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女護士長潘美兒堅守偏僻山腳 23年最美青春獻給「麻風村」

2021-01-08 圖釋世界

潘美兒,女,1976年11月出生,浙江省皮膚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麻風病區)護士長。1996年,20歲的潘美兒從湖州衛校畢業後,被分配到省皮防所上柏住院部(麻風病區)從事護理工作。

23年來,她以過人的勇氣和無私的愛心,堅守在湖州市德清縣西南部金車山腳下一個特殊的小山村裡——麻風村,憑藉精湛的護理技術護理著每一位麻風病人,並且總是主動申請去風險最高的現症病人區承擔護理工作,她的事跡曾在《光明日報》頭版刊登。

她在國內外麻風病權威雜誌上發表了《麻風病人的心理研究》《麻風潰瘍綜合治療》等高質量論文,其中《麻風潰瘍綜合治療研究》還在國際麻風大會上進行了學術交流。2009獲得第42屆南丁格爾獎的金質獎章,成為我省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護理工作者;同時獲得 2009度中國十大職業女性榜樣;獲得2009年度湖州最具影響力人物;2015年榮獲浙江省「五一」勞動獎章;2018年榮獲「中國好人」「浙江好人」稱號;潘美兒所在的上柏住院部醫療團隊2015年獲得中宣部頒發的「時代楷模」榮譽稱號;2017年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2018年潘美兒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結緣上柏,23年堅守

麻風病,伴隨人類已有3000多年。麻風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肢體畸殘,眼盲鼻塌。歷史上各國處置麻風病人,有的是驅趕到荒郊野外,有的是放到船上任其漂流,有的甚至火燒、活埋。

上世紀初,我國有50萬麻風病人。新中國成立後,麻風病人得到人道治療,到2012年,治癒存活者約21萬。目前,全國90%的縣、市基本消除麻風病,每年新發現麻風病僅1600多例。我國摘掉了「麻風大國」的帽子。

上柏住院部是我國最早的麻風病院之一,也是浙江省衛生廳直屬單位中唯一不在省城的醫療機構。「村」裡現有61位老人,其中一二級殘疾37人,三四級殘疾24人,平均年齡73歲左右,平均居住時間40多年。

1996年,20歲的潘美兒從湖州衛校畢業後,被分配到省皮膚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她每天的工作便是照顧村裡的麻風休養員們,她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獻給了麻風病護理事業。剛工作時,世俗的偏見、艱苦的條件、還有那些因麻風桿菌侵犯皮膚和周圍神經而造成肢體殘缺、外貌變形的麻風病人,都給了潘美兒不小的壓力。是選擇離開,還是留下來堅守?潘美兒很快就被護理前輩們任勞任怨的奉獻精神所感染,同時也被麻風病人飽受病魔折磨的悲慘遭遇所打動。她選擇了留下,並主動申請去風險最高的現症病人區承擔護理工作。

醫患之間水乳交融

為了更好地護理麻風病人,潘美兒傾注了許多心血。麻風病是一種傳染病,現症病人最具有傳染性,現症病區也是最危險的地方。麻風潰瘍是麻風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潘美兒帶領護士、護理員為麻風潰瘍病人調配消毒液、潰瘍換藥,並結合潰瘍情況教導患者一些常用預防潰瘍的方法,使許多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潰瘍逐漸癒合,免除了截肢的危險。有位麻風病人叫曹小英,全身多處潰爛,每天在床上呻吟,是潘美兒為她擦洗全身、清洗傷口、點眼藥水;82歲的錢奶奶大便拉不出,是潘美兒幫她一點點摳出來;雙目失明的範大娘一次次大便拉滿衣褲,潘美兒幫著擦身子、換短褲、洗衣服……

