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家庭更容易養出自信的孩子,父母做到這幾點,不怕不成功

2020-11-03 多多爸爸說育兒

自信的孩子身上總是閃耀著奪目的光彩,也許他們並不是表現最優秀的那個,但一定是亮眼的一顆星星。有的孩子喜歡主動表現自己,這和他們骨子裡的自信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自信的孩子總是喜歡表現自己,他們並不會顯得愛炫耀,而是發自內心的閃爍著自信的光彩,這類孩子容易受到身邊人的喜愛,怎樣的家庭更容易養出自信的孩子呢?家長來看這幾點。

父母的陪伴,很重要。

不少家長認為,自己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時在陪著孩子嗎?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要知道,陪著孩子可不等同於陪伴孩子。家長雖然在家陪孩子的時間也不少,但捫心自問,可有用心陪伴?《少年說》這檔節目裡曾有孩子請求道,拜託他的父母放下手中的手機,多陪陪他吧。孩子低聲哭泣,臺下的父母和其他同學也忍不住落淚,其實這句話道出多少孩子的心聲。

父母不如認真回憶一下,自己有多久沒有好好陪伴孩子了?生活的壓力迫使父母不得不努力工作,才能讓孩子有更好的條件去生活,這是以壓縮陪伴孩子的時間為代價。即使父母休息在家,他們也更希望能有片刻屬於自己的生活,更多時候,他們捧起手機,"陪伴孩子"。實則不過是父母孩子各玩各的,談何陪伴?

長期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會逐漸產生自我否定的心理,這種負面的想法會讓孩子們認為自己不受父母疼愛。父母太少陪伴孩子,導致孩子失去安全感,因為沒有人及時給予孩子關注、鼓勵,導致孩子習慣孤獨,變得孤僻,逐漸形成自卑的心理,他們容易自暴自棄,對生活缺乏熱情。

因此,父母多給予孩子一些高質量的陪伴吧,當父母更用心的陪伴孩子,孩子能成長得更為樂觀、自信自強,他們有更多勇氣去面對困難。孩子成長只有一次,別錯過陪伴孩子的好時機。

常肯定孩子。

中國的傳統文化導致父母習慣用謙遜的態度去肯定孩子每一次取得的成績。即使孩子已經做得足夠好,父母仍然會說:"不要驕傲,繼續努力。"這並不意味著父母沒有因為孩子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但孩子會認為還沒達到父母的預期。在孩子犯錯時,不少父母說出近乎刻薄的話,大大傷害了孩子的自信心。

對孩子來說,自信心是需要培養的,若是父母處處打擊孩子,只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懷疑的心態,他們容易產生自卑感。試想,一個尚且還分不清是非對錯的孩子,長期受到父母言語上的打擊,怎能讓孩子產生自信?我一直認為,語言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事物之一,肯定的語言能增加孩子的信心;否定的言語也能摧毀孩子的自信。

讚賞,能讓孩子的眼中迸發出光彩;來自家長的肯定更能讓孩子堅定向前的信心。父母不吝嗇的讚賞孩子,就是培養孩子自信最好的肥料。每個孩子身上一定有著自己的閃光點,這需要他們的父母去發現、去放大。

自信,源於興趣中培養。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但世界上完美的人太少,不必苛求孩子。父母應該去發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去激發孩子的無限潛能,從孩子感興趣的地方入手,鼓勵孩子做自己擅長的事,孩子得到越多肯定,就會越自信。長時間發展下去,孩子能在某個領域取得的成就也是難以想像的。

對於孩子未來道路的選擇,家長也不必過多的幹涉,因材施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去做他們感興趣的事,只有興趣才能激發一個人的無限潛力,強迫孩子做家長以為好的事,未必就能達到預期的願景。父母要鼓勵支持孩子勇敢嘗試、發展興趣,在父母的支持下,孩子才能更自信的面對世界。

