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中途島」:為了壯觀場面犧牲了故事

2020-12-17 時光網Mtime

派屈克·威爾森

時光網洛杉磯特稿 11月8日,一部新的二戰電影《決戰中途島》在美國和中國同步上映,該片展現了珍珠港事件,以及後來美國打敗了日本的中途島戰役。電影由羅蘭·艾默裡奇(《獨立日》)擔任導演,演員陣容也是星光熠熠,包括艾德·斯克林(《沉睡魔咒2》),派屈克·威爾森(《海王》),盧克·伊萬斯(《美女與野獸》),艾倫·艾克哈特(《蝙蝠俠:黑暗騎士》);

尼克·喬納斯(《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達倫·克裡斯(《美國犯罪故事:範思哲謀殺案》),傑克·韋伯(《活死人黎明》),曼迪·摩爾(《我們這一天》),丹尼斯·奎德(《後天》),還有伍迪·哈裡森(《殭屍之地2》)。這部電影拍得好,預算高,動作戲精彩,製作華麗,同時兼具娛樂性和教育性。但是,儘管演員們的表演都非常精彩,本片有時還是會令人覺得情感空虛

盧克·伊萬斯

電影一開始講述了1941年,日本襲擊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的故事。很快,海軍飛行員韋德·麥克拉斯基(盧克·伊萬斯 飾)和迪克·百斯特(艾德·斯克林 飾)出場,還有百斯特的妻子安妮(曼迪·摩爾 飾),遇襲當天他們都在珍珠港。美國迅速對日本宣戰,詹姆斯·杜立特上校(艾倫·艾克哈特 飾)在逃往中國之前,率隊向東京發起了一次果敢的空襲。

與此同時,電報破譯員埃德溫·萊頓(派屈克·威爾森 飾)發現日本還計劃要向中途島發動突襲,他必須說服尼米茲上將(伍迪·哈裡森 飾)通知首都華盛頓,為即將到來的戰役做好相應準備。珍珠港事件發生六個月之後,在萊頓和他團隊的幫助之下,美國制訂了一個計劃,要把日軍戰船引出中途島,並且讓百斯特和麥克拉斯基的俯衝轟炸機去炸毀日本的航空母艦,最終打垮日軍。

艾德·斯克林(左)與盧克·克萊坦克

導演羅蘭·艾默裡奇以拍攝科幻大片著稱,比如《宇宙奇兵》、《獨立日》等等,這一次,他依然保持著自己喧囂的氛圍和超乎尋常的視效風格,他的這種風格對這部二戰片影響很大。儘管有些畫面一看就是用CGI做的,而且跟故事發生的背景時代有些不相融,但卻對戰爭戲的氛圍起到了很好的烘託作用,讓觀眾深刻地感受到了戰爭的危機感。

片中一些大的戰爭場面,例如襲擊珍珠港、轟炸東京、還有中途島之戰本身,都是非常驚人的視覺奇觀,而且有可能是一些一直以來拍得最震撼人心、最好的戰爭場面。我對這部電影最大的不滿在於劇本,它裡面包含了太多人物,太多複雜的情節,有時候故事,尤其是片中人物的行為動機,經常會被那些壯觀場面所掩蓋

曼迪·摩爾(右)

電影選角都很貼合人物,但很不幸,曼迪·摩爾飾演的是一個「憂心忡忡的妻子」,本身沒多大的發揮空間。艾德·斯克林在《死侍》中用一個反派角色為自己打響了知名度,在這部電影裡,他作為主角發揮得很好,儘管他的「新澤西」口音還有待改善。艾倫·艾克哈特飾演的詹姆斯·杜立特上校非常出色,但他的戲份讓人感覺像是在拍他的個人獨立電影,和主線劇情關係不大。

派屈克·威爾森的表演是電影的核心部分,很好地平衡著片中的動作戲份。他跟伍迪·哈裡森有幾場戲演得非常好,後者的演技也發揮穩定,還能給觀眾帶來一些小驚喜。盧克·伊萬斯的表演也挺好,但常常會被大場面動作戲搶走風頭。

伍迪·哈裡森

音樂人出身的演員尼克·喬納斯表演出人意料得精彩,他飾演的是一個非常勇敢的航空機械師。這個角色讓他閃閃發光,證明了他可以成為一個魅力四射的電影明星。還值得一提的是丹尼斯·奎德,他給自己飾演的威廉中將添加了一層莊嚴感。

