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1品牌設計:一個遵循漏鬥運行邏輯

2020-12-11 視野圖文

01

從0到1品牌設計 遵循漏鬥運行邏輯

品牌設計是一個漏鬥邏輯,最上層是關注看見,然後是感興趣,接著產生渴望,最終購買,再轉化口碑。今天的消費口碑是聯網的,及時反饋的,輿論不可控的,一個品牌只有一次出手的機會,一旦被定調就很難扭轉。

以前我們相信央視等權威媒體,現在大眾只相信大眾,甚至只相信身邊的小眾。所以在一開始就大面積曝光,沒有群眾基礎,會導致轉化率極低,且極有可能導致負面定調。先在核心圈層嘗試,修改,試錯,打磨成90分的小眾品牌,與核心圈層的用戶達成品牌共識。然後再進行大眾定調,定調權最好掌握在甲方手中,不要讓媒體或KOL搶先,因為這個調性一旦被公眾認可,將會在很長時間裡影響品牌形象。

不管是新消費品牌,還是網際網路產品,可持續的產品力是核心,營銷只是控制傳播節奏與用戶預期,對抗品牌生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只有產品力有保證的情況下,品牌才得以生長,共識才愈加牢固。

在思考如何做品牌前,需要先看清現狀,做策略前要先洞察。接下來從三個層面簡述一下當代社交網絡現狀,一是圈層共識,二是輿論定調短,三是全網矩陣推廣。

02

圈層共識 把圈層固化轉化為營銷優勢

當代生活的真相就是圈層化,認知繭房化,並且大多數並不自知,以為自己關注的就是全世界關注的,自己看到的就是全世界看到的。只要稍微視野遼闊一點,就會發現你的世界很貧瘠,真實的世界很遼闊。

圈層固化與認知繭房是客觀事實,既不褒義也不貶義,是個人選擇問題。而營銷人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利用圈層固化,把圈層固化轉化為營銷優勢,下面的策略會提到如何有效利層。

通過圈層賣貨或體驗,積累圈層口碑共識。賣貨不管是直播,社群,還是私域,只要找準某一個核心圈層,然後紮實的運營好,並及時的讓這些用戶產出口碑。如果在核心圈層無法自然增長,無法做到90分的品牌,就需要及時調整或迭代,甚至中止運作。反之如果沒有達成圈層共識,一上來就推向所有大眾,等於給了所有人批評你的權利,輿論是不可控的。所以在進入大眾視野之前,先達成圈層共識很重要。

03

輿論定調 從品到效幾乎0衰減

輿論的本質,傳播量和輿論並不是劃等號的。一個產品,沉默的積累用戶,沉默的傳播,可以不驚動輿論。2019做的好,這將是很好的戰略隱蔽期。當下的消費轉化路徑是:看見——(搜索)——行動。今天的「品」是分散的,在任何地方看見品牌信息,如果被打動,非常簡單快捷的完成品效轉化。第一,只需告知入口就可以。第二,只要感興趣就能立刻行動。

「輿論定調」是新品牌定位中最重要的一步。一些品牌的定調權,被大眾媒體或KOL搶佔,定成負面,以至造成非常沉重的代價。當一個產品在核心圈層內獲得了足夠好的口碑,很漂亮的自然增長,就需要考慮如何在大眾輿論亮相了。大眾定調成功後,品牌會獲得關注與討論,此時消費者一定會搜索該產品,看一下輿論說的是否真實。如果圈層口碑非常好,是90分的品牌,那麼品牌調性基本能夠定下來,也會形成新一輪的高速增長,同時帶來更為廣泛的品牌共識。到此時,一個小眾品牌可以成功進入大眾視野,具備成為大眾品牌的潛質。

04

全網矩陣推廣 持續品牌的新鮮感

當做完一次成功的大眾定調之後,接下來需要乘勝追擊,鞏固勝利。更新產品,大眾傳播,持續創新,持續搞事,在長時間裡保持住一個新品牌的新鮮感。為什麼要先在前面做這麼多,才開始進行大眾傳播?一是為了效果轉化,前面我們講到的轉化路徑,幾乎是0衰減的,看到就可以立刻行動。現在做大眾傳播,消費者看見後,去搜索口碑,看到用戶評價,看大V與媒體的態度,如果都是正向的,很可能就下單了。如果沒有圈層口碑,沒有大眾定調,用戶什麼也搜不到,下單的可能就小很多。

一個有產品,有口碑,有調性,有共識的,完整的的品牌就放在那裡了,只不過範圍比較小而已。此時做大眾傳播,大家看到的是一個品牌,而不是一個產品。此時再做大眾傳播,品牌的擴張速度將是爆炸式的,可以獲得快速增長。

