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美美與共,演繹亞洲文明大合唱

2020-12-22 海外網

摘要:文明從來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與普通百姓密切相關的衣食住行。此次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相關活動,除了一場開幕式、六個分論壇,大部分都不是廟堂之上的「高談闊論」,而是促進各國人民文化交流、互學互鑑的生動實踐。

資料圖:亞洲文化嘉年華活動在北京「鳥巢」舉行。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五月的北京繁花似錦,夜空的鳥巢星光璀璨。5月15日晚,來自亞洲各國的演員們帶來具有各國特色的歌舞節目:日本的和太鼓、俄羅斯的風情歌舞、巴基斯坦的民謠、土耳其的火舞……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亞洲文化嘉年華」在展現各國文化特色的同時,為各國人民奉獻一出多姿多彩的亞洲風情大聯歡。

我們亞洲,文明手握手。29年前,一首《亞洲雄風》歌響徹北京,直至今天依然膾炙人口;如今,在國家體育場「鳥巢」15000平米的舞臺上,承載了亞洲各國人民深刻的情感體驗與情感共鳴的《我們的亞細亞》被全場觀眾共同唱響。這是音樂的魅力,更是文明的力量。幾千年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正是這樣互學互鑑、相融相生,共同譜寫了這支亞洲文明之歌。

文明從來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與普通百姓密切相關的衣食住行。此次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相關活動,除了一場開幕式、六個分論壇,大部分都不是廟堂之上的「高談闊論」,而是促進各國人民文化交流、互學互鑑的生動實踐。從奧林匹克公園的景觀互動、盛裝巡遊表演,到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亞洲文物聯展;從北京、杭州、成都、廣州四地舉行的亞洲美食節,到亞洲影視周即將舉行的電影大師對話、亞洲優秀電視節目展映互播……一系列「接地氣」的文化呈現形式拉近了亞洲文明與普通百姓之間的距離。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亞洲文明之所以綿延千年、生生不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同文明之間的平等對話、交流互鑑。展開歷史的畫卷,絲綢之路、茶葉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絲綢、茶葉、陶瓷、香料、繪畫雕塑等風靡亞洲各國;放眼現實的圖景,「一帶一路」、「兩廊一圈」、「歐亞經濟聯盟」為各國在科技、教育、文化、衛生、民間交往等領域的合作提供更多空間。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國內居民出境超過1.6億人次,入境遊客超過1.4億人次,民間交往成為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鑑的重要力量。

文明如水,潤物無聲。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目標,這不僅需要經濟科技的發展,更需要文化文明的滋養。站在新的時代起點上,秉持平等的精神,尊重多樣的文化,堅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鑑,必定能夠續寫亞洲文明的新輝煌。(海外網評論員 王法治)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王法治、牛寧

