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消防退伍兵到鮰魚養殖戶,保底年收入280萬元,是什麼促使他華麗...

2020-12-22 水產養殖網

從消防退伍兵到鮰魚養殖戶,保底年收入280萬元,是什麼促使他華麗變身?

2020-12-21 09:5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258 次 我要評論
編者按:從一名消防退伍兵轉變成一名新型農民,成為了當地有名的專業鮰魚養殖戶,他的身份經歷了華麗的變身。今年,他搞得100畝鮰魚養殖魚塘,被當地評為百畝示範基地,他也被當地授予青年創業種子獎。如今,他還在為他的鮰魚成魚銷售奔波跑路。是什麼讓他堅持鮰魚養殖?筆者帶著探究採訪了福建養殖戶朱榮華。

認識朱榮華,是在網絡上,他直接明了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銷售鮰魚意圖。他的直接讓筆者驚訝。短暫的接觸後,筆者被他的創業勇氣和膽識所折服。這個九零年出生的小夥子,當過專職消防兵、做過家裝設計師、也做過化妝品老闆,最終,他選擇了投身鮰魚養殖中。是什麼讓他最終選擇了鮰魚養殖?對此,朱榮華說:「我的父母就是搞養殖的,以前他們搞家庭農場,養魚、養豬。我這算是子承父業,但我不能固守之前的養殖思路。」為此,朱榮華不僅註冊了茂譚農場,還於2019年專門參加了新型農民培訓。
&nbsp
這次新型農民培訓徹底地改變了朱榮華的人生軌跡。他把現有的兩家化妝品店轉給老婆打理,自己則一心一意地搞起了鮰魚養殖。在眾多的淡水魚品種中,為啥選擇鮰魚養殖?朱榮華說:「我的家鄉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中山鎮,這裡青山綠水,水之源優質豐富,我的農場就在蛤蟆石水庫旁,這個水庫是天然的儲水池,總面積一百多畝,它的名字由來也是因為水庫邊有一隻看上去像一隻蛤蟆石頭而得名,的確遠遠看去真的很像,這裡的水大部分是靠雨水補給的,它也為下遊的村民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完善了灌溉條件,我們農場結合這一水資源優勢條件,養殖鮰魚條件得天獨厚。」



總投資200多萬元的茂譚農場,成立於2019年6月。該農場採用智能為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從智能投料方式等,不斷改善農場養殖模式,並且加大對智能技術的引入,這樣不僅提高農場的工作實效性,而且大大地提高了農場的產值。2019年農場年產值130萬元。朱榮華賺取了養殖業的第一桶金,還幫村裡增收了16萬元。雄心勃勃的朱榮華,準備第二年大幹一場,他不僅搞鮰魚養殖基地,還在村子周邊整合二十多畝的田地,大力種植黃金百香果,這也打破了農場單一的淡水魚發展模式。



結果2020年疫情加上水災,給了他當頭一棒。為此,他頂著壓力,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復工復產,鮰魚養殖也非常成功。「我遇到的最大困難是,鮰魚成魚銷售流通,我想直接與水產品加工廠對接,省掉中間的收購商,這樣可以掙更多的錢,我們農場的養殖戶也能多掙點。」樸實的話語,真實的想法。為此,這些天來朱榮華積極尋找銷售平臺,希望能和加工廠搭建上合作關係。值得高興的是,目前,他已經和國內一家大型的水產品加工廠建立了初步的合作事宜。對此,他開心地說:「我有50萬斤鮰魚成魚,我預期賣的價格在7元/斤,保底年收入在280萬元左右。希望能成功。」
&nbsp
今年的困境並沒有阻止朱榮華的腳步。面對2021年,他有著自己的小目標:「明年,我們農場打算打造以旅遊為一體的垂釣場所,不斷完善周邊的基礎設施,力爭達到具有吃、住、玩為一體的休閒空間。此外,我們農場還打算在水庫旁創辦一家以淡水魚為一體的生態加工廠,不但保證優質的淡水魚產品,還力爭讓優質的淡水魚成品銷往世界各地,並且打造出一個屬於當地的特色品牌。」