相關焦點

  • 從0到1設計出一個簡單的邏輯框架,那啥是框架,啥是邏輯框架呢?
    要從0到1設計出一個簡單的邏輯框架,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框架?什麼是邏輯框架?然後才談得上去設計一個邏輯框架?今天重點探討一下什麼是框架。什麼是框架?框架是結構,結構是針對一定對象而言,這個對象,可以泛指一個抽象概念、一個理論、或者其它事物,當然在這裡這個對象指向了邏輯學了。搞清楚了對象,也明白了結構是對象的結構,此處的對象學是邏輯學,此處的結構就是邏輯框架了,從複雜的邏輯學對象之中去設計出一個簡單的框架,這個框架稱這為邏輯框架。那什麼是框架呢?
  • 如何從0到1設計一份訪談提綱?
    和《這四步讓你輕鬆搞定定性數據分析》分別分享了訪談中的「如何提出一個好提問」訪談後「數據收集後如何分析定性數據」,本文將分享訪談前的那些事,即:如何從0到1設計出一份訪談提綱?註:本文所謂的訪談提綱是指用戶研究中最常見的半結構式訪談提綱。
  • 詳解漏鬥模型及如何通過行為設計提升轉化率
    漏鬥模型是一個線性流程,從開始到結束,用戶在每一個環節,都會產生流失,就像漏鬥一樣。全文共分為5部分,預計閱讀時間15分鐘。Elmo Lewis (美國知名廣告人)在1898年提出的,叫做消費者購買漏鬥(the purchase funnel),也叫消費者漏鬥customer funnel、營銷漏鬥sales/marketing funnel等,是一種品牌廣告的營銷策略,準確的概括出了顧客關於產品或者服務的流程。
  • 商業模式創新的路徑:知識漏鬥
    麥當勞公司不但在知識漏鬥的每一個階段進行了大量探索和實驗,而且還適時推動了知識沿著知識漏鬥各個階段不斷流動和跨越。第一輪商業模式創新中,其佔據了先機,獲得了超額回報。到了20世紀90年代,麥當勞公司過於聚焦於現行模式,沒能準確把握新需求。而其他快餐連鎖品牌則提出的新解決方案,迫使麥當勞公司不得不再次順著知識漏鬥啟動第二輪商業模式創新。
  • 從0到1建立數據分析指標體系的底層邏輯
    本文作者就如何從0到1建立數據分析指標體系的底層邏輯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數據本身是無用的,除非你從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洞察。——數據說·實操季如今,各行各業都在說,「我們要數位化管理」,脫離「拍腦袋」時代。但是,到底怎麼落地?數據指標怎麼建立合理?
  • 別讓"孩子還小"毀了孩子,育兒過程中,請遵循"漏鬥法則"
    父母們別再讓別讓"孩子還小"毀了孩子,育兒過程中,請遵循"漏鬥法則"。01、孩子弄壞姑姑的鋼琴,奶奶表示:孩子還小,什麼也不懂今天是樂樂的姑姑的生日,樂樂的姑姑大擺宴席,邀請樂樂一家人去參加生日宴會。
  • 我的世界:設計巧妙的小雞農場,從雞蛋到熟雞肉,全自動化運行
    因為在生存前期,一切都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刷怪塔、刷鐵機等重要裝置都急需修建,玩家根本無暇將太多的精力花費在獲取食物上,此時一個可自動化運行的chicken farm(小雞農場)可解決燃眉之急,建成之後無需過問,打開箱子即拿即吃!
  • 從prolog到LTN,AI的邏輯推理能力1
    01邏輯編程是什麼?只要給出事實和規則,它會自動分析其中的邏輯關係,然後給出答案。它描述了解決方案而不是計算步驟。基於該描述,計算機解決了該問題。從這點來說,描述問題的解決方案比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法容易得多,在邏輯編程時,我們不需要關心尋找結果的過程,這就是邏輯編程具有吸引力的原因。
  • 新項目UX設計0到1的正確開啟方式
    無論是在上市BAT還是創業小公司,都隨時可能接手到從0開始的新項目,那麼作為負責新項目的主設OR獨立設計師,我們應該從何開啟工作呢?梳理原型圖大致邏輯在這裡假定大部分公司沒有互動設計師的崗位,原型圖1.0由產品經理來出。那麼在第一次交流溝通中,產品經理會詳細描述一遍TA的原型圖跳轉邏輯與各界面內容,我們需要了解APP版本1.0所需要完成頁面設計所有內容,及時反饋不合理的跳轉邏輯。5.確認工作排期在溝通後,需要協調產品開發進度,給到大致的設計排期。
  • 電流測量的基本原理:ADI 精密、可選增益、 全差分漏鬥放大器
