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十月,「打工人」一詞突然衝上熱搜,成為了億萬網民自嘲的新詞彙。
二十年前,入廠打工,是平頭百姓賺錢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在廣東、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區,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中年人紛紛湧入工廠。由此,兩班倒、三班倒,成為許多70後、80後的集體回憶。
二十年後,工廠依然存在,85後、90後、95後的年輕人仍然穿梭在沿海地區的工廠之中,但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蓬勃發展,很多人也走進入了網際網路企業工作。社畜、「喪班」、碼農、XX狗,成為了新一代人的自嘲代碼。老一代職場人掛在嘴邊的「廠裡,工人」,也在新一代人中變成了「公司裡,員工」。 恰如廠裡、工人到公司裡、員工的變遷,「打工」已經從走入服裝廠、鋼鐵廠、機械廠變成了進入熊廠(百度)、浪廠(新浪)、菊廠(華為)、福報廠(阿里),曾經的打工仔,也變成了現在的打工人。
大廠打工,有些人可以上市即財富自由
「打工人」爆火後,寫著「打工可能會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早點睡,打工人。打工不僅能致富,還能交友娶媳婦」等等的表情包就開始瘋傳網絡。 與此同時,螞蟻集團即將上市,關於「螞蟻廠」決定上市後拿出1376.9億元激勵「打工人」,人均超800萬,涉及1.66萬人,人人都有財力在杭州購買一套283平米大房子的新聞在網際網路廠的打工人的朋友圈刷屏。一時間,眾人齊呼「原來打工人也可以實現購房自由」。
而事實上,這樣的網際網路打工人跟隨企業上市實現買房、買車自由的案例,遠不止螞蟻一個。早在十幾年前,騰訊、百度上市,就讓一批打工人一夜之間成為那時的千萬富翁。 歷史資料顯示,2004年騰訊上市,原始股權就製造了5位億萬富翁,7位千萬富翁和一百多位百萬富翁。再以百度為例,按約25美元的發行價、骨幹「打工人」持股1萬股計算,百度2005年上市就產生了200名以上的百萬富翁。但上市當天,百度股票在122美元收盤,接近發行價的5倍,這些百萬富翁一夜間變成千萬富翁。
據一位前百度「打工人」向鞭牛士BiaNews回憶,2005年赴美上市時公司約有750名「打工人」,除了前期已經行權的「打工人」持股,還有200人能成為百萬富翁,這樣的比例已經很不錯。該人士稱,一直持有百度的股票,過去這些年百度股價上漲也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一位投資者則對鞭牛士BiaNews稱,騰訊上市招股價3.7元港元,如果「打工人」憑藉工資自己買入一萬股再持有至今,3.7萬也將變成接近3000萬稅前收入。 「可以說,早期的很多網際網路打工人跟隨企業發展直至上市,都獲得了很好的收益。不過,在網際網路極其發達的今天,網際網路打工人的上市造富夢,發生了不少的變化,最明顯的是,因公司上市而收益的人群變的更多了。」前述投資者補充到。
房產數據顯示,2004年,騰訊總部所在地深圳的房價平均值為6000元每平米,購買一套100平米的房產,將消耗60萬資金。2005年,百度總部所在地北京的的房價平均值為4286元每平米,購買一套100平米的房產,則只需消耗43萬資金。 另根據深圳、北京兩地公布的城市人均收入信息顯示,2004年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7596.4元,2005年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653元(不含農村)。 騰訊和百度「打工人」的收入,遠超普通人的水平。
不僅騰訊、百度的打工人分享到了上市帶來的財富激增。2007年,阿里巴巴B2B業務在港交所上市,在阿里巴巴工作滿3年的打工人,都能夠得到配股。11月6日,阿里巴巴總部所在地杭州一天就增加了至少1000位的百萬富翁和300位千萬富翁。
那個時候,杭州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萬,阿里B2B業務的上市,似乎還帶動了杭州的房價。以二手房為例,從2007年1月份的8678.09元/平方米直線飆升到12月份的12111.95元/平方米,上漲幅度達到39.60%。
