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坑論(6)太菜與太強都是問題?

2021-02-15 林有特棲鳥

回顧

在正式討論退坑類型的第一部分,我們探討了「前置條件不足」帶來的問題。它們分別是前置資源不足與前置反饋不足

前者是玩家失去了進行遊戲的基礎資源,如「沒空玩」;後者則是對反饋失去了興趣,我們將其分成了「錯位」與「失範」兩種類型:錯位是單純的反饋與需求不符,失範則是遊戲環境的劇烈變動導致反饋-需求的不匹配。在證明性反饋錯位的問題中,我們提出了「資源-反饋相性」,即某種特定類型的反饋應該搭配特定的核心資源。

今天,我們來聊聊「反饋獲取問題」導致的退坑情況。

什麼是反饋獲取問題呢?區別於前置條件問題,玩家不至於無法進行遊戲,對提供的反饋也有興趣,但實際獲取的反饋卻不足以支撐玩家繼續遊戲。

原因是什麼?或許玩家的核心資源不足,無法獲取核心反饋。又或者,即使核心資源足夠,反饋本身的力度也過於薄弱。

《刺客信條:奧德賽》

核心資源不足

先來看前一種情況——核心資源不足。需要補充的是,既然間接資源可以轉化為核心資源,核心資源的不足往往也意味著間接資源的不足。

來看一條《鹽和避難所(Salt and Sanctuary)》steam商店頁面下的評論

又比如:

「說白了自己沒有天賦,學習成本太大,幾百個小時玩下來給自己帶來的痛苦遠大於樂趣。」[0]

其實是個很簡單的道理——打不過嘛,大不了咱不玩兒了。

在一款技術力要求極高的遊戲中,當玩家的先賦技術力無法達到反饋,又沒有繼續投入間接資源的意願(即投入時間練習)的時候,就很難有繼續進行的動力。

然而,先賦技術力不足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誰會一開始就熟練精通呢?投入間接資源反而是獲得更多證明性反饋的條件,受苦——練習——受苦——勝利是很常見的邏輯。那為什麼某些作品的「受苦」讓玩家完全失去投入欲望?這裡可能就涉及負反饋的大小——失敗的時候會給玩家帶來多大的懲罰?是否會對玩家獲取正反饋的欲望造成打壓?我們留到討論負反饋的時候再展開。

反饋多樣性不足

下面討論的則是反饋本身的問題。

首先,我們承認有「核心反饋」這回事——即一款遊戲具有一個地位主導的反饋類型。然而,達到這個反饋的途徑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絕對的平衡是流傳了上千年的傳統棋類,但電子遊戲之所以有趣,很大程度上是「多樣性」帶來的影響。(事實上,傳統棋類也往往受益於流派與技法的多樣性)

《哈迪斯》豐富的「祝福」系統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路徑選擇的多樣性,也是應用資源類型的多樣性——你技術好,但我可以和朋友的配合默契一些;你氪金得到的道具多,但我用技術的鑽研和你站在同一起跑線...甚至可以是資源內部的多樣性——你指揮意識好,我射擊精度高;你擅長即時命中,我彈道類玩的不錯...這不僅僅是每位玩家可以選擇自己心儀的方向,還意味著在競技與對抗中,破解豐富陣容與可能性的情境增加了,「克制」與「巧解」也是證明性反饋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此,當一款遊戲能接納越多的目標達成路徑,某一目標達成路徑又不至於強大到抹殺掉其他路徑存在的意義(否則就出現我們上一篇文章提到的,證明性反饋錯位或流失),我們可以說這款遊戲的多樣性是充分的——提供的反饋也就越豐富。

所以,反饋不足的多樣性問題,往往體現在「單調」上。

一些玩家的心目中,證明性反饋的多樣性甚至可以讓公平性做些讓步(所謂不能糾結於絕對平衡)

「畢竟公平性比較重要,可是刷刷刷的奇思妙想的裝備技能搭配才是趣味所在。」[1]

(「奇思妙想」可以往自設反饋解讀,但在這裡和競技機制掛鈎,筆者傾向於認為這是技術證明性反饋的多樣性體現)

再看看我們引用過的一類評論

「我當年就是這樣退了暗黑3的坑,本來大家各種build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後來)幾乎所有職業就只剩2~3種Build可以玩。。。並且制霸永遠永遠只有1種Build。」[2]

