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鄉村教師」謝冬苟:紮根村小41年,把一片愛獻給三尺講堂,獻給學生

2020-09-10 吉水融媒

1962年出生的謝冬苟是盤谷鎮嶺口村人。1979年高中畢業後,謝冬苟便一直在村小擔任教師。先後在嶺口小學、楊家邊小學、下居小學、友聯小學任教,41年來謝冬苟堅守初心,紮根鄉村,以愛為舟,默默奉獻著青春和汗水,做一名知識和文化的擺渡者。



謝冬苟老師如今任教的友聯小學,設置了學前班、一年級、二年級,學生人數最多時有30幾個、教師3名。作為學校的負責人,除了寒暑假,他常年吃住在村,守護著農村孩子們的學習樂園。為了讓農村孩子儘可能享受到跟城鎮孩子一樣的學習條件,每到一所村小,謝冬苟老師都向村委爭資改善學校硬體條件,修建操場、增添運動器材等。而對自己,他一直保持清貧本色,他的辦公室就是他的宿舍,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張木床,便是全部。在這張桌子前,謝冬苟老師每天認真備課、批改作業、看書「充電」,一絲不苟的態度,是他對教育的赤城。



盤谷鎮友聯小學校長謝冬苟說 :「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繼續以學生為本,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繼續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為振興鄉村教育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村小的生活寡淡,但謝冬苟老師甘於其中。每到同學們上學、放學的時候,他總是站在大門口,叮囑同學們要注意安全。每一個學生家,謝冬苟老師都熟門熟路。村小多數孩子是留守兒童,由老人照看他們的生活起居,可是學習上便落了空,為此,謝冬苟老師經常家訪,督促輔導學生完成家庭作業。



盤谷鎮友聯小學二年級學生羅梓晴的奶奶劉秋蘭說 :「謝老師對孩子們關心照顧,我們很信任他。 」

謝冬苟老師是一名村小校長,是一位嚴師,更像一位慈父。41年如一日,他用耐心和微笑,把一片愛獻給三尺講堂,獻給學生。

盤谷鎮中心小學校長李頂生說:「謝冬苟老師他在下面工作了幾十年,他一直對工作都非常認真仔細,他的教育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在我們全鎮的老師中,樹立了一個好榜樣。」