這部電影跟其他二戰題材電影不一樣的地方,還在於它展現了戰爭的兩面,並沒有把日本人塑造成「吹鬍子瞪眼」的惡棍。然而,還是要再說一次,複雜的情節和大場面動作戲份擠佔了角色發展的空間,我希望能有更多時間讓觀眾去了解那些日軍角色的內在動機。

艾默裡奇能把這麼龐雜的故事塞進一部138分鐘的電影裡,很了不起,但我認為,如果他們沒有強行把這麼多東西擠進一部電影裡,那麼這部電影可能會更精彩。很顯然,你要營造中途島戰役的戰爭氛圍,所以用珍珠港事件做開頭是個很明智的選擇,但萊頓的電報破譯小組以及杜立特對東京發動的空襲,都應該有各自的一部電影才能講好他們的故事。

艾倫·艾克哈特飾演杜立特上校

電影裡甚至還有一條副線,講的是導演約翰·福特在戰爭期間拍攝電影的故事,雖然很有意思,但完全是多餘的。如果故事能夠集中在百斯特和麥克拉斯基,以及他們俯衝轟炸機編隊的犧牲,還有中途島戰役的勝利上,這部電影會更好,更完整。

最後,《決戰中途島》不是一部煽情的電影,但它切實地講述了一個重要的、關於勇氣的真實故事,片中還有一些有史以來電影裡出現過的最棒二戰場景。電影向全世界為了自由而死於戰爭的人們致敬,而且只有羅蘭·艾默裡奇能導出這樣一部大製作,大場面,充滿動作戲,視效驚豔,符合大眾心理的爆米花電影

丹尼斯·奎德

其他媒體評論

《綜藝》:

「一些戰爭片很受尊敬,例如《全金屬外殼》《拯救大兵瑞恩》《野戰排》以及《拆彈部隊》;也有一些爆米花戰爭片,把歷史事件簡化成動作爽片,例如麥可·貝和傑瑞·布魯克海默製作的《珍珠港》,或者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的,煽動人心的伊拉克戰爭片《美國狙擊手》。

此外,還有像《決戰中途島》這樣的電影,高預算的商業巨製,想要用各種轟炸戲大場面讓你驚豔,不過電影最後的效果還是比較對觀眾負責的。從敘事角度來看,勉強及格(儘管這部電影比1976年那部雜亂無章、陳詞濫調的《中途島之戰》更加流暢)。

一開始,電影展現了珍珠港事件的準備過程(以及襲擊過程),劇情在日軍軍官首領和美軍之間來回跳轉,其中一個美軍軍官感覺到,從30年代末開始,日本就在謀劃著什麼——埃德溫·萊頓(派屈克·威爾森 飾)本來是個海軍隨員,後來成為了美軍情報官,帶領一隊人一點點地破譯攔截下來的日軍電報信息。

豐川悅司飾演的山本五十六

電影堅持以客觀角度刻畫日本人,有時會讓人想起1970年好萊塢電影《虎!虎!虎!》,那部電影講的也是珍珠港事件,而且是跟日方合拍的,幾乎可以算是一種外交行為了。《決戰中途島》著重刻畫了日軍在珍珠港事件中的狂妄自大:做著帝國夢的日本,最終只能吞下自己種的毀滅苦果。」

《好萊塢報導》:

「先把影片質量問題拋開,就說在2019年,有多少潛在觀眾會成為羅蘭·艾默裡奇的《決戰中途島》這種影片的受眾?觀眾對這種展現納粹恐怖的電影似乎一直都有需求,這種電影能體現二戰的必要性;像克里斯多福·諾蘭這樣的導演很喜歡嘗試新方法,把這場戰爭以符合當代審美的方式再現出來。但又有多少人想看堅持走懷舊路線的,像《決戰中途島》這樣的電影呢?