麻風病人是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不僅需要精心的醫療護理和耐心的生活護理,更需要情感上的呵護和關懷。潘美兒所在的團隊開展心理諮詢服務,其成果被中國科協列為麻風病學科重大成果之一。他們在全國首推醫務人員24小時值班制度,被譽為最具人性化、最具人文關懷的措施。他們還倡導直接和患者肌膚接觸,這裡因此成為我國麻風歧視及幹預理論的發源地。很多麻風病人受到歧視後很容易悲觀絕望,甚至厭世,潘美兒從心底裡把麻風病人當成親人看待,用實際行動溫暖病人的心靈,她與護士們時常和病人一起聊天,讓他們感到被尊重、理解和關愛。他們有什麼煩心事、解決不了的難題也愛向潘美兒訴說。

病房裡住著一位叫朱洪福的老人,80來歲。

「朱大爺,有哪裡不舒服嗎?」潘美兒漂亮的臉上盈滿親切和真誠。

「阿美,我眼睛有點刺痛。」老人回答。

「我看看……呵,睫毛又倒生了。」

麻風病導致「兔眼」,易致使睫毛倒長,必須拔掉。潘美兒當即為他拔掉倒長的睫毛。老人咧嘴笑了:「阿美,舒服多了!」

潘美兒又蹲下,撩開老人的褲腿。老人的皮膚已變黑且呈魚鱗狀,這是因為麻風桿菌導致周圍神經受損,皮膚乾燥不會出汗,老人以前做過一個手術,把大腿的皮膚移植到腳腕上。此時,「阿美」用手毫無顧忌地直接去觸摸老人那又黑又糙呈魚鱗狀的皮膚,動作是那樣的自然。她的手指傳達給病人的,是溫情,是愛意,是白衣天使的神聖責任。

「朱大爺,你潰瘍大,癒合慢。」結束了檢查,潘美兒直起身子,拍著老人的肩,湊近他耳根輕柔地說:「莫急,要耐心啊,會好起來的!」

白衣天使不但解除患者的痛苦,還拯救患者的生命。原籍貴州的小徐,來德清打工時與男友戀愛,兩人即將步入婚姻殿堂時,她不幸得了麻風病。未婚夫把她送到麻風村後,從此人間蒸發。小徐意識到,自己被遺棄了。想到自己將與麻風病人在一起,她絕望。入院不久,她藉故回家拿東西,尋了短見。

幸好,她被救起,又被送回麻風村。去意已決的她,曾多次準備再次自殺。是潘美兒在查房時發現了她的異樣,及時予以制止。在她住院的日子裡,潘美兒天天來開導她:「這個病不可怕,痊癒後還可以結婚生孩子!」醫療團隊成員還為她捐款,並一次次與她未婚夫聯繫,動員說服。3個月後,未婚夫終於出現在小徐病床前。小徐的心結從此解開,希望重燃,兩年後康復出院,與未婚夫舉行婚禮。

結婚次日,她帶著喜糖趕到麻風村,見到醫生護士時哭了:「沒有你們,就沒有我的今天!麻風村是我的娘家啊!」

儘管剛開始只有中專學歷,但是潘美兒從來沒有放棄對學術科研的追求,在國內外麻風病權威雜誌上發表了《麻風病人的心理研究》、《麻風潰瘍綜合治療》等多篇高質量論文。她撰寫的學術論文《麻風潰瘍綜合治療研究》還在國際麻風大會上進行了學術交流。

南丁格爾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是國際上授予護士的最高榮譽。經中國紅十字委員會推薦,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認真評選,浙江省皮防所上柏住院部(麻風病區)護士長潘美兒同志獲得第42屆南丁格爾獎。

2009年10月27日,潘美兒赴京接受第42屆「南丁格爾獎」,得知晚上《新聞聯播》可能有頒獎新聞,「村民」們一直等在電視機前。

「阿美!阿美!」當電視上出現潘美兒,當他們的「阿美」從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錦濤同志手中接過獎章時,「全村」人歡叫起來。這一刻,有手的鼓起掌來;沒手的,用胳膊擊打,用腳跺地;還有些坐在輪椅上,躺在床上,興奮地歡叫……

「這一夜簡直成了麻風村的節日。」

「阿美」獲南丁格爾獎後,大醫院挖她,母校要她,她謝絕了。

「病人需要我,他們擔心我走,我不能讓他們失望啊!」「阿美」說。

當潘美兒從北京領獎回來,老人們坐著輪椅,拄著拐杖圍上來歡迎,這些肢體殘缺的患者所表達的愛意讓她十分感動。她在接受採訪時動情地說,此情此景,她永生難忘。倘若人生的幸福和痛苦有比例的話,哪怕有99%的痛苦,只要有這1%的幸福,她也感到值了!

