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電影《決戰中途島》

2020-12-17 嘻嘻哈哈瞎開心

說下這部,《決戰中途島》,作為一部戰爭電影,跟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樣,而且有一處難得一見的場面。了解一下史上最危險最華麗的戰術:俯衝轟炸

先來說電影本身,小弟稱之為「戰爭科普電影」,這是有別於傳統戰爭片的一種存在。

在我們印象裡戰爭電影是什麼樣子?基本大家能聯想經典戰爭電影就是《拯救大兵瑞恩》《兵臨城下》《硫磺島來信》《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乃至前不久的《血戰鋼鋸嶺》這些作品。

多數經典戰爭片給我的感覺就是通過渲染場面慘烈和角色深度刻畫來達到「挖掘人性+反思戰爭」的目的,這個沒有問題,不再多言。

但另一種戰爭片就比較少見了,就是《決戰中途島》的這樣式兒。

我們可以稱之為主旋律戰爭片,但這是相對於老美,對於中國觀眾而言「什麼旋律」跟我們無關,在我們眼裡本片除了電影奇觀作用之外,恐怕就是「科普」功能了。

因為這部電影從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到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這6個月內的故事都給你講了一個遍。

從美國人被日軍揍得灰頭土臉開始,到美國人發憤圖強準備雪恥,一幫頭禿的學霸整天窩在小屋裡研究日本密碼,期間還穿插了轟炸東京,珊瑚島海戰,以及約克城號3天被修復的奇蹟(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最後還是沉了)等等,最後美國在戰局不利的情況下以少勝多,成為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

說白了就是廣撒網,群戲視角,事無巨細的戰史都有展現。最終給人的感覺就是,用電影的手法拍了一部「紀錄片」。

《決戰中途島》就是這樣,是一部連小白都能看得懂的外國戰爭故事,哪怕你對這段歷史完全不了解也沒有關係,電影把這段往事說得清楚明白。而且所有出場的角色,都是真實歷史人物。

PS,電影之後我還查了一下,就連尼克·喬納斯飾演的那位角色,打下日本自殺轟炸機,最後被俘讓人沉水裡那位,都有真實記載,企業號二等機械兵布魯諾·蓋多(電影有改動,史料記載他是被綁在裝滿水的油桶裡溺入海中的,電影裡改為了鐵錨)。

歷史學家們,乃至部分軍迷絕對會對該片嗤之以鼻,因為電影描述的內容就跟小學課外讀物一樣,毫無深度,平鋪直述。

當然這樣的敘述方式,也導致什麼殘酷戰爭的渲染、反思戰爭、刻畫人性等,統統欠奉。

對了,《決戰中途島》還是PG-13級——家長指導,血腥慘烈場面那是不可能有的。

但話又說回來,這部電影其實也給觀眾提供了一個臺階,毫無門檻,面向大眾,這是本片的定位,噱頭就是場面了。

導演羅蘭·艾默裡奇,拍過《獨立日》《2012》的導演,最擅長大場面,但敘事水平一般,通常是平鋪直敘,也談不上深度了,完全是「感官系」的導演,這一點在《2012》裡就能看出。

所以這也是這位很會玩大場面的導演,出道這麼多年來一直不碰戰爭片的原因,我們常見那些戰爭片的特色他玩不轉。

但《決戰中途島》恰好是這樣的類型的戰爭電影,倒是跟他很合拍。故事平鋪,轉折粗糙的不行,到了關鍵環節就直接上大場面了。

《決戰中途島》這樣的戰爭科普類電影,並不是獨特的,1970年美日合拍的那部《虎!虎!虎!》也是這樣類型,就是對大事件的描述。

從上往下加速俯衝投彈,這種如今早已被淘汰的奇觀戰術,就像遊隼獵食一樣,從天而降一頭扎水裡,根本剎不住車,誰知道最後懟在什麼上面,絕對是玩命。這才是《決戰中途島》最大的看點!!

