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 Era:腦機接口 顛覆現有一切娛樂形式

2021-02-23 indienova

Valve 和 OpenBCI 合作,將帶來顛覆現有的一切娛樂形式的腦機接口

「腦機接口(BCI)」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不少大佬都在發動資源在做這方面的嘗試,比如馬斯克。先簡要介紹一下:

腦機接口(英語:brain-computer interface,簡稱 BCI;有時也稱作 direct neural interface 或者 brain-machine interface),是在人或動物腦(或者腦細胞的培養物)與外部設備間創建的直接連接通路。在單向腦機接口的情況下,電腦或者接受腦傳來的命令,或者發送信號到腦,但不能同時發送和接收信號[1]。而雙向腦機接口允許腦和外部設備間的雙向信息交換。

在該定義中,「腦」一詞意指有機生命形式的腦或神經系統,而並非僅僅是抽象的「心智」(mind)。「機」意指任何處理或運算的設備,其形式可以從簡單電路到矽晶片。

對腦機接口的研究已持續了超過 30 年。1990 年代中期以來,從實驗中獲得的此類知識顯著增長。在多年來動物實驗的實踐基礎上,應用於人體的早期植入設備被設計及製造出來,用於恢復損傷的聽覺、視覺和肢體運動能力。研究的主線是大腦不同尋常的皮層可塑性,它與腦機接口相適應,可以像自然肢體那樣控制植入的假肢。在當前所獲取的技術與知識的進展之下,腦機接口研究的先驅者們可令人信服地嘗試製造出增強人體功能的腦機接口,而不僅僅止於恢復人體的功能。這種技術在以前還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之中。

維基百科

最近腦機接口又被引起關注,是因為 Valve 聯合創始人 G 胖(Gabe Newell)在接受紐西蘭媒體 1 News 的時候,開始大談特談腦機接口。

G 胖傳達的主要核心意思是以下幾點:

通過使用 BCI 技術,傳統的視覺體驗將得到前所未有的進化,BCI 能夠實現高保真度的體驗,一舉繞過以往我們體驗世界的方式,甚至超越真實世界——我們之前向來是以真實世界作為標準的。

OpenBCI 是一個開源、非侵入式 BCI 設備背後的神經技術公司。早在 11 月,OpenBCI 就宣布正在製作一款專門用於 VR/AR 頭盔的 BCI,名為 Galea,這與 Valve 的首席實驗心理學家 Mike Ambinder 博士在 GDC 2019 年的願景中描述的裝有腦電圖(EEG)設備的 VR 頭盔非常相似。通過跟 OpenBCI 的合作,Valve 有望很快就能為開發者提供進入玩家大腦,並「編輯」玩家體驗的功能。

Gabe Newell(右),心理學家 Mike Ambinder(左)|圖片來源:Valve

G 胖提到,這個領域研究發展速度之快,甚至讓他對 BCI 的商業化都有些猶豫不決,因為不斷的有最新的研究進展出現,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可能,這使得立即打造一個消費級產品的念頭一再延後。

目前尚不能確定 Galea 就是 Valve 的合作產品,但是其功能與 G 胖說到的基本吻合。據報導,Gelea 裝滿了傳感器,其中不僅包括 EEG,還包括能夠進行電圖(EOG)肌電圖(EMG)、皮電活動(EDA)和光電圖(PPG)的傳感器。由於掌握到大量的基礎數據,Galea 可以為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提供了測量人類情緒和面部表情的方法,其中包括快樂、焦慮、抑鬱、注意力和興趣水平——大量的數據提供的信息都可以為遊戲開發人員所用,讓他們能夠了解如何創造更好、更沉浸的遊戲。

其實自從新一代腦機接口的消息傳來的時候,有心的玩家和開發者應該就已經設想了很多未來的應用場景,就好像科幻小說要變成現實一樣。但是通過 G 胖的口中說出來,可能所有人的信心都被提振了,因為畢竟 Steam 是這個時代娛樂消費的領跑者,未來真的變得可期——而且就在不久之後。

預測:Quest 2 可能出貨 300 萬

Facebook 在 2020 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確認,Oculus Quest 2 的銷售情況非常好,而且後續產品(也就是 Quest 3)已經在開發之中。

