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剛剛結束,關於四六級英語的吐槽不絕於耳,尤其是「四世同堂」的翻譯,引起了不少大學生的吐槽,他們紛紛表示自己被虐得體無完膚,已經做好來年再戰的心理準備了。
相隔僅僅一周的時間,全國研究生考試拉開了帷幕,第一天的考試科目是政治和英語。對於上午的政治這門課,不少考生反映難度適中,基本都是和時政要點相結合,對自己今年的研究生考試充滿了信心。不過,下午考研英語還沒結束,這門科目的考試就已經登上了各大論壇的熱搜。
不少考生都對於考研英語的難度吐槽頗多,有一位考生只用了用一句話,就把自己對考研英語的感受完美地總結了一下——「我跟出題者的思路猶如斷網,出題者是5G網絡,而我只是2G」。還有考生表示,在政治考完以後,感覺自己的院校目標定低了,但在英語考試結束以後,卻又感覺自己真的不配進入考場,看到英語試卷上密密麻麻地英語單詞,只感覺上面寫了八個字——「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考研英語試卷中,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類似,最讓考生吐槽非翻譯題莫屬。比如說,英語一考試中,有考生甚至連題目都麼看懂,硬生生地靠著「時間」和「日心說」,推算出了其中一個關鍵的長單詞是「文藝復興」。在英語二的試卷中,有考生說自己至看懂了一個單詞「failure」,當時就知道自己的英語要完了,這分明是出卷老師在向我暗示「英語不用考了,最終的結果仍然是失敗」。還有考生說看到英語的翻譯題以後,自己直接被「感動」哭了。
在考研英語上「熱搜」以後,有考生表示「它熱了,我卻真的涼了」。
考研熱將成為大趨勢
今年研究生考試的參考人數總人數創下歷史新高,達到了341萬人,相比去年足足多了51萬人,2017年的時候也不過是201萬人而已,而且明年恐怕將會突破400萬大關。今年高考報名人數超過1000萬人,按照往年的本科錄取率,最多不會超過500萬人。而今年參加考研的人數就有341萬人,即便是去掉那些歷屆生,也足以看出考研熱已經是大趨勢了。
要知道,在這5年的時間裡,考研人數幾乎是翻了一倍之多。不過,大多數考生的目標卻非常集中,基本都是一二線城市的「雙一流高校」,比如說北京的14所高校,分別是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等,每所大學的報考人數都超過了1萬人。
為什麼大學生都熱衷於考研?
每個人都有自己考研的理由,但基本上可以概括為三種,一是為了提升學歷找到一份好工作,二是為了逃避當年激烈的就業競爭,三是為了繼續深造研究。不過,根據中國青年報的一份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將近七成的大學生考研的理由都屬於第一種,在這背後恰恰反映出當前就業競爭究竟有多激烈。
不過,當考研成為一種趨勢的時候,如果盲目跟隨準備考研,且不說最終考試結果如何,有一大批人會在準備考研的開始階段就放棄了,即便是堅持下來考上了研究生,也要付出非常大的精力和時間成本。除非意志非常堅定考研的大學生,最好還是靜下心來好好想想,自己究竟是為什麼要考研,這樣才能不負韶不負卿。
對於那些應開始到圖書館搶座的大學生們,想要翻閱考研英語這座大山並非易事,必須要提前謀劃做好複習準備。而在對應於的複習,最關鍵的就是了解到歷年的真題難易如何,並且反覆練習真題,這才是最有效的方式,也遠遠比陷入模擬題的題海戰術要省力很多。下面這個歷年真題解析叢書,絕對可以祝你一臂之力,有意向的考生可以點擊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