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崗崗
陳崗崗:一個外號叫「老三」的抓捕老兵
他,是一名社區警務室輔警;
他,憑著特有的職業敏感、嫻熟的研判技能和紮實的基礎工作,每年抓獲各類逃犯和臨控人員60餘人;
他,有著電影《硬漢》中「老三」那股韌性和執著勁;
身份普通、崗位平凡、火眼金睛、不達目的不罷休就是他的標籤;
他,就是被同事們稱為「老三」的寧國市公安局西津派出所社區警務室輔警陳崗崗。
1999年,陳崗崗入伍來到南京軍區某特種偵察大隊服役八年,2007年退伍。2008年3月,他應聘西津派出所社區輔警崗位,如今在這個崗位上一幹就是八年。在部隊,因軍事素質突出,在第二年他即當上班長併入黨,多次立功受獎,成了同年兵中進步最快的人。而在派出所,憑藉著個人的聰明才智,繼續發揚著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風,他也很快成了派出所輔警中的「領頭羊」,從軍營硬漢華麗轉身,成了罪犯「剋星」、「抓捕」能手。
其貌不揚,黝黑的皮膚、大圓臉、近視眼,再加上老頭衫,怎麼看他都不像是「警察」,他卻說這是保護色,這樣才能夠快速的融入群眾、接近犯罪份子。2009年4月的一天,陳崗崗乘坐公交車準備回家,上車後他發現有一男子緊挨著一名中年婦女坐下,情形十分可疑。憑著特有的職業敏感,他斷定該男子肯定有問題,估計是公交扒手,於是他不動聲色觀察著,就這樣坐過了4個公交車站。那名男子終於出手掏了對方的錢包,得手後隨即下了車。陳崗崗立刻跟了上去,可就在準備實施抓捕時,狡猾的竊賊發現了他,拔腿狂奔,他在後面緊追不捨,一直將對方追著繞著一家倉庫跑了4圈。該男子最後累癱在地對他說,不要再追了,求他放過自己,但他沒有答應,孰料那名男子從嘴裡拿出一個刀片往自己身上割,威脅陳崗崗未果,又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就要砸向他,就在那千鈞一髮的一刻,他施展在部隊所學的擒敵術,凌空一腳踢向對方的手腕,將大石頭踢在地上,並將該男子死死摁在地上,後在熱心群眾的幫助下,將該男子抓獲並移交給屬地派出所處理。
2015年10月初,寧國市某中學內連續發生三起盜竊教學電腦案件,經研判發現,犯罪分子作案後消失在轄區柏枝新村附近。陳崗崗便牢牢記住犯罪份子的體貌特徵,放棄了中午和晚上休息時間,入戶、蹲守、走訪、摸排,經過了長達半個月的工作,最終在轄區的一出租房內將犯罪嫌疑人抓獲。「他是一個非常有恆心和毅力的人,他不破案件,誓不收兵」,這是領導及同事們對他的評價,更是一個退伍老兵的風範。在社區工作,他深知群眾基礎很重要。除了做好社區的本職工作外,還主動建立了多個微信群,自掏腰包在微信群裡發些小紅包,和群裡的人互動,增進感情。一旦發生了案件,他便將嫌疑人的視頻、圖像在微信群中發布,組織大家辨認,為此,他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戰果。
劉興勇
劉興勇:從「號手」到「寫手」的宣傳老兵
他,1995年入伍,在部隊飛彈操作號手的崗位上一幹就是十二年;
他,僅用3個月時間,即完成了從社區「能手」到宣傳「寫手」的轉變;
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甘當綠葉配紅花,甘當英雄背後的寫手」。
「衝鋒,向著新的高地」是他應聘時簡歷上的一句話,「幹一行愛一行」,則是他的行動指南。
他,就是被同事們親切稱為「老牛」的寧國市公安局西津派出所內勤室輔警劉興勇。
2008年,劉興勇退伍後即進入西津派出所工作。服役十二年,按國家政策本應安置,但由於政策調整,未得到安置的他,迅速調整工作思路與狀態投入新的工作崗位,從操作號手變為了派出所輔警。在派出所,他先後在多個社區警務室工作,不論在哪個社區警務室,他總是努力做到轄區情況明、底數清、人員熟,被同志們稱為社區的「活地圖」。
2013年9月,他被調至派出所內勤室兼任宣傳員工作。面對這個從未接觸過的陌生崗位,他拿出在部隊敢打硬仗的精神,毅然接受挑戰,虛心向同事請教、向書本學習。在他的努力下,派出所宣傳成績從半年中遊變為年底第一,他也僅用3個月完成了從一名社區輔警到宣傳員的轉變。從事宣傳工作以來,他積極向各級媒體投稿,立足基層派出所,宣傳基層民警事跡,報導基層的真實事件。3年來,《人民公安報》、《中國警察網》及省縣市各級主流媒體共採用他的稿件400餘篇,單位宣傳成績始終位居前列,他也連續3年被寧國市公安局評為「優秀通訊員」。
