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5月至8月,新生兒尿布皮炎高發
「我家寶寶的屁股老是紅紅的,這是怎麼回事?」最近,家住城區的周先生「升級」成為了一名新手爸爸,讓他發愁的是,剛出生12天的兒子亮亮出現了「紅屁股」。到醫院就診後,他才知道亮亮是患上了新生兒尿布皮炎。
「腹瀉、更換尿布不及時、護理不當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寶寶患上新生兒尿布皮炎。」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主管護師徐路提醒,5月至8月是新生兒尿布皮炎的高發季節,家長應防止寶寶腹瀉,及時更換尿布,讓寶寶的屁股保持乾淨清爽。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潘雅靜
寶寶屁股越來越紅原來是痱子粉惹的禍
「不知道為什麼,孩子的屁股總是紅紅的,是不是天氣太熱了?」亮亮出生才12天,屁股一直紅紅的,周先生以為是天氣悶熱,孩子又穿著紙尿褲所以捂紅了,於是每次給孩子清洗完屁股後,便會塗上一層痱子粉。
但讓周先生疑惑的是,塗了兩天痱子粉後,亮亮的「紅屁股」不但沒有消失,皮膚泛紅的部位反而有擴大的趨勢。到醫院諮詢後,他才知道原來亮亮的「紅屁股」不是熱出來的,而是患上了新生兒尿布皮炎。
經醫生査看,亮亮的臀部皮膚發紅的面積有12平方釐米大小,局部皮膚有散在的斑丘疹,還合併有真菌感染。醫生開具藥方,讓周先生使用治療真菌感染的藥膏在亮亮的患處進行外塗,並加強臀部護理,亮亮的病情開始好轉,如今「紅屁股」已經消失了。
「亮亮出生時患有黃疸,家長給他餵服了治療黃疸的茵梔黃,茵梔黃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會增加寶寶排便的次數。」徐路提醒,很多家長看到寶寶屁股發紅,會使用痱子粉塗在寶寶的屁股上,其實這會堵塞毛孔,反而不利於病情的康復。
徐路介紹,每年的5月至8月是新生兒尿布皮炎的高發季節,家長如果發現寶寶出現「紅屁股」,不要盲目使用痱子粉進行塗抹,應及時諮詢醫生。
腹瀉、尿布不透氣可導致嬰兒出現「紅屁股」
什麼是新生兒尿布皮炎?徐路解釋,新生兒尿布皮炎也叫做新生兒紅臀、尿布疹等,指嬰兒肛門附近、臀部和會陰部位皮膚發紅,出現皰疹和斑丘疹,如肛周有皮膚破損,還容易引起感染。
「誘發新生兒尿布皮炎的原因有多種,主要和清潔不到位、寶寶排便次數多有很大關係。」徐路介紹,寶寶出現新生兒尿布皮炎,一般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嬰兒皮膚嬌嫩,防禦功能差,局部皮膚長期受糞便刺激;腹瀉時,寶寶排便次數增多,臀部長時間處於溼熱狀態,導致肛周及臀部發紅、糜爛,值得注意的是,患有黃疸的寶寶由於照藍光及口服藥物進行治療,排便次數會增加;長期使用塑料布或橡膠布等不透氣、粗糙、質地硬、吸水性差的尿布,對嬰兒的皮膚造成損害;大小便後,未能及時更換尿布,衣物包裹太多,使寶寶的皮膚褶皺處及尿布接觸部位受汗液及大小便的雙重刺激。
此外,餵養方式也對新生兒尿布皮炎的發生有影響,純母乳餵養的新生兒與使用配方奶粉餵養和混合餵養的新生兒相比,患新生兒尿布皮炎的概率較小。徐路介紹,這主要是因為,使用配方奶粉餵養衝泡奶粉等步驟時,寶寶可能因奶具沒清潔到位而出現腹瀉的情況。
健康貼士
高溫天氣下注意寶寶的皮膚護理