供稿:李建攀

相關焦點

  • 吉安報導:吉水:痴心一片終不悔 只為桃李競相開
    9月4日,吉水縣盤谷鎮友聯小學,謝冬苟老師正在為一年級學生上課,今天的學習內容是識字「上下左右」,並辨識位置。謝冬苟老師正手把手教學生寫字。謝冬苟老師正在備課,他的辦公桌上常年備著喉片2020年9月4日,江西省吉水縣盤谷鎮,是該縣西北邊最偏遠的一個鄉鎮。1962年出生的謝冬苟是盤谷鎮嶺口村人。1979年高中畢業起,便一直在村小學擔任教師。41年來,謝冬苟堅守初心,紮根鄉村,以愛為舟,默默奉獻著青春和汗水。
  • 吉水:痴心一片終不悔 只為桃李競相開(圖)
    2020年9月4日,江西省吉水縣盤谷鎮,是該縣西北邊最偏遠的一個鄉鎮。1962年出生的謝冬苟是盤谷鎮嶺口村人。1979年高中畢業起,便一直在村小學擔任教師。41年來,謝冬苟堅守初心,紮根鄉村,以愛為舟,默默奉獻著青春和汗水。  謝冬苟如今任教的友聯小學,設置了學前班、一年級、二年級,學生人數最多時有30幾個,教師3名。作為學校的負責人,除了寒暑假,謝冬苟常年吃住在村裡,守護著農村孩子們的學習樂園。
  • 南京高淳固城中心小學教師陳晨:紮根鄉村,一片赤誠獻給三尺講臺
    入職7年來,陳晨一直任教三班英語帶班主任,工作踏實勤奮,任勞任怨,勇於創新,有多篇論文在市、縣級評比中獲獎, 2018年獲區優質課比賽一等獎,2019年獲基本功大賽一等獎。·默默奉獻作為一名鄉村教師,陳晨老師紮根在這片土壤,默默付出,奉獻她的青春與熱愛。
  • 堅守鄉村41年 江西吉水「老教師」默默奉獻青春和汗水
    年來,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的鄉村教師謝冬苟一直在村小擔任教師,40餘年,他堅守初心,紮根鄉村,默默奉獻著青春和汗水。謝冬苟如今任教的友聯小學,設置了學前班、一年級、二年級,學生人數最多時有30幾名、教師3名。作為學校的負責人,除了寒暑假,謝冬苟常年吃住在村,守護著農村孩子們的學習樂園。為了讓農村孩子儘可能享受到跟城鎮孩子一樣的學習條件,每到一所村小,謝冬苟都努力爭資改善學校硬體條件,修建操場、增添運動器材等。
  • 紮根村小四十年,播撒師愛育桃李——富順縣「最美鄉村教師」陶世平
    2019年9月10日,富順「最美鄉村教師」頒獎大會正在隆重舉行。一位身材清瘦高挑、頗具儒雅之氣的中年教師在掌聲中走上領獎臺,從縣領導手中接過「最美鄉村教師」榮譽證書,向全場揮手致謝。如果說世間上確有平凡而偉大的工作,那麼一定是教師這一職業;如果說社會上確有清貧這一群體,那麼非鄉村教師莫屬。人們常把教師比作紅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而常年工作在鄉村小學,幾十年如一日地奮戰在艱苦條件下的村小,這樣的教師就是平凡清貧中的紅燭,默默地發光發熱,不問報酬,不計名利。
  • 【加區優秀教師事跡展播】加區一小「最美教師」王京紅 ——三尺...
    ,自9月1日至9月10日,加區宣傳創建「最美教師」專欄,對加區優秀教師事跡連續展播,記錄廣大教師「三尺講臺」、戰「疫」奮鬥、「雲端」執教的「最美」瞬間。而在加區一小也有這樣一名教師,她自1997年大興安嶺師範學校畢業後,帶著對學生真摯的愛,帶著對教育事業孜孜不倦的追求,紮根在加區教育這片沃土中,她甘當紅燭燃燒自己,她甘做蜜蜂辛勤釀蜜,她甘為明燈照亮前方,二十四載不輟耕耘,芬芳桃李滿天下,她就是加區一小最美教師王京紅。
  • 「最美鄉村教師」感動中國 敬意獻給最美鄉村教師(組圖)
    炫目的彩燈,熱烈的掌聲,感動的淚水……參加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典禮和晚會的10位教師,已經陸續回到家鄉,回到了他們所熱愛的工作崗位。
  • 越南歸僑徐二妹:26年守住鄉村三尺講臺 紮根鄉村嘔心瀝血
    26年前,她自願回到中國,在山鄉的三尺講臺上,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多年來,在各級僑聯組織的關懷下,徐二妹讓「知識改變命運」照進更多山裡孩子的心靈,也書寫了新一代歸僑回饋桑梓的精彩故事。  選擇鄉村 以愛為名  1997年,23歲的越南歸僑徐二妹,帶著對教育的熱愛和對愛情的堅守,毅然放棄南方優越的生活條件,選擇了山東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成為大山深處的徐莊鎮東七裡河小學的一名教師。  「教師如同父母,一定要有愛心,愛能創造奇蹟!」徐二妹以此為教育工作的信條,在思想、學習和生活上對學生關懷備至:課餘時間與學生交流談心、幫助學生打理個人衛生。
  • 教師風採|紮根鄉村30載 三尺講臺育桃李--任新偉
    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為充分展示我縣教育工作者立德樹人、愛崗敬業的優秀事跡,在全縣倡導尊師重教的良好風氣,進一步增強全縣教職工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引導廣大教職工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立德。「清清盧氏」對「2020年最美教師」事跡予以展播。
  • 最美的詩歌致敬最美鄉村教師
    最美的詩歌致敬最美鄉村教師鎮平縣鄉村教師、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時代楷模張玉滾紮根深山、教書育人,事跡感天動地。原創歌曲《大山赤子》詞作者任懷卿應邀為此次活動創作了詩朗誦《愛滿山鄉》。在教師節到來之際,謹以此詩獻給廣大鄉村教師和教育工作者。
  • 雲南鄉村教師
