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周│超九成乳母營養攝入不足!關於母乳餵養,這些事二胎媽媽都未必知道

2020-08-08 21新健康

來源:21新健康(Healthnews21)原創作品

作者:葉碧華

實習生:施展華

編輯:李欣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今天是世界母乳餵養周的最後一天,面對哺乳期一個又一個嚴峻的考驗,媽媽們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

不少媽媽或許都已提前了解到,母乳餵養不僅有助於確保嬰兒獲得充足的營養,還有助於母親更快恢復到孕前體重,降低肥胖發生率。可就算生了二胎,很多乳母所掌握的母乳餵養知識可能還遠遠不夠。

近日,由婦幼營養權威專家、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汪之頊教授及丁葉博士團隊牽頭開展、達能紐迪希亞助力的一項「婦幼人群膳食營養調查分析研究」發現,超九成受訪乳母的維生素A攝入量未達平均需要量,結果十分讓人震驚。

上述研究共選取了25個中國大中小型城市、超過5000人的累計樣本,圍繞婦幼人群的飲食結構、營養素攝入狀況以及餵養態度與行為等相關信息來展開,首期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utrition Journal(營養期刊)上。

研究顯示,乳母膳食攝入存在不均衡情況,大部分受訪乳母的膳食營養攝入亟待改善。其中,城鄉地區乳母對蔬菜、水果、魚、蝦、貝類、奶類和乳製品的消費量均低於推薦量,而農村地區對這類食物攝入不足的情況更為嚴重。

超過92%受訪乳母的蔬果攝入量低於推薦值,意味著膳食纖維的攝入不容樂觀。同時,近九成受訪乳母對水的攝入也不足,這也會影響到泌乳量。

城鄉受訪乳母對哺乳期必需的主要微量營養素,如鐵、鈣、碘和鋅,以及部分維生素的攝入量均較低,未達到推薦標準。

在哺乳期,乳母對維生素A等微量元素的需求量應高於孕期,然而94.5%的受訪乳母維生素A攝入量低於參考攝入量。微量元素水平不足會影響母乳的營養成分,部分元素缺乏甚至會導致嬰兒生長遲緩、貧血、厭食和神經功能缺陷等。


中國婦幼營養權威專家、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汪之頊教授指出,「在哺乳期,乳母每天能量需求量比普通成年女性高出500千卡,維生素A等微量元素的需求量甚至高於孕期。在乳母營養攝入量不足的狀態下,乳汁質量有下降的風險,主要集中在微量元素方面,如各種維生素含量,對嬰兒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從懷孕到孩子出生,再到母乳餵養,直至孩子2歲,這段時間被稱為生命早期的1000天。世衛組織建議,在生命最初6個月內進行純母乳餵養,6個月時應當納入諸如糊狀水果和蔬菜等固體食物,對母乳餵養加以補充,直至兩歲或更久。母乳餵養,是抓住嬰幼兒生命早期1000天這一營養窗口期的重要環節之一。

比如,母乳中含有的母乳低聚糖,在促進嬰兒腸道健康發育和免疫系統發展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嬰兒在接受母乳餵養的過程中,能夠從母乳中獲取母乳低聚糖益生元成分,其和有益菌一起,以共生元組合的形式為嬰兒腸道微生物群和免疫系統的發展提供健康益處。

而脂肪則是母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寶寶生長發育,特別是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至關重要。然而,母乳脂肪非常複雜,目前已經鑑定出的脂類成分多達上千種,基於它的複雜性和多樣性,脂肪研究一直是奶粉行業公認的熱點與難點。歷年來,無數國內外母乳研究專家都致力於攻克母乳脂肪難題。


從2008年開始,瑞哺恩母乳脂質首席科學家王興國帶領母乳脂肪研究團隊,先後對中國2959位中國媽媽母乳樣本的472種脂肪成分進行研究,包括脂肪酸、SN2脂肪酸、甘油三酯、磷脂、脂溶性維生素等,得到了139.6萬個母乳脂肪數據,構建了全球樣本數量和物質種類最多的母乳脂肪資料庫。

在掌握了大量的母乳脂肪數據後,蒙牛和江南大學母乳研究院團隊開發出新型全價母乳結構脂UPU,有望讓配方奶粉的脂肪與母乳脂肪的總體相似程度達到90%以上。

丁香醫生發文指出,嬰幼兒食用口味清淡的配方奶粉,可以防止嬰幼兒養成對甜味的嗜好,減少挑食、偏食的風險,降低長大後對糖的攝入。

目前,不少媽媽們都逐漸都意識到了母乳餵養的好處,會在6個月內儘量純母乳餵養。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母乳或者寶寶斷奶後的媽媽們,在挑選配方奶時更應該選擇那些營養豐富、口味清淡、親乳的奶粉,讓寶寶從小樹立飲食清淡的習慣,獲得更全面的營養。

