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中途島》:信任與無畏

2020-12-17 小蓮生活集合

縱觀好萊塢的大導演,似乎戰爭片是他們履歷中極為重要的一筆——史匹柏在1998年就推出了「時代經典」《拯救大兵瑞恩》;麥可貝的《珍珠港》是他最被認可的作品之一;梅爾吉布森的《血戰鋼鋸嶺》在中國上映時造就一段票房佳話;《敦刻爾克》助諾蘭再度封神……戰爭題材是集大製作、人文內涵為一體的類型片,換一句話說:它有先天商業與藝術融合的優勢,所以導演們總不願意放過執導戰爭電影的機會。被稱為「災難片之父」的羅蘭艾默裡奇在《獨立日2》票房口碑皆輸之後,時隔三年攜戰爭大作《決戰中途島》歸來,試著為三年前的那場「敗仗」正名;而觀影過後,如果說《中途島》帶來了什麼驚喜,確實是萬不能及的,可艾默裡奇的確將他的能力在這部電影中完全的展露了出來。

《決戰中途島》由災難名導羅蘭艾默裡奇(《2012》、《獨立日》)執導,匯集了一眾好萊塢大咖:艾德斯克林(《死侍》)、盧克伊萬斯(《速度與激情6》)、派屈克威爾森(《海王》)、伍迪哈裡森(《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丹尼斯奎德(《後天》)、艾倫艾克哈特(《蝙蝠俠:黑暗騎士》)、尼克喬納斯(《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毫不誇張的說,這種陣容就是好萊塢的「建軍大業」。影片聚焦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上的「中途島海戰」,中途島戰役於1942年6月4日展開,美國海軍在此戰役中成功擊退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日軍在海戰中大敗,日軍在此次戰役中沉沒4艘航母、重巡洋艦三隈號沉沒,被毀332架軍機(包括備用機) 3057人陣亡,其中110名飛行人員 ;美軍航母「約克城」號沉沒、驅逐艦哈曼號沉沒,98架軍機被毀,307人陣亡,其中172名飛行人員。這場戰爭美軍以少勝多,直接扭轉了太平洋戰場的局勢,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為日後擊垮日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熟悉艾默裡奇的影迷了解,他最大的能力就是對於大場面的調控(到現在筆者都對《2012》當中大地塌陷的場面記憶猶新,當時坐在影院裡感受到的只有震撼)以及恢弘的想像力,《決戰中途島》裡他把這種能力展現在「海空激戰」當中,轟炸機如蝗蟲一般蓋過天空,硝煙之中槍林彈雨,每架飛機都做著自殺式的俯衝,他們只有一個目的——炸掉航母……這可能就是艾默裡奇心裡的戰爭,很直接,很慘烈;這沒什麼不好,畢竟好萊塢大片就該以感觀衝擊為主,但艾默裡奇沒有放篇幅去關注戰爭中的人,一部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幾乎有一個半小時是在「狂轟濫炸」,那這部戰爭片就僅僅停留在視覺的震撼上,卻很難對觀者的心靈造成衝擊。

這一點諾蘭就做的極其出色,他的《敦刻爾克》沒有狂轟濫炸,沒有槍林彈雨,大場面可能僅僅是《決戰中途島》的十分之一,然而電影卻將每個人的生存狀態刻畫的極其細緻,諾蘭設計的每一個衝突都在拷問人性,像「落水營救」和「廢潛艇」的段落都是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而《決戰中途島》則缺少這樣的內核。所以戰爭片不該以戰爭去刻畫戰爭,而是該以人去刻畫戰爭。02《決戰中途島》的敘事中規中矩,沒有像《敦刻爾克》那樣打破常規,也不會到那種敘事紊亂的地步。

故事從來二戰爆發的四年前開始講起,引出的是在後來的「中途島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兩位主角——情報官萊頓和日本海軍主導者山本五十六(後者是轟炸珍珠港的主要負責人),而後就把觀眾很快的帶入了屬於艾默裡奇的節奏當中,開篇的「轟炸珍珠港」即是日後「中途島戰役」的開端,相比於麥可貝《珍珠港》裡的大場面,艾默裡奇的倒是更具創意——兩艘船之間的繩索、人在繩索上的無能為力以及渺小與轟炸機的龐大形成對比,這樣的大場面顯然更有意思,這就是剛剛提到的艾默裡奇的長處——他能把場面與想像力完美融合。

