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頭角這家臺灣菜館成鹽田版「士林夜市」 食客趨之若鶩

2020-12-20 中國網財經

  熱騰騰的排骨、味道鮮美的蚵仔煎、香味四溢的三杯雞、外脆內嫩的超大雞排,還有椒麻雞、胡椒蝦、桂花蟹等品類繁多的臺灣美食,著實讓食客口水直流……

  深圳新聞網訊 (記者 陳蓉)熱騰騰的排骨、味道鮮美的蚵仔煎、香味四溢的三杯雞、外脆內嫩的超大雞排,還有椒麻雞、胡椒蝦、桂花蟹等品類繁多的臺灣美食,著實讓食客口水直流……沙頭角口岸對面有一家臺灣菜館,被譽為鹽田版的「士林夜市」,每天都吸引著全國各地食客慕名前來品嘗。

  

  造型獨特的臺灣冷筍

  

  又香又酥的三杯雞

  

  丸子湯

  這家臺灣菜館隱藏在沙頭角口岸對面的巷子裡,在一眾店面中,簡單陳設並不能讓人一眼識別出來。然而,其憑藉著味道新穎造型別致的菜品、親民的價格以及溫情貼心的服務獲得了鹽田區老饕們的喜愛。

  熱騰騰的排骨、味道鮮美的蚵仔煎、香味四溢的三杯雞、外脆內嫩的超大雞排,還有椒麻雞、胡椒蝦、桂花蟹等品類繁多的臺灣美食,著實讓食客口水直流……

  退役軍人來鹽田 開了第一家臺灣菜館

  張永康祖籍山東,結束十年軍旅生活後,開始學習臺菜、日本料理。2011年,張永康來到鹽田,開了鹽田第一家臺灣菜館。

  

  老闆張永康

  張永康說,他開店前三年都是虧本狀態,雖然對自己的菜很有信心,但是叫好不叫座,菜做得再好,也需要時間考驗,吸引客源也需要時間。「當時一度堅持不下去了,但是我喜歡交朋友,跟客人互動,從客人慢慢變成朋友的過程,我非常享受。」張永康的堅持得到了回報。2014年開始,他經營的小店開始有了起色,而且越來越好,現在店裡也僱了4名工人。

  每個細節都要達到十分 客人才會印象深刻

  「臺灣大學附近有一家陳三鼎奶茶店,一定要去品嘗。」「市民大道和新生南路交會處有光華新天地,這是臺北的華強北,它的斜對面可以看看,有賣玉石、小飾品、古董等。」……說到美食,張永康的話匣子就打開了,也正是這股對美食的熱情讓他對「故鄉小廚」細心經營。

  

  溫馨整齊的店內環境

  張永康對菜館的用心經營體現在對每道菜品質的嚴格把握上。張永康說,調料、食材和做法這三個因素是一道菜的精髓。首先,食材要新鮮,像店裡的預訂菜蘆筍蝦手卷,一定是用活蝦,不用凍蝦,蘆筍要削皮,外層海苔也要親手用火烤脆,要把握好火候,這樣才會有咬起來的脆感。其次,調料要獨特,張永康每次回臺灣都會趁機帶回來眾多調料,保證自家菜品口味的獨特性。最後是標準的做法,一定要試驗出自己最滿意客戶最認可的口味,然後保持下去。

  「每一道菜裡面都有很多講究,一樣的菜品,每個步驟、每處細節都要達到十分,這樣的出品客人才會印象深刻,也能感覺到你的用心。」張永康說,客人進店花錢吃飯,要讓他們覺得自己花的錢很值,花得舒服。對獨特口味的追求和嚴格品質把握,讓無數食客對「故鄉小廚」趨之若鶩。即便是店裡需要提前一天預訂的菜品,像桂花蟹、佛跳牆、剝皮辣椒雞、藥燉九孔等,也是深受熱捧。

