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口罩」的相關法律問題

2020-12-18 健康界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成為了搶手貨。一時間各大電商平臺都已售罄,藥店超市限量發售,各大醫院更是醫用口罩緊缺,雖然不少廠家加大生產力度、不分晝夜的生產口罩,很多人也都到國外採購口罩,但依然無法緩解口罩緊張的局面。

在這樣的特殊時刻,每個人都會佩戴口罩出門,圍繞著以前常見的口罩,出現了諸多法律問題。今天康達律師事務所i醫法律服務團隊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圍繞「口罩」的相關法律問題。

一、N95與KN95口罩的比較

網上有消息稱N95口罩可用於醫療防護,而KN95口罩不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用品清單目錄中?這樣的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N95或者KN95又各是什麼含義呢?

N95或者KN95都是指口罩的過濾對象和過濾效率,N代表的含義是Non-oil,即防護非油性顆粒物,95表示的是過濾效率應當在95%以上方才符合標準。字母N/R/P系列是美國標準,KN/KP系列是中國標準。從使用效果上N95口罩和KN95口罩並沒有本質區別。

N95或KN95口罩不是都適合醫療崗位,具體的行業生產標準以國標GB19083-2010和GB2626-2010/2019加以區分。前者GB19083標準是可以用於臨床醫學的醫用款,有更強的防水性和防噴濺性,適用於醫療崗位;後者GB2626標準只能用於日常防護,對臨床醫護人員可能遇到的突發體液飛濺等狀況,保護力度不足。所以,目前各大醫院在捐贈公告中均列明了標準,即「符合醫用防護口罩GB19083-2010標準」,正是指醫用口罩的國家標準。

目前,國標GB19083-2010標準中標註的口罩過濾等級分類為1、2、3級,且過濾效率要求都在96%以上,因而國內很少用KN95口罩和醫用口罩混標。

所以,無論是N95口罩還是KN95口罩,只是表明口罩的過濾效率在95%以上,並不當然符合醫用標準,可以用於醫療防護或在醫療臨床使用。只有符合國標GB19083-2010的醫用防護口罩、符合YY 0469-2010標準的醫用外科口罩,才能用於醫療臨床,大家在愛心捐贈時務必注意。

二、口罩中3M的含義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口罩眾多,但很多時候我們在路上經常能夠看到印有「3M」標識的口罩,這種口罩是什麼含義呢?3M標識和N95或KN95的標識有什麼區別?

雖然同為字母和數字的組合,3M和N95/KN95是存在本質上的區別的。前者是美國明尼蘇達礦業製造公司的簡稱,也是該公司的註冊商標,而後者則是口罩行業生產標準代號。

在美國,3M公司生產的口罩中,3M1860、3M1870+口罩和3M9132口罩都屬於N95標準的口罩,是經過FDA認定,可以用於臨床醫療的防護口罩。而3M8210和3M9210雖然也是N95標準,但前者用於建築工程防灰塵等,後者用於工業工程防沙塵及腐料,完全不防病毒,大家購買時一定要注意。

3M是註冊商標,如果未經3M公司許可,非法製作、仿製或銷售假冒的3M標識口罩,可能會違反《刑法》中的假冒註冊商標罪、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註冊商標標識罪等罪名,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三、口罩抬價的法律責任

近日,北京市豐臺區某藥房因口罩抬價被處罰,該藥店以850元/盒的價格銷售進價為200元/盒的口罩,市場監管局擬對其作出罰款300萬元的行政處罰。天津津南區市場監管部門也對某連鎖藥房大幅加價出售KN95口罩的行為進行處罰。因口罩抬價行為被市場監管部門處罰的事件層出不窮。

那麼藥店等商家因為口罩奇缺而抬高價格的行為是否違法?