而且不錯的一點就是意識形態,相對比較中立,敵我雙方都有刻畫,可見「宣傳」不是主要目的。

PS,當然不能完全沒有「意識形態」,還是有所偏向性的,比如本片大部分內容都是按照主流歷史史料拍得,包括魚雷換炸彈,命運5分鐘等等,但並沒有強化這些內容,而是聚焦於飛行員的無畏。還有「抗日奇俠」南雲忠一,電影裡表現的還是相對客觀。

所以一說戰爭片,有的觀眾覺得不想看,包括女觀眾覺得血腥殘忍,也怕看不懂。沒事,這部電影絕對沒有問題,沒有門檻,完全可以當娛樂片看,就看狂轟濫炸就行了。

PS,比如我這種偽軍迷,我一直錯覺珍珠港和中途島之間隔了很長時間,結果看完電影才認識到,原來只有6個月,日本剛把美國背刺了,沒過多久就讓人家給揍了。

什麼?認不清角色,沒事,本片的幾位主演都是熟臉,漫威的反派、DC的反派、速激的反派……

可見本片的選角還是煞費苦心,關鍵是竟然跟原型挺像,尤其伍迪哈裡森飾演的尼米茲。

關於電影的部分,到此為止,下面說說電影裡難得一見的場面,相信很多喜歡軍事的朋友,都是衝著這一處來的:

人類戰爭史上最危險也是最華麗的戰術:俯衝轟炸!

從上往下加速俯衝投彈,這種如今早已被淘汰的奇觀戰術,就像遊隼獵食一樣,從天而降一頭扎水裡,根本剎不住車,誰知道最後懟在什麼上面,絕對是玩命。這才是《決戰中途島》最大的看點!

投彈的藝術

在那個沒有制導,只能扔「鐵餅」的二戰,扔炸彈絕對是一門學問。

咱不說B-29這種配備轟炸瞄準具的專業轟炸機,單說可以掛載炸彈的單引擎戰鬥機(比如零式戰機就可以掛炸彈),如何瞄準目標?

因為飛機高速飛行時,投擲炸彈會由於具有慣性,在下落過程中難以命中目標。所以有一種專門的投擲機動,就是下滑轟炸的方式,建立一條角度較小的俯衝航線,機頭對準目標朝下俯衝,目標套入瞄準具,可以提高精度。

但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戰機速度太快,俯衝角度比較小,投彈精度並不高,能不能命中還是隨緣(如下圖)。

在這種基礎上,英國人就發明了一種更誇張的戰術就是俯衝轟炸。在一戰的時候就被英國皇家空軍採用。後來被廣泛運用,直到產生了專門的俯衝轟炸機。

這種戰機的機身是特殊設計的。首先飛行速度不高裝甲很厚能夠承受部分炮火,其次能承受大角度俯衝和拉起的過載,還有俯衝減速板,所以俯衝角度可以更大。

俯衝角度有多大,電影中有所展示,可以達到70-80°大角度,俯衝航線接近垂直!

此時,只要把目標進入瞄準具,保持俯衝角度和航向,到達一定高度可以投彈!這種可以在保證精度的情況下,還能保證速度!不知道要比B-29這些大轟炸機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投彈結束,馬上拉升飛機,拉得起來就是孫猴子,拉不起來就是猴孫子。

這種投彈方式的精度,別說軍艦了,連小小的坦克都能打,而且打得都是對方最薄弱的「腦袋頂」,炸彈的威力輔助以加速度,什麼裝甲也扛不住。

《決戰中途島》裡貝斯特就是用這種戰術,用炸彈把赤城號航母的甲板給砸穿了,炸彈砸到第二層才爆炸,引爆了彈藥庫,一發入魂。

「耶利哥號角」

電影中,貝斯特他們駕駛的是著名的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而且有個細節,投彈的時候有專門的投彈輔助器,向前把炸彈甩出去,為的是要把炸彈朝外甩出螺旋槳旋轉半徑。

二戰中最著名的俯衝轟炸機,就是德國的ju-87「斯圖卡」,這玩意空戰菜的一逼,專門為了俯衝轟炸設計,最高可達600km/h的俯衝速度,快趕上噴氣式飛機的速度了。而且投彈精度高,據說牛逼的飛行員能把炸彈扔人家煙囪裡。

德國閃電戰打得漂亮就靠這玩意,不僅波蘭人怕,蘇聯人也肝顫,德軍王牌飛行員漢斯烏裡希曾駕駛「斯圖卡」摧毀了500多輛蘇軍坦克。而且斯圖卡俯衝的聲音被稱為「耶利哥號角」,能給對方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這位說了,這麼個投彈方式,不被打下來嗎?而且飛行員能受得了?