  熱騰騰的排骨、味道鮮美的蚵仔煎、香味四溢的三杯雞、外脆內嫩的超大雞排,還有椒麻雞、胡椒蝦、桂花蟹等品類繁多的臺灣美食,著實讓食客口水直流……

  把顧客當朋友 小店成了臺灣旅遊攻略集散地

  

  牆壁上的手寫菜牌

  貼滿牆的手寫繁體字菜牌、隨處可見的臺灣旅遊攻略、擺在櫃檯上的臺灣啤酒和芭樂汁飲料……走進「故鄉小廚」,食客就能聽到老闆張永康軟儂的「歡迎光臨」四個字……在店裡,只要不下廚,張永康總是站在櫃檯,熱心地和進門的食客打招呼,詢問他們的口味喜好,耐心地推薦菜品。張永康的熱情感染了來吃飯的客人,不少食客都和他成了朋友,有些人在去臺灣前還會找他規劃路線。慢慢地,店裡的牆壁也被各式各樣的臺灣地圖和旅遊攻略佔領。「我以前在各地旅行的時候就很喜歡交朋友,現在開店更方便交朋友了,現在好多周大福、大百匯的員工都成了我的好朋友。」

  

  臺灣旅遊攻略

  憑藉著良好的口碑,「故鄉小廚」不僅成了熟客們口耳相傳的吃飯好去處,還得到了大眾平臺的推薦。「有一次,一對夫妻到東部景區遊玩,塞車時剛好電臺在介紹張永康的店,夫妻倆便找了過來,吃完之後覺得特別好吃……」張永康頗為得意地說。關於小店的未來,張永康說,希望用心經營這家店,交更多的朋友,未來有更多的時間回臺灣。不過「故鄉小廚」的生意越來越好,張永康想回臺灣多看看的願望怕是不是那麼好實現了。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臺灣美食攻略:臺灣旅遊必去夜市之士林夜市
    這是第22篇文章去臺灣遊玩不到夜市逛逛,就稱不上「到臺灣旅遊過」!臺灣每個縣市都有最負盛名的夜市,蚵仔煎、蚵仔面、炒米粉、肉圓、花枝羹、萬巒豬腳、滷肉飯、棺材板……不管你多晚去,總可以在夜市上找到美味的食物。
  • 臺灣士林夜市有望常駐溫州(組圖)
    朱春燕攝  中新網溫州1月2日電 (記者 張茵 實習生朱春燕)12月30日,由溫州市臺辦、商務局主辦,臺北士林夜市發展協會、溫州臺海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辦的臺灣最著名的士林夜市小吃開始在溫州為期一周的試運行擺攤。五十個攤位成三排排開,蚵仔煎、蚵仔面線、臺灣擔仔麵等士林夜市美食受市民熱捧。溫州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方棟才告訴記者,臺灣士林夜市美食有望常駐溫州。
  • 足不出滬品嘗臺灣美食 臺北士林夜市再次落戶上海
    足不出滬品嘗臺灣美食 臺北士林夜市再次落戶上海 2016年05月23日 13:40: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 「士林夜市」周日落幕 下一個「士林夜市」在哪兒?
    臺灣士林夜市為何會成為臺灣旅遊的一張閃亮名片?傳說中的士林夜市究竟是何模樣?上海到底能學到什麼經驗?上海何時能擁有自己的優質平民夜市?本周,記者走訪上海、臺北兩地的多個部門及多位人士,試圖揭開士林夜市的秘密。
  • 「士林夜市」加「寬窄巷子」打造上海版「深夜食堂」
    蚵仔煎、法式可麗餅、絕地黑牛堡、魚皮湯、臺南擔仔麵、雪花冰、高雄肉圓、酸辣粉、軍屯鍋盔、小扎蕎面、四川米粉、冰粉、爆炒海鮮……當臺灣小吃攜手四川美食會有怎麼樣的驚喜?近日,上海錦江樂園的夜市已經開業,今年在往屆士林夜市的基礎上,增加來自寬窄巷子的四川美食,近百個攤位打造上海版的深夜食堂。 在今年的錦江樂園夜市中,士林美食在保留原有美食攤位數量的同時,新增了13個美食攤位。各攤位的主廚均來自臺灣,大部分攤位也都可以在臺灣找到對應的原攤位。