總結:人生之路本就艱難險阻,一路要面對的困境不少,很多人本能的選擇退縮,他們覺得自己做不到,這也是他們不自信的表現。而那些自信的孩子,他們越是面對困難,越是要堅定向前,這是因為他們身後有著來自父母的理解和支持,這也是他們最大的動力源泉。希望各位父母要為孩子種下一顆自信的種子,用愛與理解去灌溉它,等待它的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自信源於父母?記住這十句話,不懂教育也能養出自信孩子
    文/琉璃蘇比有一部日本劇,講兩個家庭的故事,被抱錯了孩子。一組是有錢家庭,父親事業成功;一組是貧困家庭,養了三個孩子。孩子到了六歲,上小學了要做體驗。檢查血液時才發現孩子的血型和父母有異。原來醫院有個護士因為自己的人生不幸,報復了有錢的家庭,6年前把他們的孩子掉換了。他們碰面商討,以及看看自己親生的孩子。
  • 能夠有這四種特徵的父母,孩子自信也更容易成功,你是否擁有?
    有的網友評論說「因為小時候的不自信,我到現在都覺得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怕別人看到自己的優秀,更怕別人看到自己的不優秀」,有的網友評論說「因為小時候家庭的影響,我從小就是個不自信的孩子,到現在說話聲音還是很小,跟別人說話時也不敢直視別人」等等。
  • 做到這三點,普通父母也能養出自信滿滿的孩子
    我就談談普通父母怎樣培養普通娃自信。1,自信應該是一種信仰有的父母會說,「我家孩子普通的很,差不多就行了」,這想法不僅給了孩子不好的暗示,也讓父母看不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自尊自信是一個人成長金字塔的塔底,是一切的基礎。
  • 這樣的家庭更容易養出幸福的孩子,看看你是嗎?
    一般來講,這樣的家庭,這樣的父母,更容易養出幸福的孩子,看看你是嗎?但是淘媽想說的是,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成長中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為父親身上有媽媽不具備的男性的理性、冷靜、穩重,更容易給孩子帶來依賴和安全感。那些童年有爸爸陪伴的孩子,在今後的生活中都不太容易焦慮。
  • 從小做到這幾點,孩子不自信都難,父母一定要收藏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積極向上,充滿自信。然而自信卻不是天生的,後天的培養更重要,今天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孩子提高自信的方法,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第一,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不要總是覺得孩子小,不懂事,什麼決定都由大人來做主。像今天出門出門穿什麼衣服?今天午飯想吃什麼食物?今天出門想去哪裡玩?
  • 什麼樣的家庭,容易養出自信的孩子?
    孩子的主動表現,其實和骨子裡的自信息息相關。究竟如何才能養出自信的孩子?臺下的父母和很多孩子都抹起了眼淚,因為小男孩的吶喊,喊出了千萬家庭和孩子的痛。很多父母迫於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會壓縮陪孩子的時間,即使在家也可能只是所謂「在一個空間裡」的陪著,而不是真正的陪伴。長此以往,孩子會慢慢產生自我否定的負面心理暗示,會覺得自己不可愛、不受父母喜歡。
  • 養兒子的家庭,要教會孩子做到這幾點
    現在大多數的家庭都是一到兩個孩子,養兒子和養女兒的區別還是挺大的。女兒要嬌養不嬌慣,兒子要培養責任擔當,不能玻璃心。說到底都是不容易。很多時候,家長把握不好一個度的問題。想想家裡的寶貝都是4個老人兩個大人寵著,含在嘴裡怕化裡,出門怕受欺負了。總是想把最好的給他們,不讓他們受任何傷害。
  • 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社會和個人關係雜誌》上發表的最新研究表明,那些生活在父母為日常生活瑣事爭吵的家庭中的孩子,即使面對對的情緒的處理也會受到影響,他們會對對的情緒處理過於警惕,焦慮,還會更容易受到扭曲的人際交往的影響。那些經歷多次家庭爭吵的孩子能準確識別出幸福和憤怒的夫妻,但對處於中立狀態的夫妻卻毫無辦法,要麼是錯誤地把他們歸類為憤怒或者快樂,要麼就是完全沒頭緒。正是這種不確定性導致了他們內心的高度警覺。
  • 溫暖有愛的家庭,更容易養出優秀孩子,家長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美國著名教育家泰曼•詹森在談到家庭教育的時候,說到:「成功的家庭教育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庭教育造就失敗的孩子。」可見,家庭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及發展,有多麼重要的意義。孩子的情緒往往源自於家庭教育,以及家長的言行舉止的影響,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之中,父母情緒平和,孩子的性格就會穩定,家庭環境和諧,孩子就會積極向上,父母如果能給孩子提供充滿正能量的家庭環境,孩子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努力學習,追求自己熱愛的興趣愛好,從而發掘出自己更大的潛力。
  • 家長稍有不慎,可能就把孩子推向自卑邊緣,7種方式養出自信孩子
    不管我怎麼鼓勵,小B總是很自卑,不夠大膽,不敢展露自己,表達自我。一個接送的間隙,我見到他的媽媽,我就順勢跟她聊了聊。孩子媽媽其實對孩子的個性也心知肚明的,對我大倒苦水,她和孩子爸爸都是挺開朗的人,就是養的孩子跟她倆完全不一樣,有時候想想,這真是她親生的兒子嗎?