《價格法》第18條明確規定:「下列商品和服務價格,政府在必要時可以實行政府指導價或者政府定價:(一)與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關係重大的極少數商品價格;(二)資源稀缺的少數商品價格;(三)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價格;(四)重要的公用事業價格;(五)重要的公益性服務價格。」

《價格法》也明確要求,經營者定價,應當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經營者應當努力改進生產經營管理,降低生產經營成本,為消費者提供價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務,並在市場競爭中獲取合法利潤。

因此,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口罩生產者、銷售者都應當合理定價,合理增加價格是合法的,但是過度抬價,獲取暴利的,屬於典型的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行為,並有可能會以非法經營罪定罪。

四、生產假口罩的法律責任

在口罩緊缺的市場需求下,一些地方出現非法小作坊生產未經質檢口罩。公安部1月30日公告顯示,浙滬蘇贛等地公安機關偵破製售假冒偽劣口罩案件7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0名,現場查扣假冒偽劣口罩38萬餘只。

生產普通口罩,需要取得《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等相關資質,生產醫用口罩,還需要取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註冊證》,並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檢驗合格後,方能流入市場銷售。

口罩在疫情防治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口罩會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醫護口罩的還有可能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衛生器材罪,後果特別嚴重的,可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

五、銷售二手口罩的法律責任

日前,深圳警方接到群眾舉報對一家藥店進行突擊檢查,發現其銷售的大量口罩疑似存在汙漬、懷疑是已經使用過的二手口罩,該案正在調查中。

市場上流通的病毒防護口罩均系一次性口罩,口罩使用過後會攜帶不同程度的生物遺留物和病菌,清洗會破壞口罩的保護層使口罩失去防護功能。因此,防護口罩絕對不能二次使用。

收集廢舊口罩並二次銷售的行為屬於犯罪行為,根據《刑法》第125條的規定,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銷售的二手口罩數量多,可能影響到不確定的人的生命安全的,還可能以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

六、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法律問題

根據平安北京發布的警情通告,1月29日,乘客韓某在乘坐公交車時,乘務管理員提示其應當佩戴口罩乘車,其不聽勸阻並辱罵乘務管理員,被警方以擾亂公共秩序處以行政拘留。那麼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公共場所拒不佩戴口罩是否違法呢?

為有效防止疫情傳播,北京、重慶、成都、深圳等多地均已要求在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應佩戴口罩,武漢市政府更要求全市範圍內在公共場所均應佩戴口罩。對於沒有戴口罩的乘客,公共運輸工具運營人予以勸返。對於勸返不聽的,運營人有權拒絕乘客乘坐。勸返過程中,乘客擾亂運輸秩序的,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七、處理使用口罩的法律問題

健康人群佩戴過的口罩,沒有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風險的,可以作為一般生活垃圾,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處理即可。

疑似病例或確診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隨意丟棄,應視作醫療廢棄物,嚴格按照醫療廢棄物有關流程處理,不得進入流通市場,可攜帶至醫院的醫療廢物垃圾桶中丟棄,不鼓勵民眾開水燙後自行丟棄或焚燒後丟棄,以防病毒消滅不全造成二次汙染或造成環境汙染。

醫療機構對於病患者及醫護人員使用過的口罩,應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17條的規定處理,即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建立醫療廢物的暫時貯存設施、設備,不得露天存放醫療廢物;醫療廢物暫時貯存的時間不得超過2天。醫療衛生機構應根據就近集中處置的原則,及時將醫療廢物交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

在全國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口罩雖小,但防控效果巨大。廠家合法生產、商家合法銷售、群眾正確使用、用後合理處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大家合理合法的管好自己,不做違法行為、不給別人添亂,一起努力共同打贏這場抗擊疫情的戰役。