問得好,這種投彈方式,除了一頭栽地上外,真不容易被打下來,因為你的正上方才是漏洞。

就拿中途島海戰舉例,早期二戰軍艦的防空火炮,其布置和射界都是給魚雷機準備的。

誰家炮火很少往腦袋頂上打,就算能打到,也是一個及其彆扭的仰角。

想要收拾俯衝轟炸機,多數靠協防交叉火力。但當時的戰場上,又不止俯衝轟炸機一種,比如貝斯特的好基友林賽,他是開魚雷機的。

當時的戰場上就是這兩種飛機協作,林賽帶著魚雷機佯攻,負責吸引對方防空炮火(真的是佯攻,魚雷一發也沒命中,還把命搭上了)。

最重要的一點,魚雷機把對方的零式戰機吸引到了低空,給俯衝轟炸機清掃了空域,後者在火力網中找空隙鑽進去,一頭紮下去,投彈爆炸。

投彈成功之後,那就倒黴了。

因為俯衝轟炸機太笨重,飛得慢且彈盡糧絕,俯衝拉起的時候既沒有高度又沒有速度,基本就是當靶子,對方戰機和炮火隨時可以欺負,所以這個時才是俯衝轟炸機最難的時候。

那麼高的加速度、全憑頭鐵,所以轟炸機的名字叫「無畏式」。

所以二戰後期,俯衝轟炸機就不行了,包括德國「斯圖卡」都被英國空軍欺負的轉移去了北非戰場,後來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這種玩命的戰術也消失了。

綜上,這才是《決戰中途島》最大的看點。

PS。想像一下當年《珍珠港》的投彈方式,還記得那個著名的情節嗎,也是炸彈砸穿亞利桑那號的甲板,引爆彈藥庫。這種投彈方式,叫水平轟炸,而且是97式魚雷機投放的800公斤大炸彈。但拍得很外行,魚雷機投炸彈一般是編隊飛行,而且彈道效果也不是這樣,所以這片是水平轟炸的方式投了一顆俯衝轟炸的炸彈,這是不專業的地方 (評論中有朋友誤解了,我不是說投彈方式不專業,而是拍得不專業,我沒說清楚,造成了歧義,抱歉)

所以不管怎樣,這應該是第一次在電影中如此詳盡的展示了俯衝轟炸這種戰術(1976年那部《中途島之役》效果一般),且異常華麗,把這種戰術的危險和奇觀效果真的體現出來。

PS,說起《中途島之役》,該片最為可取的地方就是引用了大量紀錄片鏡頭,就是當年約翰·福特在戰場上拍得中途島戰役紀錄片。

沒錯,電影裡那位被掃射的拍電影老頭,就是約翰·福特,這是也是真事,福特導演為此還拿下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當時好萊塢還有其他導演上戰場拍攝的,被稱為「五虎將」,Netflix推出的紀錄片系列《五人歸來:好萊塢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說的這部分典故。

或許電影不免誇張,或者該片也跟大家想像的戰爭片不一樣,但不要緊,俯衝轟炸真的是肉眼可見的刺激,第一人稱視角。

彩蛋1:鸚鵡螺號

電影裡,美軍第二波艦載機出擊後一直找不到目標,在燃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大隊長指揮官麥克拉斯基(盧克伊萬斯)還是決定繼續搜尋。

結果找到了一艘高速航行的日軍驅逐艦「嵐」號。

於是美軍機群偷偷尾隨「嵐」號驅逐艦,很快找到了日軍的四條航母,把其中三條炸成了煙花。

這艘掉隊的驅逐艦,引導了美國的勝利。它為什麼掉隊,因為一艘潛艇——SS-168鸚鵡螺號(以《海底兩萬裡》裡的著名潛艇命名)。

這段電影也有展現。鸚鵡螺號潛伏,發射了幾枚魚雷都脫靶,「嵐」號為了阻止潛艇上浮才留下來,扔了一通炸彈之後,就去追趕大部隊,結果莫名其妙的成了勝負手。

好玩的是,這才是鸚鵡螺傳奇故事的開始。

包括他們1942年跑去東京灣擊沉了一艘驅逐艦,竟然完好無損的回來了?!還合影留念呢(後來被用到了宣傳畫中)!