  • 值得每個父母看的教育真相,做到這幾點孩子陽光又自信
    《以家人為名》熱播劇,三個沒有血緣關係、在原生家庭遭遇過不同傷痛的孩子,機緣巧合下湊在一起成為了兄妹。大哥凌霄、二哥賀子秋、妹妹李尖尖在兩個爸爸的撫養下相互扶持、共同成長。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三個人選擇齊心協力,在經歷了一番磨難後,他們終於勇敢地走出了過去陰影,讓父母直面了自己的問題,也讓彼此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 養出焦慮不自信的孩子,是父母做了這些
    孩子正在玩得高興呢,明顯的不願意,可是又不敢違背父母的旨意,那就背吧,突然背到一半卡住了,這孩子焦急得直哭,還翻地,拳打腳踢。從這個畫面裡,我看到的不是孩子享受背詩的過程,而是一個特別焦慮的孩子,怕背不出來被嘲笑。
  • 什麼樣的父母,一看就能養出自信的孩子?
    自信,能讓孩子擁有一種神奇的力量,這種力量能讓孩子自帶光環,變得底氣十足、一往無前。這段臺詞,真實的反應了何小萍的內心變化。自卑的人,總覺得自己很失敗,認為自身的成功都是碰巧。哪怕機會已經唾手可及,卻也不敢伸出手抓住。
  • 為何孩子會自卑?是「投射認同」作祟,自卑的父母養不出自信孩子
    造成自卑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家庭因素、環境影響、自我期待過高等等,其中父母的教育與家庭氛圍是決定孩子是否自信的關鍵,自卑的父母是培養不出自信的孩子。做自信的父母父母自信,他的言行舉止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孩子朝著自尊自信的方向發展,而自卑的父母,內心的自卑會投射在孩子身上,這是心理學上的「投射認同」,因此父母要做自信的父母,才能培養出自信的孩子。
  • 心理學:一個自信的孩子,父母基本能做到這3點
    導讀:在心理學上,自卑即自我否定,它會導致害羞、愧疚、鬱悶、失望、以及不安等各種情緒,自卑的人自我評價很低,這一性格缺陷會在生活中處處起作用,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壓抑的低磁場能量還會讓身體出現問題。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培養一個樂觀自信的孩子,那麼,自信是怎麼來的呢?
  • 李玫瑾:孩子情商高低和家庭有關,這四種家庭養不出高情商的孩子
    她認為,孩子的情商會受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的情商不高,就很難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精心呵護過度就會養出嬌慣性格。因此,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的情商不高,就要及時予以糾正,正確引導,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因為經常被父母吵罵,孩子極度不自信,性格也會變得孤僻。孩子也會欺負弱小,並且稍不如意就會發脾氣。
  • 挑剔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不管她做得多好,在父母眼裡好像總是不夠,總有值得數落的地方。喜歡挑剔孩子的父母,很難養出優秀而幸福的孩子。心理學家費爾貝恩說過:「兒童受到父母不好的對待時,為了維持父母是好的這種意向,會傾向於認為自己是不好的。」挑剔的父母,不一定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卻非常容易養出一個低自尊的孩子。
  • 自信的人更容易成功,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家長做到這四點
    家長從下面四個方面去著手:1、多看孩子優點,用賞識的角度激發孩子的自信賞識教育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營養劑。很多父母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夠優秀,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放,往往拿孩子的缺點去和別人的優點相比,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自信,甚至產生自卑心理。
  • 靈性的孩子,父母往往做到了這幾點!
    在老家,當大人們誇一個孩子聰明時,常會說這個孩子很靈性。靈性的孩子意味著情商與智商雙高,不僅在為人處世方面十分靈光,在學習能力上也讓父母省心。有靈性的孩子,內心豐盈充足,眼神中常帶著聰慧喜悅的光芒,這種光芒離不開家庭父母給予的溫暖與關愛!每一個生命與生俱來都帶有靈性,而後天良好的呵護與引導才能更好地激發這種意識,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培養出靈性的孩子呢?
  • 這三種父母,累死累活也養不出自信的孩子,看看有你嗎?
    不少家長都羨慕那些自信的孩子。自信的孩子在人群中非常出挑,笑容陽光,落落大方,自信的孩子,不管在什麼方面都散發著光芒,而且,自信的孩子比不自信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快樂。那麼,孩子的自信從何而來呢?怎樣才能教育出一個自信的孩子呢?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只隔一個父母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