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小年齡讓兒子「大打小」,以期在桌球比賽中取得上好戰績。這位在年齡上做手腳的家長,乍一看似乎很聰明,殊不知,那以付出失去誠信巨大代價騙來的成績,是見不得陽光的。這不,冒用身份造假事件甫一揭穿,戰績全部取消不說,人品和素質問題更應該受到輿論譴責,可謂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令人憂慮的是,類似「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造假案例早已不是個案。為了在中考、高考中騙取加分或入學資格,一些考爸考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可謂用盡了渾身解數,甚至不惜走歪門邪道,如給孩子「改」民族者有之,冒充體尖生者有之,冒名頂替者亦有之。2013年,深圳中考體育尖子生核查後,460人被取消加分資格。2009年,重慶市招辦取消31名違規更改民族成分的考生的錄取資格,多名官員受到處分……這有必要引起人們的深思:誠信與成績,到底孰輕孰重?孰取孰舍?
誠信是個人立身之本,處世之寶。我國歷來重視誠信教育,曾子殺豬取信於子的教子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有一天,曾參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兒子哭鬧著要跟去。曾妻戲哄兒子說:「你回去,等我回來以後,殺豬給你吃。」妻子從市場回來了,曾子要捉豬來殺,卻遭妻子阻攔,說殺豬是玩笑、戲言。曾子說:「決不可以跟小孩子說著玩。現在你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做媽媽的騙孩子,孩子不相信媽媽的話,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於是把豬給殺了
推崇誠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美國開國大總統華盛頓小的時候,跟父親之間,曾發生過一則誠信小故事。華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坦率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稱華盛頓的誠實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人的準則,也是他對每一個教師和學生提出的要求,更是他對身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的父母提出的希冀。
家教有方的曾國藩,在前線給兒子寫信。信上說:「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餘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這句話,百餘年來在中國士人階層中流傳甚廣,深得有識之士的讚賞。
其身不正,焉能正人。培養孩子做「讀書明理之君子」,父母當作出榜樣。上述給孩子「造」年齡、「改」民族、冒充體尖生之類失掉誠信底線的鬼把戲,豈是為人父母者所應為?豈能只顧孩子眼前的成績和功利而棄寶貴的誠信如敝屐?
珍視誠信,讓生命因誠信而綻放別樣的光彩,這是個人之幸,家庭之幸,亦是社會之幸,民族之幸。(何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