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出生,有三件大事必須要做,就是取名字、上戶口、辦保險。有人也許會問,為什麼要著急給小孩子辦保險呢?有風險才需要保險,一個生命誕生到這個世界,開始了他的生命之旅,就意味著不可能一帆風順,既可能陽光燦爛,也可能風雨交加。
一般來說孩子出生28天後就可以買各種保險了,如果您的孩子現在還沒有買保險,那麼就請您深思一下,咱們的孩子為什麼沒有,是當媽媽的疏忽或者當爸爸心存僥倖?請在第一時間給孩子建立保障規劃。因為保50萬比掙50萬容易得多,這是父母給孩子最靠譜的愛。
有這麼一個9歲小女孩,媽媽孤身一人帶著她到外地務工,誰知在1個多月前,她突然被確診為「1型糖尿病」,可能伴隨終生!
媽媽每天往返學校五六趟,給她測血糖、打胰島素……中午12點,又到了一天中測血糖的時候了。
9歲的堯堯熟練地將血糖筆扎進左手的中指指尖,很快一滴血流了出來,她趕緊將血糖儀貼近血滴,這時,血糖儀上顯示出了一個數字:6.7。之前堯堯血糖最高的一次達到了17(正常人一般在3.9-6.1mmol/L之間)。
▲扎針前,堯堯掰著手指頭想,扎哪根比較好,她說不能扎大拇指和食指,因為要寫作業。
堯堯家住浙江海寧海昌街道勝利社區。媽媽張女士在海寧務工多年,去年把堯堯從東北老家接了過來,目前在海寧市一所小學讀二年級。
今年3月底,堯堯被確診為「一型糖尿病」,終生都要打胰島素。
一天當中,堯堯要測量7次血糖,打4次胰島素針劑。也因此,張女士不得不辭了在銀泰的工作,每天來回學校五六次,給堯堯測血糖、打胰島素。
▲張女士給堯堯打胰島素針,打針的這點痛對堯堯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了
看著幼小的女兒,她做出了一個決定:砸鍋賣鐵都要給女兒治病,讓她像正常人一樣生活。於是,張女士辭了工作,自謀職業,一心一意照顧起了女兒。
「我現在做做微商,生意不好,收入不高,但只要堯堯平安就好。」這個30出頭的女人臉色蒼白,滿臉疲倦,說起女兒的病情就一臉愁色,在與記者講話時候,幾次紅了眼眶……
在張女士心裡,糖尿病多發生在七八十歲的老年人身上,自己的女兒怎麼可能得這種「富貴病」呢?而且,張女士家裡從來沒有人得過這種病,排除了遺傳這個嫌疑。
難以置信的張女士帶著女兒趕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結果在3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3月31日,堯堯被確診為「1型糖尿病」,這種伴隨終生的疾病。
「我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過一天就是愚人節了,是不是上天給我開的玩笑啊?為什麼對我的女兒這麼殘忍?」那段時間,張女士心如刀絞,徹夜難眠,並且孩子病的治療,以及後續的醫藥費,醫保無法報銷。
▲出院那天,張女士帶著堯堯在杭州玩
為什麼一向健康的乖女兒會得這個病?張女士百思不得其解。醫生告訴她,可能跟自身免疫有關,病毒感染引起的基因突變等有關。
1型糖尿病,是小孩子就開始發病的,一般是在15歲之前,那是因為胰島細胞,產生了自身免疫破壞以後,胰島細胞破壞分泌不了胰島素,那麼就從小開始,使用胰島素治療,用到終生。
最痛苦的是小孩子最愛的炸雞、薯條、漢堡、奶茶這類高熱量高脂肪的,更是從此和堯堯拜拜了,更不能吃肉,雞蛋是她唯一能接觸到的葷菜。
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的禮物,在家長的眼中孩子就像捧在手中的水晶球,每個家長都特別小心,不管是一場疾病、還是一個意外,對一個家庭都是毀滅性的打擊。
孩子買保險要趁早
這幾年孩子的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對于震驚全國的「疫苗案」持續發酵,從「毒奶粉」「轉基因」「激素」「地溝油」到「假疫苗」,我們發現,總有一款適合你,假疫苗擊穿了我們心靈的承受底線,終於,我們已經無路可逃。
會不會生病是老天的事,我們無法控制意外與疾病!治病救人是醫生的事,但有沒有錢治才是我們父母應該考慮的事情!愛他,就給他最全面的呵護️!下面這個視頻,含著淚也要看完:
看了上面的視頻,我自己的內心是久久不能平靜。假如有了這麼一張保單,一切都不會發生得那麼無助失措;假如有了一張保單,或許結局不會的那麼悲壯;假如有了一張這樣的保單,這樣的不幸不會發生在一個六歲的小女孩身上,一個六歲女孩應該有了屬於她的一片天空。可惜,生活中沒有假如.......
