歡的部分,該怎麼選擇?2.作為本科生,在就業與考研之間該如何選擇,是否畢業就等於失業?3.面對未知的職業選擇,應該提升哪些能力才能夠儘快勝任崗位?4.在就業選擇時,首先要考慮的因素是什麼?5.現在大家都在談十四五規劃,那根據國家的戰略規劃,在未來10年,您預測,哪個專業領域的人才是更緊缺的?6.如果再聚焦一點,您認為省部級單位一般都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或者更看重什麼樣的核心能力?
講座在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薛在興老師的主持下正式開始,唐老師一開始就明確,每個人的興趣、能力都有所不同,職業發展的目標和路徑不是固化的、也無法模仿和照搬,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背景下,從他人經歷中去吸取經驗也是探索自我發展的有效路徑。根據同學們的問題,唐老師今天的分享圍繞四個部分展開:
(一) 職業與發展目標的確定
唐老師認為職業的選擇充滿了主動性與被動性,同時還具有盲目性、片面性和不確定性。人社部頒布的職業分類大典中,在冊職業有1519種,在無法確定自己想從事哪種職業時,可以先就業後擇業,唐老師借用學醫同學轉行、國航空姐的職業選擇感悟以及自己從北大到人社部的就業經歷,指出「喜愛」對職業發展和穩定的重要性。
「確定目標的時間要儘早為宜,所定下的目標要符合實際」,唐老師分享了哈佛大學一項跟蹤研究的結果,通過測試將畢業生分為四類,分別為「沒有目標」、「目標模糊」、「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目標」、「有清晰而長遠的目標」,對比這四類人25年後的職業成就發現,那些僅佔3%「有清晰而長遠的目標」的人「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業領袖、社會精英」;而「沒有目標」的那27%「過得很不如意,並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抱怨這各『不肯給他們機會』的世界」。所以職業目標很重要,如何尋找目標,唐老師給到的建議是:問自己兩個問題,一個是「我想要去哪兒?」,另一個是「我如何去那兒?」
在確定「職業目標」前還有三個步驟,第一步是「認清自我」,發現並經營自己的長處;第二步是「分析職場」,需要通過搜集信息、積累經驗來全面思考,包括行業、單位、崗位、組織文化、上級下級、收入保障等各方面;第三步是「鎖定最佳」,最佳的評判標準包括,①自己能否在完成崗位職責的同時發揮自身的潛力和作用,②自己是否能夠在單位發展的同時獲得自身價值的提升。
職業目標的確定和選擇要有「三感」和「三觀」。「三感」包括認同感、認知感、滿足感,「三觀」包括價值觀、發展觀、情懷觀,另外還有自我剖析、旁邊評價和一些測評工具都可以幫助我們做好目標選擇。
(二)個人發展的路徑與歷練
唐老師認為在個人發展中既要找出自己的優勢,更要發現自己的不足。要加強專業學習能力,儘可能的多崗位鍛鍊,注意積累和總結經驗。
唐老師送給大家一句話「離基層越近,離真理越近」,建議大家不要好高騖遠,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當不好士兵的士兵絕對當不好將軍,能當上將軍的士兵是「尖子」士兵。同時,大家應當設計好長遠的目標,有設計、有想法、有耕耘才會有收穫,還提醒大家靠學歷、靠資歷、靠關係不會長久。
(三)核心競爭力的基本要素
唐老師借鑑了「習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上的一段講話」開始本部分分享,其中提到「青年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置突發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用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突破難題」,這是總書記對青年的一些基本要求。
在唐老師看來,好員工的基本標準包括政策水平、業務能力、辦事效果、文字功底、溝通協調、言談舉止、身心健康等方面,日常工作要把握領會好「思考、細緻、實幹、勤奮、溝通、周到」等關鍵詞。
身在職場,更要注意兩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在職業發展中起到關鍵性影響作用的包括:良好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不斷學習的能力、不斷進取的精神、強大的內心世界和寬廣的胸襟。晉升進步方面則涵蓋了五個因素:政治上的成熟、業務能力強、同事們認可、領導層賞識以及機會機遇。
(四)職場前期幾個重要方面
唐老師先列舉了一般領導忌諱的幾點,並以此告誡同學們,每一項工作任務都要想全、想細、想到萬一。做之前要做到領會、組織、創造、預判;之中要做到落實、協調、細化、修正;之後要總結、評估、反思、存檔。新入職的時候有三種錯誤不要犯,低級錯誤不要犯,重複錯誤不要犯,原則錯誤不要犯。心理素質方面要有平和積極的心態,更要有適應變化的能力,遇到挫折不要放棄。在工作崗位上不放過每一次鍛鍊自己的機會,在工作涉及的1-2個方面深耕細作,注重積累,花時間鑽研,定會成為某個方面的行家裡手、精英骨幹。無論你想在任何一個領域取得成功,都必須至少付出10000個小時的磨鍊,不管是最優秀的運動員、企業家、音樂家還是科學家都是如此。最後,唐老師囑咐同學們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擺正心態、少說多做、運轉高效。不管做什麼,同學們都要勤奮而不迷茫,受挫而不志短。另外,同學們還應當增強防範各種風險意識和能力,並用「特內裡費空難」來舉例來說明風險意識的重要性。
本次講座正如薛院長所說,有高度、有溫度、有力度,同學們紛紛表示獲益匪淺,使自身更加明確自己如何進行職業選擇,清晰未來的發展方向。最後,祝願同學們都能開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擁抱美好未來!
文|2020級全日制班胡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