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跨東江大橋動工、兩條道路通車、兩所新學校投用……近日,博羅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接連傳來好消息。據悉,今年5月,博羅被列為全國120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縣之一,9月被定為全國10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國家發改委直接聯繫點之一。這充分說明,國家部委和省市對博羅經濟社會發展高度認可。而今,博羅正大力推進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不斷提升縣城新型城鎮化水平和城市品質,提高城市的宜居係數和群眾的幸福指數。
配套設施加速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博羅,一座生態宜居的千年古邑。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縣城城鎮化水平日漸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文化、體育、教育、醫療等公共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博羅這座宜居城市的品質不斷飆升。
在博羅縣城,文化中心、體育中心、東山森林公園、葫蘆嶺貝丘遺址公園等一批高質量的文體基礎配套,不僅讓群眾茶餘飯後有了好去處,更進一步豐富了群眾的文體生活。葫蘆嶺貝丘遺址公園、博羅東江大橋相繼亮燈,打造了博羅的璀璨夜景,增添了城市魅力。
縣城各類市場的升級改造,為市民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隨著城鄉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縣城的環衛設施設備更加完善,城市更加整潔美麗。
正在建設中的博羅縣人民醫院新院、博羅縣中醫醫院新院、博羅縣社會養老服務中心等醫療衛生、養老服務項目,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同時,更為解決群眾看病難題提供強有力保障。醫聯體、醫療共同體建設的加速推進,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同樣,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大步邁進,繼去年博羅縣博師高級中學新校區投用後,博羅中學中洲實驗學校、博羅中學佳兆業學校兩所新的公辦學校於今年9月1日開學,共增加4900多個優質學位,為該縣教育資源優化和縣城學生就近入學提供了強有力保障。城東學校、博羅中等專業學校新校等縣城學校加緊建設,這些無疑在提升著博羅縣城新型城鎮化的分量與品質。
交通拉開城市的骨架。9月21日,江南大道、雙龍大道通車,博中東江大橋動工。江南大道串聯惠城、博羅和仲愷,進一步密切縣城與周邊的道路連接;雙龍大道是博羅「一帶一圈」南北聯繫的主幹線,還是連接東莞的快速通道。新動工的博中東江大橋,建成後不僅能優化縣城對內大循環的路網結構,還將促進江南新區發展。值得期待的是,廣汕高鐵、贛深高鐵在博羅設立三座車站,目前正在加快建設,博羅不久將全面融入「廣深半小時經濟生活圈」,進一步拉動經濟社會發展。
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是推進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主要抓手之一。今年,該縣高標準、高規格規劃建設沿東江經濟帶、環羅浮山「三生」融合經濟圈,以大平臺拉動大發展。而今,千億級產業園——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區正如火如荼展開建設,並吸引了總投資150億元的正威國際、總投資50億元的惠州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等一批高質量的產業項目相繼落戶。
此外,中洲、隆生、保利、碧桂園、佳兆業等知名房企紛紛落戶博羅,助力博羅縣城新型城鎮化進程。
由於新型城鎮化工作紮實推進,今年5月博羅被列為全國120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縣之一;9月被定為全國10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國家發改委直接聯繫點之一,是廣東省唯一入選的縣。
以項目為抓手提高縣城新型城鎮化水平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博羅也清醒地意識到縣城城鎮化的短板與不足,尤其是縣城擴容形成「一城兩街道」的大縣城格局後,縣城在公共服務、市政公用設施等方面仍需加大投入。
博羅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將以建設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縣為契機,以項目為抓手,全力提高縣城的新型城鎮化水平。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主要著力於縣城範圍內(羅陽街道和龍溪街道)的公共服務、環境衛生、市政公用、產業培育配套等四大領域建設。接下來,擬根據工作推進和項目實施情況,適時考慮將常住人口較多的石灣鎮和園洲鎮等納入實施範圍。
目前,博羅縣發改局起草了《博羅縣建設縣城新型城鎮化示範縣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梳理了一批實施項目,擬分四大領域共實施53宗,總投資約124.5億元。該方案待縣政府審定後實施。縣發改局與住建、自然資源等部門形成工作合力,將建設縣城新型城鎮化示範縣工作與縣城品質提升工作協調推進,將在項目資金來源渠道和建設模式上開拓創新,爭取更多上級資金和用地等政策支持。
根據建設縣城新型城鎮化示範縣工作的目標要求,到2025年底,博羅將實現縣域綜合經濟實力跨上新臺階,城鎮化實現高質量發展,包括羅陽街道、龍溪街道和部分常住人口較多的特大鎮(石灣、園洲鎮等)的基礎設施由全到強,城鎮面貌煥然一新,城鎮功能進一步完善,縣城品質進一步提升,縣域承載能力進一步增強,爭取為全國各地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朱麗婷 賀小山 通訊員彭文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