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陽縣總工會產教融合培訓項目取得豐碩成果

2020-09-05 美麗新江蘇欄目

8月18日,在鹽城市高紡區會議室內,隨著最後一門課程的授課結束,由南通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具體負責實施的省總工會產教融合紡織人才培養項目,已經全部實施到位。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南通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11名專家教授,共為鹽城高紡區的企業職工和專業技術人員講授了染整新技術、纖維化學及物理等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專業的13門課程,累計參訓職工達到1500多人。

今年是省總工會在該園區實施產教融合項目的第二年,項目資金達到20萬元,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培訓規模較去年明顯增加。為加快推進我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精心實施好這一技能人才培養項目,5月15日,由省教育科技工會牽頭、在射陽縣人才公寓專門召開了「射陽縣紡織人才技能培訓協調座談會」,省財貿輕紡工會和南通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相關負責人,以及鹽城高端紡織產業園的企業家代表的參加了會議,對項目實施的目標要求、具體責任、培訓效果等進行了明確。本著「工會引導、高校支撐、企業參與」的原則,縣總工會與南通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籤訂了人才培養培訓合作協議。

據了解,今年實施的產教融合項目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由於專家教授培訓前多次到鹽城高紡區,深入企業、走近職工了解培訓需求,講授的內容貼近實際、便於操作,職工參訓熱情較高,培訓課堂常常一座難求。上海題橋江蘇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辦公室副主任陳建俊介紹,許多職工放棄休息時間去聽課,紛紛反映,聽了專家的課,知道了為什麼這樣操作的道理,特別是在學習交流環節,學員提出的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能得到滿意的答覆,讓大家增加了理論知識,拓寬了視野。南通大學王春梅教授介紹,她是第二年來鹽城高紡區授課了,這是個染整專業園區,講授的知識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學員的求知慾望也比較強烈。(通訊員 鬱超)