作者:李婷、張廣、魏旻

相關焦點

  • 中國企業出口口罩需注意的法律問題
    隨著逐步復工復產,中國開始向其他國家大量出口口罩等防疫用品。3月28日,荷蘭聲稱在中國採購的口罩有46%不符合歐盟標準,荷蘭衛生部宣布下令收回已發往醫療機構的大約60萬隻從中國進口的口罩。一些西方媒體藉此大肆炒作「中國醫療產品質量問題」。隨後中國商務部、外交部霸氣回應:「中方企業發貨前已明確告知荷方這批口罩是非醫用口罩,出口報關手續也是以『非醫用口罩』的名義履行的。」自此,口罩烏龍事件真相大白。
  • 抗疫一線 | 疫情期間企業相關法律問題案例分析
    3.根據公司相關規章制度及員工手冊,決定對員工進行處罰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公司規定報備工會並取得員工書面同意,若員工不同意的,應按照流程將決定送達員工。(四)法律問題及分析1.該員工行為是否涉嫌刑事犯罪?該員工私自拿取口罩的行為,屬於侵犯了公司所有並佔有的財物,若數額較大,該行為涉嫌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盜竊罪或職務侵佔罪。2.公司應如何對違紀員工進行合理調崗或解除勞動合同?
  • 文化問題or法律問題 在西班牙戴口罩被趕下車該怎麼辦?
    【歐洲時報記者唐奕奕報導】隨著新冠病毒疫情在歐洲蔓延,如今已經出現旅西華人戴口罩被趕下公共運輸的現象,還有華人在朋友圈發貼感嘆自己戴口罩後遭異樣眼光的經歷。那麼,在西班牙戴口罩觸犯法律嗎?戴口罩被趕下車該怎麼辦?旅西華人該如何在疫情面前保護自己的健康和權益?為此,《歐洲時報》記者專訪了西班牙中國律師事務所的季奕鴻律師。
  • 狗頭金相關法律問題最全解讀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何兵也認為,儘管法律禁止公民私自採礦,但並未禁止公民「撿石頭」,根據「法無明令禁止皆可為」原則,別熱克·薩吾特佔有「狗頭金」的行為應受到法律保護。專家及網友普遍表示,目前首先應進一步完善立法,填補當下法律、法規存在的空白地帶,例如應出臺相關司法解釋,對類似別熱克·薩吾特撿到「狗頭金」的情況做出特別規定,避免在法律適用方面引起爭議。
  • 慈善組織捐款相關的法律問題怎麼說?聽律師解答!
    今天,法報君採訪了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何承宸,對與捐款相關的法律問題,比如慈善機構「管理費」該怎麼收、捐贈為何要通過特定慈善組織、醫療機構在募捐時是否合法、定向捐贈款物如何及時到達受助方、個人能否公開募捐等,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1、慈善組織「管理費」問題近期網上輿論頗有爭議,很多人對於慈善組織從捐款中扣除部分作為管理費用的行為表示不解。
  • 淺談二婚的相關法律問題
    嚴格地講,我的題目應該叫:非首婚的相關法律問題。眾所周知,近幾年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離婚率也在不斷提高,大量的離婚人士最終還是選擇了再次結婚。今天,我就和大家談談二婚中的一些法律問題。一、二婚如何辦理結婚?
  • 上海相關公共場合不戴口罩等違規行為將承擔法律責任
    上海今起相關公共場合不戴口罩、隔離觀察人員違規將承擔法律責任中新網上海11月1日電(記者陳靜)《上海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條例》(簡稱《條例》)1日正式實施。上海市防控辦方面1日對記者表示,《條例》要求民眾進入機場、火車站、公交、地鐵等公共場所按要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隔離觀察人員應遵守管理規定,如違反應承擔法律責任。
  • 京魯法學組織舉辦東京奧運會延期相關法律與倫理問題學術研討視頻...
    新華社北京4月5日電 北京市法學會體育法學與奧林匹克法律事務研究會、山東省法學會體育法學研究會、山東大學法學院(威海)日前聯合主辦了東京奧運會延期相關法律與倫理問題學術研討視頻會議。東京奧運會延期在法律上的依據和倫理上的正當性,受到國際體育界和相關各界的廣泛關注。視頻會議圍繞東京奧運會延期所涉法律依據、法理問題與倫理上的正當性、對各利益相關方產生的影響以及可能的救濟途徑、疫情作為不可抗力的構成和舉證、對北京冬奧會可能的影響、對完善主辦城市合同的意義、此決策的程序正義和各利益相關方參與治理等一系列問題展開研討。
  • 涉外繼承相關法律問題
    問題:A的丈夫B在美國去世,得到一筆賠償金,B在中國的父親C要求繼承該筆賠償金。 該筆賠償金應如何分配?涉外繼承的管轄問題在我國,對於涉外繼承案件實行專屬管轄。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3款的規定,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 涉及疫情的相關民事法律問題處理參考意見