    降低或收窄這些檢測電壓的傳統方式是使用無源衰減法,但也可以使用差分漏鬥放大器,這種方法在減少元件數量的同時可以提高測量精度。 漏鬥放大器可以執行多達三項信號調節任務: 在模擬前端 (AFE) 信號鏈的末端,將檢測到的電壓衰減到 ADC 可接受的電平。 根據需要執行電平轉換(電平位移),例如在高壓側檢測設計中。
  • 女鞋行業品牌設計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品牌設計現在對於一個品牌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企業要想有一個比較好的市場表現,那麼就絕對離不開品牌的設計。一個好的品牌設計可以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反過來,如果設計得不盡人意,就會起到負面的效果,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需要遵守哪些原則。
  • 如何應用漏鬥模型輔助數據診斷與決策?
    當然,這是一個很簡化的虛擬案例,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看出他們是如何應用數據發現和診斷問題的,在這裡面用到的很重要的一個工具就是「漏鬥模型」。漏鬥模型及常用應用模型所以,什麼是漏鬥模型?漏鬥模型,aka漏鬥分析、轉化率分析,基本上是做所有分析時都或多或少會用到的工具。
  • 移動推廣的漏鬥原理和基礎知識
    移動推廣本質上是在手機終端向消費者宣傳企業或產品信息,其原理遵循消費者購買行為,從用戶看見和發現產品,到用戶感興趣,再到用戶比價對比,直到最終購買,形成一個漏鬥模型。從曝光到點擊,再到註冊和購買,逐步產生流失。對於推廣人員,要提升推廣效果,就需要對整個漏鬥模型進行優化。比如優化點擊率,優化點擊單價,優化註冊環節,優化購買環節。優化你的landing page和素材當我們把註冊和購買環節優化合理後,引入流量,就可以帶來較好效果。
  • 別讓「孩子還小」毀了孩子,教育孩子的時候,請遵循「漏鬥法則」
    從我們落座到開始吃飯,一切都很正常,並沒有因為旁邊是好幾個孩子,而被揪頭髮、噴飲料。可是下面的一幕讓我驚呆了,也讓附近的人不自覺地關注到這桌子人身上。只見其中一個孩子,悄無聲息地把一口親親腸丟進了火鍋中,剛好這個時候有個孩子拿著筷子去夾菜。
  • 復盤:從0到1設計A/B測試系統
    因此先介紹系統背後的基礎原理還是十分必要的,也能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系統設計背後的目的所在,全文展開的節奏如下:介紹 A/B 測試背後的統計學原理和試驗流程,拋出系統的定位,幫助大家理解系統設計的目標;結合對 3 大類涉及 A/B測試功能產品的調研,對背後不變的產品邏輯和系統架構進行抽象總結
  • 你會靈活使用漏鬥模型麼?——TY聊思維1
    漏鬥模型的詳細解釋:1、漏鬥模型的每一層對應了一個環節。這個漏鬥的層數可以是3層也可以是4/5/6層等。根據場景和實際應用不同,層數有所不同。2、這個模型從上到下,每層逐漸縮小,代表了你的目標對象越來越少。
  • 韓都衣舍趙迎光:網際網路快時尚品牌的進化邏輯
    DoNews 9月18日消息(記者 周勤燕)韓都衣舍創始人兼CEO趙迎光今日在「2015韓都衣舍移動新媒體大會」發表了主題演講,闡述了韓都衣舍從單品牌運營階段、多品牌運營階段,再到時尚品牌孵化平臺階段的發展和進化邏輯。
  • 產品運營 | 漏鬥模型是什麼鬼?
    在產品設計中,也是一樣,再牛X的產品也不可能達到100%的轉化率(利潤率可以達到或超過100%,但是轉化率不行,這個需要強調)。漏鬥模型普遍適用於網際網路產品:網站、APP、客戶端,用戶從剛進入到完成產品經理設計的產品目標時,中間的步驟肯定會發生損耗,在很多時候,這個損耗還很大。
  • 編程貓「kitten源碼編輯器」0到1的關鍵點設計
    而今天筆者從另外一個視角進行一次產品分析,老話說打蛇打七寸,做事抓關鍵,今天我們嘗試做一次產品設計關鍵點分析,推演一下一款工具類產品0到1過程當中的幾個關鍵點應當如何思考與規劃。在17、18年,編程貓還被稱為少兒編程教育行業當中的一匹黑馬,短短兩年時間,它已經成長為了這個行業當中的佼佼者。
  • 從0到1,新搜索營銷的進擊之旅
    企業需要重新制定營銷戰略,做「新搜索」營銷就類似於一個從0到1的過程。「新搜索」營銷是什麼?它是指結合傳統搜尋引擎收錄規則、排名機制和新媒體平臺,運用先進的排名技術及高質量的內容,提高品牌方的搜索排名和精準曝光的一種營銷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