移動時代造富繼續,一杯羹卻分的各不相同
2000年到2010年的PC網際網路黃金時代,以BAT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大廠,不僅帶動了中國的經濟,也帶動了廠裡打工人的收入激增。而從2011年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移動網際網路大廠為社會經濟和打工人福祉帶來的變化,則顯得更為誇張,也更有意思。 相比PC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移動化,讓網際網路無孔不入的進入了每一個人的生活,也誕生了很多新興巨頭。
在2020年10月29日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發布的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綜合實力前百家企業中,成立於2011年5月6日的美團,超越了百度,躋身中國前三。 而在前二十中,除了BAT、網易、京東、蘇寧、58趕集、用友、搜狐、攜程、新浪、360以及騰訊音樂集團、芒果超媒這兩家由重組誕生的企業,剩餘的愛奇藝、小米、美團、拼多多、滴滴、字節跳動等6家都是在移動網際網路黃金十年裡誕生的企業。 以上市視角看,愛奇藝、小米、美團、拼多多的上市,都為公司創始團隊和機構投資者帶去了豐厚的資本回報,而惠及普通打工人方面,則顯得不全都是美好。
根據小米招股書,2011年5月5日至2018年6月14日期間有7126人進入了「打工人」股權激勵計劃,首次公開發售前僱員購股權計劃的激勵額度約69.60億美元,人均97.67萬美元,激勵力度之大,讓人咋舌。 不過,儘管激勵力度很大,但是由於2018年小米上市即破發,一度從17港元下跌至10港元以下,直至2020年8月股價才超過發行價,所以這批小米「打工人」並沒有像騰訊百度人那樣嘗到股價飛漲的甜頭。
至於拼多多、美團、愛奇藝,各家招股書並未披露太多關於「打工人」激勵詳細政策。一位網際網路觀察人士稱,早在2011年美團就曾進行過全員持股,在與大眾點評合併後,也為不少人提供了期權,不過這些期權產生的價值幾何,或許只有身在其中的人知曉。 而根據一位獵頭對鞭牛士BiaNews透露,上述拼多多、美團、愛奇藝的激勵政策並不是最誘人的,但是在薪酬方面,除了愛奇藝外,剩下兩家公司都屬於中上水平。加班方面,拼多多加班嚴重,同時由於公司成立到上市的時間短,很多人仍然沒有全部拿到激勵,預計在2021年將迎來一波小的離職潮。
該獵頭還稱,目前還未上市的滴滴、字節跳動以及快手這三家公司挖人都比較下本錢,對「打工人」來說,仍然有機會獲得股權激勵,已經在公司堅守並計劃繼續堅守到上市的人,則有機會獲得豐厚的回報。
鞭牛士BiaNews了解到,目前除了字節跳動、快手有明顯上市動作,滴滴仍然在等待一個上市的時機。至於螞蟻金服,原計劃將在11月5日正式登陸股票交易市場,但由於被暫緩科創板上市,公司又決定暫停H股上市,螞蟻「打工人」的上市暴富夢,還需要再耐心等待一些日子。 儘管,中國網際網路過去20年裡有了空前的發展,但是上市造富,始終是少部分企業實現的事情,多數企業為「打工人」帶去的,仍然是工資收入。另根據媒體報導,在美團等企業上市過程中,還曾與前僱員就期權問題產生糾紛,並訴諸法律。
前述獵頭稱,職場社交平臺脈脈中,關於拼多多、愛奇藝、美團、螞蟻金服的薪酬討論中,也呈現著兩極分化,一些人認為厚道,一些人認為綜合報酬不及預期。但不管怎麼說,網際網路企業,總體收入還是高於普通公司。
該獵頭還稱,大家發出的打工人自嘲,更多的是一種追求與現實之間落差的牢騷話、調侃話。現狀是,網際網路行業加班、壓力大的狀況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得到改善,35歲門檻仍然會長期存在,對未婚大齡女性的隱形歧視仍然屢見不鮮,已經被封神的螞蟻金服,甚至有的部門希望P8(百萬年薪)儘可能只要90後。
正如一位前樂視「打工人」所稱,網際網路公司為很多年輕人畫上了上市套現的大餅,曾經如日中天的樂視系企業,允諾了不錯的期權回報,但是在大廈傾倒之時,那些期權全部淪為了廢紙。未來,還會有企業同樣讓「打工人」的期權淪為廢紙,只是方式不同,手段不同。 網際網路造富,看起來美好,其實也很殘酷。(文/普羅 鞭牛士Bia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