    閱讀提示為積極應對涉及新冠肺炎疫情案件的審理,切實為人民群眾提供強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周口中院研究室就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內涉及疫情民事案件法律適用的熱點、難點問題等進行了認真研究,梳理形成了《涉及疫情的相關民事法律問題處理參考意見》,供審判執行工作參考。
  • 對於共享用工相關法律問題的解讀
    一、共享用工的定義及相關法律規定(一)共享用工的定義(二)共享用工的相關法律規定1.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2月21日官微關於復工復產中勞動用工、勞動關係、工資待遇、社保繳納等問題的權威解答2.原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該意見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應與其長期被外單位借用的人員籤訂勞動合同,但在外借期間,勞動合同中的某些相關條款經雙方協商可以變更。
  • 汪慶豐律師:關於行政協議相關的法律問題
    關於行政協議相關法律問題,北京楹庭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專業拆遷律師,汪慶豐律師跟大家探討下關於行政協議的相關話題。近期的一段時間,楹庭律師接到了好多行政協議,主要是因為徵地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發生的相關糾紛。之前也有,但是之前的這些糾紛,如果在司法處理層面,風險特別大,因為法律沒有細化,很多問題,當時不知道怎麼處理。
  • 這些與教師相關的法律問題,你了解多少?
    教師作為一份職業,當然也如其他各種職業一樣,會遇到關於身份認同、學生安全、自身權益等各種法律問題,但是教師這一職業特殊的地方又在於,一旦遇到這些法律問題時處理不好,相對於其他職業,對社會和公眾造成的影響更大。所以在今天這個特殊的節日裡,融小妹就簡要的為廣大教師梳理下相關法律問題。
  • 淘寶回應口罩價格不穩等問題:相關商品全部下架 將協助退款
    1 月 27 日凌晨,針對網友曝光的部分淘寶店鋪口罩出現不實宣傳、價格不穩等問題,淘寶官方回應稱,已經對曝光的店鋪全部逐一做了核查,相關商品已全部下架,並將協助消費者進行退款。淘寶提到,個別店鋪需要更細緻的覆核,但健康第一,相關商品也已先予下架處理。
  • 有限合夥的相關法律問題探析
    內容摘要:本文首先通過對有限合夥優勢的分析,闡明了我國建立有限合夥的必要性;然後在比較國外有限合夥的立法選擇的基礎上,認為我國應修改現行的《合夥企業法》,直接採用有限合夥制;最後,筆者對制定有限合夥應注意的相關問題中提出了立法建議
  • 多地口罩大檢查!口罩好買了,問題也來了?
    來源:宋清輝保安溫馨提示觀眾佩戴好口罩。張亨偉 攝多地列出口罩「黑名單」8月5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公告稱,在對北京市場上銷售的口罩進行抽檢發現,18款口罩存在質量問題,主要為過濾效率、洩漏性、標識等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不合格名單中出現了知名品牌霍尼韋爾。
  • 以勞保口罩當醫用口罩,想發疫情財法律不容
    以勞保口罩當醫用口罩,想發疫情財法律不容 2020-12-11 1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問題口罩、過期口罩、「三無」口罩,嚴打!溫州抓深抓細守住防疫...
    為確保防疫一線人員和群眾所需口罩等產品質量安全,溫州市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力度打擊防疫用品產品質量違法行為,加緊加快開展疫情防控期間市場執法工作,抓深抓細守住防疫產品質量紅線,查處了一批不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的問題口罩案件:一、微信售賣?
  • eBay禁止賣家銷售口罩等疫情相關產品
    3月7日消息,eBay昨日發布公告稱,由於美國各地的監管法規限制,eBay已選擇禁止賣家在站點上刊登口罩、洗手液等與疫情相關的部分物品。 eBay表示,這些上架產品可能違反美國法律或法規及eBay政策,並且對買家展現出不公平的定價行為。
  • 關於師生戴口罩開學及相關問題的回覆(楚教涵20018號)
    楚陽中學校委會:你校戴蔻皂同志來信,反映師生戴口罩開學及相關問題,我局現作如下回覆:1.停止向學生家長和社會倡議購買口罩,是我局在綜合研判國內外複雜局勢的基礎上做出的重大決策。要教育廣大人民教師相信組織,相信黨。2.針對全國口罩生產和銷售當中存在的資金和原料困難,各校要發動教職員工,激活校友人脈,熱情牽線搭橋,為黨國分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