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高糖飲食損害幼兒認知能力發展

2020-12-23 中國食品安全網

摘要:近日,有研究稱哺乳期母親攝取高糖食物會影響嬰兒大腦發育,損害認知能力發展。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不久前刊載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取高糖飲料會損害孩子幼年認知能力發展。

此前,研究團隊發現,女性產後多喝高糖飲料不僅會增加自身肥胖風險,還可能使新生兒經母乳攝入過多糖分。這一次,研究團隊探究了母親高糖飲食與幼兒認知的關係,結果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入含糖飲料越多,孩子兩歲時認知能力得分越低。

對此,記者專訪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韓彤妍。她認為,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但並不是一篇大樣本、設計特別嚴謹、對於今後女性哺乳期營養膳食有絕對指導意義的文章。「嬰兒認知能力發育受到多因素影響,主要取決於家庭的養育方式和飲食習慣,母乳中的果糖含量只是單一因素。」她說。

養育環境對孩子認知水平有影響

研究人員推測,哺乳期高糖飲食之所以影響幼兒認知,「可能是因為母親哺乳期攝入的過多糖分經母乳進入孩子體內,而過多糖分可能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韓彤妍指出,過度攝入果汁和甜食不僅影響小孩呼吸道抵抗力,還會影響孩子認知發育,這已經成為普遍共識。因此,國內外營養指南都要求控制小孩的果汁或者甜食攝入量。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團隊請88名女性在開始哺乳的第24小時、第1個月和第6個月填寫食物日記,據此分析媽媽們飲食中攝入果汁飲料的含糖量,並使用「貝利嬰幼兒發育量表」評估孩子兩歲時的認知發育水平得出研究結論。

「貝利嬰幼兒發育量表」是對認知能力的相對全面客觀的評價。韓彤妍介紹,認知能力是與神經、心理、行為、言語相關的因素的總和,孩子的認知能力在成長的每個階段側重點不同。此次研究評估2歲幼兒的認知能力,這一時期主要表現在大運動、精細運動以及社會交往能力等方面。

在88位按照孕前體重分為正常組、肥胖組和超重組的母親中,超重組的孩子比正常組的孩子攝入的卡路裡略多,攝入糖分則明顯偏高。這些有著高糖飲食習慣的小孩在兩歲時的認知評分也相對低一些。

「這項研究結果跟我們以往的普遍認知一致。」韓彤妍說,文章通過小樣本科學實驗提出,肥胖並且愛吃甜食、喝果汁的母親,如果孕期和哺乳期保持這種飲食習慣,會導致孩子的認知能力和認知得分相對低一些。「不過文章沒有挖掘深層的社會心理原因。」

韓彤妍分析說,嬰兒期的認知能力發育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並不單純只受到母乳中果糖的影響。「兩歲之內的兒童都是在家庭環境影響下形成自己的飲食習慣、運動習慣以及相應的體格,這些因素都與認知能力的發展有一定相關性。以飲食習慣為例,肥胖和超重母親相對更嗜好甜食或者高糖飲料,這類人群的性格特點是比較容易急躁,傾向於用甜食來平復心情,兒童也更有可能受到母親情緒的影響,從而影響其認知能力。」

健康平衡的飲食習慣應貫穿哺乳期

哺乳期高糖飲食對孩子認知的影響是長期還是短期的,能進行補救嗎?

「這一批研究實驗裡的孩子兩歲時的認知評分稍低,但是後期同樣能依靠其他綜合因素進行補救。」韓彤妍解釋道,母親攝入高糖飲料是影響孩子認知能力的單一因素,長期來看,孩子的養育環境對於認知能力的改善更為關鍵,包括家庭的養育方式、親子情感的交流以及對孩子後期的體育訓練。「最好的方式是進行預見性的預防,母親從孕期就開始遵循科學、健康的飲食方案,育兒的過程中用積極、樂觀、平和的心態養育孩子。除此之外,在關注孩子體格生長發育的同時,通過有計劃的營養方案,目標明確的運動鍛鍊,輕鬆、愉快的家庭環境,培養孩子健康的日常生活習慣,才能養育出體格、精神、心理都健康的孩子。」韓妍彤說。

「事實上,哺乳期母親的飲食直接影響母乳的營養成分、營養價值甚至母乳質量。」韓彤妍建議,健康均衡的飲食習慣應該貫穿於整個哺乳期,這樣,孩子經母乳攝入的營養才會相對均衡。

不僅如此,母親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孩子口味的變化以及日後的飲食取向,孕期或者哺乳期愛吃西紅柿的媽媽,孩子出生後也更愛吃西紅柿。更令人驚奇的是,母親吃的食物會使母乳的口味產生細微變化,母親喜歡吃辣,食物中辣的成分通過母乳傳遞給孩子,再加上給孩子添加輔食以及家庭飲食習慣的影響,孩子將來也可能會傾向於喜吃辣味。