作者:水產養殖網&nbsp&nbsp朱士燕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從消防退伍兵到年入280萬鮰魚養殖戶,是什麼促使他華麗變身?
    編者按:從一名消防退伍兵轉變成一名新型農民,成為了當地有名的專業鮰魚養殖戶,他的身份經歷了華麗的變身。今年,他搞得100畝鮰魚養殖魚塘,被當地評為百畝示範基地,他也被當地授予青年創業種子獎。如今,他還在為他的鮰魚成魚銷售奔波跑路。是什麼讓他堅持鮰魚養殖?
  • 養殖戶急售魚,鮰魚市場行情不太好?鮰魚價格元旦節前上漲難,3斤...
    養殖戶急售魚,鮰魚市場行情不太好?當天,中國水產養殖網從全國各大水產市場了解到,本周因養殖戶急售魚,斑點叉尾鮰的市場行情難看好,市場價格不再持續上周的走穩模式,開始略微下跌,3斤以上的大鮰魚市場更是迎來寒冬期,目前市場上銷路難行價又下跌。珠三角地區:據廣東地區聯興水產的歐總介紹,目前,斑點叉尾鮰的市場價格行情難看好。
  • 低谷之後,鮰魚價格緩緩回升中,養殖戶請...
    自從全國大範圍拆網箱以來,價格受衝擊的品種不少,斑點叉尾鮰就是其中的一個,拆網箱的短時間衝擊,不管什麼品種都是受不了的,受衝擊的低價期,也是不正常的情況,屬於偶發的影響事件。事實上隨著拆網箱的陸續結束,鮰魚的價格也終於慢慢回升,這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網箱魚沒了、一些池塘養殖戶的退出了,剩下了一部分堅持的養殖戶,終於等來了價格的回暖。
  • 350萬斤鮰魚死亡 鮰魚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麼
    最近一條關於350萬斤鮰魚死亡的消息幾乎佔據了全網的頭條,令大家很心痛的是,那麼多鮰魚都全部死亡了,不知道要給漁民和養殖戶造成多少損失了。希望可以早點找出鮰魚死亡的原因。那麼, 很多人可能第一次聽說鮰魚這種魚,不少人也想問了,鮰魚的營養價值高嗎?鮰魚好吃嗎?鮰魚的功效和作用都有哪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 日捕海蠣子5萬斤,養殖戶年收入近20萬元!青島海蠣子肥美正當時
    >養殖戶年收入近20萬元天氣越冷,海蠣子越是肥美。就這樣,從凌晨到早上6點多,老馮的小漁船上收穫了滿滿一船海蠣子。上午9點多,老馮將漁船靠了岸,又開來拖拉機將海蠣子轉運到家門口。老馮說,根據經驗,這一車海蠣子,重量約在2000多斤。而這幾天,每次出海都能打回差不多數量的海蠣子。記者了解到,僅在神湯溝村,每天都有幾十家養殖戶不停捕撈海蠣子,一到冬季,平均每天上岸5萬斤。
  • 他成功解鎖動物救治新模式,為慶陽萬千養殖戶保駕護航
    依託動物急救車為養殖戶提供上門救治服務 ,是慶陽牧華生態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正新琢磨出來的點子。 今年42歲的杜正新接觸養殖行業已經7年了,從「門外漢」到「土專家」,再到致富帶頭人,他經歷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挫折,但他依然熱情不減。他說:「不讓養殖戶走彎路,讓養殖戶多掙錢,是我的奮鬥目標。」
  • 關於鮰魚養殖的注意事項,我們一定要知道
    鮰魚的白面試沒有魚鱗的,屬於底棲性魚類,因鮰魚的肉質比較鮮美,營養價值高,是一種很珍貴的魚類,近幾年為了可以讓大眾都吃到鮰魚,便有了人工養殖鮰魚的想法, 現在鮰魚的人工養殖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我們如果在養殖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小的細節是不容易忽視的,一旦出現差錯就很容易造成死亡。今天給大家講一下關於鮰魚養殖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情吧。
  • 鮰魚適合什麼生長環境?養殖鮰魚要注意什麼?鮰魚養殖的準備工作
    鮰魚自古以來就受到我國人民的熱烈歡迎,野生的鮰魚普遍棲息在長江流域。不過由於人類的捕撈,野生的鮰魚已經數量堪憂了,所以如果能把鮰魚養殖好,那麼我們就既滿足了人們對美味的追求,也對保護生態環境做出了一些貢獻。
  • 【脫貧感黨恩 奮進新起點】華麗轉身!他就是桂林平樂老埠村的李權芳