之前的解讀視角是「選擇」的重要性超越了技術資源,但這裡提供了另一種視角——技術資源的投入方向需要多樣性,當選擇只剩下一種,多樣性的銳減便將投入與博弈的證明性反饋壓制到繼續遊戲的閾值之下。

反饋深度不足-當操作不再重要

如果多樣性對證明性反饋的影響是廣度上的局限,那相應的還有深度上的局限——如果達成目標需要投入的資源過少,也會造成反饋不足。例如當技術成為達成目標的核心途徑,「太簡單了」顯然會減弱玩家的積極性。

在一篇退坑《仁王》的文章中,作者抱怨了如下兩個問題

「一般看到敵人動作就按住防禦鍵,就基本能夠完美的實現彈反。」、「如果你「逆波」彈反失敗,你仍處於防禦狀態可以抵擋住敵人的攻擊,因此逆波失敗的代價幾乎為零。

「當新鮮感過去,這種沒有血緣槍反那麼刺激的防反就變得無聊了,甚至得強行限制自己一次戰鬥最多使用一次彈反,否則就失去了很多的意思。」

「只需要一直防禦,慢慢的ai就會把自己的精力打空,然後我們再補上一個劍氣(一個削精技能),敵人就會氣絕。」[3]

動作類遊戲《仁王》,定位上追求高技術力帶來的證明性反饋

說來奇怪,某機制「過於簡單」甚至也能成為問題。但在一款以技術力為核心賣點的「類魂」遊戲中,就顯得合理起來。事實上,只有少之又少的作品對玩家的資源投入毫無要求(多為一些交互性敘事作品,互動中的「觀看」成為重點),多數遊戲會讓玩家確立奮鬥的目標,即一種投入的動力。

筆者在最近入坑的手遊《戰雙帕彌什》中也體會到這種問題。作為一款動作遊戲,遊戲的美術與動作設計都可圈可點。但存在的問題如:數值的情況下勝利過於簡單、完美閃避出子彈時間這樣帥氣的設計,也因為判定的寬泛顯得沒那麼有趣;另一方面,一些攻擊則完全不講道理,某些關卡存在難以閃避的全屏高傷,卻有一個「無角色死亡」的獎牌讓玩家爭取——換言之,戰鬥的結果幾乎與我的操作技術沒什麼關係(角色數值更重要),以至於無法獲得技術層面的證明性反饋。

即使筆者不是那種追求頂尖技術的玩家,樂趣也減少了一大半。

《戰雙帕彌什》的戰鬥界面,視效上還是很不錯的

反饋深度不足-劣質的難度升級

這樣的思路下,難度提升的意義在於,為玩家投入時間與技術資源提供更高的平臺,在高層次的挑戰中獲得更大的成就感。但注意「高層次」的挑戰,反面就是簡單的堆砌數值,即一種低質量的「變難」。

「遊戲從中後期開始,就幾乎沒有什麼新鮮的怪物了」、「打久了很難不讓人心生疲勞」[4]

「粗暴堆數值加難度。你可以很難,但不要只是把100改成1000。」

「尤其ACT,提高難度大都是提升敵人血量和攻擊,少有增強AI、改變出招套路的」[5]

什麼叫低質量的難度提升-數值變動,即對玩家操作要求本質上影響極小的調整(僅僅降低容錯率)。為什麼這樣的調整引人差評?隨著遊戲流程的進行(包括多周目),玩家通過時間投入熟悉作業系統,卻沒有給玩家提出新的要求。於是,遊戲流程成為單純的時間投入,顯得「沒有意思」且讓人疲勞。

另一方面,當玩家在完成一次遊戲流程後選擇第二、第三次體驗流程,即「多周目」時,也就考驗著遊戲能否給予玩家更豐富的體驗,而非簡單重複。一位玩家在評價《寶可夢 日月》的多周目體驗時說到:

「事實上,除了刷連鎖和孵蛋,在已經完成阿羅拉全圖鑑和戰鬥樹50勝之後,現在的我感覺這個遊戲應該、似乎、可能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去玩,但是那裡沒有。如同空空的終結洞窟一般,留下一個可能有定點神的臺子,卻給人無限惆悵。」[6]