對醫生來說,最幸福的莫過於病人的信任和尊重。

2015年,中宣部授予潘美兒所在的團隊浙江省皮膚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醫療隊「時代楷模」榮譽稱號,並通過中央電視臺「時代楷模發布廳」向全社會發布其先進事跡。這是我省團體或個人首次獲此殊榮。作為全國先進典型和單位優秀科室,上柏住院部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麻防工作者「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職業精神,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偏僻的山坳為麻風病人服務,在麻風治療、殘疾護理、心理護理、人文關懷、後勤管理等方面持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不少來自英國、日本、印度的麻風病專家考察後驚嘆:如此偏僻的麻風病院,醫護水平竟然這樣高!

經過潘美兒和整個團隊以及一代代麻防工作者努力下,浙江省麻風病平均發現率由最高時(1955—1959年)的2.79/10萬下降到2018年的0.02/10萬,患病率由最高時1973年的27.75/10萬下降到2018年的0.12/10萬左右。截止2018年底,全省累計發現病人16842例,能進行正常隨訪的治癒存活者3300餘人,住村休養員共188人,平均年齡73歲。

暖心的人大代表

「保障婦女、兒童、老人、殘疾人合法權益」、「提升殘疾預防和康復服務水平」、「加強基層醫護人員培養」……3月5日上午,聽到政府工作報告裡的這些話,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皮膚病防治研究所監察室主任兼上柏住院部護士長潘美兒的心裡,暖意融融。

潘美兒工作的上柏住院部位於湖州德清,是我國最早的麻風病院之一,長期收治著不同程度殘疾的麻風休養員,被外界稱為「麻風村」,康復後留下來的麻風休養員,就是這裡的「村民」。來北京之前,潘美兒代表特意問了一遍「村民」,有沒有需要幫著捎到全國兩會的心裡話。有人想請她轉達對黨和政府的感謝,也有人希望能得到更多精神關懷,潘美兒一一記了下來。

2018年,潘美兒作為十三屆全國人大參加全國「兩會」,向參加分組審議的其他代表科普了麻風病知識:麻風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畸殘,但麻風病是可防可治不可怕的,只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完全可以治癒的……她的發言也正是圍繞麻風病而展開的,在發言時她就麻風病防治知識以及目前麻風休養員的生活狀況和保障狀況作了一些講解。由於全國各地的經濟發展狀況不一樣,對麻風病防治以及生活保障的經費投入也不一樣,她想呼籲有關部門能夠加大對麻風病人這一群體的關注,出臺相關政策縮小這一差距。

「今年我想再向其他代表科普一次。」她說,只有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麻風病,才能進一步消除社會上對麻風病的誤解,以及對麻風病人的歧視。

二十幾年一路走來,潘美兒曾經遇到過許多挫折,也經歷過許多常人可能無法理解的艱辛和困苦,但她始終沒有放棄麻風護理工作,始終沒有放棄過麻風休養員們。她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她更是一個了不起的人。23年前,當她第一次走進麻風村的時候,她只是想找到一份工作;10年前,當她站上南丁格爾獎的領獎臺時,她已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出了醫療護理從業者的神聖和偉大。

潘美兒說:「我們的工作確實很平凡,它只是做了一些日常護理的事情,盡了一名醫護人員該盡的責任。可是,我們的工作又的確很偉大,因為,它需要把這些平凡瑣碎的事情堅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因為,它不僅治療傷痛,它還能撫慰靈魂,它讓我們以同情心和一雙願意操勞的手,踐行南丁格爾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讓生命之花在每一個角落美麗綻放。」來源:浙江電視臺《周哥視角》記者周建仕