作為潛艇裝載了2門152毫米艦炮,一度被當做小型驅逐艦用,敵機來了就下潛,敵機走了就上浮當炮兵,給登陸突擊隊提供火力支援,打完軍艦打坦克,還打下了一架飛機。

在鸚鵡螺號22個擊沉戰果中,有一多半是艦炮。

所以人稱「上天入地鸚鵡螺」,他退役之後,人類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繼承了這一艦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很有意思。。

推薦知友吳聯輝這篇文章,很詳細:

世界軍事史上有哪些騷套路/騷操作?www.zhihu.com

我原本對二戰一點也不感興趣,正因為從這些趣聞和故事中找到樂趣,才慢慢開始對二戰史產生興趣,當然前提條件是,謹防假冒,後來我才發現,當年讀過的不少二戰故事都是假的。。。也是很鬱悶,所以,其實需要看一些戰爭科普電影。

彩蛋2:王牌飛行員

電影中,主角貝斯特的事跡是真的,扔了3枚炸彈,其中1枚炸彈扔進了赤城號的升降機裡,砸進了機庫引爆了炸彈和魚雷,最終一枚炸彈擊垮一艘航母,創造了歷史。

運氣好是真的,但人家也是膽大頭鐵+技術高,之前就是他們隊裡的投彈冠軍,作風不要命。

也把貝斯特的搭檔——「《阿麗塔》裡的雨果」嚇成那樣,這孩子心說我怎麼攤上這麼一位。

對了,這位的名字,他叫理察·貝斯特,隊友給他起了一個外號「迪克」,所以他的名字就是「Dick Best」。

沒錯,就是你字面理解的意思,外國也有吊炸天這一說哦(當然是開玩笑,Dick是richard的簡稱)

但也挺可惜,貝斯特因為吸入了過多鹼性氣體(電影中有展示),1944年就退役了,有了可以吹一輩子的戰績,不過這位挺低調,2001年逝世享年91歲,被安葬在白宮旁。

再說補充下另外兩位角色。

掩護攻擊的魚雷機中隊長林賽,中隊幾乎全軍覆沒,魚雷一發也沒有命中,自己也是有去無回,但還是為了表彰其英勇,1944年美國一艘驅逐艦被命名為「林賽號」以示紀念。

而大隊長麥克拉斯基,就是找到了日軍艦隊那位,美國海軍每年頒發的優秀攻擊機中隊獎,就叫「麥克拉斯基獎」

對了,他們都是海軍哦,可不是空軍,美國空軍1947年才成立,二戰裡是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所以電影裡他們都是海軍。

