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兒:讓生命之花美麗綻放

2020-12-23 浙江新聞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我叫潘美兒,是上柏住院部的護士長,第四十二屆南丁格爾獎獲得者。我報告的題目是《讓生命之花美麗綻放》。

  作為全球護士的最高榮譽---南丁格爾獎,是對醫護人員非凡勇氣和奉獻精神的嘉獎。獲得這樣的獎項,我非常榮幸,也非常自豪。因為我知道,在每一份勇氣和奉獻背後,都有一個非凡的團隊,是群體讓你變得非凡;是群體讓你變得更敬業。對我來說,這個群體就在浙江北部山區的一個美麗村落。

  我至今還記得,剛從湖州衛生學校畢業第一次跟著有近20年工作經歷的老護士長樓月琴巡查病房。當我靠近病房的時候,一股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我下意識地捂住了鼻子,只覺得反胃噁心。護士長看了我一眼,卻沒有批評我。後來我才知道,這是麻風潰瘍散發出來的味道。走進病房以後,我第一次面對麻風病人,坦白的說,當時我覺著害怕:因為疾病,這些病人的身體大多是殘缺的,很多人五官都不全。可是,美麗,就是在那一刻突然綻放的。

  當樓護士長為大家介紹說:這是新來的護士潘美兒。話音剛落,房間裡的每個人都突然歡騰起來:手腳不便的,拼命地點頭;沒有手指的,就用拳頭使勁拍著;還有人使勁用自己能夠利用的身體部位,拍打著桌子。我沒有想到,一個從來沒有和他們見過面的小護士,竟然讓他們如此拼盡全力地歡迎。那一刻,淚水湧上我的眼眶。他們臉上欣喜與渴望,像是生命之花開始綻放。

  那以後,我就留在了那個被稱為麻風村的美麗村落,至今已經十多年了。

  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日子裡,我總是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甚至連長靴子都穿上了。樓護士長卻從來沒有說過什麼,她總是身體力行,只穿著白大褂,在病房裡穿梭忙碌,和病人聊聊天,拍拍他們的肩膀,摸摸他們的額頭,和大家親如一家人。

  有一次,麻風休養員徐阿土過生日,包了餃子,特意邀請護士長和我一起去吃。雖然很忐忑,可是看到護士長笑呵呵地答應了,我也只好答應。在徐阿土小小的房間裡,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阿土把盤子舉到了我的嘴邊。我還記得他的眼神,有那麼些羞怯,還有很多的期待,純真得像個孩子。我實在沒有勇氣拒絕,就把嘴邊的一個餃子,幾乎沒嚼就吞了下去。至今,我都不知道是那是什麼餡兒的。可是,看到我真的吃了餃子,阿土的表情變化了,讓我終生難忘。他先是愣愣地看著,接著突然大哭起來。一個男人,在他50歲生日的那天,咧著嘴大哭在旁人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阿土說,他過了有生以來最難忘的一次生日。就在那一天,護士長和阿土一起用不言之教,給我上了珍貴的一課:在陽光沒有照到的角落裡,同樣有花開的期盼。

  對麻風病人來說,藥物只能治療身體上的不適。而愛,才是最神奇的良藥,也是麻風病防治醫護人員的使命所在。從那以後,我也和麻風病人越來越近了。

  因為疾病,麻風病人的眼睫毛是倒長的,容易損傷眼角膜,為麻風休養員拔除倒長的睫毛,是護士每天要做的工作。我會挨近他們,仔細檢查他們的眼睛,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拔除。由於有些休養員一直躺在床上,我每天去為她們翻身、清洗,給潰瘍病人換藥、停下來聊聊天、幫他們縫縫補補……在這些瑣瑣碎碎、平平常常的工作中,我收穫了麻風病人的喜愛和信任,也學會了付出和盡責。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慢慢理解了老一輩麻風病防治醫護人員,理解了她們為什麼總是把病人掛在心上,理解了她們為什麼在這樣一個偏僻的小村落裡一待就是幾十年。因為這些遭受挫折的生命讓他們懂得生命的來之不易,因為這些期盼開花的生命讓她們獲得被需要的幸福。

