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回顧|唐霽松:《職業選擇與個人發展》

2020-12-20 MBA中國網

隨著秋日的落幕,2020年也步入尾聲,11月是總結盤點的月份,實習、就業、考研、考證,人生的「目標」看似清晰實則充滿迷茫,努力打卡挑燈夜戰卻無法擊退焦慮困擾。為了幫助大家「規劃職業選擇、明確未來發展」,我院特邀請實踐經驗豐富、在各自領域已走上領導崗位的社會實踐導師來分享他們的職業發展之路。

■ 11月6日

11月6日晚19:30,本學年第一期如約而至,本期嘉賓是現任中國社會保險學會副會長的唐霽松老師。

唐霽松老師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曾任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四川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中央國家機關養老保險中心主任,人社部社會保險基金監管局局長,於2012年11月被聘為我院MPA社會實踐導師。

多年人社部的工作經驗,加上個人豐富的履歷,讓唐霽松老師對職業發展與規劃有著更深刻的理解,他將本次講座的主題確定為《職業選擇與個人發展》。

為了有針對性地回答大家的職業發展困惑,講座前學生幹部面向在校的碩士生、本科生徵集了問題,梳理總結如下:

1.如果就業機會很多,但都有吸引自己的部分也有讓自己不喜歡的部分,該怎麼選擇?2.作為本科生,在就業與考研之間該如何選擇,是否畢業就等於失業?3.面對未知的職業選擇,應該提升哪些能力才能夠儘快勝任崗位?4.在就業選擇時,首先要考慮的因素是什麼?5.現在大家都在談十四五規劃,那根據國家的戰略規劃,在未來10年,您預測,哪個專業領域的人才是更緊缺的?6.如果再聚焦一點,您認為省部級單位一般都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或者更看重什麼樣的核心能力?

講座在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薛在興老師的主持下正式開始,唐老師一開始就明確,每個人的興趣、能力都有所不同,職業發展的目標和路徑不是固化的、也無法模仿和照搬,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背景下,從他人經歷中去吸取經驗也是探索自我發展的有效路徑。根據同學們的問題,唐老師今天的分享圍繞四個部分展開:

(一) 職業與發展目標的確定

唐老師認為職業的選擇充滿了主動性與被動性,同時還具有盲目性、片面性和不確定性。人社部頒布的職業分類大典中,在冊職業有1519種,在無法確定自己想從事哪種職業時,可以先就業後擇業,唐老師借用學醫同學轉行、國航空姐的職業選擇感悟以及自己從北大到人社部的就業經歷,指出「喜愛」對職業發展和穩定的重要性。

「確定目標的時間要儘早為宜,所定下的目標要符合實際」,唐老師分享了哈佛大學一項跟蹤研究的結果,通過測試將畢業生分為四類,分別為「沒有目標」、「目標模糊」、「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目標」、「有清晰而長遠的目標」,對比這四類人25年後的職業成就發現,那些僅佔3%「有清晰而長遠的目標」的人「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業領袖、社會精英」;而「沒有目標」的那27%「過得很不如意,並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抱怨這各『不肯給他們機會』的世界」。所以職業目標很重要,如何尋找目標,唐老師給到的建議是:問自己兩個問題,一個是「我想要去哪兒?」,另一個是「我如何去那兒?」

在確定「職業目標」前還有三個步驟,第一步是「認清自我」,發現並經營自己的長處;第二步是「分析職場」,需要通過搜集信息、積累經驗來全面思考,包括行業、單位、崗位、組織文化、上級下級、收入保障等各方面;第三步是「鎖定最佳」,最佳的評判標準包括,①自己能否在完成崗位職責的同時發揮自身的潛力和作用,②自己是否能夠在單位發展的同時獲得自身價值的提升。

職業目標的確定和選擇要有「三感」和「三觀」。「三感」包括認同感、認知感、滿足感,「三觀」包括價值觀、發展觀、情懷觀,另外還有自我剖析、旁邊評價和一些測評工具都可以幫助我們做好目標選擇。

(二)個人發展的路徑與歷練

唐老師認為在個人發展中既要找出自己的優勢,更要發現自己的不足。要加強專業學習能力,儘可能的多崗位鍛鍊,注意積累和總結經驗。

唐老師送給大家一句話「離基層越近,離真理越近」,建議大家不要好高騖遠,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當不好士兵的士兵絕對當不好將軍,能當上將軍的士兵是「尖子」士兵。同時,大家應當設計好長遠的目標,有設計、有想法、有耕耘才會有收穫,還提醒大家靠學歷、靠資歷、靠關係不會長久。

(三)核心競爭力的基本要素

唐老師借鑑了「習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上的一段講話」開始本部分分享,其中提到「青年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置突發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用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突破難題」,這是總書記對青年的一些基本要求。

