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25日電 (王亞東)12月20日,剛剛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評為「2016-2017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的上海市閔行區固定獻血者薛琪薪又來到梅隴愛心獻血屋再次捐獻出雙份血小板。作為一名在讀博士,堅持無償獻血12年,累計捐獻全血(間隔期6個月)、血小板(間隔期14天)達40次,卻不計任何回報。用薛琪薪的話來講,「獻血」早已成為他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提及獻血,薛琪薪說:「2006年12月,我在廣西師範大學讀大二時遇到學校裡開展獻血活動,身為學校青年志願者協會會長助理的我參與了獻血活動的前期宣傳和準備工作,看到同學們報名熱情高漲,自己也毫不猶豫地在報名單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2010年9月16日,薛琪薪讀碩士期間,經過上海南站南廣場,一輛愛心獻血車旁志願者們拿著喇叭裡喊著:緊急動員,急需A型血。聽到呼籲後,身為A型血的薛琪薪,毫不猶豫地登上獻血車,捐獻出400毫升全血。這天,風大、天涼,但薛琪薪的內心卻很溫暖,舉手之勞就能幫助他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是,薛琪薪卻很懊惱,泱泱13億人的大國,竟然會發生血液緊缺的事情。他暗下決心,要堅持獻血。
最讓薛琪薪難忘的是2013年爺爺身患癌症治療期間,輸注了好心人捐獻的血液。雖然後來無力挽救爺爺的生命,這讓薛琪薪了解到捐獻血液對臨床救治的重要性,也更堅定了他堅持無償獻血的信念。
薛琪薪不僅自己身體力行地一次次無償捐獻血液,還帶動身邊不少同學、朋友一起獻血。室友李榮輝就是其中一位,剛開始他對薛琪薪經常獻血覺得非常不解,說薛琪薪獻血獻到「走火入魔」。薛琪薪時常和他講有關獻血的故事,還把閔行區《獻血屋》等獻血宣傳資料拿回去給他看,慢慢地李榮輝對獻血的態度發生了轉變。2017年6月14日世界獻血日這天,他和薛琪薪一起來到獻血屋,捐獻了400毫升全血,並同樣感受到了「能幫助他人,是件很開心的事情。」
薛琪薪讀博士前,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任教,特別是擔任輔導員的3年裡,他藉助各種機會,向學生們宣傳無償獻血的知識、政策。在他的感染下,不少學生紛紛加入到捐獻熱血挽救生命的行列中。薛琪薪在教書育人中不遺餘力地宣傳無償獻血的益處,將熾熱的愛灑遍了校園。
隨著捐獻全血次數的增多,薛琪薪了解到血小板是人體血液裡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細胞成分,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非常寶貴的血液成分,有利於幫助更多患者。於是,薛琪薪又開始捐獻血小板。
堅持獻血,對薛琪薪來說已成習慣,更值得點讚的是他在2017年10月15日還申請加入造血幹細胞庫,希望有朝一日能以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方式挽救他人生命。
目前,身為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一名在讀博士生的薛琪薪先後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桂林市、上海市的徐匯、奉賢、虹口、閔行等區累計無償捐獻全血6次累計1600毫升、血小板34次累計68人份。當榮獲「2016-2017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時,他卻說:「這只是盡了一位青年學子應該盡的社會責任。」
有著10餘年黨齡薛琪薪,一名好學上進的青年學子,平時話語不多,在同學眼裡卻是一位熱心的小夥,與殘障兒童結對、農民工子弟學校支教、參加全國腫瘤防治宣傳推廣活動、成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志願者……12年來,不論求學路怎麼變化,不管學業有多忙,始終不忘擼袖捐獻熱血,難能可貴!他希望通過自己的綿薄之力,讓更多的人少一份死亡威脅,多一份重生的希望。還時常到閔行採血點,走上街頭現身說法,向行人宣傳無償獻血的政策和益處。用薛琪薪的話說:「希望用有限的力量,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