  帶著這樣的幸福工作,山坳裡的人生豁然開朗,用心的交流,就能聽到花開的聲音。曹大媽是麻風反應病人。剛送來的時候,因為藥物色素沉澱的緣故,她全身發黑,眼神是呆滯的,從來不開口說話。但我知道,自閉的病人內心也是渴望交流的。我每天給大媽潰瘍的傷口換藥,為了不增加她的痛苦,我用生理鹽水沾溼,一點一點將衣服剝離,每次都要花上很長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我都會跟她講講我聽到、看到的有趣的事。

  直到有一天,我正趴在床上給大媽換藥,從不開口的大媽突然哭了,她說:「我自己都把自己當成鬼,只有你們才把我當人啊。」那一刻,我和大媽一起心酸流淚。淚水衝刷的不僅僅是她心裡的委屈,更是曾經的絕望。看到她臉上重新洋溢著生命的光彩。我知道,大媽找到家了。是家的溫暖,讓生命之花重新綻放。

  工作雖然瑣碎、生活雖然單調,我的人生卻在這樣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中變得更加充實。2005年,我接過護士長的接力棒,開始帶領年輕的護理人員一起為麻風病人服務。

  長期以來的相處,我們和休養員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80後的護士沈國麗,有天流淚了。原來,80多歲的孫爺爺為了報答她的細心照料,每天都給她煮個雞蛋,而且每次都要自己拿給她。要知道,孫爺爺的手和腿都有殘疾:從鍋裡拿雞蛋——一個正常人瞬間就能完成的動作,孫爺爺卻要在輪椅裡起身、用手摸索、艱難的抓取,要用上很長的時間,才能顫抖著遞到沈國麗手裡。孫爺爺的感激,是拼了全身的力氣來表達的啊!

  在麻風村的日子裡,我們變得越來越分不清病人和親人,越來越分不清工作和生活,我們變得愛哭,卻越來越堅強;我們的生活還是那麼單調,可我們的人生卻越來越豐富。

  18年前,當我走進麻風村的時候,也許只是想找到一份工作;5年前,當我站上南丁格爾獎的領獎臺時,我覺得這份職業神聖而偉大。今天,我想說,我們的工作確實很平凡,它只是一些日常護理的事情,是一名醫護人員該盡的責任。可是,我們的工作又的確很偉大,因為,它需要把這些平凡瑣碎的事情堅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因為,它不僅治療傷痛,它還能撫慰靈魂,它讓我們以同情心和一雙願意操勞的手,踐行南丁格爾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讓生命之花在每一個角落美麗綻放。