當時不但美國沒有空軍,對面日本配置也一樣,而且日本到現在也沒有空軍。

相關焦點

  • 電影《決戰中途島》成院線年度評分最高戰爭片
    正在熱映中的好萊塢年度超級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首周票房三天過億口碑爆棚,貓眼評分9.1、淘票票評分8.9,豆瓣評分7.7,成為目前為止院線年度評分最高戰爭題材電影。局座張召忠對電影讚譽有加,評價其為本年度最好的軍事教學片和軍事紀錄片。
  • 《決戰中途島》票房不佳原因 被評價對戰爭反思並不多
    《決戰中途島》票房不佳原因 被評價對戰爭反思並不多  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決戰中途島》上周五在中美同步公映。就票房而言,這部影片並不理想,北美地區只取得了1700萬美元的周末票房,在中國,這部戰爭大片還沒打贏已經公映了15天的《少年的你》。不過影片在網上評分還是不錯的,由最開始的7.4分上升到現在的7.7分。
  • 電影資訊:《決戰中途島》史上最貴的獨立電影
    《決戰中途島》是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由伍迪·哈裡森、盧克·伊萬斯、派屈克·威爾森、曼迪·摩爾、艾德·斯克林等主演的電影。電影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海戰,中途島海戰是整個太平洋戰爭的關鍵轉折點,扭轉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後反法西斯盟軍節節敗退的局面。同時,這也是世界歷史上著名「以小搏大」的戰役之一。
  • 《決戰中途島》好看嗎誰演的 豆瓣評分海內外評價匯總
    《決戰中途島》好看嗎誰演的 豆瓣評分海內外評價匯總  正在熱映的好萊塢年度超級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上映後口碑票房全面領跑,票房穩居中國內地及北美地區同檔期新片第一。電影上映以來,不僅獲得「局座」張召忠、陸川、馮紹峰發文力挺,知名主持人曹可凡稱讚:「《決戰中途島》既有精心動魄宏大場面,又有細緻入微情感描述,是一部有血有肉的戰爭電影。」此外,今日電影曝光最新特輯,以第一視角呈現飛行員在槍林彈雨中穿梭的驚險場景,震撼還原難度係數極高的俯衝式轟炸襲擊,眾主演也驚喜亮相,講述影片拍攝的幕後故事。
  • 《決戰中途島》定檔11.8同步北美 重現史詩大戰
    《決戰中途島》定檔預告 時長:02:23 來源:電影網 1905電影網訊 本年度最受期待的好萊塢超級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宣布中國內地定檔11月8日,與北美同步上映。
  • 《決戰中途島》再現空前戰爭危機
    據悉,《決戰中途島》已於21日舉辦了珍珠港特別首映,超強的演員陣容大獲好評,空戰第一視角震撼特效更是讓人體驗到了真實的轟鳴感,還有媒體直呼該片為「年度最佳戰爭片」。影片由《2012》《獨立日》《後天》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執導,艾德·斯克林、盧克·伊萬斯、派屈克·威爾森、伍迪·哈裡森等主演。講述二戰時日本突襲珍珠港後,美軍最具傳奇色彩的反擊戰役。
  • 「決戰中途島」:為了壯觀場面犧牲了故事
    電影由羅蘭·艾默裡奇(《獨立日》)擔任導演,演員陣容也是星光熠熠,包括艾德·斯克林(《沉睡魔咒2》),派屈克·威爾森(《海王》),盧克·伊萬斯(《美女與野獸》),艾倫·艾克哈特(《蝙蝠俠:黑暗騎士》);尼克·喬納斯(《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達倫·克裡斯(《美國犯罪故事:範思哲謀殺案》),傑克·韋伯(《活死人黎明》),曼迪·摩爾(《我們這一天》),丹尼斯·
  • 《決戰中途島》熱映 視效獲贊「看到心臟爆炸」
    1905電影網訊 好萊塢年度戰爭巨製《決戰中途島》正在熱映,影片公映後口碑持續走高,百場點映活動多地爆滿,領跑同檔期新片。
  • 《決戰中途島》四大看點一睹航母群戰轟炸太平洋
    影片由《2012》《獨立日》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執導,艾德·斯克林、盧克·伊萬斯、派屈克·威爾森、伍迪·哈裡森主演,將以中國巨幕、杜比VISION、杜比全景聲、DTSX臨境音等多種版本與觀眾見面。看點一:世界史最驚豔絕倫的情報戰之一第一視角真實細節震撼呈現《決戰中途島》聚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太平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美軍艦隊與日本海軍在中途島的決戰。影片講述在美軍遭遇當時世界最強海軍——日本海軍的威脅時,扭轉乾坤、以弱勝強的故事。
  • 《決戰中途島》導演羅蘭·艾默裡奇:故事是一切的起點和終點
    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好萊塢年度戰爭影片《決戰中途島》已於11月8日在國內上映。《決戰中途島》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的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海戰。影片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將觀者逐步帶入那段難以置信的戰爭故事之中。