    矢志不移、默默奉獻是這些鄉村教師的一個共同特徵他們有的義無反顧在大山裡堅守了一輩子;有的積勞成疾卻仍拖著病體堅持在三尺講臺上;有的堅持不懈為鄉村教育事業任勞任怨並四處呼籲尋求幫助馬證寶把青春獻給了大山的教育把愛獻給了山區的孩子;鄉間的小路印下了他的足跡父老鄉親記住了他的名字群眾的讚譽,是對馬證寶最好的肯定自1994年走上講臺以來隴川縣景罕鎮中心小學教師張萌堅持不斷學習在課改浪潮中張萌身先士卒積極踐行新興教學模式
  • 咬定青山不放鬆,獻給紮根武岡天鵝教育的長代教師們
    咬定青山不放鬆獻給紮根天鵝教育的長代教師們由於地理位置高,長年缺水,所以有歌謠雲「天鵝山,天鵝山,十年倒有九年旱。水貴地少石頭多,出門三步就爬山。"由於生存環境惡劣,現在的年輕人大都選擇到外地創業,家裡只留下老人和小孩。 然而,在天鵝在,卻有這樣一對夫妻,他們紮根山區,獻身教育。將自己的青春年華獻給家鄉的教育事業。他們在家鄉播撒文明,同時也播種汗水和希望。
  • 最美詩文:獻給敬愛的老師
    感念師恩,最美的詩文,獻給最敬愛的老師!他們將大好年華付與三尺講臺,手執三寸粉筆,在一面黑板書寫大千世界,教導莘莘學子,不為回報,只是為了一份責任。待到他年桃李滿天下,學生可以出人頭地,也許就是對他們最大的慰藉了。
  • 早讀:獻給教師節
    文 | 星星河 · 主播 | 曹偉 · 攝影 | 從看見到發現 · 編輯 | 一白時光打開九月的大門,秋風送來最美的節日——九月十日,第三十六個教師節。他們嘔心瀝血授教,他們兢兢業業育人,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教育事業,桃李滿天下,學生遍四方。我們的老師,都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人,但是他們卻從事不平凡的工作,為國家培養人才。當懵懂無知的我們變得文明有禮時,是老師耐心教育的結果。當單純膽怯的我們變得自信堅定時,是老師苦心雕琢的成就。我們如海上的扁舟,是老師為我們指引方向,帶我們迎風破浪。
  • 威遠鄉村教師,紮根鄉村教育20年,為山鄉孩子撐起一片純淨藍天
    講臺很小,她卻用20年青春來堅守,送走一批又一批山區學子;講臺很大,她毅然用汗水來耕耘,為那些貧寒學子帶去希望;講臺很美,因為她用熱情譜出了一曲人生樂章,把自己變成一朵平凡的蒲公英,揮灑花絮,傳播希望……她就是威遠縣新場鎮永高小學校教師劉莉,一位紮根鄉村小學20年的園丁。
  • 儋州最美教師尋訪| 符美楊:把愛獻給學生的好「媽媽」
    儋州市那大第十小學教師符美楊講述她和學生的故事。南海網記者 莫光法 攝  「學生們和她可親近了,很多學生直接叫她『媽媽』。」2018年6月底,記者初見符美楊,她一身碎花裙,質樸的笑容讓人倍感親切。  48歲的符美楊從教已經30年了,多年來一直在小學低年級任教。她說,就喜歡和孩子們交流,和他們在一起就覺得開心。  在教學方面,符美楊是一把好手。她說,「備好每一節課,講好每一節課」是她一貫堅持的原則。為了學生更好地理解,她親自動手做了很多數學教具。
  • 紮根鄉村11年——記易縣乘風破浪女教師馬簫簫
    紮根鄉村11年連續6年獲得了小考綜合學科優勝獎先後獲得河北省優秀班主任市級優秀班主任易縣優秀教師易縣先進德育工作者易縣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在優質課評比中屢屢摘得桂冠在今年,她又入選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對她而言這是今年教師節最有分量的禮物了!
  • 王克華紮根鄉村用愛與責任鑄師魂
    「20年來,我立足三尺講臺,早已把學生融入我的生命;20年來,我時刻心系學生,守護他們的成長。從教的時間愈久,愈讓我真切地感受到鄉村教師的那份責任與使命。」不久前,鐵嶺市阿吉鎮中心小學教師王克華在全省教育系統表彰大會上的發言,道出了她紮根鄉村教育二十載的無悔心聲。因為熱愛,所以選擇。2000年7月,從師範院校畢業的王克華回到自己的家鄉,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 【致敬,雲南鄉村教師】2019年特崗教師計劃
    矢志不移、默默奉獻是這些鄉村教師的一個共同特徵他們有的義無反顧在大山裡堅守了一輩子;有的積勞成疾卻仍拖著病體堅持在三尺講臺上;有的堅持不懈為鄉村教育事業任勞任怨並四處呼籲尋求幫助馬證寶把青春獻給了大山的教育把愛獻給了山區的孩子;鄉間的小路印下了他的足跡父老鄉親記住了他的名字群眾的讚譽,是對馬證寶最好的肯定自1994年走上講臺以來隴川縣景罕鎮中心小學教師張萌堅持不斷學習在課改浪潮中張萌身先士卒積極踐行新興教學模式
  • 【仁壽人】李東海:三尺講臺書寫無悔人生
    【內容介紹】「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幹」這是對老師奉獻精神的一種比喻,接下來,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位在鄉村學校堅守32年,用愛心書寫人生華章,把自己的青春熱血奉獻給三尺講臺的老師李東海。眼前這位精神奕奕和孩子們玩在一起的就是城堰鄉雙福村小負責人李東海。32年前,李老師師範畢業,來到仁壽縣原北鬥區金耀中心小學,成了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這裡的孩子們,獻給了教育事業,這一幹就是32年。從事教育事業幾十年的工作經歷讓他感受到教育需要愛,不能培養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要開啟孩子的心靈之窗,促進孩子與老師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