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顯示:超九成哺乳期婦女營養攝入不均衡

2020-08-09 21世紀經濟報導

今天是世界母乳餵養周的最後一天,面對哺乳期一個又一個嚴峻的考驗,媽媽們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

因為母乳餵養不僅有助於確保嬰兒獲得充足的營養,還有助於母親更快恢復到孕前體重,降低肥胖發生率。但就算生了二胎,很多乳母所掌握的母乳餵養知識可能還遠遠不夠。

近日,由婦幼營養權威專家、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汪之頊教授及丁葉博士團隊牽頭開展、達能紐迪希亞助力的一項「婦幼人群膳食營養調查分析研究」發現,超九成受訪乳母的維生素A攝入量未達平均需要量,結果讓人震驚。

上述研究共選取了25個中國大中小型城市、超過5000人的累計樣本,圍繞婦幼人群的飲食結構、營養素攝入狀況以及餵養態度與行為等相關信息來展開,首期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utrition Journal(營養期刊)上。

研究顯示,乳母膳食攝入存在不均衡情況,大部分受訪乳母的膳食營養攝入亟待改善。其中,城鄉地區乳母對蔬菜、水果、魚、蝦、貝類、奶類和乳製品的消費量均低於推薦量,而農村地區對這類食物攝入不足的情況更為嚴重。

超過92%受訪乳母的蔬果攝入量低於推薦值,意味著膳食纖維的攝入不容樂觀。同時,近九成受訪乳母對水的攝入也不足,這也會影響到泌乳量。

城鄉受訪乳母對哺乳期必需的主要微量營養素,如鐵、鈣、碘和鋅,以及部分維生素的攝入量均較低,未達到推薦標準。

在哺乳期,乳母對維生素A等微量元素的需求量應高於孕期,然而94.5%的受訪乳母維生素A攝入量低於參考攝入量。微量元素水平不足會影響母乳的營養成分,部分元素缺乏甚至會導致嬰兒生長遲緩、貧血、厭食和神經功能缺陷等。

中國婦幼營養權威專家、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汪之頊教授指出,「在哺乳期,乳母每天能量需求量比普通成年女性高出500千卡,維生素A等微量元素的需求量甚至高於孕期。在乳母營養攝入量不足的狀態下,乳汁質量有下降的風險,主要集中在微量元素方面,如各種維生素含量,對嬰兒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從懷孕到孩子出生,再到母乳餵養,直至孩子2歲,這段時間被稱為生命早期的1000天。世衛組織建議,在生命最初6個月內進行純母乳餵養,6個月時應當納入諸如糊狀水果和蔬菜等固體食物,對母乳餵養加以補充,直至兩歲或更久。母乳餵養,是抓住嬰幼兒生命早期1000天這一營養窗口期的重要環節之一。

比如,母乳中含有的母乳低聚糖,在促進嬰兒腸道健康發育和免疫系統發展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嬰兒在接受母乳餵養的過程中,能夠從母乳中獲取母乳低聚糖益生元成分,其和有益菌一起,以共生元組合的形式為嬰兒腸道微生物群和免疫系統的發展提供健康益處。

而脂肪則是母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寶寶生長發育,特別是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至關重要。然而,母乳脂肪非常複雜,目前已經鑑定出的脂類成分多達上千種,基於它的複雜性和多樣性,脂肪研究一直是奶粉行業公認的熱點與難點。歷年來,無數國內外母乳研究專家都致力於攻克母乳脂肪難題。

從2008年開始,瑞哺恩母乳脂質首席科學家王興國帶領母乳脂肪研究團隊,先後對中國2959位中國媽媽母乳樣本的472種脂肪成分進行研究,包括脂肪酸、SN2脂肪酸、甘油三酯、磷脂、脂溶性維生素等,得到了139.6萬個母乳脂肪數據,構建了全球樣本數量和物質種類最多的母乳脂肪資料庫。