驚喜的是此次《決戰中途島》中有一條暗線——即是萊頓和山本之間的情報戰,這給觀眾展現的是一個不同的戰場以及不太了解的概念:情報工作在一場戰爭中的重要性。通過這條線索,艾默裡奇引出了他在電影裡想表達的第一個主題:信任。司令官信任情報員,將軍信任司令官,士兵信任的是命令,這一條信任鏈是打贏這場戰爭的關鍵。

影片在講述「中途島之戰」時採用的是時間順序,將1942年6月4日那一天拆分成不同的時間段來詳盡還原這場戰役,這種敘事模式的優勢在於對歷史的還原度很高,電影就像一本歷史書,把「中途島戰役」一比一的展示給了觀眾。

大多數的戰爭片裡少不了一個英雄,《決戰中途島》也不例外,百斯特上尉就是那位英雄。他技術高超、英勇無畏,性格上有點狂妄自大,可心底無比善良……聽起來很熟悉對吧,沒錯!大多數好萊塢式的英雄都是這樣的,所以這個人物沒有什麼新意與突破,可我對影片的一個「首尾呼應」去表現人物的手法是極其認同的——開篇百斯特為了炫技而炫技,可結尾這種「技」真的用上了,不得不說這種手法很高級,很巧妙。當然,每一個角色作為一個個體都在影片中發揮了屬於他的作用,能確定的是他們都是無畏的,正是因為這種無畏,才能擊敗瘋狂的日軍,這些士兵的愛國精神是反法西斯戰爭精神的縮影,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這樣的大無畏者,反法西斯才能勝利。

最後要說的是好萊塢戰爭片提供給國內戰爭片的一些啟示。打造戰爭片,從電影角度來看,最主要的兩點就是紀實和客觀;《決戰中途島》裡,就算是給予日軍的也是一種壯烈和包容,說到底體現的就是戰爭的害人害己,每個人會有自己的立場,自己的態度,有了分歧就會有矛盾,民族之間有了矛盾可能就會爆發戰爭,每個民族又有每個民族的立場,唯一能確定的只是戰爭的殘酷與傷害,這些東西都是被歷史銘記的;到了今天,也該被電影人客觀的、記錄性的表達出來

