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之光」赴浙江理工大學回訪,探索產學研合作新模式

2020-12-17 紡織導報

「紡織之光」赴浙江理工大學回訪,探索產學研合作新模式

發表時間:2020/11/27

11月26日,「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教師獎、學生獎及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項目回訪考察會議在浙江理工大學舉行。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翠竹,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常務副秘書長、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白靜,浙江理工大學校黨委委員、黨委組織部、黨委統戰部部長姚珺,人事處處長陳愛喜,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副主任韓晶晶,黨委學工部、學生處幹部張珊珊等領導以及 「紡織之光」獲獎師生代表出席了會議。



姚珺詳細介紹了浙江理工大學的情況。她講到,浙江理工大學作為中國最早創辦的新學教育機構之一,目前已發展成為以工為主,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重點建設高校。同時,她指出,在2009-2019年「紡織之光」教學成果獎評選中,浙江理工大學共收穫122項教學成果獎,獲獎成果聚焦當前高校教育的熱點、難點問題,結合課程資源建設、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教學、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教師獎、學生獎更是激勵了優秀教職工及學生潛心學術鑽研,為紡織行業的蓬勃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浙江理工大學校黨委委員、黨委組織部、黨委統戰部部長姚珺


張翠竹對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進行了介紹。她表示,「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教學成果獎旨在加速科教興紡的進程,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調動和發揮紡織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充分肯定他們的教學成果,確立教學工作在高等院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而「紡織之光」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教師獎、學生獎主要用於獎勵紡織高等院校的優秀教師和品學兼優的學生。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將繼承和發揚新中國紡織工業奠基人錢之光同志開拓新中國紡織工業艱苦創業的精神,推動科教興紡,進一步促進中國紡織業發展強大。


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翠竹


2020年度「紡織之光」教育獎獲獎教師國際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院長季曉芬從教學課程、團隊、平臺、服務企業、發表論文、獲得的榮譽等方面對自己的教學成果進行了介紹。她表示,她的目標是成為一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教師。教務處教學研究科科長徐宇清首先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進行了感謝。她指出,此份榮譽將成為她砥礪前行的動力,她將繼續打好教學改革基礎,力爭結出豐碩成果,全面推進教學實踐,加大成果推廣應用。


浙江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院長季曉芬


浙江理工大學教務處教學研究科科長徐宇清


此外,「紡織之光」2019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獲獎項目《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創新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新昌模式改革》《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時尚創新設計人才孵化系統的構建與實踐》《依託學科基礎、對接產業需求、「政-校-行-企」協同、培養創新複合型絲路人才》的主要完成人新昌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胡旭東、服裝學院副教授蔣彥、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國際絲綢學院)副院長于斌分別對項目做了匯報與交流。

胡旭東表示,此項目率先踐行了「企業出題、高校解題、政府助題」政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新模式,多位一體化的教學方法改革與人才培養企業前置的實踐改革,有效提升了研究生解決企業生產實際技術問題的能力和綜合素質,保障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高與人才培養模式長效運行。


浙江理工大學新昌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胡旭東


蔣彥對項目成果進行和匯報與交流時指出,此項成果立足於大數據、新零售等新概念的出現給時尚業人才需求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這一背景,通過對服裝與服飾專業的現有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和分析,構建了全新 「項目+企業+孵化+反哺」的時尚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為創新設計人才團隊輸出與企業的雙贏賦能。


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副教授蔣彥


于斌講到,此項目著眼產業市場需求,通過國內外多領域融合、校企聯動創新,構建創新紡織人才培養新體系;夯實全員企業導師制,「三鏈融合」產教研協同全面推進紡織人才實習實訓;構建「學校-項目-教師-學生」(U-P-T-S) 的 「一帶一路」紡織人才國際教育模式。


浙江理工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國際絲綢學院)副院長于斌


「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學生獎獲獎代表對自己的學業成果進行了介紹,同時表示,他們將繼續砥礪前行,努力成為國家需要的紡織人才,為紡織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最後,張翠竹對浙江理工大學優秀教師團隊和學生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績表達了感謝與高度讚許。她指出,浙江理工大學在產學研合作上實現了深度融合,實現了教育工作、科學研究與技術發展的全面提升。她希望,今後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繼續加大與獲獎教師、學生及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獲獎項目完成人之間進行交流,通過獲獎教師和學生的事跡,激勵紡織行業人員砥礪前行。