  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最美女護士長潘美兒堅守偏僻山腳 23年最美青春獻給「麻風村」
    潘美兒,女,1976年11月出生,浙江省皮膚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麻風病區)護士長。1996年,20歲的潘美兒從湖州衛校畢業後,被分配到省皮防所上柏住院部(麻風病區)從事護理工作。有位麻風病人叫曹小英,全身多處潰爛,每天在床上呻吟,是潘美兒為她擦洗全身、清洗傷口、點眼藥水;82歲的錢奶奶大便拉不出,是潘美兒幫她一點點摳出來;雙目失明的範大娘一次次大便拉滿衣褲,潘美兒幫著擦身子、換短褲、洗衣服……麻風病人是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不僅需要精心的醫療護理和耐心的生活護理,更需要情感上的呵護和關懷。
  • 「珍愛生命 陽光成長」——平橋甘岸街道辦事處中心校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宣傳活動
    生命教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推動甘岸中心校德育教育工作,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珍愛生命、尊重生命,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創造豐富充實的人生,甘岸中心校特開展了以「珍愛生命,陽光成長」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
  • 綻放自己的生命之光
    當孩子的深層次的需求被滿足之後,孩子的生命狀態自然而然地就向前發展了,那些困難自然而然地也就消失了。昨晚聚餐的時候,有一道油炸食品。大寶問我:「是不是我不可以吃這道菜?」他這麼問,是因為他最近有些上火。在以前,我都會直接不讓他吃。而今天,我說:「你可以自己決定吃或者不吃。」聽了我的話,他夾了一塊吃了。過了一會,他又問我:「是不是我多吃了,嘴裡會長水泡?」
  • 【名師風採】教育之花 美麗綻放——記前崗鄉鮑家中心小學英語教師...
    【名師風採】教育之花 美麗綻放——記前崗鄉鮑家中心小學英語教師 肖晶晶 2020-12-11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綻放吧,百合》湖北開播 姚芊羽綻放生命力量
    6月20日,女性勵志成長大劇《綻放吧,百合》登陸湖北衛視長江劇場播出,該劇由姚芊羽、朱曉漁、李成儒、李鳳緒、李肖寧、林冶等知名演員領銜主演,講述性格倔強堅強的女知青百合的成長故事,她一生命運坎坷,但始終懷抱希望,戰勝一個個困難,最終從絕境中走出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勵志向上的情感內核,綻放出堅如磐石的生命力量。
  • 高速快進 看看「天使之翼」如何綻放生命之彩
    醫護人員被譽為「白衣天使」,是他們一襲白衣身肩救死扶傷之神聖使命的真實寫照。潔白無瑕是天使純潔的象徵,然而,你有沒有見過彩色的「天使之翼」?  生命是什麼顏色的?  關子瞻二年級開始學習繪畫,有著良好的繪畫基礎和色彩把握。
  • 汶川地震:生命之花絢爛綻放
    10年來,從抗震救災到災後重建再到震區振興,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匯聚到這裡,當年那個滿目瘡痍的汶川,如今已恢復其蓬勃生機,然而,那場8.0級的大地震卻改變了無數人的生命軌跡。當年的地震受害者王麗因左腿被壓時間過久,肌肉組織壞死,左腿不得不高位截肢,然而此時的她只是一個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還失去了自己的親人,不得不面對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痛苦。
  • 讓生命綻放最聖潔的光芒
    戰爭,讓一座城滿目瘡痍,一座城因為大機器時代不堪重負,白鶴通過自己的旅行最終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之城。整個繪本畫風給人一種深沉寧靜的溫柔,從容不失明亮,優雅不失欣喜。我想到了現下的處境,新疆境內新冠二次卷土再來,十四天後仍氣勢洶洶,昔日的安寧不復重來,我希望自己有如白鶴般的堅韌,看大地和萬物歷經滄桑後仍堅定不移。
  • 手機遊戲推薦:Prune,生命之舞在逆境中綻放
    沒有文字,沒有語音,只有平凡的生命在生長,迎戰各種各樣的惡劣環境,在逆境之中起舞。枝椏會分岔,像極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條條道路,何去何從,如何抉擇?但小編每當玩起這個遊戲,心中總有無限感慨,做出小詩,與君共賞:人的生命中,有無數次的圓滿當然也會有那麼幾件「不圓滿」暫時遮掩了照入心田的那一縷陽光但,樂觀的心總激勵著我們衝破桎梏
  • 生命的喚醒只需要相信:第16期《綻放生命》復盤
    》所有家人們的貢獻,恭喜你們生命真正的打開與綻放。更加篤定相信每一個生命的成長需要耐心的呵護和鞭策,善巧方便很重要。    4.感恩師父晚上日精進總結給我的一個嘉許,這已經是第33期了,一期一期下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成長蛻變,這是看的見的,我深深的感恩我自己這份執著和勇氣,今天能站在這個場域我內心無比的感恩,帶著這份感恩之心繼續精進,認真踐行做好功課,因為真的是投入多少收穫多少。
  • 珍愛生命,綻放生命的精彩--金東小學開展心理健康講座