「孩子從母乳中接觸到母親攝入食物的各種味道,在吃母乳的過程中,形成了跟母親類似的飲食習慣。所以只有母親飲食習慣健康,才能讓孩子處於一種相對健康的飲食環境中,孩子自身也才能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韓彤妍說。(唐芳)

相關焦點

  • 哺乳期高糖飲食會損害孩子認知
    哺乳期高糖飲食會損害孩子認知美國洛杉磯兒童醫院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取高糖飲料會損害孩子幼年認知能力發展。這所醫院糖尿病和肥胖項目研究人員通過之前研究發現,女性產後頭幾個月喝高糖飲料不僅會增加自身增重風險,還可能使剛出生不久的孩子經母乳攝入過多糖分。在進一步研究中,研究人員請88名女性在哺乳第一個月報告每天攝入的果汁等含糖飲料數量,兩年後使用貝利嬰幼兒發育量表評估她們孩子的發育水平。結果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入含糖飲料越多,孩子兩歲時認知能力得分越低。
  • 哺乳期高糖飲食影響孩子認知能力
    【新華社微特稿】都知道母乳有益寶寶健康,哺乳期飲食則會影響母乳質量。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取高糖飲料會損害孩子幼年認知能力發展。洛杉磯兒童醫院糖尿病和肥胖項目研究人員先前研究發現,女性產後頭幾個月喝高糖飲料不僅會增加自身增重風險,還可能使剛出生不久的孩子經母乳攝入過多糖分。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請88名女性在哺乳第一個月報告每天攝入的果汁等含糖飲料數量,兩年後使用貝利嬰幼兒發育量表評估她們孩子的發育水平。結果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入含糖飲料越多,孩子兩歲時認知能力得分越低。
  • 哺乳期高糖飲食或影響嬰兒認知 但它不是決定性因素
    【哺乳期高糖飲食或影響嬰兒認知 但它不是決定性因素】《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不久前刊載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取高糖飲料會損害孩子幼年認知能力發展。 此前,研究團隊發現,女性產後多喝高糖飲料不僅會增加自身肥胖風險,還可能使新生兒經母乳攝入過多糖分。
  • 哺乳期高糖飲食影響嬰兒認知 但它不是決定性因素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不久前刊載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取高糖飲料會損害孩子幼年認知能力發展。此前,研究團隊發現,女性產後多喝高糖飲料不僅會增加自身肥胖風險,還可能使新生兒經母乳攝入過多糖分。這一次,研究團隊探究了母親高糖飲食與幼兒認知的關係,結果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入含糖飲料越多,孩子兩歲時認知能力得分越低。
  • 哺乳期高糖飲食影響孩子認知
    都知道母乳有益寶寶健康,哺乳期飲食則會影響母乳質量。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取高糖飲料會損害孩子幼年認知能力發展。研究報告在最新一期《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月刊上刊載。
  • 哺乳期飲酒,會導致孩子出現認知障礙?哺乳期女性有哪些飲食禁忌
    哺乳期一定不能飲酒!澳大利亞一項研究顯示,如果女性在哺乳期飲酒,和哺乳期從未飲酒的女性相比,其孩子更容易出現認知障礙。而且寶寶的自身解救能力很差,難受的時間只會比你更長。有人說,喝完酒後,會去把奶水擠出來,等再次分泌出乳汁後,就能給寶寶吃了,這是完全錯誤的。這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說法,酒精可以自由地在血液和母乳中交換,除非血液裡已經沒有酒精成分了。
  • 研究發現女性在哺乳期應避免常喝蘇打水與含糖飲料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強烈建議女性在哺乳期停止飲用蘇打水和果汁等含糖飲料,並警告說,在孕後的幾個月裡,高糖飲食可能會導致後代的認知發育延遲。這項研究來自洛杉磯兒童醫院,涉及88名參與者,他們表示在哺乳新生兒的第一個月內每天都喝含糖飲料。
  • 三歲幼兒認知發展,想讓孩子聰明就這樣做
    寶寶到了3歲之後,認知能力已經有大致的發展。他可以自己解決問題,甚至是理解時間概念、數字邏輯,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因此,妳可以再利用飲食、遊戲活動、運動來幫助孩子的智力提升。一、三歲幼兒的認知發展1、喜歡裝扮遊戲當幼兒2歲後,他開始喜歡用手自己去拿東西,他會學習妳如何運用物品,像是搬椅子、開抽屜。到了3歲的時候,他的遊戲會牽扯到好幾個邏輯的步驟,像是幫娃娃洗澡、擦乾、梳頭髮。
  • Science子刊:高糖飲食竟會損害腸道?