相關焦點

  • 《決戰中途島》:一場決定性的戰鬥
    導演好萊塢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對災難場景的巧妙調度,從航母簇到空戰再現,將《決戰中途島》作為戰爭片,儘可能還原對二戰決戰的因果關係,而讓人覺得感受到在激烈的戰爭中影片只停留在範疇的主旋律中。儘管日本無條件投降是在宣布的,但美國和日本已經決定了中途島的勝負,在中途島海戰之後,他失去了四艘航空母艦的日本和數千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機組人員,完全失去了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所以中途島確實是美國和日本之間的一場決定性的戰鬥。
  • 《決戰中途島》全景式海戰
    又名: 中途島 / 中途島海戰 / 中途島戰役 / Battle of the Midway看完這個最新版的《決戰中途島》之後我曾想拿這個片子和2001年的《珍珠港》比,說「不如珍珠港,跳躍感太強,老想把整個太平洋戰爭全表達了,但也算是中上之作
  • 《決戰中途島》,直男必看!
    小天使說最近動作慢,姍姍來遲地去看了這部近期大銀幕上場面最好看的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羅蘭·艾默裡奇導演新作)。一部直男必看的啪啪啪大片!1個人覺得《決戰中途島》最好的地方就是沒啥愛情戲、打戰講邏輯!三條線,三個主人物視角切入,由點到面,順著時間線,把整個故事的前因後果,給你一一道來。
  • 「軍事小白」如何看《決戰中途島》
    11月8日,出自羅蘭·艾默裡奇之手的好萊塢超級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同步北美在中國公映。打造過《後天》《2012》《獨立日》等大片的艾默裡奇,對中國影迷來說具有非同一般的號召力,再加上近年來好萊塢戰爭題材電影在中國市場票房表現不俗,《決戰中途島》也被視為11月的重頭戲。
  • 決戰中途島電影_決戰中途島電影新聞_3DM新聞
    《決戰中途島》媒體分解禁 爛番茄僅35% M站均分50 《決戰中途島》將於11月8日在北美與國內同步上映,今日(11月7日),《決戰中途島》媒體評分解禁,爛番茄新鮮度僅35%,13鮮24爛,iMDb打出6.2
  • 《決戰中途島》不談情說愛,只有戰爭,卻遭吐槽就兩個人泡在海裡
    自從《決戰中途島》這部好萊塢大片公布拍攝以來,早就被很多影迷所期待了,畢竟這種改編自歷史真實戰爭的大片最受人喜歡。其實導演羅蘭·艾默裡奇早在十五年前就想拍這部電影了,據他自己介紹,當時向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提出拍攝計劃,沒想到趕上了該公司被日本索尼影業收購,因此拍攝計劃被擱置十五年。
  • 《決戰中途島》一部感情過於豐富的紀錄性戰爭片
    《決戰中途島》中恢弘的特效場面、龐大的航母艦隊、加之逼真的飛機轟鳴聲為觀眾完整地呈現出中途島海戰這一場以少勝多的歷史戰役。毫無疑問《決戰中途島》有著一部史詩級特效場面,1億美金的投資讓這部電影成為21世紀投資最大的戰爭片之一,絢爛的特效也沒有讓觀眾失望,強烈的視效成為至大殺器,更是成功地讓我對這段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太平洋戰場的航母殺手:SBD俯衝轟炸機《決戰中途島》中最靚的仔
    太平洋戰場的航母殺手:SBD俯衝轟炸機 《決戰中途島》中最靚的仔中途島戰役是二戰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雖然筆者之前對該戰役有些了解,但是通過最近學習又獲得了更多的新鮮資料。現在筆者就將新知道的東西與各位網友分享一下。
  • 太平洋戰場的航母殺手:SBD俯衝轟炸機 《決戰中途島》中最靚的仔
    太平洋戰場的航母殺手:SBD俯衝轟炸機 《決戰中途島》中最靚的仔 這篇文章也可以作為電影《決戰中途島》中最靚的仔——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的小貼士。 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是盟軍最偉大的勝利之一。它有效地阻止了日本帝國主義對太平洋的侵略,並使他們在戰爭的剩餘時間裡處於守勢。
  • 最無畏的勇士才最浪漫——中途島之戰中的SBD「無畏」俯衝轟炸機
    深度摘要:本年度最佳戰爭片《決戰中途島》正在火熱上映,片中美軍俯衝轟炸機冒著日軍戰艦密集防空炮火進程俯衝轟炸的場面令人震撼。俯衝轟炸,是二戰時最勇敢的對艦攻擊戰術,最無畏的勇士才最浪漫,來說說中途島之戰中的SBD「無畏」俯衝轟炸機。