類似這樣的悲劇每天都在發生,有多少個孩子因為沒錢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甚至放棄了治療,又有多少家庭為了給孩子治病賣房賣車,甚至賣血......如果每個父母都能未雨綢繆給孩子買份保險又能避免多少悲劇的發生?
還在猶豫是否要給孩子購買重大疾病保險的父母們,央視天天在宣傳保險,現在各種疾病發病率極高,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80%的疾病可以治癒,但是昂貴的醫療費用怎麼辦呢?總有人說,生病是有概率的,但是身為父母,你敢賭嗎?
如何給孩子買保險
小孩子優先要買的保險就是「重大疾病+住院醫療+意外傷害+意外醫療」這樣一個組合。
小孩子為什麼要買重大疾病保險呢?保險公司的理賠數據證明,18周歲以下的年齡段重大疾病發病率甚至高於18-30歲這個年齡段,家長在給寶寶買保險應該掌握下面幾個原則:
01
先買大人再買小孩
首先想到給孩子買保險,這是大多數父母容易犯的錯,一是因為小孩買比大人便宜多了,二來自然是父母願意為小孩花錢,殊不知犯了原則性錯誤。
保險保障的首要對象是維持家庭生計的人,也就是家庭支柱。因為當家庭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不幸身故或重疾時,依賴其生活、受教育的家屬會面臨經濟上的困難。如果事先安排了保險,家屬生活的問題便能獲得解決,這就是保險保障的最主要功能。因此,正確做法是家庭的主要創收者,給家庭帶來最多經濟價值的那個人才是最應該買保險的人。
所以,給孩子買保險前先想想,你自己買了保險沒?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02
先保障後教育理財
和大人一樣,小孩首先應該買的,還是保障類產品,而不是什麼教育金。因為,保險最大的意義,就是轉嫁非經濟原因對家庭的財務風險。和大人比起來,兒童患重疾的治癒率更高,康復機會更大,但是治療成本卻一點不少。保額的高低照樣需要考慮三部分費用,治療費用,長期康復費用,以及家人專職陪護導致的收入減少。
除了重疾險,還可以考慮意外醫療險,然後才是教育金、儲蓄理財等險種。購買教育金時,不要囿於比較收益,保險絕對不是以收益取勝的,而是用現在的錢鎖定將來可見的穩定的現金流。
03
專項保障要加強
小孩高發的疾病種類和大人有區別,比方白血病,幾乎佔了50%兒童惡性腫瘤,而成人中,白血病的發病率則沒那麼高,所以,部分產品會在兒童保障產品中加入白血病多倍給付,對孩子多重保護。
你可能會說,咦,我給寶貝買的產品裡沒有白血病這一項啊,親,白血病屬於惡性腫瘤,是重大疾病保險第一個重疾,妥妥的。同樣,所有的防癌險也包含白血病給付哈。
單獨的防癌險自然比重疾險要便宜些,但範圍也更小,也可以重疾險防癌險搭配購買,更經濟,癌症賠付加倍。
04
保險期間可多元
對於少兒險的保險期間,分成好幾派,一派說,小孩年紀小,保費便宜,又容易通過核保,不買終身的虧了;另外一派說,小孩不用買終身,買到他二三十歲差不多了,成人了再補充;還有一派說,我自己的都沒買夠呢,孩子的就買一年期好了,每年續,超便宜。
這個問題,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如果經濟條件允許,買終身的自然好,如果能力有限,中短期也無不可。我們的建議,中長短都有,長的買到了70歲,中的買到了22歲,短的呢,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定。
05
投保人豁免很重要
保費豁免是指某種狀態下,你不用交保費了,保險公司替你交,保障利益不受影響。當然,不是白來的啊,是你自己花錢買來的,不過豁免花不了多少錢。
具體來說,父母給寶貝買了重疾險或其他險種,萬一父母不幸發生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如身故/重疾/全殘)時,後續保費不需要交納了,小朋友的保障不受影響。保費豁免在給孩子買保險時,能附加儘量附加,相當於為保險買了一個保險,雙保險。
06
壽險產品不用太著急
最不著急給小孩買的,就是壽險,也就是身故才賠付的保險。壽險主要是給家庭經濟支柱買的,這人不在了,對家庭經濟有重要影響的,要買壽險。而小孩萬一真的出現這類風險,對家庭經濟並不會有致命的影響。
為了保護兒童,保監會對未成年人的壽險風險保額還有有明文規定:
再強調一點,以上規定,重疾險不受限制,和壽險是兩回事。
總結:比之30年前,各類社會問題、環境問題導致的健康問題只會更嚴重,不會更簡單。想要比自己的父輩做得更好,需要更超前的智慧:為最壞的情況做最好的打算。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都說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連最起碼的保障都沒有,哪還有什麼起跑線?保險是唯一可以保障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有經濟支撐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