  • 我是電影學博士許樂,《決戰中途島》能成為經典的戰爭片嗎,問吧!
    我是電影學博士許樂,《決戰中途島
  • 還原史上最偉大的海戰,《決戰中途島》只花了1億美元
    近幾年,關於戰爭紀實類的影片數量明顯呈現出大幅減少的趨勢,在《決戰中途島》之前,上一部號稱大製作的戰爭電影,還是2016年由梅爾吉布森執導的《血戰鋼鋸嶺》。在超級英雄類型電影動輒耗資數億美元製作的時代,用區區4000萬美元拍攝一部有著諸多戰爭大場面的電影可謂是難上加難,影片最終令人震撼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要歸功與梅爾吉布森的精打細算。羅蘭·艾默裡奇為拍攝《決戰中途島》而拉投資的過程與梅爾吉布森相比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決戰中途島》今日公映 四大看點一睹航母群戰轟炸太平洋
    好萊塢戰爭片《決戰中途島》11月8日公映,片方曝光最新海報及特輯。在漫天的火光與硝煙中,美軍飛行員們「將自己變成炸彈」,以生命為代價擊毀敵方軍艦,展現勇士們保衛國家的無畏精神。影片由《2012》《獨立日》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執導,艾德·斯克林、盧克·伊萬斯、派屈克·威爾森、伍迪·哈裡森主演,將以中國巨幕、杜比VISION、杜比全景聲、DTSX臨境音等多種版本與觀眾見面。
  • 《決戰中途島》為何票房不理想?「時機」不對反思太少
    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決戰中途島》上周五在中美同步公映。就票房而言,這部影片並不理想,北美地區只取得了1700萬美元的周末票房,在中國,這部戰爭大片還沒打贏已經公映了15天的《少年的你》。不過影片在網上評分還是不錯的,由最開始的7.4分上升到現在的7.7分。
  • 1月8日,《決戰中途島》讓你感受戰爭之殤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10月25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好萊塢戰爭電影《決戰中途島》將於11月8日與北美同步上映,改編自二戰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之一的戰役——中途島之戰。該片由《2012》、《後天》、《獨立日》等大片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執導,艾德·斯克林、盧克·伊萬斯、派屈克·威爾森、伍迪·哈裡森主演。在最新曝光的定檔海報中,以飛行員第一視角直面海天對決,槍林彈雨間帶領觀眾「親自上陣」,體驗轟炸航母的震撼瞬間。影片改編自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是整個太平洋戰爭的關鍵轉折點,扭轉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後反法西斯盟軍節節敗退的局面。
  • 《決戰中途島》成院線年度評分最高戰爭片 局座盛讚
    正在熱映中的好萊塢年度超級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首周票房三天過億口碑爆棚,貓眼評分9.1、淘票票評分8.9,豆瓣評分7.7,成為目前為止院線年度評分最高戰爭題材電影。局座張召忠對電影讚譽有加,評價其為本年度最好的軍事教學片和軍事紀錄片。此外,電影更獲得陸川、馮紹峰等藝人大力推薦。
  • 資深電影人羅振林看《決戰中途島》
    戰爭片的核心元素是「對峙」與「互攻」,新近上映的影片《決戰中途島》也不例外。著名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將此元素匠心獨運,從戰略、戰術和情報三個層面,成功塑造出美日交戰雙方的一批主要角色,包括美方的尼米茲海軍上將、哈爾西中將、情報官萊頓中尉、飛行指揮官貝斯特、麥克拉斯基和日方的山本五十六大將、山口司令官、南雲中將等歷史人物,以性格鮮明的人物帶動故事情節發展,把中途島這場複雜而宏大的戰役用洗鍊的電影敘事手法,抽絲剝繭,形成線索明確、結構清晰的一整幅戰爭畫卷。
  • 戰爭電影《決戰中途島》達成單日票房三連冠
    正在熱映的好萊塢年度超級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上映後口碑票房持續領跑,不僅首周末就豪取過億票房,本周還達成了單日票房三連冠的佳績,而豆瓣7.7的評分更是領跑年度戰爭片評分榜,不少觀眾都將影片評為「年度最佳戰爭大片」。
  • 《決戰中途島》曝新預告 再現太平洋戰區轉折點
    網易娛樂9月17日報導 由Centropolis城市娛樂公司等出品,曾執導《2012》、《愛國者》、《後天》、《獨立日》等大片的著名導演羅蘭·艾默裡奇的新作《決戰中途島》(暫譯)今發布最新預告,講述享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區轉折點」盛名的著名戰役——中途島戰役。
  • 決戰中途島電影_決戰中途島電影新聞_3DM新聞
    《決戰中途島》媒體分解禁 爛番茄僅35% M站均分50 《決戰中途島》將於11月8日在北美與國內同步上映,今日(11月7日),《決戰中途島》媒體評分解禁,爛番茄新鮮度僅35%,13鮮24爛,iMDb打出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