相關焦點

  • 潘美兒:讓生命之花美麗綻放
    我叫潘美兒,是上柏住院部的護士長,第四十二屆南丁格爾獎獲得者。我報告的題目是《讓生命之花美麗綻放》。  作為全球護士的最高榮譽---南丁格爾獎,是對醫護人員非凡勇氣和奉獻精神的嘉獎。獲得這樣的獎項,我非常榮幸,也非常自豪。因為我知道,在每一份勇氣和奉獻背後,都有一個非凡的團隊,是群體讓你變得非凡;是群體讓你變得更敬業。
  • 「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楊媚講青春報國故事
    11月17日,由中宣部、人社部聯合舉辦的「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先進事跡報告會拉開帷幕。來自我市榮昌區的楊媚作為2019年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在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4場先進事跡報告會上分享了自己紮根基層9年的故事和感悟。楊媚是榮昌區吳家鎮雙流村黨總支書記,2011年她作為大學生村官被選派到雙流村。
  • 「最美鄉村教師」謝冬苟:紮根村小41年,把一片愛獻給三尺講堂,獻給學生
    1962年出生的謝冬苟是盤谷鎮嶺口村人。1979年高中畢業後,謝冬苟便一直在村小擔任教師。先後在嶺口小學、楊家邊小學、下居小學、友聯小學任教,41年來謝冬苟堅守初心,紮根鄉村,以愛為舟,默默奉獻著青春和汗水,做一名知識和文化的擺渡者。
  • 寧晉中學教師節:最美的花兒獻給最美的人
    寧晉中學校園裡汗水與喜悅共存,溫馨與真情共振;老師們用付出澆灌收穫,用辛苦滋潤幸福,用敬業贏得尊重,成為世上最美的人。老教師分享教學經驗,回顧奮鬥青春;新教師描繪奮鬥夢想,抒發教育情懷。數字接龍小遊戲活躍了氣氛,放鬆了身心;一曲笛子獨奏《我的祖國》,嘹亮了愛國心,展現了教育夢。
  • 最美的詩歌致敬最美鄉村教師
    最美的詩歌致敬最美鄉村教師鎮平縣鄉村教師、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時代楷模張玉滾紮根深山、教書育人,事跡感天動地。在教師節到來之際,謹以此詩獻給廣大鄉村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這裡是生長精神的地方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傳奇 每一個崗位都是一份擔當每一張講臺都承載著希望每一塊黑板都寫滿了榮光昨天 一個人撐起一座學校18年的堅守換來了桃李芬芳
  • 綻放奮鬥光芒,激蕩青春力量——記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題:綻放奮鬥光芒,激蕩青春力量——記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上)  新華社記者  以青年力量,追逐遠大夢想,綻放奮鬥光芒,這是青春最美的模樣。  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近日聯合發布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先進事跡,展現了當代高校輔導員和大學生立足本崗敬業奉獻、矢志拼搏不斷奮鬥的良好風貌。  江城武漢,英雄之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來自武漢理工大學的輔導員靳敏,執著守護著自己的學生。
  • 謝謝您32年的堅守
    金永七是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一名普通的鄉村教師,在長白縣最偏遠的虎洞溝村小學一守就是32年。他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了山區的教育事業,憑著執著和信念,使全村300餘個孩子走出了大山,50多個孩子考上了中高等學校,近百戶家庭轉變了觀念,實現了脫貧、奔向了小康生活。
  • 永漋:最美的詩行獻給最美的祖國
    永漋:最美的詩行獻給最美的祖國 2019-10-01 0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州最美銀河星空露營聖地——從化阿婆六村
    從化阿婆六村· 廣州最美銀河星空露營聖地最閃最亮最美的星空定要在遠離城市的荒野、高海拔或高緯度地區才看得見。阿婆六村夜晚來臨,銀河自星空中垂落,如將星子傾倒入上空,繁星的閃耀和觸手可及的感受撲面而來,山腳邊點點星光閃耀,與天空的群星,月色,若有若無的雲層交相輝應,美不勝收。