    「經紀人」,成了當地「脫貧致富」帶頭人,實現了從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的華麗轉身。在政府的幫扶下,他開始發展沙糖桔種植。通過後盾單位縣農業農村局聘請種植專家到村裡開展種植培訓,自己也不斷總結經驗,把自家的產業發展得有聲有色,發展了75畝沙糖桔,年收入20餘萬元,依靠自己勤勞雙手實現了脫貧致富。
  • 帶領全縣上萬養殖戶一起奔小康——記黨的十九大代表、遼寧彰武縣...
    原標題:帶領全縣上萬養殖戶一起奔小康 「一戶一群牛,致富不用愁」,說起黨的十九大代表、彰武縣興隆山鎮老虎村養牛大戶張旭,當地村民無不豎起大拇指。在他們心中,張旭創建的遼寧偉佳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就是「財富基地」,演繹出眾多佳話。 1990年,憑著年輕人一股不服輸的幹勁,張旭把家裡全部積蓄投入到綿羊養殖上。
  • 在國內家庭年收入30萬元,屬於什麼水平?
    在中國家庭年收入能在30萬,至少已經超過了70%以上的人群,根據統計局發布的信息,2018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才28228元,如果按照一個家庭3口人來計算的話,一年的家庭收入才84684元,而你家庭年收入30萬元,已經是別人的3.5倍了。
  • 廣西:野生動物養殖戶「騰籠換鳥」
    昭平縣扶貧辦主任彭斌說,他們將大力扶持轄區原來養竹鼠的500人轉型養鷓鴣,養殖戶年收入有望增加3萬元以上。 「存欄的2938隻竹鼠,政府全部進行了妥善處置,我領到了52.88萬元補償款。」百色市田東縣義圩鎮朔晚村貧困戶黃日近打算用補償款新建一家養豬場。
  • 宋俊:損失再大,也要給貧困戶保底
    雖然7月份的連續陰雨天氣,讓60%的在地中藥材受災,損失達290多萬元,但潁上縣途盈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宋俊卻沒有一蹶不振。
  • 鮰魚的生活習性是什麼,如何找到它們
    鮰魚學名長吻鮠俗稱江團、鮠魚,在分類學上隸屬鯰形目、鮠科、鮠屬。長吻鮠是我國名貴的淡水魚類,分布於長江水系,向北可達黃河,向南可至閩江水系。在長江上遊及支流,長吻鮠是重要的經濟魚類,產量較高,而湖北的石首,四川的樂山、北碚、南充、逢安等地為有名的產區。
  • 「訂單+保底收購」讓農戶安心——河北中農科技公司淶水縣產業扶貧...
    蜜蜂養殖戶張德才早早準備好桶裝蜂蜜,等著河北中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訂單業務員來家裡收購。僅1個小時,龍安村幾家種植、養殖戶便賣出柴雞蛋、蜂蜜、土豆等農副產品1000多元。 過去,老百姓家庭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為主,而且多為自產自銷,收入不太理想。
  • 三年的大騙局 兩百多養殖戶被騙財八百多萬
    2003年,他借錢40多萬元,加入「株洲市東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東方公司),辦起了聯營梅花鹿養殖場。然而,這是一個黑洞,200多名養殖戶被吸走800多萬元資金。8月l8日和23日,梅花鹿養殖騙局最後兩名嫌疑人王海軍、丁加祥,被緝拿歸案。
  • 派出所的那些退伍兵
    2008年3月,他應聘西津派出所社區輔警崗位,如今在這個崗位上一幹就是八年。在部隊,因軍事素質突出,在第二年他即當上班長併入黨,多次立功受獎,成了同年兵中進步最快的人。而在派出所,憑藉著個人的聰明才智,繼續發揚著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風,他也很快成了派出所輔警中的「領頭羊」,從軍營硬漢華麗轉身,成了罪犯「剋星」、「抓捕」能手。
  • 大師評測|叉尾鮰魚
    據食材品牌觀察了解到,該產品遠銷美國、德國、歐洲、新加坡、日韓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那麼實際產品究竟如何?讓我們跟隨食材品牌觀察一起一試便知。本期【大師評測】很榮幸邀請到:中國烹飪大師、第五屆國際食品安全低碳餐飲經濟論壇暨「軍墾杯」中國明星廚師美食表演賽金獎獲得者周先鋒老師本次試菜,周老師選擇炸、烤的烹製手法: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