Quest 2 僅就預定量來看,就已經是前代的 5 倍之多,扎克伯格認為它有望成為第一款主流的虛擬實境頭盔。

儘管沒有公布具體的銷售數量,但是從前陣子放出的統計數據來看,2020 Q4 Facebook 的其他收入為 8.85 億美元,同比增長 156%,原因當然是 Quest2 假期銷售強勁。

但是坊間已經開始在估測銷量數據,下面這一條 Tweet:

上面這位說出銷量有可能達到 3 百萬臺的是 IDC 的 Research manager,所以比較可信,他後來還補充說:

意思是說他的數據中會包含有尚未售出的數量,但是基本上可靠。

想當年,扎克伯格表示過,VR 要想成為主流,支持的設備應該要達到 5000 萬到一億臺,後來又將這個門檻降低到 1000 萬臺。目前市場上唯一接近這個目標的是 PlayStation VR(PSVR),而下一代 PSVR 還杳無音訊,看來 VR 的大旗搞不好還真要 Oculus 再來扛起。

不過結合上一條內容來看,沉浸式遊戲體驗的領域還是硝煙四起啊。

id Software 可能在開發新的 VR 遊戲

最近澳洲遊戲分級委員會可能洩露了一款 id Software 正在開發的新 VR 遊戲。在這個地址可以看到。

這個名為 PROJECT 2021A 的遊戲顯然來自 id Software,而且是 VR。

之前我們就提到過,好多大型工作室開始積極的重回 VR 領域,而對 id Software 來說,開發 VR 遊戲也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所以如果正在開發一款新的 VR 射擊遊戲並不意外。大家猜測的無非是它可能會是基於哪個系列的作品,也許是新的 IP 也不一定。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這款遊戲能否登上 Facebook 的 Oculus VR 平臺。因為 Zenimax 曾因 John Carmack 加入 Oculus 將 Facebook 告上法庭。Bethesda 甚至在一次 E3 發布會上聲稱自己製造了第一款 VR 頭顯——即 Oculus Rift 的原型。但是在微軟收購案之後,這其中可能也還有變數。

Doom3Quest 你玩了沒?

OK,不過說到 id Software,不知道您最近玩了在 SideQuest 上異常火爆的 Doom3Quest 呢?只要您擁有 Steam 版的 Doom 3(是 Doom 3 不是 Doom 3 BFG 版本),就可以通過 SideQuest 安裝到您的 Quest 上運行,方法很簡單,官網上有詳細的介紹。

開發者 Dr. Beef 也很活躍,就最近幾天還有最新的更新。Dr. Beef 已經移植了多款 id Software 的開源遊戲,不過 Doom 3 Quest 顯然是目前視覺效果最好體驗也最好的一款。根據 Quest 1 / Quest 2 性能的差異,玩家可以自己調節各項參數以達到滿意的效果。如果您有 Quest 以及 Doom 3(Steam 上那是相當的便宜,地板價),尤其是曾經認認真真玩過 Doom 3 的話,那麼可以說這是一款必玩的非官方遊戲,因為它會帶給你與之前完全不同的體驗。

