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基建」(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數據中心為應對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的大數據需求而生。在「新基建」推動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加速建設的同時,數據中心的發展也需要雲光協同。
「雲光協同可以充分發揮大網端到端調度的性能優勢,提升運營商數據中心的競爭力。」華為傳送接入產品線首席軟體系統工程師羅賢龍在今天舉行的「2020中國光網絡研討會」上表示。
華為傳送接入產品線首席軟體系統工程師羅賢龍
混合雲時代,雲光協同價值凸顯
羅賢龍表示,數據資源成為關鍵生產要素,海量需求帶動大數據中心發展。預測到2030年數據原生產業規模量佔整體經濟總量的15%,中國數據總量將超過4YB,佔全球數據量30%。尤其是在新基建政策的指引下,數據資源將成為關鍵生產要素,更多的產業通過利用結構或非結構化數據資源來提取有價值信息;而海量數據(603138)的處理與分析要求構建更多的大數據中心。
2019年中國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數量佔比達12.7%,規劃在建數據中心320個,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數量佔比達36.1%。羅賢龍表示,大數據中心的規模增長率持續提升,大數據中心的大型化、規模化趨勢仍在延續,數據中心的發展需要雲網協同。
雲網協同領域的推進者主要包括網際網路企業、電信運營商、網絡廠商等。以阿里云為例,阿里雲支撐並協同阿里系各類業務,阿里的雲網協同產品、阿里的雲通信產品、阿里的雲IoT產品都表明了雲網協同的重要性,而雲光協同更是重中之重。
企業上雲大勢所趨,但是一個長期過程,企業的公有雲和私有雲會長期並存,未來企業混合雲成為主要場景。「當前企業混合雲成為主要場景,雲光協同核心是為企業提供用戶到雲,雲到雲的敏捷、高效、協同的雲光協同服務。」羅賢龍如是說。
雲光協同助力運營商提升競爭力
網絡通信是通信運營商的立身之本,也是主要收入來源,現在,雲計算已經成為可比肩網絡通信的獨立業務,雲計算帶來的業務流量正在成為運營商和網際網路巨頭的最大收入來源之一,運營商面對龐大的雲流量,雲光協同創新是運營商差異化競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對於運營商來說,雲光協同是政企領域基礎業務,是打造雲+網+通+X融合政企業務解決方案的基礎,雲光協同可以提升運營商政企業務核心競爭力。」羅賢龍表示,廣東電信已經成功實踐雲光協同方案,並取得明顯成效。例如,雲網通促進天翼雲銷售從2.5萬核增長到5.4萬核;雲網通客戶平均消費核數是普通天翼雲客戶平均消費核數的6倍;雲網一體化開通效率從5-10個工作日提升到15分鐘。
而華為可以提供「雲+品質專線」場景下的雲光協同方案,幫助運營商提升競爭力,以網絡優勢帶動雲業務發展。同時,雲光協同可以有效滿足企業上雲後多重連接需求,並能實現雲與光網業務一站式訂購與開通,提升客戶體驗。
雲光協同方案具備三大特性,充分發揮優勢
羅賢龍表示,華為的雲光協同方案三大關鍵特性。
一是多種靈活業務接入,OTN CPE、MSTP等多種介質接入,使不同用戶使用現有接入方式快速入雲;新一代OTN解決小顆粒接入,增強傳輸安全。
二是雲光對接實現一跳入雲,OTN一跳入雲,直接與雲池對接,E2E ODU/OSU/VC等硬管道,滿足行業客戶高品質入雲需求。
三是雲光一站式開通,傳送管控系統實現入雲專線發放自動化;雲管平臺實現打通雲資源和雲內網絡;協同編排器實現傳送網管與雲管平臺的策略編排與協同,自動化開通雲與網。
以醫療為例,隨著醫療影像技術的不斷發展,影像數據出現爆炸式增長,對醫療IT系統的數據存儲與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華為圍繞醫療影像業務特徵、應用場景、用戶使用體驗要求、商業價值與模式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識別出當前運營商最具有商業價值的應用場景。
通過雲光協同助力醫療影像上雲,可以充分發揮雲光融合的優勢。羅賢龍表示,對於各個醫院不同的業務需求,雲光融合解決方案可以在不同層面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實現雲間互聯。例如,大顆粒業務採用OTN雲光協同接入,小顆粒業務通過IPRAN接入。
未來,華為將持續完善端到端的雲光協同解決方案,持續協助運營商實現設備、網絡、業務、運營的全面雲化,助力運營商打造差異化體驗的雲服務。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