在掌握了大量的母乳脂肪數據後,蒙牛和江南大學母乳研究院團隊開發出新型全價母乳結構脂UPU,有望讓配方奶粉的脂肪與母乳脂肪的總體相似程度達到90%以上。

丁香醫生發文指出,嬰幼兒食用口味清淡的配方奶粉,可以防止嬰幼兒養成對甜味的嗜好,減少挑食、偏食的風險,降低長大後對糖的攝入。

目前,不少媽媽們都逐漸都意識到了母乳餵養的好處,會在6個月內儘量純母乳餵養。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母乳或者寶寶斷奶後的媽媽們,在挑選配方奶時更應該選擇那些營養豐富、口味清淡、親乳的奶粉,讓寶寶從小樹立飲食清淡的習慣,獲得更全面的營養。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顯示哺乳期婦女存在營養攝入不均衡達能紐迪希亞呼籲關注...
    近日,達能紐迪希亞助力的一項「婦幼人群膳食營養調查分析研究」(簡稱「婦幼膳食營養調查研究」)首期成果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utrition Journal(營養期刊)》上發表。首期針對哺乳期婦女人群展開的研究,為中國乳母膳食提供了更多最新的研究數據。在母乳餵養周之際,達能紐迪希亞呼籲要重視乳母膳食營養的科學攝入,從源頭上確保嬰兒所需母乳的質量和營養。
  • 母乳餵養周│超九成乳母營養攝入不足!關於母乳餵養,這些事二胎媽媽都未必知道
    近日,由婦幼營養權威專家、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汪之頊教授及丁葉博士團隊牽頭開展、達能紐迪希亞助力的一項「婦幼人群膳食營養調查分析研究」發現,超九成受訪乳母的維生素A攝入量未達平均需要量,結果十分讓人震驚
  • 哺乳期婦女膳食指南
    【提要】哺乳期是母體用乳汁哺育新生子代使其獲得最佳生長發育並奠定一生健康基礎的特殊生理階段。哺乳期婦女的膳食仍是由多樣化食物組成的營養均衡的膳食,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6個月內應純母乳餵養,並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持續母乳餵養到2歲甚至更長的時間。
  • 更年期婦女應適量攝入大豆異黃酮
    原標題:更年期婦女應適量攝入大豆異黃酮   更年期是女性的必經時期,更年期給女性帶來的不僅是煩躁的心情,還有隨之而來的一些症狀,不少女性會選擇去醫院開藥,然而專家指出,大豆異黃酮也可以緩解更年期症狀。
  • 真相來了,哺乳期該怎麼吃,才能營養充足不長胖
    很多人認為產後哺乳期的大吃大喝是長胖的罪魁禍首,但是不吃又怕乳汁不夠,影響孩子的成長,坐月子時即使你不想吃,周圍人也會勸你多吃,家人,尤其是長輩,會想方設法燉各種湯,排骨湯、豬蹄湯、魚湯,一天給做好幾頓飯,簡直像填鴨一樣讓產婦吃。這種吃法,對於那些易胖體質,不胖才怪,而且胖了很難再減回去。
  • 世界母乳餵養周|哺乳期婦女膳食要點
    守護健康地球基於母乳餵養對母親和子代的諸多益處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6個月內應純母乳餵養並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持續母乳餵養到2歲甚至更長時間乳母自身的營養均衡而充足乳母除攝入碘鹽外,還需增加富含碘的海產品如海帶、紫菜和魚蝦的攝入,利於嬰兒的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
  • 哺乳期媽媽也需要補充微量元素
    研究顯示,營養缺乏到很嚴重程度時,媽媽乳汁的變化首先是出現閉乳,但不會出現乳汁中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素濃度顯著下降的現象。  哺乳期媽媽對微量營養素的需求更高  「調查顯示,由於個體化的差異,不同時期,乳母分泌的乳汁濃度是不一樣的。
  • 還有哺乳期媽媽禁食水果和蔬菜?是時候教你怎麼吃了
    我們來看下面這些數據↓ 哺乳期媽媽牛奶食用率僅23.5% 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汪之頊教授分享了「乳母膳食與母乳成分及行為研究」,介紹了其在兩代母親中的月子期間膳食行為研究。
  • 哺乳期高糖飲食損害幼兒認知能力發展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不久前刊載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取高糖飲料會損害孩子幼年認知能力發展。此前,研究團隊發現,女性產後多喝高糖飲料不僅會增加自身肥胖風險,還可能使新生兒經母乳攝入過多糖分。
  • 哺乳期媽媽科學飲食要注意些什麼?這樣吃才有奶卻不長胖!