相關焦點

  • 關於母乳餵養,你知道多少?
    對於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房腹痛適的媽媽,可輕輕按摩,以促進乳房血液循環和乳汁分泌。一旦出現乳頭感染,應及時採取積極措施,防止乳腺炎的發生。05適當增加乳母營養乳汁的來源取自於母體、取自於母體對營養的攝入多少。
  • 【世界母乳餵養周】承載愛與健康 聊聊母乳餵養那些事~
    在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到來之際,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產科醫護專家,與您聊聊母乳餵養那些事~母乳餵養對媽媽有哪些好處?很多媽媽都知道,母乳餵養更有利於寶寶的身體健康和成長,可事實上不止如此哦。母乳餵養對媽媽的身體也是大有幫助的:新生兒的吮吸可以刺激催產素的分泌,這種物質能夠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促進產後身材的恢復;母乳餵養可以降低乳腺癌、卵巢癌、子宮內膜腫瘤、骨質疏鬆的發生率;母乳餵養的媽媽月經復潮及排卵較不哺乳的媽媽延遲,有利於產後康復和生育間隔;母乳餵養可以增加母嬰之間的感情,寶寶與媽媽親密接觸吃奶互動時,媽媽對寶寶的行為會有更深的理解
  • 母乳餵養多久最好 母乳餵養有這些好處
    很多產婦都選擇了母乳餵養的方式,覺得健康又安全,那麼對於母乳來說,母乳餵養多久最好呢?母乳餵養有哪些好處呢?相信大家非常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吧。母乳餵養多久最好母乳餵養時間,一般認為以6個月到2歲為佳。母乳餵養多久才好,也要根據乳母的身體狀況決定。
  • 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關於母乳餵養這些知識要知道!
    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2020年8月1日至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強調倡導和推進全社會支持母乳餵養,保障兒童健康,同時減少母乳代用品的消費和使用,從而減少相關生產和消費環節對地球資源的消耗和汙染。
  • 世界母乳餵養周|哺乳期婦女膳食要點
    每年的8月1日-7日為「世界母乳餵養周」,這是由國際母乳餵養行動聯盟發起的一項全球性活動。今年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活動主題是支持母乳餵養 守護健康地球基於母乳餵養對母親和子代的諸多益處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6個月內應純母乳餵養並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持續母乳餵養到2歲甚至更長時間
  • 世界母乳餵養周|如何科學母乳餵養?哺乳期媽媽該怎麼吃?
    母乳餵養不僅經濟、方便、省時、衛生,也對媽媽和寶寶的健康有著不少好處,那麼如何科學進行母乳餵養呢?01母乳餵養需持續多長時間? 6個月以內嬰兒採用純母乳餵養,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母乳餵養可持續至嬰兒2歲及2歲以上。02如何保證充足的乳汁?
  • 關於母乳餵養的4個「潛規則」,媽媽知道越早越好
    其實關於母乳餵養是有一些「潛規則」的,媽媽們要知道:規則一:當母乳餵養不得不中斷的時候,選擇配方奶粉代替最科學你知道奶粉的配方是怎麼來的嗎?就是根據不同階段的母乳分析才有了奶粉的配方,但是母乳中的許多營養成分至今未知也不能被配置出來。
  • 母乳餵養的媽媽不得不知道的,5個關於母乳餵養的誤區
    據調查,在母乳餵養失敗的原因中,有不少新媽媽是因為自己或外界的因素對母乳餵養沒有信心,聽信別人的一些對母乳餵養的錯誤指導,而放棄母乳餵養,這真的是非常可惜的事。最近看到一位媽媽求助:她家二寶14個月了,她想堅持母乳餵養到20個月,可是身邊的人都在勸他斷奶,怎麼辦?
  • 關於母乳餵養的九個真相
    小舒說:這篇文章是我在B站上看到的一個關於《從出生到離乳 母乳餵養全程指南》視頻書評,作者是「森林裡的怪阿姨」,一名閱讀推廣人。這篇書評裡關於她總結了關於母乳餵養的九個真相——其實也正是「九大誤區」。分享給大家,希望更多的媽媽可以更自由更輕鬆地母乳餵養。
  • 科學母乳餵養 母子更健康
    每年的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今天上午,市婦幼保健院舉辦了「世界母乳周」宣傳活動,通過母乳餵養專題講座向準媽媽們宣傳母乳餵養知識。現場不少準媽媽都是二胎媽媽,雖是「過來人」,但對於母乳餵養還存在不少誤區甚至是一知半解,一番專業的講解讓她們受益匪淺。
  • 母乳不足的媽媽,大多不了解這些哺乳細節,堅持母乳餵養其實不難
    1、「擠不出來」不等於乳房裡沒有母乳。經常有母乳媽媽說不管是吸奶器還是手擠都擠不出來多少母乳,於是懷疑自己奶量太少不夠寶寶吃。但是她們不知道奶量的多少並不能夠單純靠吸奶量來衡量,而應該綜合寶寶吃奶情況、乳房泌乳能力以及奶陣時長等來評估。
