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心跳突然變快,嚴重嗎?7招教您鑑別心律不齊是良是惡

2020-12-18 澎湃新聞

年末了,工作堆積成山

忙碌之餘,您有沒有關注身體情況?

有的親可能會問

我熬夜加班

心跳有時候特別快

嚴重嗎?

心臟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總受到格外的關注

很多人在加班、疲憊的時候

會感覺心臟不舒服

體檢報告上會出現「心律不齊」字樣

一看到就惶恐

擔心是不是心臟病?

醫生表示,心律不齊是我們常說的心律失常的一種,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據調查,每4個人當中就有1個人患有心律不齊!

那為什麼會出現心律不齊?

心律不齊還分良性和惡性?

又該如何對待呢?

小編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

什麼是心律不齊?

心律不齊是我國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病,雖然多數是良性,但少數嚴重心律不齊則因發生突然、救治成功率低,是發生心臟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一般來說,如果心跳次數過快、過慢,或超過一定範圍,又或是心跳不規律、不整齊,在醫學上習慣稱之為「心律失常」。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心律不齊」,是心律失常的一種症狀。

心律不齊是十分常見的,人的一生中難免出現,不一定都是疾病。並非所有心律不齊都需要治療,如竇性心動過速(心率>100次/分)、竇性心動過緩(心率55次/分),均不用特殊治療。另外,偶發的期前收縮(早搏),在排除器質性病變後,也無需特殊治療。

心律不齊的原因

按照誘發原因來分,心律不齊可分為生理性因素與病理性因素兩大類,其中生理性因素主要有劇烈運動、情緒激動、進食、體位變化、睡眠及吸菸、飲酒或喝咖啡、冷熱刺激等。

病理性因素則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即各種功能性或器質性心血管疾病,也有可能是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或減退症、垂體功能減退、嗜鉻細胞瘤等。當然,發熱、低血糖、惡病質等代謝異常也有可能引起心律不齊。此外,藥物影響也是出現心律不齊的重要原因。

建議出現心律不齊

最好定期到醫院檢查

以鑑別是良性還是惡性

鑑別心律不齊是良是惡

心律不齊也分「良惡」,良性就是非病態性,惡性就是病態性。要區分病態與非病態的心律不齊,應根據患者病史、症狀、體徵等狀況進行判定,同時要結合一些輔助檢查,如24小時動態心電圖、心臟超聲等。

1、看既往病史和原發病。如果一直身體健康,偶爾出現心律不齊多為非器質性的,可先觀察。如果心律不齊多次、反覆發作,本人又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則要提高警惕。

2、看發作誘因。在情緒激動、劇烈運動或大量飲酒、服用某些藥物等後出現心律不齊,可能是正常的;若查不出明顯誘因,則應進一步檢查。

3、看伴隨症狀。這是判斷心律不齊輕重緩急的重要指標,如果發作時伴有頭暈、胸悶、胸痛、氣急、大汗、面色蒼白或青紫、四肢發冷、抽搐、昏厥等,提示病情急重,應立即就醫。

4、看起病快慢及持續時間。一般說來,如果起病迅猛且持續時間較長,可能病情較重;若起病較緩、持續時間短,則可進一步觀察。

5、看發作頻率。如果發作不頻繁,比如每分鐘出現早博等在5次以下,多提示病情較輕;若每分鐘在5次以上或更多,說明病情較重,不可掉以輕心。

6、看其他指標。在心律不齊的同時,如果血壓、血脂、血糖等明顯增高,同時年齡又偏大,則要考慮心血管病變的可能,及早進行全面、系統檢查。

7、看心電圖。經常發生心律不齊,最好做一次動態心電圖,持續觀察24小時無明顯異常,基本上可排除器質性心律不齊;若心電圖發現異常,則要高度重視。

如何預防心律不齊

對於患有心律不齊的市民朋友來說,日常的預防是不可缺少的。

1、生活要規律,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不要熬夜,保證睡眠,因為熬夜或失眠可誘發心律不齊。運動要適量,量力而行,不做劇烈及競賽性活動,可做氣功、打太極拳。不要暴飲暴食、不抽菸喝酒、不飲濃茶等。

2、要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精神放鬆,不過度緊張。精神因素中,尤其緊張的情緒易誘發心律不齊。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避免過喜、過悲、過怒,不計較小事,遇事能寬慰自己,不看緊張刺激的電視、球賽等。不從事緊張工作,不從事駕駛員工作。

3、定期檢查身體。比如定期複查心電圖、電解質、肝功、甲功等,因為抗心律不齊藥可影響電解質及臟器功能。用藥後應定期複診及觀察用藥效果和調整用藥劑量。

來源: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健康八桂、網絡綜合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