    水母網09月17日訊(通訊員 趙歡歡)為了進一步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正確認識生命,樹立「尊重生命、珍愛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識, 9月16日下午,金東小學心理健康王紓華老師為五年級級部全體師生進行了「熱愛生命,綻放生命的精彩」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王老師帶領學生認識到生命是神奇的,要懂得珍愛生命、敬畏生命。
  • 生死教育:讓生命綻放得更絢爛
    生死教育:讓生命綻放得更絢爛【文化評析】  近年來,關於「死亡」的課程不僅廣受大學生關注,而且也成為網上熱播的公開課。例如,耶魯大學教授雪萊·卡根在《死亡》課中對死亡哲學的討論引人深思;復旦大學開設的紀錄片賞析課《人間世》,以講故事的方式映現醫學的人文內涵,在記錄醫學實踐的過程中表達對疾病、人性和生命的理解,引發人們對生命本質的思考。生死教育愈益成為通識教育的重要內容。究其原因,在於它符合現代人理解生命本質的實際需要。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 新密市金鳳路小學:幸福地做教師 綻放生命之美
    9月9日上午和9月10日下午,學校有幸請全國優秀教師,模範班主任,省大同文化教育導師馬淑芹老師,國家中級公共營養師,幹細胞生命科學講師,國學經典導師俊思書院經典領讀人,天津集福家園國學交流中心特約講師姜楠為教師們講學、解密《生命密碼》。
  • 「心•肝寶貝」救助計劃,持續三年在貧困地區綻放「生命之花」
    直到2017年,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生命之花」救助項目——「心•肝寶貝」計劃啟動,葛均波院士帶領團隊在中山醫院心導管室成功為琳丹進行心臟手術。而今琳丹恢復良好,長高了,也結實了。緣起院士基金的生命援助早在2007年,我國著名心血管內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灝珠教授與家人捐資百萬設立了「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獎助學金」,2017年更名為「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成立之初,該基金用於獎助家庭經濟較困難而品學兼優的醫學生,目前已有數百名醫科學生獲得資助。
  • 讓生命科學和醫學 在清華綻放光彩
    讓生命科學和醫學 在清華綻放光彩——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原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原醫學院常務副院長趙南明教授來源:《今日開化》2018-8-29 劉祺然他來自浙江開化的普通家庭,卻憑著一股「勤奮努力、勇於開拓」的精氣神,成為開化歷史上第一位考入清華大學的學生和改革開放後首批赴美訪問學者
  • 【人物】彭春梅:喜看梅花在生命秋季綻放
    同樣的主人公,在一曲《怒放的生命》的歌聲中,彭春梅領著22個中老年人,在操練著健身氣功"五禽戲",吞雲吐霧,慢條斯理,很有韻味。有極小數重症患者相信"天命論":閻王制定三更死,何須留待五更天。而彭春梅個性迥然,歷時6年,笑對癌魔,今又與"禽"共戲,居然叫一朵蔫巴的梅花,在生命的秋季綻放得無比絢麗。
  • 生命因誠信而綻放光彩
    為了在中考、高考中騙取加分或入學資格,一些考爸考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可謂用盡了渾身解數,甚至不惜走歪門邪道,如給孩子「改」民族者有之,冒充體尖生者有之,冒名頂替者亦有之。2013年,深圳中考體育尖子生核查後,460人被取消加分資格。
  • 七上道德與法治第十課《綻放生命之花》知識提綱
    第十課 綻放生命之花【中考考綱】 考點8.體會生命的價值,認識實現人生意義應該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知識整合】一、感受生命的意義1.生命的追問(什麼是有意義的生命?)2.發現我的生命(如何發現和創造生命的意義?)①探索生命意義,是人類生命的原動力之一。只有人類才可能駕馭自己的生活,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②生命是獨特的,生命意義是具體的。每個人的生活不盡相同,我們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經歷中一點一點地建構自己,形成人們所說的「我的人生」。
  • 賽諾菲發布新品牌標語 「綻放生命」詮釋公司使命
    賽諾菲將自身的使命確認為「守護人們的健康旅程」,這一使命被濃縮於今日發布的賽諾菲全新標語:「綻放生命」。        「我們堅信,『綻放生命』這個詞抓住了『我們是誰』和『我們服務於誰』這兩個問題的本質。我們的使命始於人——全世界面臨健康挑戰的人們;也歸於人——全體賽諾菲員工的目標正是回應這些挑戰。」賽諾菲集團執行長白理惟說。
  • 閱讀袁枚《苔》感想,不負韶華,用生命綻放
    (一) 隨著天氣的轉暖,夏的腳步一步一步來到了,無論生命如何蹉跎,時間總不會吝嗇他的腳步,一點一點,款款地踱著方步。可能帶著點矜持,或許還有點遲疑,但總不會遲到。當夏的光芒灑向大地,飛鳥掠過光輝,大片的陰影處藏著的是被光陰耽擱的一抹綠。那便是牆角不起眼的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