高溫天氣下,如何預防寶寶出現新生兒尿布皮炎呢?徐路建議,嬰兒的尿布要選用透氣性好、細軟、吸水性強的棉製品,布料的顏色宜淡,有利於觀察大小便的性狀;大便後應及時更換尿布,以免糞便刺激臀部皮膚,可以用溫水(35-40℃的水)洗淨屁股;為寶寶更換尿布,接觸寶寶皮膚時,應洗淨雙手,防止交叉感染;寶寶出現「紅屁股」後,可以使用含有氧化鋅以及凡士林等成分的護臀膏,塗抹於接觸排洩物或者皮膚發紅的部位,減少尿液和糞便對皮膚的刺激,起到預防並減輕新生兒尿布皮炎的作用。
「家長在給孩子餵奶時,如果是母乳餵養,則要注意乳房和手部的衛生,如果是使用配方奶粉餵養,奶具應每天用沸水消毒,防止寶寶出現腹瀉的情況。」徐路提醒,如臀部岀現大面積的發紅、破潰及散個斑丘疹或膿疹的現象,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對症治療。
此外,家長需格外注意的是,清潔過度也可能刺激到寶寶嬌嫩的皮膚,導致出現「紅屁股」。「清潔時用清水即可,不需要使用沐浴露這類清潔產品。」徐路建議,家長在幫寶寶清洗後,應用柔軟的紙巾或毛巾輕輕吸乾水分,切勿用力擦拭,切忌用肥皂水洗屁股。每次為寶寶清洗臀部後,可以塗一層護臀油或清油(茶油、橄欖油)。
育兒知識
「新手」爸媽請學好這些知識
「我家寶寶喝完奶後總是吐奶,這是怎麼回事?」「寶寶睡覺時應採用什麼樣的姿勢最好?」最近,市民丁先生和妻子喜得寶寶,可在護理寶寶方面,丁先生和妻子遇到了不少問題,一出現寶寶吐奶、打嗝等小狀況,兩個人就有點手忙腳亂。
不少新手爸媽都有這樣的煩惱,因此,徐路整理了一些護理小知識,可用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育兒問題。
「多數寶寶在出生兩周後,會經常吐奶,在寶寶剛喝完奶或者剛被放到床上,奶就會從寶寶嘴角溢出。」徐路介紹,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在給寶寶餵完奶後,可以把寶寶抱起來,輕輕拍打背部,把食道中的空氣拍出來,防止寶寶打嗝、吐奶。如果寶寶在喝完奶後需要睡覺,最好採用左側位的臥姿,以防寶寶吐奶時被奶水嗆到。平常睡覺時,則建議讓寶寶保持自然的睡姿即可,無需刻意調整。
足月生產的新生兒,在出生後半個小時就可以進行母乳餵養。母乳餵養時,應按照新生兒的需求進行餵養,不用刻意限定次數和時間。沒有母乳的新媽媽也不要著急,可以衝泡配方奶粉,兩三個小時餵一次奶。
不過衝泡奶粉也有講究。首先,衝泡奶粉時,應用手腕內側試水溫,以防水太熱,如果水太熱,切勿用嘴巴吹冷,以防唾沫汙染食物;每次衝泡的奶粉量應按產品的餵哺說明添加,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會增加寶寶腸道負擔,少了則會營養不足;在水中加入奶粉後,應該拿著奶瓶輕輕地旋轉搖勻,不要為了加速溶解而劇烈搖晃。
此外,衝泡奶粉的水種、水溫、存放等問題也需要細心對待。衝泡奶粉的水宜用煮沸冷卻後的自來水,使用礦泉水會加重寶寶腎臟負擔,自來水煮3分鐘即可除氯;水溫應在40-50攝氏度,勿用滾燙的開水衝泡奶粉,水溫太高易使蛋白質變性,如有特殊奶粉則按產品說明的水溫衝泡,實在不好把握溫度,可以用寶寶專用溫度計來測量水溫;衝泡好的奶放置在常溫下不宜超過2小時,放置在冰箱內不宜超過24小時;奶具每次使用後都必須煮沸消毒,消毒後待其自然晾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