相關焦點

  • BrainCo亮相CES2019,腦機接口技術在教育領域如何應用?
    BrainCo亮相CES2019,腦機接口技術在教育領域如何應用?賦思頭環Focus 圖片來源於BrainCo在CES2019上,BrainCo展示了多款基於腦機接口技術的產品。腦機接口(Brain Machine Interface,BMI),是一種可以實現大腦與機器之間的連接的技術,這項技術可以對腦電波信號進行解碼,並將其翻譯成機器能夠讀懂的指令,從而實現人腦與機器之間的交互。近幾年,隨著政府與民間資本的推動,腦機接口技術已開始高速發展。成立於2015年的BrainCo,便是一家研究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的科技公司。
  • 恐怖的腦機接口
    8月28日周五北京時間6點40,馬斯克召開Neuralink發布會,通過直播的方式展示腦機接口新設備。設備只有一枚硬幣大小,用手術植入頭骨,就像安裝在大腦上的Fitbit,充滿電可用一整天。在人類發現腦電波近100年後,腦機交互又迎來了跨時代的突破!現在出現的這個「腦機接口」技術還真是在道格拉斯·亞當斯35歲之後,難怪網友們會想起亞當斯說過的這句話。
  • 腦機接口離我們又近了一步
    大腦-計算機接口簡稱為腦機接口,它們被認為具有徹底改變人類與計算機之間關係的潛力,因為腦機接口允許我們在沒有言語交流或身體接觸的情況下控制各種電子設備。這項技術的潛在應用範圍很廣,比如,可以用於改善殘疾人的生活質量。然而,製造出高效的腦機接口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因為大腦的電信號往往過於微妙而難以察覺,或過於複雜而難以解碼。
  • 葫蘆謅報51【腦機接口】
    實現: 腦機是什麼2.開腦洞:侵入式腦機3.如今的腦機仍停留在試圖獲取人類的運動意圖上,比如拿杯飲料等簡單動作。我們所說的腦機其實是腦機接口(BCI,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實現腦神經信號的提取、解析。侵入式,需要開個腦洞,將電極、晶片等放入腦中,採集神經元的衝動,再將這些信息利用有線或者無線(如藍牙)的方式傳遞給電腦。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當科幻照進現實,帶給人類的是顛覆還是毀滅?
    8月29日,埃隆·馬斯克發布了第二代「腦機接口」產品,號稱「未來已來」的LINK V9.0。其找來「三隻小豬」向全世界展示了可實際運作的腦機接口晶片和自動植入手術設備。馬斯克實現了豬的腦機接口,人類意識上傳指日可待,但這真的好嗎?
  • 腦機接口真的來了嗎,距離《猩球崛起》會有多遠?
    新冠疫情期間,馬斯克一方面在為火星移民計劃造勢,一方面在顛覆未來通訊行業的星鏈計劃(Starlink)布局,而在另一個腦洞大開的領域——腦機接口,他創立的公司Neuralink公司,研究對象為"腦機接口"技術。"腦機接口"就是將極小的電級植入大腦,利用電流讓電腦和腦細胞"互動"。
  • 做個「腦機人」你準備好了嗎:從埃隆·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說起
    太空技術,「腦機接口" ……馬斯克直播展示腦機接品北京時間2020年8月20日凌晨,馬斯克旗下腦機接口公司發布並展示了在豬腦上植入晶片的豬的腦部活動。這頭豬植入腦機接口已有2個月時間,十分活潑,與未植入設備的豬表現無異。植入豬大腦的腦機接口設備只有一枚硬幣大小。
  • 靠「意念」就能行動,腦機接口是怎麼做到的?
    美國《細胞》雜誌近日也刊登了重磅論文,宣告腦機接口領域的重大突破——使癱瘓者成功恢復運動能力,觸覺準確率高達90%。腦機接口正在成為全世界腦科學的熱點,國際科學界和產業界近年來都對這一領域加大了投入。未來,它有望帶給人們越來越多的驚喜。本文,我們將為你呈現人類在腦機接口領域的不懈探索,以及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 中國腦機接口需要馬斯克式科技企業家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被我們所忽略的腦機接口工程。我們「截獲」了一份蘭德公司給美軍的分析報告,報告裡評估了大腦計算機接口未來的軍事應用和影響。而馬斯克投資的項目除了新能源汽車、SPACE X、真空管高鐵外,第四個大項目就是腦機接口。
  • 全球腦機接口領軍人物張學國「牽手」科斗腦機
    7月21日,科斗(蘇州)腦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科飛滿懷信心的告訴記者。說出這番「豪言壯語」的徐科飛雖然顯得心情十分興奮,內心裡也是踏實的。今年3月,徐科飛與他的合作夥伴決定將幾年來深耕的腦機接口項目正式落地。該項目定位於以助力中國「腦計劃」為宗旨,以推動中國腦科學發展為己任,研發、生產、銷售各類腦機接口相關軟硬體產品,提供定製化服務和解決方案的高科技企業。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有何危險?你的大腦在黑客眼裡就像沒防護的手機
