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外教育管理史試題
課程代碼:1003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下面哪本書是中國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專著?( )
A.大學 B.學記
C.詩經 D.論語
2.下面哪一項不是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 )
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興太學以養士,行教化養習俗
C.重選舉以選用賢才 D.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3.唐代科舉考試的考試方法有帖金、墨義、對策、詩賦四種,下面哪一項相當於現在考試的選擇題?( )
A.帖金 B.墨義
C.對策 D.詩賦
4.下面哪一項不是維新派創辦的新式學堂?( )
A.湖南時務學堂 B.萬木草堂
C.京師同文館 D.京師大學堂
5.最早明確表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一概念的是誰?( )
A.沈壽康 B.張之洞
C.鄭觀應 D.魏源
6.「六三三」學制頒布後,下面哪一項不屬於其規定的師範大學的任務?( )
A.培養初級小學師資 B.培養教育行政界及學術界領導人才
C.培養中等學校師資 D.研究實驗各種教育方法
7.自由教育是由誰提出的?( )
A.柏拉圖 B.亞里斯多德
C.昆體良 D.蘇格拉底
8.世界上最早實施國家強迫義務教育的國家是( )
A.德國 B.美國
C.英國 D.法國
9.下面哪個國家的現代教育管理制度是典型的地方分權,即教育管理的主要權力在州、學區等地方組織?( )
A.美國 B.英國
C.法國 D.德國
10.日本現代教育管理制度是在哪一次的教育改革中走向成熟和個性化的?( )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二、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後括號內打「√」,錯的打「×」。
1.春秋戰國時期,私學興起的原因是官學的發展。( )
2.漢代,在左雄改制後,察舉制由推薦發展為推薦與考試相結合,為選士制度進一步完善探索了新路。( )
3.唐代科舉考試中所有考試科目的內容與方法都是一樣的。( )
4.北宋教育改革的三次興學運動是慶曆興學、熙寧元豐興學、崇寧興學。( )
5.元代書院管理的官學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書院管理的制度化,但促進了學術的發展。( )
6.遼金元的統治者大力推行「漢化」的文教政策,尊孔崇儒,興學設教是這一文教政策的集中體現。( )
7.「六三三」學制的內容包括:改革學制的標準、學校系統、附則和課程標準四方面。( )
8.中世紀,教會為了控制教育,創辦了僧院學校、大教堂學校、教區學校等類型的學校。( )
9.赫爾巴特的階段教學法把教學過程分為五段:預備、提示、聯繫、系統、應用。( )
10.近代在英國的中等教育中,起領導作用的是古老的「公學」。( )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1.稷下學宮的學生守則是_______,這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學生守則。
2.察舉的科目考試分為兩大類,一是常科,二是_______。
3.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類型主要是_______和鄉貢。
4.明清時期,_______是中央官學的行政機構,也是全國的最高學府。
5.明清科舉考試常科只有進士一科,每三年舉行一次,考試為三級:鄉試、會試、_______。
6.洋務派創辦新式學堂,其辦學的指導思想是_______。
7.我國第一個頒行全國的近代學制是_______。
8.1872年,日本制定頒布的近代第一個教育改革法令是_______。
9.在法國19世紀初,被人們稱為「拿破崙式的中學」的是_______中學。
10.日本提出了面向21世紀的三項教育目標,並以此進一步確立了教育改革中兩個基本原則:「_______原則」和「向終身學習體系過渡原則」。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明體達用
2.「五育」並舉
3.先生大學與學生大學
4.德國的實科中學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人物誌》的作者及該書的歷史價值。
2.國民政府統治時期國統區高等學校課程管理上的特點。
3.教育民族化。
4.新教育聯合會的貢獻。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解放區教育的基本經驗。
2.試析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