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直接聯繫點

2020-12-20 今日惠州網

一座跨東江大橋動工、兩條道路通車、兩所新學校投用……近日,博羅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接連傳來好消息。據悉,今年5月,博羅被列為全國120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縣之一,9月被定為全國10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國家發改委直接聯繫點之一。這充分說明,國家部委和省市對博羅經濟社會發展高度認可。而今,博羅正大力推進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不斷提升縣城新型城鎮化水平和城市品質,提高城市的宜居係數和群眾的幸福指數。

配套設施加速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博羅,一座生態宜居的千年古邑。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縣城城鎮化水平日漸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文化、體育、教育、醫療等公共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博羅這座宜居城市的品質不斷飆升。

在博羅縣城,文化中心、體育中心、東山森林公園、葫蘆嶺貝丘遺址公園等一批高質量的文體基礎配套,不僅讓群眾茶餘飯後有了好去處,更進一步豐富了群眾的文體生活。葫蘆嶺貝丘遺址公園、博羅東江大橋相繼亮燈,打造了博羅的璀璨夜景,增添了城市魅力。

縣城各類市場的升級改造,為市民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隨著城鄉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縣城的環衛設施設備更加完善,城市更加整潔美麗。

正在建設中的博羅縣人民醫院新院、博羅縣中醫醫院新院、博羅縣社會養老服務中心等醫療衛生、養老服務項目,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同時,更為解決群眾看病難題提供強有力保障。醫聯體、醫療共同體建設的加速推進,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同樣,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大步邁進,繼去年博羅縣博師高級中學新校區投用後,博羅中學中洲實驗學校、博羅中學佳兆業學校兩所新的公辦學校於今年9月1日開學,共增加4900多個優質學位,為該縣教育資源優化和縣城學生就近入學提供了強有力保障。城東學校、博羅中等專業學校新校等縣城學校加緊建設,這些無疑在提升著博羅縣城新型城鎮化的分量與品質。

交通拉開城市的骨架。9月21日,江南大道、雙龍大道通車,博中東江大橋動工。江南大道串聯惠城、博羅和仲愷,進一步密切縣城與周邊的道路連接;雙龍大道是博羅「一帶一圈」南北聯繫的主幹線,還是連接東莞的快速通道。新動工的博中東江大橋,建成後不僅能優化縣城對內大循環的路網結構,還將促進江南新區發展。值得期待的是,廣汕高鐵、贛深高鐵在博羅設立三座車站,目前正在加快建設,博羅不久將全面融入「廣深半小時經濟生活圈」,進一步拉動經濟社會發展。

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是推進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主要抓手之一。今年,該縣高標準、高規格規劃建設沿東江經濟帶、環羅浮山「三生」融合經濟圈,以大平臺拉動大發展。而今,千億級產業園——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區正如火如荼展開建設,並吸引了總投資150億元的正威國際、總投資50億元的惠州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等一批高質量的產業項目相繼落戶。

此外,中洲、隆生、保利、碧桂園、佳兆業等知名房企紛紛落戶博羅,助力博羅縣城新型城鎮化進程。

由於新型城鎮化工作紮實推進,今年5月博羅被列為全國120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縣之一;9月被定為全國10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國家發改委直接聯繫點之一,是廣東省唯一入選的縣。

以項目為抓手提高縣城新型城鎮化水平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博羅也清醒地意識到縣城城鎮化的短板與不足,尤其是縣城擴容形成「一城兩街道」的大縣城格局後,縣城在公共服務、市政公用設施等方面仍需加大投入。

博羅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將以建設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縣為契機,以項目為抓手,全力提高縣城的新型城鎮化水平。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主要著力於縣城範圍內(羅陽街道和龍溪街道)的公共服務、環境衛生、市政公用、產業培育配套等四大領域建設。接下來,擬根據工作推進和項目實施情況,適時考慮將常住人口較多的石灣鎮和園洲鎮等納入實施範圍。

目前,博羅縣發改局起草了《博羅縣建設縣城新型城鎮化示範縣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梳理了一批實施項目,擬分四大領域共實施53宗,總投資約124.5億元。該方案待縣政府審定後實施。縣發改局與住建、自然資源等部門形成工作合力,將建設縣城新型城鎮化示範縣工作與縣城品質提升工作協調推進,將在項目資金來源渠道和建設模式上開拓創新,爭取更多上級資金和用地等政策支持。

根據建設縣城新型城鎮化示範縣工作的目標要求,到2025年底,博羅將實現縣域綜合經濟實力跨上新臺階,城鎮化實現高質量發展,包括羅陽街道、龍溪街道和部分常住人口較多的特大鎮(石灣、園洲鎮等)的基礎設施由全到強,城鎮面貌煥然一新,城鎮功能進一步完善,縣城品質進一步提升,縣域承載能力進一步增強,爭取為全國各地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朱麗婷 賀小山 通訊員彭文衝