相關焦點

  • 「紡織之光」赴東華大學回訪考察,紡織教育事業發展再譜新篇章
    「紡織之光」赴東華大學回訪考察,紡織教育事業發展再譜新篇章 發表時間:2020/11/20
  • 新格局衍生「政產學研」新模式!市北區與青島大學達成戰略合作(視頻)
    站在新發展格局下,市北區一方面牢牢抓住青島理工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存量資源,另一方面又通過雙招雙引切實挖掘上海海事大學、青島大學等增量資源,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校地融合、政產學研發展新模式。  深度聚焦政產學研,青島市市北區攜手青島大學深化全面戰略合作  12月24日,市北區與青島大學全面戰略合作儀式在青島生物科技創新園舉行。
  • 浙江大學與太原理工大學就建築與土木工程及設計領域深度合作籤署框架協議
    8月11日下午,浙江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及設計領域加強深度合作交流座談會暨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迎西校區逸夫樓601會議室舉行。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劉崢嶸、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院長羅堯治、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書記呂淼華、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楊毅一行,太原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潤祥、副校長呂永康出席儀式,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參加了儀式。儀式由呂永康主持。
  • 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劉祖源帶隊赴青島推進產學研合作
    8月12日至14日,副校長劉祖源帶隊赴青島推進產學研合作,先後赴青島藍谷管理局、膠州市、中國船級社青島分社、山東海事局等考察交流。研究生院、航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國家水運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青島研究院等單位相關人員陪同考察。
  • 深度合作!浙江大學牽手太原理工
    8月11日下午,浙江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及設計領域加強深度合作交流座談會暨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迎西校區逸夫樓601會議室舉行。羅堯治教授、楊毅教授分別介紹了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概況,希望通過共建建築與土木工程及設計領域學科發展,進一步深化合作,實現共贏。
  • 「紡織之光」2015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教育獎勵大會隆重舉行
    胡迅、蔣彥、須秋潔、陶寧、陳敬玉、鄒奉元、邵一兵、周偉 浙江理工大學 服裝營銷專業深度融合信息技術的多層次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任力、王羽佳、郭建南、張姣、李萍、季曉芬、張康夫、鄭喆、蔡建梅、劉麗嫻、陳敏之 浙江理工大學
  • 中國高校之浙江理工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897年的浙江蠶學館,是中國最早創辦的新學教育機構之一。學科特色在一百多年的教學實踐及探索中,浙江理工大學形成了以工為主,理、工、文、經、管、法、藝術、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布局。
  • 浙江理工大學順利完成本科教學審核評估整改回訪工作!
    12月6日至8日,根據浙江省教育廳的統一部署,由中山大學原校長黃達人教授、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廖文和教授、東華大學教務處處長姚衛新教授、浙江工業大學教務處處長計偉榮教授、浙江工商大學教務處處長厲小軍教授、中山大學王旭初老師等組成的專家組一行,對浙江理工大學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整改情況進行回訪
  • 天津理工大學與海鷗集團產學研戰略合作基地籤約
    日前,天津理工大學與天津海鷗表業集團有限公司舉辦產學研戰略合作基地籤約暨產教融合雙基地揭牌儀式。天津理工大學與海鷗集團已有4年的合作基礎。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學校將相關課程的實踐環節與項目接軌,不斷建立並充實合作項目的設計資源庫,以參加國內外有影響力的行業競賽為主要目標,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實現資源貢獻、互惠共贏,並將以校企產學研合作為契機,為海鷗集團的長遠發展、戰略定位、企業策劃創新提供技術支持。【來源:天津理工大學】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深化產學研合作
    本報海口7月20日訊 (記者鄧鈺 通訊員王章)7月16日,海南省農墾科學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墾科學院集團)與海南大學園藝學院在海口籤訂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建立科技戰略合作關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聯合開展戰略研究和進行產業開發,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 「紡織之光」2018年度紡織行業新技術(成果)推廣項目目錄