也就意味著,隨著周目的進行,遊戲能提供的反饋已經低於預期值,很難讓玩家打起精神繼續努力了。

《寶可夢·日月》

就正面來看,優秀的roughlike遊戲在多周目體驗方面做得很好。例如功力紮實的《哈迪斯》,即使玩家僅僅選擇用一種玩法通關,每次都能通過施加新的挑戰(挑戰多樣性非常充足)獲得更多獎勵,提升角色能力,再進行下個周目。這也是很多roughlike作品的常用邏輯。

《哈迪斯》中,玩家成功「通關」後能選擇多種提升難度方式,以此獲得更多獎勵

當然,並非所有類型的作品都適合用高技術力要求充實高周目/後期體驗,有條件可以展開討論其他的做法。

簡單總結反饋獲取問題有哪些類型:

這樣看來,如果技術核心資源為討論範圍,核心資源問題很容易理解為「太菜,後兩者」則和「太強」帶來的枯燥感相關。但問題並不在於玩家強還是菜,而是遊戲本身有沒有提供合適的機制與設計,激勵技術力不足的玩家繼續努力,或者用多樣性視角探索自身「變強」的更多可能。而多層次、有質量的難度提升,也能讓技術力較高的玩家不獲取遞增的證明性反饋。

下一部分,我們將單獨討論遊戲的負反饋問題,以及它們如何「勸退」玩家的。

                     
                      

[0] 話題「你最玩不來那個類型的遊戲?」 2020-03-14 https://www.gcores.com/gtalk/topics/128

[1] 《<守望先鋒>之殤:對不起,不要再教我玩遊戲啦》 2017-08-26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26817

[2] 《<守望先鋒>之殤:對不起,不要再教我玩遊戲啦》  2017-08-26

[3] 《從沉迷到退坑:為什麼我最終放棄了<仁王>》 劉sb  2018-02-13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96356

[4] 《從沉迷到退坑:為什麼我最終放棄了<仁王>》 劉sb  2018-02-13

[5] 話題「你最討厭哪些遊戲機制?」 https://www.gcores.com/gtalk/topics/37?page=1&sort=score

[6] 《一個充滿了感動的遊戲 卻讓我感覺到了空虛》 路人甲_2jgirwpc1b 2016-12-18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22065