淺野忠信飾演日本海軍高級將領山口多聞

這種電影只不過用了現代的數位技術,重新把美國從四十年代就開始講的老故事又講了一遍。哪怕曾經的歷史頻道,現在也已經把重點從這段歷史(以及整體歷史)上移開了——也許是因為執著於「最偉大的一代」這種浪漫主義觀念的人群在日益縮減吧。

很不幸,有些電影愛好者(比如我),他們理論上會喜歡看用21世紀價值觀重新打造的所謂類型片,但《決戰中途島》對於這樣的受眾都難以產生吸引力。儘管片子預算很高,演員們也很有才華,但電影還是很奇怪,難以打動人心。在自己的第一部故事片劇本裡,編劇韋斯·圖克寫的臺詞很生硬,一些動作也很奇怪,使得潛在的戲劇性沒能釋放出來。

尼克·喬納斯

的確,艾默裡奇拍了很多空戰戲,戰鬥機飛行員們穿越轟鳴的炮林彈雨,本來是想營造一種驚悚的感覺,但這樣的戲份可能還是在《獨立日》這種講述地球抵抗外星人的電影裡更有效果吧。」

《紐約時報》:

「《決戰中途島》是一部新的、展現1942年那場決定性海空之戰的電影,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他還曾執導過《獨立日》,那部電影可以說是他的巔峰之作,而《決戰中途島》只能說是平平無奇。這部電影好的部分令人激動,也令人尊敬,但不好的地方則有點可笑

達倫·克裡斯

電影延續了一批二戰電影的路子(例如,《虎!虎!虎!》和1976年的《中途島之戰》)——跟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敦刻爾克》不一樣,本片更注重規模而不是個人表達。要在不到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裡展現出地理上的複雜性,以及每個人的故事,《決戰中途島》只好讓人物的對話非常直白,為了逼真的形式而犧牲了故事。」

INDIEWIRE:

「《珍珠港》至少夠瀟灑。對於羅蘭·艾默裡奇的《決戰中途島》——這是一部平淡得要死,像沃爾瑪一樣毫無特點、翻來覆去講述二戰中至關重要那場海戰的電影,你能給出的最好評價,就是它沒有把日方角色寫得很沒有人性。實際上,山本五十六上將和他的手下們,跟扁平得像卡通一樣的美方人物相比,還算立體(但還不夠)。

導演艾默裡奇在片場

美國這邊的角色都大同小異,他們說話的方式好像他們都來自布魯克林一樣,他們的行為則像是剛從《翠鳳豔曲》(1945年電影)的片場出來似的,只有名字聽起來像是真實的人物。太可恥了,因為這部電影有些時候表現得對作戰雙方都很尊重,參戰的士兵們有勇氣為自己的國家獻出生命,而在遙遠的後方指揮作戰的軍官們永遠不必做出這樣的犧牲。

《決戰中途島》唯一的可取之處就是它提醒了我們,美國之所以強大是因為有那些願意以命相護的人們。唉,這些人值得我們用更好的作品去表達敬意,而不是艾默裡奇拍的這種大雜燴。」