審核丨劉松林

責任編輯丨劉健

相關焦點

  • 市職大與傑斯特服飾有限公司舉行產教融合項目籤約儀式
    為積極響應「職教二十條」政策,加快推進高質量職業教育發展,8月4日,株洲市職工大學(工業學校)與湖南傑斯特服飾有限公司產教融合項目籤約儀式在茶陵經濟開發區舉行。學校黨委書記唐紅敏在產教融合研討會上指出,希望以此次與湖南傑斯特服飾有限公司推行產教融合及校企合作技能培訓為契機,
  • 產教融合 培養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七維度」產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徵的軟體學院為服務河北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2004年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與河北新龍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展開校企合作,共建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徵的軟體學院,開始產教融合軟體人才培養,至今歷時16年。
  • 國順教育舉辦「產教融合•智能教育扶持行動」說明會
    2019年11月27日,蘇州國順教育「中國製造2025+產教融合」全國百家院校智能教育扶持行動計劃說明會隆重舉行。來自多個省市的院校領導和老師參加此次會議一同探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相關問題,並參觀蘇州國順教育智能實訓室、進行意向籤約。
  • 萬通汽車教育與奇瑞汽車啟動產教融合、師資共建計劃
    為深入推進「產教融合、師資共建」,積極探索中職業教育的創新與發展之路,2020年12月1日,中國東方教育旗下萬通汽車教育與奇瑞汽車集團的「產教融合·師資共建百人培養計劃」項目啟動暨新能源技術專家聘任儀式在安徽合肥隆重舉行。
  • 瀋陽化工大學與海城市政府等籤署產教融合全面合作協議
    10月21日,「瀋陽化工大學-海城市人民政府-海城市騰鰲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教融合全面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海城舉行。在籤約會上,許光文表示,近年來,瀋陽化工大學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諸方面創建並實踐了多項機制體制的創新,推動了學校的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比較突出的特色成績。三方籤署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全面合作協議,既是踐行和落實中央和遼寧省的創新、改革和發展要求,又是傳承和升級瀋陽化工大學與海城市的緊密合作關係和成果,融合優勢開闢了合作新模式、新機制。
  • 數字經濟背景下 產教融合創新高峰論壇在長沙成功舉辦
    8月20日,由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湖南區域中心主辦「數字經濟背景下 產教融合創新高峰論壇」在長沙成功主辦。會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教育創新與變革,探索技術浪潮推動下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發展機遇。來自湖南省內本科、專科、高職等高校領導,華為、以及湖南鯤鵬創新中心的領導齊聚一堂。共同分享政策背景、前沿觀點、實踐經驗。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共同推動創新發展群策群力。
  • 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召開首次產教融合大會
    英德茶產業學院揭牌  李和森代表省總工會對大會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黨的十九大以來,產教融合已從制度供給上升為國家戰略,要從更髙站位認識產教融合改革的重大意義:一是要全面認清形勢,準確把握產教融合的核心內涵;二是要推進深度融合
  • 安嶽教師進修學校舉行學前教育產教融合項目授牌儀式
    9月15日下午,四川廣播電視大學副教授陳娟娟、楊明倩一行到四川省安嶽教師進修學校、資陽市廣播電視大學安嶽工作站,為安嶽縣幼兒骨幹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開展「學前教育產教融合項目」舉行授牌儀式。四川省安嶽教師進修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戴長志參加儀式並講話,副校長唐文春主持儀式。
  • 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浙財東方學院「三輪驅動」產教融合
    「東方學院落戶海寧後,積極開展產教融合,為海寧經濟社會發展出力,信息分院積極發揮專業優勢,以建設一支教學技能強、科研水平高、社會服務能力高的優秀產教研團隊作為宗旨,以科研帶動教學,以社會服務推動科研,以教學、科研共同推進社會服務,讓三者相互推進、互利共贏。」信息分院院長姚建榮介紹,分院建設團隊的秘訣就是「三輪驅動」,即教學、科研、社會服務。
  • 2020數字經濟產教融合研討會在京召開
    11月3日上午,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指導,北京國育世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萬學教育科技集團、學碩世紀(青島)創新技術服務平臺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學碩創新工作站-數字經濟專業站項目發布會暨數字經濟產教融合研討會」在京召開。
  •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推進人才培養高質量創新發展
    學校發揮專業優勢,加強技術服務,完成了安陽、南陽、開封、洛陽等多地的測繪生產項目,承擔了鄧州市4個鄉鎮54個村莊的新農村建設規劃設計任務,校企深度融合開展了平頂山4座中型水閘、方城縣20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設計工作。近年來,舉辦了河南省環境汙染治理設施運營管理、建築質量監測、農村供水工、水質檢測工等多類社會培訓及技能鑑定達30000多人次。
  •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與養老企業深度洽談產教融合項目
    通訊員 張海豐)為全面落實北京市《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職教十條),推動「上學即上崗 畢業即就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進一步突出學院「一老」特色,8月18日,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院長喬東亮帶領現代管理學院領導班子成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師赴君康大健康產業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開展洽談產教融合項目
  • 全國首個華為5G+數位化人才產教融合基地落戶深職院
    來源:讀特9月8日,全國首個華為5G+數位化人才產教融合基地——「深職院-華為5G基地」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揭牌成立。深職院與華為的合作是全國產教融合的典範,成效顯著。希望深職院借深圳5G獨立組網全覆蓋的東風,依託深職院-華為5G基地,發揚職業教育的優勢,為深圳5G網絡建設、5G技術應用,培養更多的ICT技術技能人才。華為GTS培訓服務部技術培訓部部長周進軍表示,人才是行業數位化轉型的新引擎。面向未來培養引領經濟社會創新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產教融合發展正當其時。
  • 深化校企合作 助推產教融合
    聯盟成立後將推動成渝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推動健康服務行業產教融合發展,成為支撐成渝地區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為健康川渝、健康中國作出貢獻。未來,聯盟將以具體合作項目為切入點,加快聯盟內部產教融合,建立聯盟內合作資源庫,形成創新式的大健康職業教育產教協同育人模式,培養一批集技術創新、改革、教科研、生產於一體的技術師資隊伍,成立數個切實服務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數十家特色化共享型實習實訓基地,大力推進產教融合型企業的認定與申報,形成以教科研促生產和以生產促教改的新局面,努力將聯盟建設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服務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 ...電腦軟體學校:新華·華為「產教融合·項目共建」發布暨ACAA...
    2019年8月28日,新華·華為「產教融合·項目共建」發布會暨ACAA國際數字設計挑戰賽全國總決賽頒獎典禮在古城西安隆重舉行。華為聯合新華網際網路科技成立「華為ICT實訓室、華為認證培訓中心」。
  • 應用型高校深化產教融合內部調適的著力點
    從文獻研究內容看,產教融合的學術研究主要內容集中在合作模式探索及其影響因素和意義方面,如柳友榮等(2015年)將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產教融合按合作頻率歸納為:研發模式、共建模式、項目牽引模式和人才培養與交流模式[1];饒麗娟(2018年)認為高校產教融合運營機制的建立與完善是產教融合成功與否的關鍵[2]。
  • 七、兩岸城市交流順暢有序開展,取得豐碩成果
    七、兩岸城市交流順暢有序開展,取得豐碩成果 2020年01月21日 19:1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年內,國民黨籍高雄市長韓國瑜、澎湖縣長賴峰偉、宜蘭縣長林姿妙
  • 臨港新片區探索產教融合:特斯拉為學生提供實習 員工進校園
    這批來自社會的「特殊學生」將用大約2年時間在特斯拉工廠和上海電力大學培訓學習,獲得能力和學歷的提升。   像這樣的培訓模式來自於特斯拉與上海電力大學在產教融合上的探索。1月6日,上海電力大學與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籤署《共建「現代產業學院」合作協議》。
  • 中軟國際獲批教育部「產教融合」專項課題研究項目
    近日,教育部教師函〔2020〕3號文,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課題研究項目的通知》,公布了一批「產教融合」專項課題研究項目名單。中軟國際聯合部分高職院校申報的 《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建設研究與實踐》、《職業教育軟體技術類專業「雙師型」教師企業實踐標準及課程標準研究》兩項課題,獲得教育部批准,成為課題研究項目。
  • 機器人產教融合技能提升培訓開始了
    為全面落實《中國製造2025》、《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家發展戰略,促進工業機器人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隊伍,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天雲聚合智能製造共享創新中心,聯合南陽市一通防爆電氣有限公司、南陽石油二機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產教融合合作,以電工電氣,工業物聯網,工業機器,智能產線等為知識系統,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將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