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今年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近日,達能紐迪希亞助力的一項「婦幼人群膳食營養調查分析研究」(簡稱「婦幼膳食營養調查研究」)首期成果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utrition Journal(營養期刊)》上發表。首期針對哺乳期婦女人群展開的研究,為中國乳母膳食提供了更多最新的研究數據。在母乳餵養周之際,達能紐迪希亞呼籲要重視乳母膳食營養的科學攝入,從源頭上確保嬰兒所需母乳的質量和營養。
科學安排膳食營養攝入,保證哺乳期營養需求
「婦幼膳食營養調查研究」項目由婦幼營養權威專家、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汪之頊教授及丁葉博士團隊牽頭開展,達能紐迪希亞攜手助力,是一項大型婦幼人群膳食和營養調查及分析。項目深入洞察婦幼人群飲食結構、營養素攝入狀況、以及餵養態度與行為相關信息,共選取了25個中國大中小型城市,累計樣本量超過5000人。首期研究聚焦哺乳期婦女,多維度剖析中國乳母營養與健康,並給出有針對性的建議。
「對中國乳母的營養膳食教育刻不容緩。這一全新研究項目的開展,將為支持母乳餵養提供更多科學依據,對中國乳母更好地規劃哺乳期的膳食與營養攝入,從而進一步為寶寶提供科學母乳餵養具有指導意義。」中國婦幼營養權威專家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汪之頊教授指出,在哺乳期,乳母每天能量需求量高於普通成年女性500千卡,維生素A等微量元素的需求量甚至高於孕期。在乳母營養攝入量不足的狀態下,乳汁質量有下降的風險,主要集中在微量元素方面,如各種維生素含量,對嬰兒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達能紐迪希亞大中華區健康營養及研究創新部負責人Gregg Ward表示:「達能紐迪希亞始終與社會各界攜手合作,致力於為中國媽媽和寶寶提供更多樣的早期營養解決方案。近年來,立足中國,我們不僅僅開展了『MURU』研究項目,對母乳成分、乳母膳食、餵養方法和餵養理念等進行深入探討,還對中國媽媽母乳餵養的行為和認知進行調研,並發表了專業論文,以支持和促進更科學的母乳餵養。」
超九成受訪乳母維生素A攝入量未達平均需要量
研究顯示,乳母膳食攝入存在不均衡情況,大部分受訪乳母的膳食營養攝入亟待改善。其中,城鄉地區乳母對蔬菜、水果、魚、蝦、貝類、奶類和乳製品的消費量均低於推薦量,農村地區這類食物攝入不足的情況更為嚴重。尤其是蔬果,超過92%的受訪乳母攝入量低於推薦值,這也意味著膳食纖維的攝入不容樂觀。同時,近九成的受訪乳母對水的攝入也不足,這也會影響到泌乳量。
研究還發現,城鄉受訪乳母對哺乳期必需的主要微量營養素,如鐵、鈣、碘和鋅,以及部分維生素的攝入量均較低,未達到推薦標準。在哺乳期,乳母對維生素A等微量元素的需求量甚至高於孕期,然而94.5%的受訪乳母維生素A攝入量低於參考攝入量。微量元素水平不足會影響母乳的營養成分,部分元素缺乏甚至會導致嬰兒生長遲緩、貧血、厭食和神經功能缺陷等。
「我們希望該項研究有助於未來更多的膳食指南等相關政策的制定,以引起社會各界對乳母的營養不良問題的關注。特別是在農村地區,應積極改善哺乳期媽媽整體膳食結構和攝入量。」達能紐迪希亞研究團隊表示。
達能紐迪希亞始終致力於幫助嬰幼兒把握生命早期1000天,獲得惠及一生的合理營養累積,而母乳餵養正是抓住這一營養窗口期的重要環節之一。比如母乳中含有的母乳低聚糖在促進嬰兒腸道健康發育和免疫系統發展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嬰兒在接受母乳餵養的過程中,能夠從母乳中獲取母乳低聚糖益生元成分,其和有益菌一起,以共生元組合的形式為嬰兒腸道微生物群和免疫系統的發展提供健康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