相關焦點

  • 玩家進坑又退坑,食物語的問題在哪?
    想當初我也算是比較早玩的那一批,食物語剛宣傳沒多久就被朋友拉入坑了,寢室內一度出現六個人裡四個人都在玩的情況,出去開個會都能碰上邊走路邊玩的同學。當時加入的協會也是朋友建的,我還混了個副會長,然而由於我倆的雙雙退坑,回來時協會已經改朝換代了。
  • 退坑論(7)「受苦人」的底線在哪?| 正篇結尾
    《最後生還者2》,別稱《美國末日2》晚些我們會提到她在此前的兩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前置條件問題與反饋獲取問題導致的退坑情況。
  • 法師:七費準時龍鷹之神,就問誰不服,薩滿:太菜了一個呱搞定
    第一天群魔亂舞暫且不說,第二天棄牌術當道,第三天祖爾金亂舞,第四天龍鷹法又很好玩(以上都是個人看法,天梯環境請以大家主觀感受為準。)今天本來吹了一波龍鷹法後來發現,七費準時來的就是龍鷹,沉底就是傻鳥。玩起來強度忽高忽低,一點都不穩定。跟控制法相比,進攻性是強了一點,但如果沒有在十費前來龍鷹,後面也是比較難打的。
  • 玩《魔淵之刃》的感受和新玩家建議,信不信由你,反正我退坑了!
    不追求4磁條都要做到吐血。我沒經歷過內側,也不懂哪套強。於是第一套蟲王套開始做,做詞綴,洗磁條屬性。好不容易洗差不多了,下本又要賭火爆君。到噩夢一雞兒又打不過了。然後看貼吧,說魯莽大劍強,於是我心一橫,又重新開始做魯莽,做詞綴洗屬性,做完了之後下本,直接被小怪錘爆。
  • 國外網友「吃雞」技術太菜反救自己一命
    【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 玩競技遊戲的朋友們都知道,現在遊戲中較真的噴子很多,別說太菜被人罵,就是偶然的失誤也會遭遇噴子的嘲諷。最近國外社交網站Reddit上的一位網友分享的故事卻叫人啼笑皆非,故事中女主角因為技術太菜而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 爐石傳說:感嘆這遊戲退坑像壯士斷腕!網友:小時候玩沙子都開心
    退環境一年回來看看,感嘆這遊戲退坑像壯士斷腕,為了防止回坑還把20000金幣存款花完了。當年公測開坑,初心是玩一款手機遊戲,玩到後來早就違背初心了。時間壓力,而且還有所謂的低保,算是競技了。只要上一次低保,後面基本都很容易上去了,反而是10級15級各種黑科技呼風喚雨。
  • 飯圈流行語科普 退坑是什麼意思?
    飯圈流行語科普 退坑是什麼意思?時間:2020-11-09 18:15   來源:網絡流行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飯圈流行語科普 退坑是什麼意思? 退坑,也叫出坑,在飯圈,主要用於表達自己的喜好,比如,出了李易峰的坑就是不再喜歡李易峰的意思。
  • 不用再被坑了!機票退改籤費以後這樣給!
    針對現在國內沒有統一的退票費用規則「退改籤」費用過高等焦點問題民航局終於出手了!要制定機票退改籤收費「階梯費率」,即根據不同票價水平和時間節點等,設定合理的梯次收費標準,不能簡單規定特價機票一律不得退改籤。特價票也能退改籤了!之前很多朋友都說機票不能退改籤,太過於「霸王條款」了。現在就算是特價票,航空公司也要提供退改籤服務,以後搶票的時候或許可以更果斷一些。
  • 女朋友技術太菜,遭到男朋友嫌棄,看到他單排戰績後,網友:活該
    王者榮耀這款遊戲是當前最火爆的手遊,不管男女老少都很適合,尤其是在閒暇的時候,用來打發時間就是最佳選擇。情侶玩家在峽谷中也是隨處可見,不過有些直男總是會嫌棄自己女朋友的技術太菜,而最近就有一位女網友遇到了類似的事情,男朋友一直嫌棄她太坑了,所以直接偷偷一個人去單排,而看到戰績後,網友卻表示活該!
  • 假面騎士:果蠅轟退坑,A站被舉報,騎士圈為何這般烏煙瘴氣了
    果蠅轟退坑在2019年末2020年初,B站專攻特攝的UP主果蠅轟退坑了。雖然這跟他現實生活有很大人氣,但是也跟特攝小鬼的過激言論脫不了關係。小槽個人是覺得,假面騎士在三大特攝裡算不上第一位,可是論小鬼的活躍度,騎士小鬼絕對排第一。
  • 粉絲煩惱:「吃雞」遇到隊友太坑怎麼辦,無需抱怨,學會輕鬆應對
    大家好,昨日有人留言私信我說,如果遇到隊友太坑怎麼辦?其實這種情況是很常見的,相信每位玩家無論在什麼分段都遇到過,當你遇到「神」隊友時「吃雞」上分事半功倍,遇到「坑」隊友情況好的只是結局分加的少些,情況差的直接在中途就帶領隊伍走向團滅,最差的就是那些一開始遊戲拼命邀請你一起跳傘,結果直接來個落地成盒,免費領取光子「30多分」大禮包。
  • 夢幻西遊:我們理解錯「退坑」的含義了,它可能是內部人員的暗號