    無論是何種身份,玩家都可以通過腦機接口接入網絡,黑進任何一個和網絡連接的人類/設備/機器人中獲取信息,將其篡改甚至毀滅。在已經公開的玩法Demo視頻中就有這樣的橋段,遊戲主角V為了尋找線索,帶上了特製的腦部連接裝置,依靠自身已經安裝的腦機接口進入別人的大腦中,獲取別人的記憶。
  • 國內首個腦機接口及神經調控中心在瑞金醫院成立
    在大腦植入晶片,收集腦部信號,信號異常時,通過遠程調控電極刺激信號,將「異常信號掐死在搖籃階段」……這類腦機接口技術已在部分神經疾病領域獲得前瞻性應用。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腦機接口及神經調控中心正式成立,「難治性抑鬱症腦機接口神經調控治療臨床研究」同日啟動。
  • 腦機接口+全息AR,Facebook/微美全息/特斯拉等迎來新的成長機會
    穿戴式腦機接口如何用於AR上據了解,NextMind的原理是,人眼在接收到電子設備的圖像後會投射給人腦的視覺皮層,接著NextMind穿戴式腦機接口通過腦電圖描記(EEG)對視覺皮層信號進行實時識別和破解,然後將信號傳輸給電子設備,實現意念控制的效果
  • 哈佛華人企業BrainCo發布腦機接口作業系統,實現了「讀心術...
    以上都是「腦機接口」領域的最新進展。那麼,何為腦機接口?腦機接口又能為現實生活帶來哪些改變?顧名思義,腦機接口是在人類大腦與機器(包括智能硬體)、網際網路之間建立接口與橋梁,使得腦部的電信號可以直接與計算機電信號互動,從而使得大腦直接與虛擬世界連接,溝通。
  • 基因編輯與腦機接口 科技和人類的邊界在哪?
    原本只出現在科幻小說或影視作品裡的技術,也在現實生活中誕生,例如腦機接口。   腦機接口:我還是我嗎?1976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雅克·維達爾(JacquesJ.Vidal)創造了腦機接口(BCI)這個說法,並給出沿用至今的標準定義:BCI是一種特殊的通訊系統,它不依賴於人體的外圍神經和肌肉組織;   進入21世紀,腦機接口逐漸成為現實。
  • 基因編輯與腦機接口,科技和人類的邊界在哪?
    原本只出現在科幻小說或影視作品裡的技術,也在現實生活中誕生,例如腦機接口。腦機接口:我還是我嗎?2020年8月28日,埃隆 · 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 舉行發布會,展示了最新的可穿戴設備 LINK V0.9 和手術機器人,並利用小豬演示了腦機接口技術的實際應用過程。
  • 這位中國科學家直言,馬斯克腦機接口是小兒科!底氣哪來的?
    馬斯克不但智能汽車特斯拉投放市場,還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商業載人星際旅行,但還有一個科技可能不為大家所知,那就是馬斯克研發的腦機接口系統,但對於這個腦機系統一個叫韓壁丞的中國人有話要說。這位中國科學家直言,馬斯克腦機接口是小兒科!,底氣哪來的?那麼首先我們得了解下什麼是腦機系統。
  • 解密腦機接口:專訪CMU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賀斌
    賀斌是無創腦機接口領域的優秀科學家,2013年,他的研究團隊利用無創腦機接口技術,實現了意念控制無人機飛行並跨越障礙,2019年,他的團隊又實現了意念控制下機械臂對運動光標的連續追蹤。在這次訪談中,賀斌談到了腦機接口技術的歷史與未來應用方向,並著重介紹了無創腦機接口相關的機遇與挑戰。
  • 腦機接口通信:爭議與希望並存 在大腦中裝晶片,你肯嗎?
    據Neuralink官網、CNET科學資訊網、ZDnet等多家外媒日前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和特斯拉等公司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於8月29日為自己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舉行發布會,找來「三隻小豬」向全世界展示了可實際運作的腦機接口晶片和自動植入手術設備。 這次發布會引起空前關注。
  • 卡耐基梅隆大學教授談馬斯克腦機接口:沒體現神經解碼進展
    埃隆·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神經連接」(Neuralink)近日再度成為全球焦點。腦機接口科學家、卡耐基梅隆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賀斌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評價稱,馬斯克演示了在腦機接口設備小型化和無線通信等工程領域的發展,但似乎沒有展現神經解碼方面的「任何重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