  • 夜市特輯第五發 士林夜市
  • 士林夜市昨天試營業 摩天輪下品70餘種臺灣小吃
    士林夜市昨天試營業 摩天輪下品70餘種臺灣小吃2016-5-22 02:56:59 來源:解放網 作者:李曉明 選稿:成昭遠 圖片說明:不少「吃貨」昨天冒雨前來嘗鮮/晨報記者何雯亞  東方網5月22日消息:昨天,錦江樂園士林夜市試營業,不少食客冒雨前來嘗鮮。錦江樂園專門開闢了一個夜市區,欲將此打造成為滬上首個規範管理的固定夜市。
  • 臺灣學者稱臺北政策失誤毀了士林等三大夜市
    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最大夜市——士林夜市,每天華燈初上,就開始演繹熱鬧非凡的夜市景象。士林夜市已有百餘年歷史,這裡美食眾多,攤點林立,不僅臺北市民熱衷前往,就連外地觀光客也趨之若鶩。楊傑 攝據臺灣東森電視臺網站報導,士林夜市、師大商圈和建成圓環等臺北3大夜市昔日觀光勝地人潮銳減,當地攤商苦不堪言。
  • 逛吃臺灣:臺北士林夜市小吃推薦
    毫無疑問,士林夜市是臺北最繁華的夜市。它巨大,忙碌,人滿為患,每個晚上都擠滿了人,而街邊小吃的味道和體驗也同樣令人滿意。 1.炸魚丸 魚丸質地很好,海綿狀,帶有鹹味,並且魚丸很新鮮,食客可以選擇辣的或者不辣的魚丸,炸魚丸完成後,還可以讓老闆再撒上少許胡椒粉。
  • 臺北「士林夜市」大快朵頤,尋找最道地的「蚵仔煎」
    在攤販並未完全合法的城市裡,士林夜市與其他大型固定夜市共同維繫著這一特殊的文化現象,也成為臺北人夜生活的好去處。忠誠號小吃店內忠誠號蚵仔煎,位於士林市場內。在士林市場裡一共有2家,一家在士林市場入口處的右手邊大概50米左右的地方,這家比較大,不過人蠻多的,來的時候要排隊。
  • 士林夜市: 臺灣小吃大全
    小小的包子鋪,常常門前排滿了人 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邸繼勇/文 程軍祥/圖      臺灣夜市是臺灣草根飲食文化的薈萃地。若想多快好省地瀏覽臺灣美食,夜市是必修的一門功課。臺北夜市中以士林夜市最負盛名。   士林夜市是由不少小巷組成的綜合夜市,在臺北市中心坐地鐵到劍潭站下車出了地鐵口就是,很方便。這兒有幾百個攤位,小吃應有盡有,最有特色的是蚵仔煎、大餅包小餅、士林大香腸、生煎包、藥燉排骨等,還有太陽餅、鳳梨酥、澎湖魚乾、烏魚子等地方特色食品,讓到了這兒的人都會吃得不想離開。
  • 臺灣寫真:臺北最大夜市:色香味俱全的俗世繁華
    臺灣寫真:臺北最大夜市:色香味俱全的俗世繁華   中新社臺北9月24日電 題:臺北最大夜市:色香味俱全的俗世繁華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華燈初上,臺北市最大的夜市——士林夜市就向八方來客敞開了懷抱,開始其日復一日、色香味俱全的繁華。
  • 「士林夜市」意外爆紅 或常駐5年以上
    然而,無論是錦江樂園還是百聯中環,士林夜市在滬都像短期的「嘉年華」。有消息稱,士林夜市將會常駐北外灘,但是記者從昨天各方採訪獲得的消息來看,這只是一個初步的合作計劃,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方案。  臺灣士林夜市為何會成為臺灣旅遊的一張閃亮名片?傳說中的士林夜市究竟是何模樣?上海到底能學到什麼經驗?上海何時能擁有自己的優質平民夜市?
