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開學了,又有不少新生,即將在這個新學期,邁上小學一年級的臺階,成為一名準小學生。
一直以來,對於合適的入學年齡,人們一直爭論不休。有人覺得6歲上一年級比較好,但是也有人覺得,7歲上一年級才合適。
還有一種說法:作為男生,最好比女生晚一年入學。因為,男生和女生不同,覺悟比較晚,發育也比較晚,尤其是在一些精細動作方面,男生都不如女生。因此,最好能讓男生晚一年入學,比較有利。
真是這樣嗎?確實有一定道理,男生和女生的智力成熟度,是不同的,許多男生在小學期間成績落後,不如女生,直到進入高中以後,才後知後覺,這種例子數不勝數。
教育專家又是如何分析的呢?一句話:並不是說每一個孩子,都適合6歲入學。
確實,家長們在為孩子報名時,理應提前了解一下,你家的孩子,目前究竟適合不適合入學!這一點非常重要!
為何?
這是因為,身為一名低年級老師,在對一年級孩子進行過無數次觀察之後,會明顯發現。一年級的新生,如果適合入學,就會從一年級起打好基礎,成為一名優秀、合格的小學生。但是也有一類學生,並不適合入學,或者說沒有做好任何準備,就進入一年級了,結果什麼都跟不上,啥都不會,甚至顯得膽小怕事,無法適應環境,最後,產生厭學情緒。
因此,家長朋友們,一定要細心觀察,如果孩子不適合入學,可以讓他7歲的時候再入學,並不晚。家長朋友們尤其要關注以下三點!
第一、如果孩子已經年滿6歲,觀察一下他的心理成熟度。
孩子年滿6歲,並不一定就適合入學了,還得看他的心理成熟度。有些孩子,比較早熟,能夠應對陌生環境裡的一切,這類孩子有親和力,也有執行力,特別適合6歲入學,但是也有一類孩子,不夠成熟,對於家長的依賴性非常大,一旦脫離熟悉的環境,就會手足無措,甚至抗拒學習,此時,就不是最佳的入學時間。
第二、孩子有沒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進入一年級以後,孩子們必須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首先,是整理文具的能力,其次,是辨別方位的能力,還有,現在許多學校都提供早餐和午餐,孩子是否有獨自吃飯的能力……總之,那些有獨立生活經驗的孩子,更適合進入一年級學習。
第三、孩子能不能適應集體生活。
進入學校,就意味著走進了集體生活。現在的孩子,大多在家裡備受寵溺,凡事比較自我,這類孩子一旦進入集體生活,就會暴露出自私、自大、唯我獨尊的個性,而這些個性,恰恰是學校生活抵抗的。因此,衝突必然產生,對於孩子心理建設的衝擊力,也會產生,孩子能否適應呢?
所以,家長朋友們,要想讓孩子在合適的年齡成功入學,就得多花些心思,幫助孩子早早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時,積累相關的知識,不被陌生的環境打倒。推薦家長朋友們閱讀上圖書籍,做一名合格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