  • 把最美的歌兒獻給黨
    在這些作者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來自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一中高二年級的學生小嚴,他在來信中寫到:「100年對於我們這一輩來說無疑是一個極長的時間跨度,但對於我們的黨則是一個不斷蓄力,意氣風發的勃興時代。我們成長在黨的陽光雨露下,我們是黨和祖國的孩子,值此建黨100周年來臨之際,也正是2021年我迎戰高考的關鍵時期,僅以一首歌詞《黨啊,我親愛的黨》表達對黨的無盡感激和敬仰。
  • 「出彩河南人」第三屆最美大學生名單出爐!四堂青春班會展現青春該有的樣子!
    9月20日晚,「出彩河南人」第三屆最美大學生宣傳推介活動結果出爐!10名大學生和1個大學生集體獲此殊榮。本屆活動通過一場別開生面的「青春班會」,讓我們認識了11個最美大學生的青春故事。、楊月荷、王予川、王晗4名最美大學生在第一節「青春奮鬥」班會課上登場
  • [徐匯]中國中學:青春,最美的遇見:記2018年上海市中國中學高三畢業...
    [徐匯]中國中學:青春,最美的遇見:記2018年上海市中國中學高三畢業典禮時間:2018/6/15 16:42:50 來源:上海市中國中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劉俏 如果說,人生就是一場一場的邂逅與相遇
  • 青春的力量!今晚,2019「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事跡發布!
    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事跡。當這些「最美高校輔導員」和「最美大學生」站上舞臺,他們都有什麼樣的感悟和心聲?前方高能預警,一起來提前感受下發布儀式的精彩內容吧!發布儀式以「時代召喚、奮鬥青春」為主題,分《歷史回聲》《祖國戀曲》《時代旋律》《青春之歌》《追夢未來》五個篇章,由最美高校輔導員和最美大學生事跡展播、組詩朗誦、大學生優秀文藝節目等組成。
  • 12名女性當選「最美公務員」
    在評選出的32名「最美公務員」中,有12名女性。一起來認識一下最美的她們!高燕梅,女,漢族,49歲,中共黨員,天津市河東區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2016年7月,高燕梅作為第二批援甘幹部來到甘南藏族自治州衛計委掛職黨委委員、副主任。
  • 「最美睡姿」綻放青春力量
    「草地姐」的最美睡姿,是「疫線戰鬥間隙的小憩,又何嘗不是逆行的姿勢,何嘗不是負重前行的模樣,何嘗不是一種美麗的綻放?  「誰拍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草坪很暖,只希望成都能夠早日好起來,大家都可以回到家睡到自己的床上!」直白的話語,樸素的心願,道出了白衣戰士們豁達樂觀的精神境界。在這寒意襲人的冬夜,誰不想在暖和的被窩裡進入甜美的夢鄉,誰不希望在勞累一天後能夠放鬆身心。
  • 鄉村教師農加貴 一師一校堅守「麻風村」34年
    坐落在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蓮城鎮大山深處的落松地村,曾經是人們避而遠之的「麻風村」,自1986年獨闖「大山禁區」以來,農加貴一師一校堅守了34年,將110名學生送出了大山。1986年,讀高二的農加貴,因為家貧輟學在家。前途一籌莫展之際,叔叔農春盛帶來了「好消息」——有一份代課老師的工作。然而,高興了沒兩分鐘,農加貴又陷入了愁緒,甚至還平添了一絲恐懼,因為提供崗位的地方,是「那邊那個村」。「那邊那個村」,是附近村民對於「麻風村」的別稱,在「談麻色變」的年代,那裡無疑是一片禁區。在叔叔反反覆覆地勸導後,農加貴決定先去看一看。
  • 2019年12月份最美教師呂春蕾,2020年1月最美教師劉曉軍
    為充分展示我校教師隊伍良好的職業形象和崇高的師德風貌,大力宣傳優秀教師的感人事跡,弘揚正能量,在全校掀起「樹榜樣、學先進、找差距」的熱潮,經校委會研究,決定自2019年1月起,在全校定期開展「最美教師」的推介評選活動。
  • 堅守——最美娘家人(二)鄧南街鄧西村最美婦聯主席
    堅守——最美娘家人(二)鄧南街鄧西村最美婦聯主席 2020-03-12 1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