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普京揪心、痛心的俄羅斯對外關係,除了美俄關係永無止境的惡化外,就是俄烏關係的沒完沒了的僵持與對峙,持續上演著俄烏雙輸,美歐雙贏的悲催局面。因此,俄羅斯上下都期盼烏克蘭的新總統澤連斯基主動改善俄烏關係,普京更是如此,他聲稱俄羅斯願意與烏克蘭恢復兄弟關係,前提是烏克蘭主動一點,採取改善俄烏關係的有力行動。然而,由於普京對俄烏關係的錯誤定位,他的這個願望或許很難實現——俄烏兄弟關係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烏克蘭與俄羅斯因為克裡米亞、頓巴斯等地區的領土與主權問題反目成仇,多數人都認為烏克蘭因此走上反俄的道路實在是傻得不行,把自己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烏克蘭的實力根本沒法跟俄羅斯比,俄羅斯一個巴掌就能拍死烏克蘭,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這樣看問題其實很片面,鄰居是搬不走的,對烏克蘭是這樣,對俄羅斯也是如此。俄羅斯有能力把烏克蘭整得很慘,比如對烏克蘭掄起石油、天然氣的大棒,冷凍俄烏經貿關係等等,都讓烏克蘭極為痛苦。
但反過來,作為北約、歐盟全面遏制俄羅斯的戰略棋子的烏克蘭,始終都是西方懸掛在俄羅斯頭頂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北約、歐盟利用烏克蘭極大地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極大地消耗俄羅斯的各類資源與綜合國力,經濟不振,國內矛盾與衝突趨於高發的俄羅斯經不起西方的戰略消耗,蘇聯就是被西方消耗到撐不住而解體的。
俄烏長期仇恨、對峙,付出巨大代價的並不止烏克蘭,局面是烏克蘭、俄羅斯雙輸,美國為首的北約、德國為首的歐盟雙贏。很顯然,普京對此有清晰的認識,所以改善俄烏的願望比任何人都更強烈。
6月13日,普京在接受俄羅斯「世界」電視臺採訪時表示,俄羅斯與烏克蘭是兄弟民族,應該恢復兩國關係,他希望澤連斯基能夠主動一點(其實是普京對澤連斯基的要求),積極採取有力的行動改善俄烏,而不應以「反俄臆想」為藉口,逃避解決烏克蘭國內的社會、經濟問題。
這是普京在澤連斯基就任烏克蘭總統後首次發表俄烏關係的看法,要點是:1、普京把俄羅斯與烏克蘭定義為兄弟民族;2、改善俄烏關係得烏克蘭(澤連斯基)主動、積極;3、希望澤連斯基不要再走波羅申科的反俄老路。
普京公開表達了改善俄烏關係的願望,並且把球踢給了澤連斯基。澤連斯基會接招,按照普京的希望主動採取有力的行動,改善俄烏關係嗎?普京的美好願望恐怕會落空!為什麼?
1、烏克蘭的主流民意是反俄、親西方,在波羅申科的五年總統任期的努力下,烏克蘭的發展方向是加入歐盟與北約,成為歐盟-北約一體化的新歐盟國家,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澤連斯基認清了這個大勢,就任總統後才接連發表強硬的反俄言論。
2、烏克蘭與俄羅斯沒有解決領土問題,就不可能實現俄烏友好,更不可能恢復兄弟關係,最低限度是普京被俄羅斯實際控制的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還給烏克蘭,但是,頓巴斯是俄羅斯遏制烏克蘭的七寸,普京顯然不願意把頓巴斯還給烏克蘭的。
3、澤連斯基在西方世界比波羅申科更歡迎,除了美國,德國、法國、歐盟、北約都對他張開了雙臂,這是他對抗俄羅斯比波羅申科擁有更多的籌碼與底氣。
4、普京把俄烏定義為民族兄弟,將加劇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恐懼與不信任。定義為民族兄弟,就意味著俄羅斯天然地把烏克蘭、白俄羅斯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附庸,這為俄羅斯未來吞併這兩位兄弟保留了俄式的法理與理論可能。白俄羅斯最恐懼的就是俄羅斯的吞併,導致近年來俄白關係盡起波瀾,以至於前陣子普京不得不闢謠,稱俄白兩國不會合併,也沒有這個想法。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14個加盟國都相繼獨立,這些國家跟俄羅斯一樣,都是獨立的主權國家。但俄羅斯歷來都不是把他們(尤其是白俄羅斯、烏克蘭)視為獨立的主權國家,而是民族國家、民族兄弟,白俄羅斯、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恐懼、不信任只會越來越大,俄羅斯與烏克蘭、白俄羅斯的關係就不可能發展成兄弟情,這也是俄羅斯無法逾越的大國困境!
澤連斯基5月20日宣誓就任總統時,向全體烏克蘭人許下諾言:「我承諾維護烏克蘭的主權和獨立。」
普京與澤連斯基的表態表明,烏克蘭與俄羅斯存在著結構性的矛盾,俄烏的衝突幾乎不可調和,俄烏恢復民族兄弟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