    哺乳期,對於產婦和寶寶來說飲食是非常重要的,這其中需要飲食均衡的同時,也需要注意飲食的禁忌,因為自己的飲食方面不僅會影響到自身身體的健康的恢復同時會影響到寶寶的成長和健康。
  • 孕期營養小課堂——哺乳期婦女營養與特定孕婦群體營養哺乳期婦女營養
    ① 增加富含優質蛋白質及維生素A的動物性食物和海產品每天比孕前增加80~100g的魚、禽、蛋、瘦肉每天增加200ml牛奶,使總奶量達到500ml增加富含維生素A的動物性食物,如動物肝臟等② 選用碘鹽適量攝入海帶、紫菜、魚、貝類等海產品
  • 哺乳期高糖飲食影響嬰兒認知 但它不是決定性因素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不久前刊載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取高糖飲料會損害孩子幼年認知能力發展。此前,研究團隊發現,女性產後多喝高糖飲料不僅會增加自身肥胖風險,還可能使新生兒經母乳攝入過多糖分。這一次,研究團隊探究了母親高糖飲食與幼兒認知的關係,結果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入含糖飲料越多,孩子兩歲時認知能力得分越低。
  • 營養攝入過剩引起健康新問題 燕麥奶均衡營養更健康
    >339646852020-07-03 17:57:15.0營養攝入過剩引起健康新問題 燕麥奶均衡營養更健康OATLY,燕麥品種,均衡營養,營養過剩,營養需求29224醫療前沿/enpproperty--> 隨著消費的升級轉型,健康、營養與品質的生活成為大眾追求的新趨勢。
  • 哺乳期營養怎麼補?缺乏這些營養很危險!
    如果媽媽想要給寶寶提供優質的乳汁,膳食營養的均衡攝入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哺乳期營養不足,將會減少乳汁的分泌量,降低乳汁質量。那麼哺乳期媽媽的營養怎麼補最好呢?一起看看吧~哺乳期媽媽的營養補充特點伴隨寶寶呱呱墜地,媽媽們終於結束了妊娠期,迎來了人生的新階段——哺乳期。
  • 達能紐迪希亞最新研究助力母乳餵養
    針對健康媽媽人群的最新結果顯示,作為具有抗菌及抗炎特性的菌株,母乳中的益生菌「唾液乳桿菌PS2」可幫助支持母乳微生態平衡,顯著降低哺乳期乳腺炎發生風險達59%。母乳是嬰兒最佳的營養來源。然而,母乳餵養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母乳餵養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迫使不少母親放棄母乳餵養。哺乳期乳腺炎就是影響母乳餵養的重要障礙之一。
  • 哺乳期的媽咪應該這樣補充營養
    對於哺乳期的媽咪來說,營養狀況和營養的補充格外重要。因為哺乳期的媽咪不僅要滿足自身對營養的需求,還要分泌乳汁哺育寶寶,並給予寶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一切營養成分。所以為了哺乳期媽咪的身體健康和分泌乳汁的需要,必須給哺乳期媽咪補充充足的營養,飲食必須做到營養均衡。今天馬姐姐給你們說說哺乳期媽咪營養怎麼補充。
  • 哺乳期瘦不下來是方法沒選對,媽媽這樣吃不僅奶水好,瘦的更容易
    對於減重,一直都鼓勵大家還是以健康安全為主,做到飲食營養又均衡,做到循序漸進的減重。當然了哺乳期的媽媽也不例外,可以選擇下面幾點進行適當的減重。所以媽媽們在減重時也要攝入身體所需的相應熱量,才能保證乳汁的質量不受到影響,保證寶寶的身體健康。
  • 哺乳期瘦不下來是方法沒選對,媽媽這樣吃不僅奶水好,瘦的更容易
    對於減重,一直都鼓勵大家還是以健康安全為主,做到飲食營養又均衡,做到循序漸進的減重。 當然了哺乳期的媽媽也不例外,可以選擇下面幾點進行適當的減重。 經科學研究顯示,哺乳期間每天累積攝入1500~1800大卡的熱量,通常按這種攝入量可使母乳有保障,減重也能同步進行。
  • 海口月子中心:哺乳期吃什麼營養又又多汁?
    在中醫和營養學中,人們認為日常飲食與身體各方面的功能密切相關。科學合理的飲食可以幫助母親提高母乳質量,幫助寶寶獲得更全面的營養。那麼怎樣吃才能有更多的牛奶和營養呢?如何才能提高母乳的質量?如何多吃牛奶和營養?如果牛奶營養豐富,它會更稠。相反,它會很薄。
  • 《營養知行力報告》顯示,超八成孕婦對哺乳困難準備不足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在中國營養學會技術支持下,達能開放科研中心近期發布首個《營養知行力報告》(簡稱《報告》)。對北京、上海、廣州等7個大中小城市的2300位孕期女性進行營養知性行問卷調查顯示,孕期女性營養認知度不斷提高,但與行為尚存鴻溝,超八成受訪孕婦對產後哺乳可能遇到的困難了解及準備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