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我們即刪。

原標題:《【科普】心跳突然變快,嚴重嗎?7招教您鑑別心律不齊是良是惡》

相關焦點

  • 心跳突然變快,嚴重嗎?7招教您鑑別心律不齊是良是惡
    有的親可能會問 「我熬夜加班,出現心律不齊,嚴重嗎?」 如何判斷心律不齊是良性還是惡性?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專家給您答案 醫科全說:話說心律不齊 什麼是心律不齊 心律不齊是我國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病,雖然多數是良性,但少數嚴重心律不齊則因發生突然
  • 做心電圖檢查時,查出竇性心律不齊,是什麼病?醫生給您科普
    現在很多的人們在進入公司的時候,公司的行政部門會要求前往醫院進行體檢,體檢的時候通常有一個檢查心電圖的項目,而在拿到檢查報告的時候,被檢查出竇性心律不齊,這個時候就會覺得非常擔心,畢竟心電圖是檢查心臟部位問題的檢查項目,這個時候就會急忙找醫生諮詢,今天醫生來為大家科普一下。
  • 查出心律不齊怎麼辦?正常的心跳次數是多少?
    很多人在體檢時,被心血管疾病醫生說到,自己有點「心律不齊」,就被嚇得驚慌失措。
  • 三個多月前心律不齊到左胸脹痛,嚴重時心跳還停跳幾秒,怎麼辦?
    前段時間有患者問:我三個多月前心律不齊至左胸脹痛,嚴重時心跳幾下就停幾秒再重跳一下非常難受,怎麼才能治療好?那麼就這個患者詳情說一下。 一、心律不齊到左胸脹痛是啥情況?
  • 心律不齊的症狀 導致的原因
    突然出現心跳加快,感到心慌的時候,渾身都不是滋味的症狀,這是不是心律不齊呢?你了解過心律不齊的症狀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心律不齊的表現症狀。心律不齊的原因是什麼?我們該怎樣預防心律不齊呢?心律不齊的症狀1.早搏這種心律失常無害,通常不會引起症狀,有時會讓人感到胸部陣跳或心跳略過。早搏可發生在任何人群之中,一般無需治療。壓力過大、運動過度、攝入過多的咖啡因或尼古丁也會造成早搏,此時需要告知醫生,並對生活方式做出調整。2.心動過速像一些運動啊,興奮外在的因素所造成的心跳加速是沒問題的。
  • 心律不齊的症狀 這樣做可以預防心律不齊
    突然出現心跳加快,感到心慌的時候,渾身都不是滋味的症狀,這就是心律不齊嗎,那麼,請問心律不齊的症狀有哪些呢?如何預防心律不齊呢?心率不齊吃什麼好呢?感興趣的朋友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下文吧。心律不齊的症狀1、早搏。這種心律失常無害,通常不會引起症狀,有時會讓人感到胸部陣跳或心跳略過。早搏可發生在任何人群之中,一般無需治療。壓力過大、運動過度、攝入過多的咖啡因或尼古丁也會造成早搏,此時需要告知醫生,並對生活方式做出調整。2、心動過速。
  • 心律不齊不都是病!心率在這個範圍內是正常的,大可不用操心
    上個周末,公司一年一度的體檢又安排上了,焦急的等待了一周後,小夏終於拿到了體檢報告,報告上心電圖一欄顯示竇性心律不齊,這下小夏傻眼了,心律不齊是心臟病嗎?竇性心律這個專業術語也把她難住了,這到底是啥意思呢?網上一查,也是各種專業說法,看著令人費解。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 心律不齊可大夫卻說不是疾病?竇性心律不齊到底怎麼辦
    心律不齊大家一聽就覺得很緊張,是一種很嚴重的病。其實這裡有非常多的種類,如果區分不清那才是真正要命的事!心率不齊實際上是由於心率過快或過慢達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說心臟的自利性性和傳導性異常,導致的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和心律不齊。
  • 心跳過快、過慢或不整齊
    心跳的正式稱呼叫做「竇性心律」  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和竇性心律不齊,這三個名詞都帶有「竇性」,很多人一看「竇性」就蒙了,以為得了啥病。周晗說,解釋「竇性」,要從竇房結說起。竇房結是心臟跳動的最高司令部,它是位於心臟右心房上的一個特殊小結節。
  • 心律不齊是心臟病嗎 心臟病發作有哪些症狀表現
    那心律不齊是心臟病嗎?心臟病發作有哪些症狀表現?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心律不齊是心臟病嗎?說到心律不齊是心臟病嗎這個問題,雖然心臟病確實會導致人的身上出現心率不齊的現象,但是人的身上出現心率不齊不一定是由於心臟病導致的,因為多種疾病都會導致人的身上出現類似的現象,比如說熬夜就會導致人出現心率不齊,此外劇烈的運動也會引起心率不齊,所以說具體情況,我們還是要去醫院檢查一下才可以。那心臟病發作有哪些症狀表現?
