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雙語教育碩士
臺灣大學中文系交換生
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學士
學生活最值得期待的部分莫過於五花八門的學生社團了。這些團體不僅能成為你業餘學術、社交和興趣生活的補充,更會提供鍛鍊領導、組織、口頭表達等能力的渠道,幫助你進一步發展愛好、積累人脈資源,甚至為日後的求職奠定基礎。然而空有玩轉社團的壯志並不足以讓你充分地利用和享受大學生活,面對龐大的社團基數,如何選擇最適合最有益的那一個成了新生們的普遍困擾。
課餘精力畢竟有限,一些社團在招新時花樣百出,入社後才發現「水」的本質;社團也有自己的個性和活動方式,誰也不願面對無法融入的尷尬;萬一社團領導是個「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獨裁者」,怕是要為自己徒增煩惱. 那究竟該如何在挑選時擦亮雙眼,辨別社團的活躍度和質量,衡量其與自己的匹配程度呢?
首先做任何一件事之前,明確目標永遠是不變的初步法則。想一想你的興趣點有哪些?有什麼領域是你在高中時期想要了解卻沒有機會的?你主要希望通過社團得到哪些方面的資源或提高(領導力/交友/興趣愛好/學術經歷/求職)?
強調這一點是因為許多大學新生都容易在幾百個特色社團中挑花了眼,這個想參加,那個也不願放棄。很容易顧此失彼,最後在每個團體裡都成了打醬油的角色。不太擅長多任務處理或者沒有準備好「馬不停蹄」度過大學生活的同學們,還是儘量明確參與社團活動對自己最重要的意義。
根據不同的目的性,你在考察社團時重點考察的方向也就會不一樣。如果你希望社團活動的經歷能夠成為簡歷上增光添彩的一項,那麼社團在校園裡的知名度、影響力就很重要;如果你希望作為社團成員免費或低價參與強身健體的活動,那麼就要去參考這些社團的會員制度和活動時間表;如果你重視團體的凝聚力和歸屬感,則可以通過官方社交帳號上的內容,感受下這個社團平時的團建活動及內部氛圍;如果你具備企業家精神,希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規模較大的已成型社團或許無法給予你足夠的空間,你得關注一些中小型卻很有發展潛力的社團。
決定好自己理想的社團類別和性質之後,接下來就該大規模搜攬信息、進行初步篩選了。我們都能通過哪些渠道調查學生社團呢?
學校官方網站永遠是信息獲取的首要渠道,接下來我將以哥倫比亞大學的社團信息平臺為例,手把手教大學做社團調查。進入學校官網後,大家通常能通過點擊Campus Life定位到社團名錄,下面這張截圖正是哥大所有官方社團的目錄,並有細緻的分類便於學生查看。一般各個大學也都會有自己的學生社團線上平臺,整合及發布全校的社團活動,哥倫比大大學的平臺名為LionLink。透過截圖我們能看到,你能在平臺上找到社團的簡介、特色活動及其現場圖片。了解這些基本信息後,相信你已經可以列出一份初步的清單了。
連結:
https://undergrad.admissions.columbia.edu/learn/studentlife/activities
連結:https://lionlink.columbia.edu
每年九月初,學校都會舉行盛大的迎新系列活動,也會開放一天時間給學生社團專門招攬新生社員。例如哥大會舉辦百團大戰(Activities Day),屆時幾百個社團都會在校園裡擺展臺宣傳。你有機會面對面和社團前輩諮詢或交流,了解更具體新鮮的社團訊息,也是個提前混臉熟的好場合。如果某些攤位人潮異常火爆,抑或前來幫忙或捧場的老社員眾多,一般透露的信息就是:我很popular,親放心加入哦!百團大戰上轉一圈下來,你的手裡通常都會被塞滿小海報,上面寫明了社團招新面試(audition)或說明會(information session)的時間地點,這也是你進一步加深對其了解的機會。招新活動現場你會認識到整個執行團隊,也就是將來你要合作的部長和正副主席,你可以通過提問和交流看看與他們的氣場是否相合。
社團質量的首要體現還在於固定的特色活動,它能直觀展示社團的存在感。中大型活動多的社團往往意味著後援資金充足、活動曝光度高,加入這樣的社團你能有更多機會體驗團隊協作,也是廣泛交友和獲取資源的跳板。但如果你渴望鍛鍊組織策劃能力,則不必局限於此,小型的興趣類社團或新興社團會有更廣闊的藍圖等待你書寫,你也能接觸到籌集資金、宣傳推廣中更有難度更細節的部分,而這些在大型社團裡,由於已有多次舉辦經驗,可能並不那麼有挑戰性。
每個社團都會建立自己的官方社交帳戶,如臉書、INS、推特、微信公眾號等等,透過其關注人數、內容瀏覽量、回復量以及內容更新頻率,基本就能看出一個社團在校園裡的影響力。網站或社媒維護得較好,回復速度較快的社團,也反映其社團成員的責任感和參與態度。上面提到,社團的質量主要由固定活動體現,在這些社交帳號上,你能找到過往活動的影像、總結文和當時的活動報名頁面。活動報名頁面裡你能詳細了解到這個活動的內容,也能看到它受到了多少人的關注和直接參與。不論最後你是否加入此社團,都可藉此積累後面值得參加的校園特色活動。
如果你覺得掌握的信息仍舊太表面,不如到領英或院系交流群裡尋找校友或學長學姐,向他們詢問更為內部的參與感受。一般你會得到比較中肯的評價,這時再結合你自身的情況判斷,看看社團存在的隱性問題於你是否可以接受。例如某社團規模大,但社員多、升職的競爭壓力大,而你的情況是不在意最終是否能競選上部長、主席,只希望透過平臺結識更多的朋友,那麼就可以忽視其負面性。再例如,某藝術類社團平時團訓要求嚴格,但成員間氛圍好,經常出去聚餐,而你性格內向,不喜社交,且不想因為訓練影響學習,那就需要三思了。
當然,學生社團本身很難用好壞來區分,不論最終決定加入哪些組織,如果能抱著積極的態度與社員建立關係,認真負責地投入到社團的日常運營和活動籌辦中,都是能收穫珍貴的友誼,並積累到實戰經驗的。希望大家能在對社團的需求有一個清晰認知的基礎上,多方打聽、親身了解,創造精彩的社團回憶!
點擊關鍵字回顧引知往期精華
課外活動|夏校|面試|訪校
文書主題|爬藤|錄取規則
IB vs. AP|SAT 科目考試|AP|LSAT課程
Nikki老師讀書會|Emily老師寫作課
斯坦福|哈佛|賓大|普林斯頓|MIT|杜克|加州
法學院|商學院|教育|心理學|生物|數學|傳媒
耶魯男孩|NYU阿布達比全獎|家長感言
耶魯早申丨芝大申請經驗丨喬治城大學申請
時間管理 | 尋找熱情 | 學霸技能
申請群丨申請集訓營
想搜索以前的文章?
在公眾號回復關鍵詞來找找看吧。
試試:GPA、標化考試、課外活動、辯論、夏校、寫作、書單、選校、文理學院、選專業、就業、申請策略、申請流程、候補名單、家庭教育、留學心理、學費、美國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