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多數的家庭都是一到兩個孩子,養兒子和養女兒的區別還是挺大的。女兒要嬌養不嬌慣,兒子要培養責任擔當,不能玻璃心。
說到底都是不容易。很多時候,家長把握不好一個度的問題。想想家裡的寶貝都是4個老人兩個大人寵著,含在嘴裡怕化裡,出門怕受欺負了。
總是想把最好的給他們,不讓他們受任何傷害。
1:不要過於嬌慣
養男孩不要嬌慣孩子,在養育男孩的過程中,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要教會孩子有擔當。偶爾幫媽媽背背包,拿些東西,或是幫助力氣小的女同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男孩如果太嬌生慣養,什麼都不讓他們做,讓孩子躲在父母老人身後,經不起任何挫折,玻璃心,如果到了青春期遇到一點不愉快就過不了自己那一關,很容易受傷的。
被家人保護得太好的男孩,過於嬌慣的話容易吃不了苦,很難有自己的一番作為。
2:媽媽不要太黏兒子
特別是到了10歲左右,母親應該讓孩子多跟爸爸在一起交流,模仿和學習當一個男性的責任和擔當,無論是心胸還是在處理問題上,要和爸爸多溝通,培養陽剛之氣。
這樣也是為了避免將來兒子被養成媽寶男,無論是婚姻還是人格獨立方面都很難突破自己獲得幸福。
還有就是多跟爸爸在一起,也可以培養親子關係,對男孩的性格不拘小節的培養也有好處。
3:媽媽不要當男孩的面損爸爸
很多夫妻關係不好,媽媽心裡的怨氣無處發洩,就會當孩子面數落寶爸的不是,說寶爸沒有責任心,只顧自己不陪孩子,這也許是很多家庭的現狀。
事實如此,寶媽也覺得說的沒錯。但是孩子是來自於父母,說任何一方的不是,對孩子都是一種傷害。就像很多人喜歡問,喜歡爸爸多一點還是喜歡媽媽多一點。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毛病,你能說喜歡左手多一點還是右手多一點嗎?父母在孩子心裡都是不可分割的,不存在誰的愛多一點少一點。
所以要培養爸爸在家裡的權威,父親是男孩的榜樣。
4:沒有好的個性
很多孩子覺得如果別人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的話,就會發脾氣。受不了任何氣,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
沒有好的個性在將來的人際交往中是很困難的,很難融入任何集體,容易被人排斥。所以無論是男孩女孩,都要引導他們不要做一個格格不入的人。
特立獨行有時候是好事,但是在你未有所成就的時候,就是人際交往中的攔路虎。
要教會孩子和喜歡自己的人做朋友,不要巴結那些討厭自己的人,惺惺相惜在任何關係中都是可以適用的。
5:爸爸要尊重媽媽
夫妻關係和睦是一個家庭永遠不變的核心。夫妻關係應該排在家庭的第一位,很多家庭應該說大多數的家庭本末倒置了。
孩子可以從爸爸尊重媽媽的日常生活中來學習如何和異性相處,這對於以後他們在兩性關係中和其他的人際關係,都有著很好的啟蒙作用。
雖然很多家庭都是媽媽說了算,但是對於養育男孩的家庭還是要讓父親有些權威,樹立威信以及責任。
總結
養育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父母也是在不斷學習和改變過程中逐步學會和孩子相處,育兒和婚姻一樣,從來沒有一份標準的模式。
只有用自己覺得最舒適,最適合自己家庭的方式才是最好的。
以人為本,不要偏離太多的社會觀和正直的三觀,多溝通交流,學習接受一些新的觀念和事物,我們都會逐漸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