2015年8月份,一位上海老知青到派出所查尋當年材料,時隔多年,人物皆變,老人的記憶已模糊,查找難度可想而知,劉興勇在檔案室內一本一本地翻找,但一天下來一無所獲。看著老人失望的眼神,他一邊安撫老人在寧國住下,一邊加班查找,直至凌晨依舊未找到。次日,他再次抱著發黃的檔案仔細查找,終於在當日下午找到了老人要查尋的檔案,並為其出具證明加蓋公章。老人感動地要請他吃飯,並想送錦旗,均被他一一婉拒,他只是說:「當年你們曾為三線建設做過貢獻,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在派出所,他每天總是第一個來到辦公室,將衛生打掃好、開水燒好,又是最後一個關閉電腦下班離開的人,多年如一日保持著老兵過硬的作風。在內勤室,面對諸多雜事、瑣碎事,他總是能安排得井井有條,當天的事決不會留到第二天完成,他總是說:「在部隊這麼多年,別的沒學會,就學會了雷厲風行、執行與服從,感謝在部隊的磨礪與鍛鍊」。他經常在處理完手頭工作後趕稿至深夜,第二天又正常上班。「劉興勇同志一直以優異的個人素質屹立在派出所協警隊伍中,有人曾懷疑他為何沒有身份卻這樣積極表現自己,似乎與其他人格格不入,但在我看來我們的協警隊伍大多數人就缺少他這種幹一行愛一行的精神」,寧國市公安局領導曾這樣評價道。
陳澤鵬
陳澤鵬:身懷絕技的水上救援退伍兵
他,曾在三亞海警特種大隊服役兩年;
他,曾主動請纓,冒著生命危險,在陌生的水域,糟糕的水況下數次下水救人;
他,被安徽《宣城日報》頭版宣傳報導,同時被授予「宣城好人」;
緊急關頭臨危不懼,召之即來,戰之能勝,退伍不褪色是他的情懷;
他,就是寧國市公安局西津派出所案件隊輔警陳澤鵬。
2008年,陳澤鵬參軍入伍,在海軍南海艦隊服役。入伍第一年即入黨,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士兵」。2013年4月,他來到西津派出所,在平凡的崗位上一幹就是三年。
2015年8月12日,下午兩點多鐘,一輛私家車掉落某水庫中。因有救援經驗,正在出警途中的他得知此事後,便主動請纓要求參加救援。到達事發現場已是傍晚5點,天色慢慢變暗,由於連降暴雨,水庫當時的水深已達7米,而且泥沙沉積嚴重,使得水體的能見度極低。在詢問了相關情況後,他穿上了潛水裝備,了解到大概的車輛位置便潛入水中。剛一下水,陌生的水域和糟糕的水況讓他不由感到了緊張和恐懼。第一次下潛他確定了車輛的位置,浮出水面與岸上的救援人員討論了具體的救援方案後,又一次入水,這一次要將鋼絲繩固定在水下的車輛上,然後由岸上救援人員操作吊車將車吊上來。然而下水後,水下一片模糊,只能靠手進行摸索,他的第一反應就是一定要摸到轎車的車輪,進行了耐心的一番摸索,他最終將鋼絲繩固定在轎車車輪上,浮出水面後將繩子交給坐在皮划艇中等待的其他救援人員。經過2個多小時的努力,終於成功將落水小汽車打撈上岸。
在「戰場」上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勇士;在生活中,他為人低調,人緣很好,是警組兄弟們的「開心果」,在工作壓力大的時候,都能聽到他的幽默笑話。此外,他愛好廣泛,籃球、足球場上不乏他矯健的身影,而遊泳更是他的強項。他是無數年輕警察的縮影,用自己的一腔熱血在這方熱土上奉獻自己的力量。他說,作為在警營工作的退伍老兵,能發揮自己在部隊的所學和專長,感到光榮和自豪之餘,更是感到肩上的責任。人民軍隊好思想、好作風和好傳統教育了他,他將繼續保持和發揚部隊的優良傳統,政治上嚴格要求自己,工作上刻苦努力,作風上保持艱苦奮鬥,始終以良好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精神風貌幹好本職工作,為警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永葆軍人的本色。
派出所那些退伍兵們,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故事,還有許許多多像他們一樣的退伍兵,始終凝聚在黨的旗幟下,堅持人民軍隊的本色和作風,在不同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