在唐老師看來,好員工的基本標準包括政策水平、業務能力、辦事效果、文字功底、溝通協調、言談舉止、身心健康等方面,日常工作要把握領會好「思考、細緻、實幹、勤奮、溝通、周到」等關鍵詞。

身在職場,更要注意兩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在職業發展中起到關鍵性影響作用的包括:良好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不斷學習的能力、不斷進取的精神、強大的內心世界和寬廣的胸襟。晉升進步方面則涵蓋了五個因素:政治上的成熟、業務能力強、同事們認可、領導層賞識以及機會機遇。

(四)職場前期幾個重要方面

唐老師先列舉了一般領導忌諱的幾點,並以此告誡同學們,每一項工作任務都要想全、想細、想到萬一。做之前要做到領會、組織、創造、預判;之中要做到落實、協調、細化、修正;之後要總結、評估、反思、存檔。新入職的時候有三種錯誤不要犯,低級錯誤不要犯,重複錯誤不要犯,原則錯誤不要犯。心理素質方面要有平和積極的心態,更要有適應變化的能力,遇到挫折不要放棄。在工作崗位上不放過每一次鍛鍊自己的機會,在工作涉及的1-2個方面深耕細作,注重積累,花時間鑽研,定會成為某個方面的行家裡手、精英骨幹。無論你想在任何一個領域取得成功,都必須至少付出10000個小時的磨鍊,不管是最優秀的運動員、企業家、音樂家還是科學家都是如此。最後,唐老師囑咐同學們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擺正心態、少說多做、運轉高效。不管做什麼,同學們都要勤奮而不迷茫,受挫而不志短。另外,同學們還應當增強防範各種風險意識和能力,並用「特內裡費空難」來舉例來說明風險意識的重要性。

本次講座正如薛院長所說,有高度、有溫度、有力度,同學們紛紛表示獲益匪淺,使自身更加明確自己如何進行職業選擇,清晰未來的發展方向。最後,祝願同學們都能開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擁抱美好未來!