相關焦點

  • 不容錯過的決戰中途島,美日太平洋海空大戰壯觀到頭暈
    近些年罕見的太平洋海空戰大片《決戰中途島》上映了。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湧現的同題材大片《虎!虎!虎!》和《中途島之戰》相比,新版《決戰中途島》不玩投機取巧,沒有採用人們熟悉的大量歷史紀錄片鏡頭,而是運用現代媒體技術重新打造了波瀾壯闊的太平洋海空戰場景,具備強烈的戰爭片硬核,給了觀眾以良好的觀影體驗,這是一個特點。
  • 《決戰中途島》展示出的是「塑料」大片中的鋼鐵意志
    近幾年美國的二戰電影似乎又成為導演們較為熱衷的題材,在《決戰中途島》上映前的兩年多時間裡,梅爾·吉勃遜的《血戰鋼鋸嶺》以4000萬美元的成本,僅在中國大陸就攬獲了4.26億的票房成績,大大超越同檔期的其他影片。血肉橫飛的場面讓人們從戰爭當中感受到了一種生理上的牴觸感。
  • 《決戰中途島》四大看點一睹航母群戰轟炸太平洋
    看點一:世界史最驚豔絕倫的情報戰之一第一視角真實細節震撼呈現《決戰中途島》聚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太平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美軍艦隊與日本海軍在中途島的決戰。影片講述在美軍遭遇當時世界最強海軍——日本海軍的威脅時,扭轉乾坤、以弱勝強的故事。
  • 《決戰中途島》今日公映 四大看點一睹航母群戰轟炸太平洋
    看點一:第一視角真實細節震撼呈現《決戰中途島》聚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太平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美軍艦隊與日本海軍在中途島的決戰。影片講述在美軍遭遇當時世界最強海軍——日本海軍的威脅時,扭轉乾坤、以弱勝強的故事。
  • 《決戰中途島》:信任與無畏
    熟悉艾默裡奇的影迷了解,他最大的能力就是對於大場面的調控(到現在筆者都對《2012》當中大地塌陷的場面記憶猶新,當時坐在影院裡感受到的只有震撼)以及恢弘的想像力,《決戰中途島》裡他把這種能力展現在「海空激戰」當中,轟炸機如蝗蟲一般蓋過天空,硝煙之中槍林彈雨,每架飛機都做著自殺式的俯衝,他們只有一個目的——炸掉航母……這可能就是艾默裡奇心裡的戰爭,很直接,很慘烈
  • 《決戰中途島》再現空前戰爭危機
    本年度最受期待的好萊塢超級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確認將於11月8日中國內地上映,與北美檔期同步,並於今天(10月29日)發布了一款全新預告。面對空前的戰爭危機,每一個戰士都時刻準備著挺身而出,背水一戰。
  • 《決戰中途島》栩栩如生的戰場,還是敗給應接不暇的場面
    1942年據當時的美國情報機構得知,日本為保軸心國在太平洋的統治地位,中途島將會成為下一次襲擊的目標。《決戰中途島》講述美國海軍在中途島成功擊退日本帝國海軍艦隊的攻擊的戰役,憑藉《獨立日》成名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將這場傳奇戰鬥用影片的方式栩栩如生展示在觀眾面前,然而並不受觀眾的喜愛。
  • 《決戰中途島》:戰爭片如此多嬌
    虛構的愛情故事減弱了戰爭歷史的真實感;而戰爭歷史的真實感又讓那個老套的愛情故事顯得過於虛構。說到這裡再說句題外話,某些影視作品的創作者想當然的認為,現代的年輕人普遍對歷史題材的東西不感興趣,而想要吸引年輕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真實的歷史裡面添加幾個虛構的愛情故事。只要加個愛情故事就能吸引年輕人?持這種思路的創作者,該是有多不了解現在的年輕人啊!
  • 影評《決戰中途島》
    看上去,這部電影既不是中國風格,也不是歐美風格,而是有點中西結合,這部電影就是《決戰中途島》。電影雖然以決戰中途島命名,但並不是只圍繞這次戰役進行,從偷襲珍珠港到中途島海戰,都有詳盡的敘述,並且穿插了空襲東京的這一個在二戰史上作用並不大的事件。
  • 《決戰中途島》定檔11.8同步北美 重現史詩大戰
    《決戰中途島》定檔11.8同步北美 重現史詩大戰 電影改編自二戰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之一的戰役——中途島之戰。影片通過浩大的海上軍艦對決、硝煙四起的轟炸現場、令人頭皮發麻的第一空戰視角等,將恢弘磅礴的戰爭場面刻畫到極致,並通過聚焦浴血奮戰的一線戰士與掙扎求生的普通民眾,直面戰爭殘酷。
  • 《決戰中途島》一部感情過於豐富的紀錄性戰爭片