  • 關於母乳餵養的這些事兒,準媽媽們要知道
    每年的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以鼓勵母乳餵養和改善世界各地嬰幼兒的健康。今年的主題是「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母乳安全、潔淨,其中的抗體有助於預防許多常見的兒童疾病。母乳提供了嬰兒出生後幾個月所需的一切必要的能量和營養。關於母乳餵養,準媽媽們要知道這些事兒。
  • 母乳餵養期間 怎樣做到合理飲食?
    營養師來支招母乳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免疫活性物質和水分,能夠滿足0-6個月嬰兒生長發育所需全部營養,是任何配方奶都無法替代的。為積極支持和促進母乳餵養,保障兒童健康,在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之際,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營養科主任醫師戴永梅表示,堅持母乳餵養,合理飲食很關鍵,寶媽在哺乳期間,不妨試試這幾招。
  • 新手媽媽們,關於母乳餵養,你要知道這些事!
    現在,醫院、社會都在提倡母乳餵養,所以,對於準媽媽來說,生產之後的第一道考驗就是餵母乳,那麼,對於很多新手媽媽來說,母乳餵養應該知道哪些內容,才不至於手忙腳亂呢?  1、提前準備哺乳內衣、防溢乳墊、吸奶器  準備母乳餵養的新媽媽們在寶寶出生前,一定要提前準備哺乳內衣、防溢乳墊、儲奶袋、吸奶器等。這些工具都是寶寶出生之後必須要用到的,孕媽媽提前準備,才不至於餵奶的時候忙亂。
  • 最新研究顯示:超九成哺乳期婦女營養攝入不均衡
    今天是世界母乳餵養周的最後一天,面對哺乳期一個又一個嚴峻的考驗,媽媽們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因為母乳餵養不僅有助於確保嬰兒獲得充足的營養,還有助於母親更快恢復到孕前體重,降低肥胖發生率。但就算生了二胎,很多乳母所掌握的母乳餵養知識可能還遠遠不夠。
  • 世界母乳餵養周 | 促進母乳餵養成功的措施
    10)正確應對乳汁不足 首先排除缺奶原因,做到勤吸吮,24小時之內餵12次以上,堅持一段時間,一般都會見效。若混合餵養,確認母乳不足再另加一頓奶粉,逐漸減少奶粉次數,適時熱敷、按摩乳房。,跟蹤管理直至母乳餵養完全掌握,並告知出現問題到醫院母乳餵養指導門診或打母乳餵養諮詢電話,隨時保持和愛嬰醫院聯繫,及時溝通解決母乳餵養問題,滿月後到醫院門診評估母乳餵養情況,直至純母乳餵養6個月,繼續母乳餵養24個月以上。
  • 世界母乳餵養周|關於母乳餵養,那些你需要了解的事
    今年8月1-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在全球抗擊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特殊時期的今天,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主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和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支持的線上活動拉開了世界母乳餵養周啟動的序幕。
  • 2020母乳餵養周 | 助力父母,科學認識母乳餵養
    3、全球積極倡導母乳餵養《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明確提出來,0-6月齡嬰兒純母乳餵養率要達到50%以上,《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和去年頒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都強調母乳餵養的目標。
  • 我國母乳餵養率不足三成,這些母乳益處你需要知道
    世界各地的語言有7000多種,但「媽媽」的發音卻都極為相似。美國語言學家羅曼雅可布遜教授認為,這是因為嬰兒吃奶動作經常伴隨一種輕微的「呣呣」鼻音,是寶寶嘴裡飽含奶汁時能發出的唯一聲音,最後逐漸轉變為寶寶對媽媽的稱呼。5月20日是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母乳餵養率及母乳益處再次被提及。
  • 母乳餵養好處有哪些?母乳餵養時間怎麼定?
    母乳是最為天然的營養成分,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適合新生兒,並且母乳的成分與比例也會跟隨著嬰兒的月齡增加而有所變化,與寶寶的成長是同步的,母乳是其他的東西無法替代的。 母乳可以為嬰兒提供各種足夠的營養,可提高寶寶的抗病能力,而乳母中的初乳與過渡乳當中含有分泌型IgA,能增強新生兒的呼吸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