    《「紡織之光」2018年度紡織行業新技術(成果)推廣項目目錄》。  中紡聯表示,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落實《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1-2020)》和《紡織工業「十三五」科技進步綱要》,促進紡織行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在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和相關專業協會的支持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面向紡織行業徵集了一批新技術(成果)項目,依據《紡織行業技術(成果)推廣項目認定和管理辦法》(試行),組織行業專家對申報的項目進行了評估和認定
  • 「浪裡,個浪」2020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畢業設計展7.1
    ——產品設計(紡織品藝術設計)青春是人生最美的季節畢業不是久別而是未來之旅的起點一場疫情並未阻斷本屆畢業生的夢想與熱愛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畢業季雲展示為即將踏出校門的學子豎起第一面遠航風帆今年服裝學院用特殊的畢業展方式珍藏彼此的記憶與牽掛,以「乘風破浪」寄寓他們廣闊無限的未來。
  • 問答︱百年老校浙江理工大學 有哪些專業最熱門?
    浙江理工大學招生辦:浙江理工大學是一所具有119年辦學歷史的浙江省屬高等學府,學校前身是杭州知府林啟先生創辦於1897年的蠶學館,與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同期創辦。學校從1897年的蠶學館,1908年的高等蠶桑學堂,1964年的浙江絲綢工學院,1999年的浙江工程學院,到2004年正式更名為浙江理工大學。
  • 浙江理工大學-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研究生培養基地籤約
    據悉,浙江理工大學在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建立研究生培養基地,旨在探索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新模式,解決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培養過程中選題與工程實踐脫節、工程實驗條件不夠等問題,培養一批符合產業需求、具備解決工程技術問題能力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 浙江工業大學與浙江理工大學,哪個更強?如何報考?
    他們就是浙江理工大學和浙江工業大學,很多考生在面對這兩所學校是不知道是如何報考,今天我就跟大家粗淺的分析一下,不足之處敬請諒解。當然我更希望大家發變不同的見解,畢竟,兼聽則明!下面我就從學校的師資,學科優勢和就業三個方面進行對比,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人才引進+學科共建,太原理工深度牽手浙江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官網 圖太原理工大學官網消息,8月11日下午,浙江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及設計領域加強深度合作交流座談會暨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迎西校區逸夫樓601會議室舉行。會議期間,太原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築學院、建築設計研究院等單位負責人先後介紹了我校建築與土木工程及設計等專業整體情況和未來發展方向、合作需求等,希望能在學科、人才、技術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合作,共同培養優秀創新人才。作為從浙大轉戰太原理工的「網紅教授」,鄭強也在這次兩校互動中亮相。消息透露:籤約儀式結束後,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鄭強會見了浙江大學客人一行。
  • 廣州工商學院: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推進產教深度融合
    按照「價值融合、產教融合、校地融合、要素融合」四個融合的總要求,廣州工商學院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學校的企業調研、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構建、實訓實習、教師實踐、就業創業等均有企業支持,企業的社會培訓、諮詢服務、實訓基地共建、員工的雙向兼職、人力資源招聘等也均有學校參與,校企雙方實現了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
  • 產學研用新模式,上海交大賦能科技產業發展
    上海交通大學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不斷探索產學研用合作新模式,不斷拓展、深化與各省市以及大型企業集團的科技合作,打造了眾多學校賦能產業發展的標杆示範項目。在科技創新工作中屢創佳績,取得重要進展。凝練的產學研用合作的新模式、新經驗,為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與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
  • 郭術廷副局長帶隊赴上海理工大學調研
    11月16日,市藥品監管局副局長郭術廷赴上海理工大學調研醫療器械產學研融合發展情況,上海理工大學校長丁曉東陪同。郭術廷一行參觀了上海市高端醫療裝備創新中心,聽取了上海理工大學在醫療器械創新、產學研合作方面的進展和未來計劃等情況介紹。
  • 產學研強強聯合 永利雷射與長春理工大學共創未來新輝煌
    9月14日,吉林省永利雷射科技有限公司與長春理工大學,在長春理工光電工程學院,籤署了校企產學研合作框架協議並舉行了捐贈儀式。光電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張顯峰對發揮教學實踐基地產學研合作作用寄予了厚望,希望藉由產學研基地的成立,吸引更多的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幫助企業解決技術瓶頸,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同時也讓學生可以得到更好的鍛鍊,並且增強教職人員的科研能力與創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