    《決戰中途島》中恢弘的特效場面、龐大的航母艦隊、加之逼真的飛機轟鳴聲為觀眾完整地呈現出中途島海戰這一場以少勝多的歷史戰役。毫無疑問《決戰中途島》有著一部史詩級特效場面,1億美金的投資讓這部電影成為21世紀投資最大的戰爭片之一,絢爛的特效也沒有讓觀眾失望,強烈的視效成為至大殺器,更是成功地讓我對這段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決戰中途島》熱映 視效獲贊「看到心臟爆炸」
    《決戰中途島》高分開畫口碑爆棚  導演透露拍攝初衷「牢記將士的無私奉獻」電影《決戰中途島》正在熱映中,豆瓣評分7.3,貓眼評分9.2,淘票票評分9,大v推薦度100%,高分開畫口碑爆棚。也有觀眾震驚於影片的嚴謹細緻,「在書上看到過無數次的歷史故事,如今被完美搬上大銀幕了。」
  • 《決戰中途島》:尷尬一言難盡
    中途島戰役,美日雙方開火軍迷的期盼總算在近期獲得落實,等來了《決戰中途島》(以下簡稱《中途島》),且是名導羅蘭·艾默裡奇作品。我觀影之後料想不到:《中途島》在一些方面並不如43年前的舊版。他喜歡講述普通人面臨全人類危機,在大事件裡對命運的抗爭,《中途島》也不例外。他採訪時說,希望人們記住當年反法西斯事業,記住年輕戰士為爭取人類的自由獻出犧牲。以羅蘭的身份,他看到近年歐美右翼政黨和民族狂熱興起,有人淡忘「二戰」歷史經驗教訓,內心或許更為急迫。
  • 「軍事小白」如何看《決戰中途島》
    11月8日,出自羅蘭·艾默裡奇之手的好萊塢超級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同步北美在中國公映。打造過《後天》《2012》《獨立日》等大片的艾默裡奇,對中國影迷來說具有非同一般的號召力,再加上近年來好萊塢戰爭題材電影在中國市場票房表現不俗,《決戰中途島》也被視為11月的重頭戲。
  • 還原史上最偉大的海戰,《決戰中途島》只花了1億美元
    所以,電影自然不可能像克里斯多福諾蘭拍攝《敦刻爾克》一樣動用大規模的群眾演員、大量採用實景拍攝,整部《決戰中途島》幾乎全部使用了綠幕和電腦模型。當然,電腦特效技術的快速發展依舊在部分程度上彌補了電影在特效畫面上的不足,整體來看充斥全片的大規模戰爭場面依舊顯得十分逼真和震撼。
  • 《決戰中途島》:一部老式賀歲片般的娛樂戰爭之作
    《決戰中途島》如果從演員陣容與強調愛國精神的角度來看,其實還頗有一種老式賀歲片的感覺,透過一大群雖然稱不上是超級巨星,但也足以各自擔任主角的演員們,打造出一部單純想讓人血脈賁張的娛樂戰爭片,像是只求熱熱鬧鬧就好,一切便無他想。
  • 1月8日,《決戰中途島》讓你感受戰爭之殤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10月25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好萊塢戰爭電影《決戰中途島》將於11月8日與北美同步上映,改編自二戰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之一的戰役——中途島之戰。影片通過浩大的海上軍艦對決、硝煙四起的轟炸現場、令人頭皮發麻的第一空戰視角等,將恢弘磅礴的戰爭場面刻畫到極致,並通過聚焦浴血奮戰的一線戰士與掙扎求生的普通民眾,直面戰爭殘酷。該片由《2012》、《後天》、《獨立日》等大片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執導,艾德·斯克林、盧克·伊萬斯、派屈克·威爾森、伍迪·哈裡森主演。
  • 原尺寸還原各種戰鬥機,《決戰中途島》真實細節再現傳奇戰役
    電影海報11月5日下午,電影《決戰中途島》在重慶舉行了提前看片會,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也提前觀看了該片。《決戰中途島》由《2012》等大片的導演羅蘭•艾默裡奇指導,二戰最具傳奇色彩的戰役中途島之戰再現大銀幕,電影的特效和場面都讓觀眾震撼,「真實」和「身臨其境」是觀眾們觀影后給出的關鍵詞。
  • 戰爭片如此多嬌 為何《決戰中途島》是近年最佳
    虛構的愛情故事減弱了戰爭歷史的真實感;而戰爭歷史的真實感又讓那個老套的愛情故事顯得過於虛構。說到這裡再說句題外話,某些影視作品的創作者想當然的認為,現代的年輕人普遍對歷史題材的東西不感興趣,而想要吸引年輕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真實的歷史裡面添加幾個虛構的愛情故事。只要加個愛情故事就能吸引年輕人?持這種思路的創作者,該是有多不了解現在的年輕人啊!
  • 《決戰中途島》為何票房不理想?「時機」不對反思太少
    他早期拍攝的多部影片反響很大,《決戰中途島》裡面有著他以往電影的影子。有觀眾笑稱,《決戰中途島》是美國的「抗日戰爭大片」,這句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對於二戰歷史的描述,好萊塢陸陸續續都在拍攝,但像這部影片這樣充滿正能量的,還是很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