31557547,.海外網評:美美與共,演繹亞洲文明大合唱,.2019-05-16 07:59:56,.204396,.王法治、牛寧

相關焦點

  • 亞文會特別報導:美美與共,亞洲文明交流交融的經驗與智慧
    如今,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是對古代絲綢之路的發揚光大,在新的時代必將激發沿線各民族文化的偉大創造力,進一步促進各民族文明的交流與發展,美美與共,共創輝煌,譜寫人類文明的新篇章。中華文明的發展與亞洲文明有機共構,需要迴避矛盾、協調分歧、防止衝突的共在之智慧主持人:應該看到,由於起源、地域、理解上的差異,在一些文明之間存在相互理解不深、矛盾甚至衝突等現象。今天該如何尋求亞洲文明的共享和共構?
  • 亞洲文化嘉年華萬人大合唱《我們的亞細亞》
    萬人合唱《我們的亞細亞》,亞洲文明「各美其美」  此次亞洲文化嘉年華的演出,在交響互動大合唱《我們的亞細亞》中拉開序幕。《我們的亞細亞》由中國交響樂團、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以及來自亞洲眾多國家的樂手組成的亞洲聯合樂團合奏。作為「亞洲文化嘉年華」的主題曲,該歌曲已於5月8日發布。
  • 人類需要「美美與共」的胸懷
    、美美與共。每一種文明都是美的結晶,都彰顯著創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16字箴言,是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總結出來的,其中含有深刻的哲理。習近平主席引用「美人之美,美美與共」這句話,旨在強調人類各個文明是多彩、平等、包容的。
  • 費孝通:「美美與共」和人類文明
    從歷史和現實中可以看到,要想處理好不同文明之間的關係,首要的條件應該是各自能夠保持一種平和、謙遜的心態,就是中國古人所謂的「君子之風」。  前幾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設想,這是我的心願。要想實現這幾句話,還要走很長的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 「與世界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文明互鑑 美美與共)
    柬埔寨文化與藝術大臣彭薩格娜參加了日前在北京舉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談及剛剛結束的北京之行,彭薩格娜表示,自己對於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發表的主旨演講印象最為深刻。「習主席提出有關文明互鑑的4點主張對於全人類而言都有重要意義」。
  • 美美與共:從中國到世界
    1990年,費孝通在80歲誕辰聚會上,應中根千枝和喬健教授邀請,作了題為《個人的研究在中國——個人的經歷》的發言,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探討自身的治學理念和方法。此後,費孝通將其推廣到中華民族,乃至人類文明層面,闡述維繫中華民族共同體凝聚力的「一」與「多」的辯證關係。十六字箴言以質樸、鮮活的語言,展現出人類學家費孝通從個體到社會、從中國到世界的胸襟與情懷。
  • 海外網評:美國小夥講的中國戰疫故事,火了
    不可否認的是,在情感的共鳴和理性的思考之外,全球抗疫的大合唱中存在一些異響。個別國家的某些政客罔顧中國政府所作的努力,無視中國人民作出的犧牲,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汙名化中國。可是,新冠肺炎病毒不只是中國的敵人,它是全人類面臨的公共衛生挑戰。3月11日,世衛組織將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程度提升至最高級別的「大流行」。
  • 海外網評:習近平提出的「亞洲旅遊促進計劃」是多大的蛋糕?
    (圖源:新華網)5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首次提出的「亞洲旅遊促進計劃」引發廣泛關注。習近平指出,2018年,中國國內居民出境超過1.6億人次,入境遊客超過1.4億人次,這是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鑑的重要力量。中國願同各國實施亞洲旅遊促進計劃,為促進亞洲經濟發展、增進亞洲人民友誼貢獻更大力量。
  •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共繪人類文明美麗畫卷
    一場如約而至的人文盛事,為亞洲文明大花園再添芬芳,為人類文明發展史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中國的誠摯邀請,飽含對促進亞洲文明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邃思考和責任擔當。開幕式前,習近平主席同外方領導人一一握手、互致問候。隨後,中外領導人共同參觀了文物展,並同出席開幕式的重要嘉賓代表合影留念。
  • 青春嘉年華 共圓亞洲夢
    青春嘉年華 共圓亞洲夢 習近平和彭麗媛同外方領導人夫婦共同出席亞洲文化嘉年華活動 一場以「青春嘉年華,共圓亞洲夢」為主題的文化盛宴拉開大幕。  在熱烈的掌聲中,習近平發表致辭,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熱烈歡迎各國嘉賓和藝術家們。習近平指出,亞洲各國都有古老燦爛的文化,既獨樹一幟、各領風騷,又和諧共生、交相輝映。亞洲文明的多樣性賦予了亞洲文化更為豐富的色彩、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 「天人合一,美美與共」
    1990年12月,費孝通先生在東京「東亞社會研究國際研討會」上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並在《美美與共和人類文明》一文中說: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在欣賞本民族文明的同時,也能欣賞、尊重其他民族的文明,那麼,地球上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之間就達到了一種和諧,就會出現持久而穩定的『和而不同』」。
  • 中國首次舉辦集大成亞洲文明展覽 49國451件組文物詮釋多元文明之美
    「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是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文化活動之一,匯集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全部47國及希臘、埃及兩個文明古國夥伴的451件組文物。  展覽以「多元文明並置,古今文明相通」為主線,共分四個部分。
  • 「文明互鑑推動和諧、和平與繁榮」(文明互鑑 美美與共)
    在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前夕,新加坡總統哈莉瑪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適時地為多國領導人和政府官員、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文化領域的代表提供交流經驗和看法的機會,大家共同探討如何創造和而不同的社會。文明互鑑推動和諧、和平與繁榮。」哈莉瑪認為,文化交流在亞洲已經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
  • 「亞洲文化嘉年華」圓滿落幕 主創團隊揭秘背後的故事
    亞洲各個國家以及域外的其他國家的政府官員和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代表共計2000餘人,參加大會的開幕式和分論壇。亞洲各國深度參與,展現了多姿多彩的亞洲風情,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體現了多元文化的大匯聚。「亞洲文化嘉年華」向世界呈現了一場中外文明大交流、多元文化大匯聚、多國民眾大聯歡的文明盛事。
  • 跨時空展現亞洲多彩文明 多角度詮釋交流互鑑價值 中央廣播電視總...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召開前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傾情製作推出三集高清主題紀錄片《亞洲 文明之光》,從人類歷史發展的敘述視角,跨時空、全方位、多角度展現了亞洲文明的演進脈絡,生動再現了亞洲在世界歷史進程中悠久燦爛、多元共生、交流互鑑的文明圖景,深刻闡述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讓文明交流互鑑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
  • 「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開幕 49國451件組文物參展
    「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國家文物局供圖)   央廣網北京5月13日消息(記者 高藝寧)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文化活動之一,「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  記者13日從國家文物局了解到,本次展覽匯集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全部47國及希臘、埃及兩個文明古國,共451件組文物。  「這是我國首次舉辦,亞洲大家庭共同參與、通力合作的亞洲文明專題展覽,參展國家數量、文物數量和精緻程度前所未有,堪稱『文物領域的奧林匹克』,是一次文物的盛會、文化的盛會、文明的盛會。」
  • ...海外人士熱議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
    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 題:為世界文明交流互鑑指明正確路徑——海外人士熱議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新華社記者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在北京舉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鑑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
  • 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開幕
    美食為媒,文明互鑑。昨日上午,來自中國、巴基斯坦、以色列、泰國、俄羅斯、韓國、日本7個國家的歌手,共同演繹完成一首專門為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量身打造的原創歌曲《亞洲味道》,伴隨著這首歌,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在成都博物館風雨廊開幕了。
  • 美美與共·共促文明交流互鑑!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繽紛開幕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立足三亞,放眼五湖四海,匯聚了世界優秀電影,在這裡各具魅力的作品交相輝映、美美與共,共促文明交流互鑑。本屆電影節展映的優秀影片,必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凝聚更多正能量,也希望藉助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強勁東風,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人匯聚於此,為世界電影業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 共建共治共享,「美美與共」的東湖實踐
    周和平 周韜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是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提出的文明共處原則。 尊重多樣性,包容地欣賞他人之美,把自己之美和他人之美結合起來,就會達到理想中的大同之美。集思廣益、盡施所長、惠及各方,基層社會治理何嘗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