  • 西塘河臺灣美食街要打造成「臺北士林夜市」
    西塘河臺灣美食街要打造成「臺北士林夜市」   西塘河臺灣美食街將舉辦「臺灣廚師現場秀廚藝」、「臺灣風味美食節」、「臺灣年貨節」等活動。
  • 臺北士林觀光夜市:聞香識美食
    畢永光 攝 慈諴宮前的「大腸包小腸」攤位吸引食客排隊購買。 畢永光 攝大南路上的烤乳豬攤位十分搶眼。 畢永光 攝公營的士林市場是士林夜市的門面。該市場2011年重建開張,設有衛生間、地下停車場等設施。 畢永光 攝為方便大陸遊客,不少攤位可使用微信、支付寶付費。
  • 士林夜市來滬火爆調查:上海需要新天地 也需要平民夜市
    至1940年代,附近先後建起士林官邸,還有故宮等文化旅遊設施,士林市場的名字越來越響亮。  大約在1970年代士林夜市開始形成規模;1980年代,日本、歐美等國際遊客大量湧入臺北,士林夜市又一次獲得發展良機;2000年後又增加了大陸的海量遊客,士林夜市愈加繁盛。  錦江樂園臺北士林夜市暑期開張,引來全城食客聚集。
  • ...夜市 排檔 攤販 盧漢龍 攤主 士林 上海市 臺北 臺灣 寧夏-上海...
    小小一個夜市背後,牽涉到攤主、居民、食客、政府各方面利益的博弈。在晨報記者對夜市樣本的調查中,已充分證明了市民對夜市的需求與情感,以及攤主迫切期盼被納入管理的意願。把夜市管起來,顯然需要更多的智慧、手段與成本,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政府管理向政府治理轉型的時代,怎麼用創新的手法管夜市,是城市管理者面臨的一道考題。   夜市文化能帶動旅遊   一輛小推車、一個大炒鍋、幾張小桌凳……一邊,夜排檔周圍居民譴責著夜排檔帶來的汙染和喧囂,一邊,夜間出來「覓食」的人又享受著這樣的輕鬆與隨意。
  • 上海該如何借鑑"士林夜市"經驗?
    但是,夜市的噪聲、油煙味嚴重擾民,環境衛生也的確是個大問題,附近居民怨聲載道,投訴不斷,政府如不治理,則是不作為。這些問題不解決,夜市無法生存。怎麼辦?有沒有一個兩全之策,既讓夜市生存,又使其不再擾民?  有的。臺灣的士林夜市,就是一個成功的典型。  臺北士林夜市從1910年發端算起來,有百餘年歷史。
  • 在露天夜市吃遍各地美食 從錦江樂園士林夜市開始
    錦江樂園夜市今年引進了78家攤位,涵蓋了臺南、臺北、成都和陝西四地的各種小吃,甜的、酸的、辣的……園方想讓前來的食客,足不出滬吃遍全國各地小吃。  從2014年引進士林夜市,這種嘗試已經有5年。錦江樂園相關負責人稱,這裡可能是全上海唯一一家露天夜市。錦江樂園在引進各地小吃方面,已經有相當的經驗。相比彭浦新村、臨汾路等老牌夜市,又缺少某種落地的重量。
  • 士林夜市經營談:要的就是臺灣味[圖]
    東方網8月29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在臺灣地區,從夜市走出的「英雄人物」無處不在:臺灣鼎王麻辣鍋總經理陳世明,從臺中忠孝夜市起家,把一個小攤打造成一個年營收逾10億臺幣的麻辣火鍋連鎖帝國;臺南女子曾鳳玉,從路邊攤起家,借60萬臺幣高利貸用7年時間,把擔仔麵一路賣到了五星級的臺北「故宮」晶華,她自己也獲選「臺灣英雄」;年營業額達10億臺幣的滷肉飯名店「鬍鬚張」,從寧夏夜市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