  • 每分鐘心跳多少算正常?心跳快與心跳慢,哪個會更健康?
    正常人的心跳水平保持在60-100次的幅度之間,心率的變化隨著年紀的變化而變化,年輕人的心跳速度會比老年人的心跳速度快得多,因為老年人的體質和身體機制的下降,那麼心臟也會跟著下降,所以心跳的速度會有所下降。
  • 心跳越慢越長壽?警惕7種異常心跳
    心跳是反映人體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而心跳太快或太慢都不是正常的現象。01心跳快慢由什麼決定?心跳是機體狀態非常重要的指標,我們不能為了長壽,盲目追求像運動員一樣的心跳次數,只要心跳次數保持在正常範圍(60~100次/分)內,同時堅持這三種方法,大多數人都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延長壽命。04心跳是越慢越好麼?
  • 平時心跳突然加快,是死亡信號?如何避免?
    平時感覺心跳加快、變慢,或心臟不舒服,會有猝死風險嗎?  比如有人拿到年度體檢單,看到上面赫然寫著「竇性心律不齊」,一時焦慮湧上心頭:「我得心臟病了?會不會有猝死風險?」>很正常  什麼是「竇性心律不齊」?
  • 專家教你治療心律不齊
    很多的人都出現了心律不齊的現象,你們知道心率不齊怎麼辦嗎?生活中心率不齊怎麼調養呢,首先大家要充分認識到心率不齊的原因,然後才能對症下藥!今天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究竟心率不齊該怎麼治療呢?  老是心律不齊?
  • 心律不齊:年輕人該如何調節
    年輕人出現心律不齊,很少是病理性的,可能是生理性的,在生氣、緊張、焦慮時,心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會出現心律不齊等不良的情況。年輕人該如何調節心律不齊?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在體檢檢查心電圖時,常常會得到「心律不齊」的診斷。多數人都知道心跳應該是規律整齊的,所以一聽說「心律不齊」,不少人便認為這是不正常的現象。雖然沒有任何症狀,但也要四處求醫,找專家,想趕快治好「病」。
  • 心跳過快過慢需要治嗎?長期處於這兩個範圍,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
    心律不齊是門診中常見的情況,但有些屬於病理性,伴有冠心病或心臟病,這種情況下,需要藥不離身;也有些只是屬於偶爾的,且並未對身體造成影響的症狀。那麼心律不齊需要治療嗎?日常生活需要哪些注意事項?心律不齊屬於心臟病嗎?心律不齊需要治療嗎?對於很多外行人來說,心臟病典型症狀是心律不齊,那麼出現心律不齊,就等同於是得了心臟病?
  • 體檢報告上的「竇性心律不齊」說的是啥?是不是心臟病?答案來了~
    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臟總是備受重視當體檢心電圖報告上會出現「竇性心律不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惶恐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臟病?需不需要做手術? 接下來小編就帶你走進內心的世界看看「竇性心律不齊」到底是心動還是心痛?
  • 心律不齊怎麼預防效果比較好
    心律不齊對我們的生活肯定也是有一定的危害的,每個人都該擁有健康的身體,這樣才是對生命的最好回報。那你知道我們究竟該怎麼保養自己的身體呢,心律不齊是什麼原因,到底該怎麼預防心律不齊呢,在飲食上又需要注意哪些呢,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心律不齊的症狀1、早搏。
  • 心跳慢好還是心跳快好?心跳多少壽命長?醫生給您最佳答案
    很多人做完心電圖檢查後被告知心律不齊,就誤以為自己心臟出問題了。由於每個人身體素質不同,心跳也有差異,心跳頻率不同對人體影響也很大不同。 人一生中心臟大約要跳25億至30億次,如果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60~100次,跳動比較規律,那就是正常的。如果超出這個數值,心跳過快或者心跳過慢,或者心跳節奏亂了,都對健康不利。那麼不正常對身體有什麼危害呢?今天39健康網小九就跟大家來聊聊。
  • 突然出現心慌氣短、心跳紊亂等症狀,或是這4個病因,不能忽視!
    患者往往有多年的三高病史,冠狀動脈在出現了粥樣硬化之後,就會降低心肌的供血氧能力,從而誘發冠心病;當冠狀動脈的狹窄程度過高時,患者在進行體育活動、適當的鍛鍊時,就會導致自身血氧的消耗量增加,可誘發心慌氣短、心律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