    以前玩家刷烏雞國、水陸大會、還有車遲國副本的時候都是需要收副本小號的,因為這三個副本任務需要湊齊十人才能開啟,但是副本的戰鬥難度非常簡單,一個隊伍就可以完成。現在玩家刷做三個副本時可以直接開啟五人模式,只不過五人模式的副本在開啟時需要支付一定的夢幻幣。
  • 《我的英雄學院》漢化組被噴退坑,無腦CP粉的鬧劇,苦了真愛粉
    這裡說的漢化組,通常都是因為熱愛動漫而自發的進行無償翻譯以供粉絲們學習交流使用的大神們。雖然漢化組裡的成員可能並不全都是這些被翻譯作品的粉絲,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無償為這些作品的粉絲們提供翻譯服務的他們,都熱愛動漫、熱愛日語翻譯,用網友們常說的一個詞來形容就是「為愛發電」。何為官方漢化與民間漢化組?
  • 妹子讓我陪她打遊戲,我說她太菜不玩,她就盯著我看是什麼意思?
    6、哥們,技術不行下次小心了,你這我看著都痛!7、女士用的,這個是不是需要有人扶著才行?8、狗狗們是去哪裡打滾了呀?太髒了吧。9、妹子讓我陪她打遊戲,我說她太菜不玩,她就盯著我看是什麼意思?12、妹子是西瓜太重你走不動了嗎?13、這畫的太好了吧,高手在民間呀。14、看這位美女,出事了也沒見半點慌張,淡定地往外遞這包……15、拉個線都拉不好你還能幹啥?16、大哥的媳婦:你擋著我看電視了!
  • 「年輕人」都不具備的遊戲心態,如果有這種症狀,那麼你該退坑了
    咱們就拿氪金遊戲來說吧,這兩天隨著探討原神氪金的問題,總是能夠遇到各種各樣的言論,首先我們來說玩氪金遊戲的正確姿勢。,玩遊戲的時候,總是會發現自己和其他大佬差距很多,大佬們都在氪金,自己氪的很少,提升不夠,沒有辦法和大佬比肩,於是越想越氣,越想越難受,每天玩遊戲就好像在打工一樣,拼命的提升自己。
  • 那些鼓吹「英語無用論」的人都坑了誰家的娃?
    之所以有這樣疑問和困惑,是因為現在有一股聲音在聲討英語,說英語根本不重要,這類文章我看過不少,寫的有理有據,主要的論據有以下幾點:1、說英語的人口佔比很低,別說沒有超過中文,就連說西班牙語的人數都比說英語的多;2、中國高考中考一直在改革,英語分數佔比越來越低,還學什麼英語?3、現在外國的孩子都在學中文了,沒看到伊萬卡的女兒都會背唐詩了嗎,我們為什麼還要學英文?
  • 喬詩語引眾怒,《兄坑》遭抵制、遊戲被「連退」,離退坑還遠嗎
    當初她的一句祝福,讓其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身為一名粉絲,她用她真摯的語言站隊愛豆,或許她也料想不到這麼一句站隊,會讓她走向了「退坑路」。二次元作品屢受挫喬美女作為一名配音演員,她涉及的領域其實很多都是二次元相關,比如動漫、遊戲,因一些瓜葛不少二次元愛好者對某明星的觀感不算太好,接下來就發生了不少微妙的事情,她的不少二次元屢受挫。從祝福開始之初,就已經曝出了「奇蹟暖暖」玩家對她配音的牴觸,讓官方把她撤換掉了,如今更是一連串後續來了。
  • 韓愈:事關國計民生,退之不退;論及文道忠勇,文公愈高
    危急時刻,一位衰朽的書生站了出來,他長鬚弓背,手託奏章,面色堅毅,步履堅定地迎向高高的九重玉階之上意得志滿的皇帝,呈上了那篇名傳千古的《論佛骨表》。這位敢拂聖意,敢觸逆鱗的書生,便是韓愈,韓退之。在事關國家安危、黎民福祉的問題上,他雖然名喚退之,卻是從來不會後退半步。不退的後果就是幾乎招致殺身之禍。幸虧時任宰相裴度、崔群等人一力求情,韓愈才最終被貶嶺南,刺史潮州。這也是他艱難仕途中第二次被貶遠州。我們在佩服韓愈忠直敢諫的同時,卻也無法理解他的不計後果,不顧前途,尤其在我們了解了他求仕的坎坷和出仕的艱難之後。
  • 林更新再次上熱搜,竟是因為玩吃雞被封號,網友:太菜開外掛?
    林更新再次上熱搜,竟是因為玩吃雞被封號,網友:太菜開外掛?原創丨紅蓮娛記圈大家好,歡迎光臨紅蓮娛記圈!終於等到你,差點要錯過你!我們都知道林更新是娛樂圈裡面最有趣的一位男明星了,他每次上熱搜都是因為一些奇葩的事情。林更新之所以被網友們喜歡,是因為他的幽默風趣,還有基本上網友調侃他的微博,他都會在下邊回復。這樣的明星,誰會不喜歡呢?林更新再次上熱搜,竟是因為玩吃雞被封號,網友:太菜開外掛?
  • 時隔八個月終於開學,遊戲"坑貨"銳減,網友:不用帶妹逃過一劫
    不過,說到遊戲,在這長達八個月的寒暑假裡,可把大家坑的夠嗆,不管是王者榮耀還是和平精英,遊戲裡出現了一大批的你帶我贏就好了,打不贏就是你太菜。這樣的遊戲不比你讓她們去玩那種不停轉方向,最後轉到自己都不認識路的射擊遊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