    其實,無論是高糖飲料,還是高糖飲食都會帶來許多健康危害。比如,餵食高糖飲食的小鼠會患上更嚴重的結腸炎,這是一種炎症性腸病(IBD)。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研究中心和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在研究餵食高糖飲食的小鼠的大腸時發現了更多的細菌,這些細菌可以破壞腸道的保護性粘液層。
  • 哺乳期媽媽如何控制飲食進行減肥?
    一、哺乳期媽媽如何控制飲食?  但哺乳期媽媽可不能盲目節食,長時間低熱量的飲食會影響哺乳媽媽自身的營養,節食減肥也容易出現反彈。  日常飲食不宜攝入過多肥厚、油膩的高脂、高糖食物;在烹飪時儘量多焯煮、少煎炸。
  • 3-5歲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
    大約3歲左右,幼兒能認識思維與其他心理活動的區別,如:幼兒知道「想」是頭腦內部進行的活動,一個人能想那些當時沒有看見的、接觸的或談論的事物。幼兒認識到思維和現實的區別,如:幼兒知道一個人的思想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他們也認識到一個人頭腦中關於客觀事物的表象是現實世界中存在的這些事物的映象(「好像照片一樣」)。
  • Nature子刊:兩天高糖飲食即可改變腸道微生物,引發結腸炎
    2019年8月,《Scientific Reports》上一則研究指出,即使僅維持兩天高糖飲食,也會迅速改變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增加結腸炎的易感性。表明高糖飲食在炎症性腸病患者炎症的發生和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 幼兒語言發展和認知發展的關係(一)
    幼兒語言發展與其認知發展的關係:幼兒語言發展與認知發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 幼兒喝母乳紅了眼怎麼回事 哺乳期女性飲食要注意什麼
    幼兒喝母乳紅了眼怎麼回事 哺乳期女性飲食要注意什麼  【幼兒喝母乳紅了眼】母乳是新生兒的最佳食物,然而武漢卻有一名幼兒喝母乳紅了眼,這是怎麼回事呢?幼兒喝母乳紅了眼,經過醫生詢問,才得知母親此前吃了整整兩碗油燜大蝦,不想母乳因此受影響。醫生提醒,幼兒喝母乳紅了眼完全可以避免,哺乳期的女性還需注意飲食。  新生兒還沒有形成自身抵抗力,這是個空白期,身體容易受到病毒侵襲。母乳的蛋白質含有疾病抗體,這種蛋白質經過嬰兒的腸道不會被分解,能被直接吸收,所以喝母乳等於直接給嬰兒「輸送」抵抗力。而成人的身體機制會分解母乳中的蛋白質。
  • 促進幼兒空間認知和創造潛能發展
    0—6歲嬰幼兒空間認知能力的發展特點總的來說,空間認知能力與個體的思維發展階段、自我意識分化水平、參考框架的選擇等諸多因素關聯緊密,因此其發展過程具有明顯的年齡階段性。以往研究表明,個體的空間認知能力在嬰兒期已經開始發展,幼兒期發展加速。
  • 嗅覺失靈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徵兆,高糖高脂的西方飲食危害大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2型糖尿病的嗅覺減退與高糖高脂的西方飲食對嗅覺等減退的危害。 一、嗅覺下降是2型糖尿病人的一種症狀 部分2型糖尿病(T2D)人會表現出嗅覺功能障礙的徵兆,包括發現、辨別或記憶氣味的問題,甚至完全喪失了嗅覺,這些症狀與認知障礙密切相關。因此,如果感覺嗅覺失靈,但是沒有其他疾病,要考慮糖尿病問題。
  • 「幼兒認知的發展」考點梳理+簡答必背
    二、「幼兒認知的發展」簡答必背1.幼兒注意容易出現哪些問題?答:幼兒注意容易出現以下問題:(1)注意分散。口訣:廣分穩轉5.幼兒觀察能力的發展有什麼特點?答:幼兒觀察能力的發展表現在以下特點:(1)觀察的目的性加強。(2)觀察的細緻性增加。(3)觀察的持續性延長。(4)觀察的概括性提高。(5)觀察的方法逐漸形成。
  • 筆記|《發心》C6幼兒的心理發展(3~6、7歲)之三、幼兒認知的發展
    三、幼兒認知的發展(一)幼兒記憶的發展特點1.記憶容量的增加成人短時記憶容量為7士2個信息單位(組塊),而7歲前兒童尚未達到這一標準。一般認為,兒童的記憶容量隨年齡增長而增加。2.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的發展幼兒初期的兒童無意識記佔優勢,凡是兒童感興趣的、印象鮮明、強烈的事物就容易記住,讓記憶服從於一定目的還有困難。在教育的影響下,幼兒晚期的兒童有意識記和追憶的能力逐步發展起來。有意識記的出現標誌著兒童記憶發展上的一個質變。3.形象記憶和語詞記憶的發展整個幼兒期,形象記憶佔主要地位。
  • 如何通過幼兒園牆面設計提高幼兒對空間的認知能力
    一.牆面設計理論支撐交互式牆面能夠對幼兒空間認知能力的培養和園所教學活動起到良好的銜接作用,可以通過良好的設計手法積極的引導幼兒參與到牆面環境中去,既能從感官上啟發幼兒,又能將文化知識與行為規範得以交互傳達給幼兒,是幼兒輕鬆的適應所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