文|2020級全日制班胡國慧

相關焦點

  • CAFF50"養老財富儲備系列公開講座"第四期直播講座順利舉辦
    11月8日,由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主辦、中歐基金承辦的養老財富儲備基金業專場直播講座正式開講,本次講座的主題為"基金行業如何更好服務養老財富儲備",講座由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教授主持,中國社會保險學會副會長唐霽松先生、中國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鍾蓉薩女士、中歐基金總經理劉建平先生、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女士、先鋒領航投顧CEO張宇先生等參與直播討論,兩萬餘名觀眾在線進行了直播互動
  • 關於教師職業發展的感悟——記兩場講座
    前三天的培訓過程讓我收穫滿滿,今天精彩的講座更是讓我對教師職業規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今天的成長營有兩場講座,下面是滑稽哥自己的所見與所得。在教師職業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方面,張教授給我們講述了她眼中的合格教師應該具有的品質,那就是有理想、有情懷、愛讀書、勤反思與敢創新。
  • 西安翻譯學院英文學院舉辦「物流行業職業發展與創業」專題講座
    西安翻譯學院英文學院舉辦「物流行業職業發展與創業」專題講座    西安翻譯學院    2017-07-05  大
  • 上交大高金講座職業發展沙龍:專家帶你發掘優勢,探索個人職業路徑
    【MBA中國網訊】哪有不遺憾的人生,只有更恰當的選擇。「遺憾最小化框架」是貝佐斯離職創立Amazon背後的思考辦法,在這樣的思考方式下,他帶領亞馬遜走到今日,做出令人豔羨的成績。我們做任何決定,最終都有可能會後悔會遺憾,但是面對多個選擇時,我們應該選讓自己後悔或者遺憾最少的那個。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MBA職業發展講座:職業規劃ROI
    2020年11月20日晚,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碩士,上海高級金融學院MBA項目助理主任何智敏女士做客MBA教育中心「MBA職業發展」講堂,為MBA學員帶來了主題為:職業規劃ROI的講座。本次講座由2020級MBA非全日制李瑋琪主持。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舉辦2015MPAcc新生Orientation職業發展講座
    今年,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為MBA、MPAcc、MF、MAud等專業學位碩士新生準備了涵蓋演講技巧、著裝與妝容、商務禮儀、PPT製作技巧等一系列內容的新生Orientation職業發展系列講座。講座內容實用而有趣,讓人眼前一亮,為新生們拉下了他們人生新階段的精彩序幕。
  • 英語教師職業發展免費在線講座
    RELO Teacher Development Webinar Series 10美國駐華大使館地區英語項目辦公室即將推出第十期英語教師職業發展在線講座
  • 浙江大學【職業發展】職業能力培訓系列講座——"學習MBTI 打造你...
    6月15日下午,浙江大學MBA職業能力培訓系列講座《學習MBTI 打造你的職場硬通貨》順利舉辦,杭州⼀苒⽣涯諮詢有限公司合夥創始⼈、2016級浙江大學MBA校友曾琳女士帶同學們深入學習了在商業領域使用最廣泛的性格測評工具MBTI
  • 材料學院舉辦「工大職講堂」之「從大到小談個人職業規劃」專題講座
    西工大新聞網9月21日電(劉俊傑 廖莎莎)為進一步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提升本科生、研究生的就業能力,確定有效的職業發展目標,材料學院於9月19日晚 19:00在公字樓343會議室舉辦了「工大職講堂」之「從大到小談個人職業規劃」專題講座。20餘名同學參加了講座。
  • 講座回顧 | 超分子化學,帶我們走近生命
    此次講座的主講人是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Jean-Marie Lehn教授 本次講座可謂是使整個華商校園都為之而沸騰那麼下面我們就一同來回顧本次講座吧     11月2日,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Jean-Marie Lehn教授應我校校長陳新滋院士邀請到訪華商,在圖書館報告廳為華商學子作題為
  • 個人愛好與職業選擇不一致怎麼辦
    長期致力於公務員考試及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設計研究,擅長從未來目標出發找到職業通路。多年來,曾接受《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新京報》、《新周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新浪網、搜狐網、騰訊網等數十家媒體的專訪和訪問,與清華、北大、復旦、南開、中大等全國各地知名大學交流講座,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求業道路上的一盞明燈」。
  • 講座回顧 | 案例分析的方法與理論
    講座回顧研究生部154期學術論壇《案例分析的方法與理論》主講人:張朝霞12月1日,北京舞蹈學院張朝霞教授為我院研究生們開展了《案例分析的方法與理論》的線上講座。本次講座由星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主辦,趙樂副教授主持,研究生部藝術管理、音樂學等專業的學生以及中國戲曲學院等其它院校的師生前來參會。首先,張朝霞教授以案例分析的概念界定、歷史沿革與主要方法為導入,系統性地闡述了案例分析的緣起與發展。同時,張朝霞教授指出,案例分析不理想的原因主要在於沒有進行探究性研究和解釋性研究。
  • 精彩講座回顧 | 高考後留學之加拿大篇
    海外留學的大門隨時都在為你打開,享叮咚在7月11-13日為學生們舉辦了三場在線講座,三位專業的升學專家分別為同學們帶來了關於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高考後留學方案。今天帶大家一起回顧一下7月12日由擁有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雙學士、從業7年的資深加拿大升學專家Tim老師為大家帶來的精彩講座!
  • 第十期英語教師職業發展在線講座
    1月27日 星期三21:00-22:00英語教師職業發展在線講座
  • 講座回顧|加拿大移民全解析
    2020年11月26日,成都加成移民成功舉辦了加拿大移民政策線上解析會,加拿大資深項目專家為客戶全程2個多小時的講解,乾貨滿滿,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回顧講座的主要內容。
  • 梅爾頓講座回顧|疫情對留學影響與應對策略
    講座精華回顧請閱讀下文,全部講座內容請掃碼添加小助手微信獲取。沙龍現場回顧梅爾頓學校的生涯規劃課從7、8年級開始滲透,9年級正式開始,引導每一名學生確定自己適合的專業,規劃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學生申請國家傾向/留學意向變化國際關係會影響到一些學生的留學意向變化,很多學生選擇英美同申,或逐漸過渡到主申英國。
  • 助力學生找準定位 職業生涯規劃系列講座走進海南職業技術學院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0日消息(記者 吳興)為提高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和能力,助力海南高校大學生就業,12月9日下午,由海南省人力資源開發局主辦,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海南南海網人力資源開發公司承辦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規劃——自貿港政策下的就業定位與選擇」講座在海南職業技術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
  • 個人職業選擇三部曲
    做職業規劃,是因為是個平凡的普通人。天才不需要職業規劃,因為不太考慮外界的得失,只憑自己的好惡。二代們也不需要主動考慮,因為有人幫助考慮和輔導。普通人需要做一些職業規劃,做不一定更好,只是讓自己在人生的起起伏伏中多一份從容。
  • 對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的理性思考
    所謂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結合自身情況以及眼前的機遇和制約因素,為自己確立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路,確定發展計劃、教育計劃等,並為自己實現職業生涯目標而確定行動方向、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職業生涯規劃按照時間維度,可以分為短期規劃、中期規劃、長期規劃和人生規劃四種類型。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特性。職業生涯規劃有兩大特性:個性化和開放性。
  • 【講座回顧】Ps·Id 基礎入門
    現在讓我們回顧一下講座的精彩內容:   (視頻中00 : 00:00 – 00 : 07:35)如何拍一張/組能用的模型照片:對焦準確,選擇適當的光線,表現研究過程的一組模型拍照時角度要一致。(01:02:20-01: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