  • 不容錯過的決戰中途島,美日太平洋海空大戰壯觀到頭暈
    近些年罕見的太平洋海空戰大片《決戰中途島》上映了。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湧現的同題材大片《虎!虎!虎!》和《中途島之戰》相比,新版《決戰中途島》不玩投機取巧,沒有採用人們熟悉的大量歷史紀錄片鏡頭,而是運用現代媒體技術重新打造了波瀾壯闊的太平洋海空戰場景,具備強烈的戰爭片硬核,給了觀眾以良好的觀影體驗,這是一個特點。
  • 《決戰中途島》:個人英雄主義的勝利
    《珍珠港》這樣的風格變化,在新版的《決戰中途島》中似乎仍舊依稀可見。這部影片的「決戰中途島」情節,同樣發生了影片放映了幾乎一個小時之後。此前的時長,以美軍海軍航空兵的傳奇飛行員理察·貝斯特(艾德·斯克林 飾)為中心,講述了他的飛行訓練、與同僚的關係,以及家庭。
  • 《決戰中途島》四大看點一睹航母群戰轟炸太平洋
    好萊塢超級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今日火熱公映!傳奇戰役改編、極致視聽盛宴、好萊塢大導新作、燃炸荷爾蒙四大核心看點轟炸周末,讓觀眾一睹世紀航母激戰,零距離感受扭轉二戰太平洋戰局的燃爆戰爭。此外,今日還曝光最新海報及特輯,在漫天的火光與硝煙中,美軍飛行員們「將自己變成炸彈」,以生命為代價擊毀敵方軍艦,展現勇士們保衛國家的無畏精神。
  • 如何評價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電影《決戰中途島》
    《決戰中途島》就是這樣,是一部連小白都能看得懂的外國戰爭故事,哪怕你對這段歷史完全不了解也沒有關係,電影把這段往事說得清楚明白。而且所有出場的角色,都是真實歷史人物。但《決戰中途島》恰好是這樣的類型的戰爭電影,倒是跟他很合拍。故事平鋪,轉折粗糙的不行,到了關鍵環節就直接上大場面了。《決戰中途島》這樣的戰爭科普類電影,並不是獨特的,1970年美日合拍的那部《虎!虎!虎!》也是這樣類型,就是對大事件的描述。
  • 《決戰中途島》到底好看嗎?為什麼懂行的人都覺得好?
    大眼摘要:11月8日在中國內地開始公映的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作為本年度最受期待的戰爭片,到底如何?評論可以說有褒有貶,不過細細一看,幾乎懂行的都覺得好,這是為什麼?11月8日在中國內地開始公映的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作為本年度最受期待的戰爭片,到底如何?
  • 《決戰中途島》今日公映 四大看點一睹航母群戰轟炸太平洋
    好萊塢戰爭片《決戰中途島》11月8日公映,片方曝光最新海報及特輯。在漫天的火光與硝煙中,美軍飛行員們「將自己變成炸彈」,以生命為代價擊毀敵方軍艦,展現勇士們保衛國家的無畏精神。看點一:第一視角真實細節震撼呈現《決戰中途島》聚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太平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美軍艦隊與日本海軍在中途島的決戰。影片講述在美軍遭遇當時世界最強海軍——日本海軍的威脅時,扭轉乾坤、以弱勝強的故事。
  • 影評《決戰中途島》
    看上去,這部電影既不是中國風格,也不是歐美風格,而是有點中西結合,這部電影就是《決戰中途島》。電影雖然以決戰中途島命名,但並不是只圍繞這次戰役進行,從偷襲珍珠港到中途島海戰,都有詳盡的敘述,並且穿插了空襲東京的這一個在二戰史上作用並不大的事件。
  • 《決戰中途島》二戰太平洋戰場上的關鍵一戰!電影硬核不狗血!
    在去年11月8日大導演羅蘭·艾默裡奇的新片《決戰中途島》上映。這部電影的主要故事都是圍繞著中途島之戰以及相關主要角色展開的。這部電影真的太刺激了,真實還原二戰時的太平洋戰役,空中的美日空軍大戰,美國轟炸機對決日軍航母。
  • 《決戰中途島》展示出的是「塑料」大片中的鋼鐵意志
    近幾年美國的二戰電影似乎又成為導演們較為熱衷的題材,在《決戰中途島》上映前的兩年多時間裡,梅爾·吉勃遜的《血戰鋼鋸嶺》以4000萬美元的成本,僅在中國大陸就攬獲了4.26億的票房成績,大大超越同檔期的其他影片。血肉橫飛的場面讓人們從戰爭當中感受到了一種生理上的牴觸感。
  • 決戰中途島!尼米茲和山本五十六的真正較量,美國與日本的對決
    最近心血來潮,又刷了一遍羅蘭·艾默裡奇導演的《決戰中途島》,不得不說,這部片子中的戰爭場面十分宏大,航母,俯衝轟炸機等各種軍事裝備也是令人大飽眼球,在看片的同時,也讓我對這場百年前的戰爭產生了更多的興趣。