相關焦點

  • 蒙城: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
    蒙城縣緊緊圍繞建設皖北區域性縣級中心城市的目標,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堅持城鄉全覆蓋、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致力打造生態宜居城市,以適度超前的城鎮化帶動「四化」協調發展,走出一條蒙城特色的新型城鎮化之路。  規劃管長遠、管全局。
  • 「輝煌「十三五」」「十三五」我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破浪前行
    「我們村是遠近聞名的『水果之鄉』,村莊環境美、生態好,如今村主幹道修好了,從縣城過來更快了,來玩的人就更多了,每天都能接待好幾桌遊客呢!」祁陽縣浯溪街道小江村村民蔣嶽祁去年開辦了農家樂,收入不菲。如今的小江村,休閒旅遊業如火如荼,一幅「人民幸福、安居樂業」的美好鄉村圖景近在眼前。
  • 新型城鎮化建設系列(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專題)報導之二:強化試點示範...
    新型城鎮化建設系列(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專題)報導之二:強化試點示範,推動重點鎮建設取得新突破吉林省是農業大省,共有建制鎮429個,人口近1300萬,接近全省人口的50%。新型城鎮化建設以來,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小城鎮特色發展」的工作思路,將培育重點鎮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平臺。目前,我省重點鎮大體可分為兩類,一是大城市周邊鎮、中等城市市郊鎮和區域中心鎮。
  • 趙樂秦率考察團到興安縣調研田園綜合體和新型城鎮化示範鄉鎮建設...
    7月9日下午,桂林市委書記趙樂秦率領全市鄉村振興現場推進大會考察組到我縣,考察溶江鎮靈渠秦風田園綜合體和高尚鎮新型城鎮化示範鄉鎮建設情況。隨後,趙樂秦一行先後到高尚鎮銀杏廣場、汙水處理廠、高尚海洋河步道、高尚北街等現場考察點,現場考察高尚鎮新型城鎮化示範鄉鎮建設情況。
  • 「湖南「十四五」規劃建議微解讀」加強新型城鎮化,縣城要「扮演...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合理確定城市規模、人口密度、空間結構,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帶動作用,建設現代化都市圈,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加強中心鎮建設,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中國城鄉格局巨變帶來新現象:外出打工農民掙錢後,回到農村蓋房子,但更多人選擇到縣城購房落戶。一說起新型城鎮化,談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發展」似乎更加高大上,但一直被忽視的縣城,同樣是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載體。
  • 博羅縣城最新規劃草案發布!打造惠州西部現代化山水田園城市
    構建「一核五區」的縣域空間格局  建設世界級康養產業基地  打造對接華中贛南地區的門戶節點  建學校42所縣級醫院5處  ……  未來的博羅將迎來進一步的發展   日前,市住建局發布  《博羅縣縣城總體規劃(2011-2035年)(草案)》  並向社會徵求意見  根據《博羅總規》
  • 4大領域17項建設任務:縣城的機會來了
    縣城是我國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重要空間、城鎮體系的重要一環、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紐帶。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新型城鎮化建設特別是縣城建設工作,黨中央、國務院多次作出重要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政府投資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重大工程建設),並提出要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
  • 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經驗做法及實踐案例徵集
    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經驗做法及實踐案例徵集 2020-12-11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專家談縣城城鎮化補短板...
    縣及縣級市GDP體量為38萬億元左右,佔全國GDP的近2/5。其中,作為縣域經濟核心的縣城及縣級市城區GDP佔全國GDP的近1/4。縣城和縣級市城區常住人口分別為1.55億人和0.9億人左右,共計2.4億人左右,佔全國城鎮常住人口的近30%。
  • 昌黎著力構建新型城鎮化體系
    以城帶鄉 城鄉一體昌黎著力構建新型城鎮化體系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孫也達 通訊員牛春富)今年,昌黎縣以建設一流國際旅遊城市為目標,完善功能、突出特色,強化輻射帶動,鍥而不捨提品質、強功能,構建以城帶鄉、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鎮化體系。
  • 堅定不移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作者: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副院長,浙江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副院長 張蔚文;浙江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科研助理 孫思琪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五年。
  •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新階段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律,著眼於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城鎮化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為「十四五」及未來一段時期新型城鎮化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 新型城鎮化建設持續發力 資本市場將成「最強後援」
    另外,在推進新型城鎮化方面,則提出堅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以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為支撐、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努力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從實際效果來看,「十三五」時期我國的城市建設發展,可以說成就顯著。
  • 【思享家】堅定不移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也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五年。《建議》提出「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和城鎮新增建設用地規模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鈎政策,強化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十四五」時期,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依然是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但相較於強調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落戶人數,「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更關注人的需求,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由重「量」到重「質」的轉變。
  • 農民從進城到進縣城:「缺錢」問題待解,縣城城鎮化難在哪?
    在上一輪城鎮化中,被大中城市「甩」在身後的縣城,獲得新的發展契機。11月,《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提出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
  • 農民從進城到進縣城:「缺錢」問題待解 縣城城鎮化難在哪?
    東莞市城建規劃設計院人居環境所所長謝石營博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是我國城鎮化的新階段。我國整體的城鎮化水平已達60%以上,進入基本穩定的階段,但是發展並不均衡,大城市可能達到較高的城鎮化水平,而我國1800多個縣城城鎮化水平相對較低,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 【新徵程】大力推動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
    【新徵程】大力推動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 堅定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協調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把鄉村建設成為與城市共生共榮、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園,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
  • 中國農業大學賈大猛、張正河:以城鄉要素流動推進新型城鎮化高質量...
    近年來隨著新型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力實施,城鄉要素流動態勢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鄉村的吸引力正在增強,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壓力也在增加,但城鄉要素流動與新型城鎮化建設是相輔相成的,這其中既有挑戰也有機遇。農民進城落戶速度放緩,落戶意願不足。2016年以來,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每年仍保持著約1個百分點以上的增長幅度,說明農民進城的大趨勢沒有變。
  • 「思享家」堅定不移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者: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副院長,浙江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副院長 張蔚文;浙江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科研助理 孫思琪「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五年
  • 堅定不移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新聞中心-北方網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五年。《建議》提出「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和城鎮新增建設用地規模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鈎政策,強化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十四五」時期,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依然是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但相較於強調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落戶人數,「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更關注人的需求,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由重「量」到重「質」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